天天看點

土地兼并是封建王朝滅亡的根源嗎?其實未必

作者:小院之觀

這篇文章,結合明代中期流民問題,聊聊關于土地兼并和封建王朝滅亡的聯系。

流民問題,是大陸曆史上所有朝代都會碰到的問題。它是指因遭受自然災害、社會動蕩或其他種種原因,人們為了避難或求生而背井離鄉,成為流民。

明代也避免不了流民問題。明初,由于戰争的影響就出現了很多流民,經過朱元璋和朱棣的治理,流民二字逐漸從史書上消失,這個情況一直持續到宣德年間。

正統年間,流民再次在史書上出現了,一出現就是爆發式增長,從此再也沒有消失過。

土地兼并是封建王朝滅亡的根源嗎?其實未必

對統治者而言,流民是個相當頭疼的問題,他們帶來最直接的麻煩是讓社會變得不穩定,進而引發反抗。朱祁鎮統治時期的葉宗留、鄧茂七起義,朱見深時期的荊襄劉通、石龍起義,都是流民問題爆發的後果。

到正德一朝,形成了第三次流民運動的高潮,規模遠遠大于前兩次。

追問原因,還是那個困擾曆朝曆代的老問題:土地兼并。

在農業社會,生産力水準決定了土地問題是導緻一切問題的根源。

經過明初的配置設定,看上去是大家都有了土地,但這隻是表象。土地這種自然資源,差異是天然存在的。

比如兩家人同樣配置設定到三畝地,你的地好,我的地貧。哪怕他們同樣努力,也會發展成你富我貧,進而産生進一步的差異。

占有的土地多、少、好、壞,以及方方面面的關系,決定了資源的占有和人們發展的不同。

這些不同導緻了地主和貧民的産生。

在發展水準未能擺脫土地之前,土地的問題就是一切問題的根源。和一切人文的、社會的設計不同,土地是天然存在的問題根源,隻要發展水準仍然決定于自然條件,那麼土地問題就是一切問題的根源。

明朝經濟是小農經濟,土地兼并是小農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

談到土地兼并,許多人印象是地主們坑蒙拐騙,窮人們含淚賣地。

事實不是這樣,大部分的兼并都是自願的,或者說是平等自由的。

自階層開始出現後,就有了貧富差異,窮人和富人抵禦風險的能力不是一個等級的。比如窮人生場大病沒錢看病,就隻能借錢或者賣地;再比如遇上天災,為了不被餓死,也隻能賣地換一口吃的。

等病好了或是饑荒過去,你的地就成了地主的。蛋疼的是,你還是種自己的地,但是大部分收入都給了地主。因為人家有資本,能在你攤上事兒的時候救你。

災禍饑荒這種事,一個家庭幾乎無法避免,差別隻是時間早晚,是以農民的土地早晚是地主的。在農業社會,土地兼并的發生幾率是百分之百。

朱元璋花大力氣整治土地兼并,卻隻能治标不能治本,因為這是經濟規律。

土地兼并是封建王朝滅亡的根源嗎?其實未必

那麼,土地兼并和流民又有什麼關系呢?

表面看來,失去土地的農民承受不了地主的剝削,不得不背井離鄉成為流民。

深層原因要更加複雜。

當初朱元璋的政策為什麼能推行得下去?除了他的鐵腕,還要考慮時代背景。

在農業社會,由于生産力有限,一個國家所能養活的人口基數是有限的。

一個國家由建立之初的百廢待興到盛世來臨,伴随着的往往是大口大爆炸。可是在古代社會,畢竟土地有限,生産力有限,糧食産量也就有其上限。

總的糧食産出就那麼多,能養活的人口就也有上限。這個上限每個朝代不等,大緻在6000萬至1億人口之間。

而一個王朝發展到一定階段,人口數量的增加必定會達到生産力所能供養的極限,從曆朝曆代的規律來看,這個數字大緻為200年。

當人口超過門檻值之後,接下來必然是口糧不足引起的危機。此時就是王朝崩潰的臨界點,要是再出現一點天災、人禍,喪鐘必然敲響。

同理,推導到任何一個朝代也是這樣,舊的地主貴族被消滅,又會産生新的地主貴族,周而複始。

元末混戰帶來大量人口減員,舊的社會結構被破壞,資源有了重新配置設定的基礎,是以老朱的政策能推行下去,他的後代就不行。

随着王朝由建立之初的百廢待興到承平日久,人口總量不斷增加,帶來的結果是人地壓力加大。

在古代社會農業經濟的運轉邏輯下,這個問題無解,但可以通過改革财政制度來延緩,比如通過張居正改革,就給大明王朝續了一波命。

除此以外,在沒有更先進生産方式出現的情況下,那就隻能等待王朝崩潰,人口銳減,地權重分,再進入地廣人稀的狀态,以待下一次循環。

土地兼并是封建王朝滅亡的根源嗎?其實未必

地主本意上并不願意把人都趕走,因為那樣就沒人幹活了。但到了王朝中後期,随着人地壓力越來越大,地租就越來越高,導緻佃農在利潤配置設定當中所占份額越來越小。當他的份額不足以糊口,或者根本租不到地了,就會出現流民。

比如,弘治年間全國耕地面積約為6.22億畝,而早在西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耕地就有約8.27億畝。1000多年下來,耕地竟然還退化了。

這裡面有多種原因造成的結果,如國家政策。明朝将一些山區及密林作為封禁地帶,設衛所屯駐,禁止農民進入開發,客觀上造成了不少土地肥沃的地區成了荒地。

像荊襄地區在洪武年間就被設為禁地,人煙稀少,大量土地成了荒地。此外,還有一些其他客觀原因如生産力發展問題,戶籍制度限制等影響,這裡就不多說了。

耕地不見增長,人口卻在增長。漢平帝年間,全國人口約5900萬。明朝僅到洪武二十六年,登記在冊的人口就有約7000萬,人口與耕地比例呈現嚴重失調的狀态。

吊詭的是,到弘治四年(1491年),官方統計的人口數量卻隻有5000多萬。這個數字無疑很不正常,經過将近百年的休養生息,弘治年間的人口數量理應遠高于洪武年間才是。

多出來的人去哪了?不用說,不少成了流民。

流民越來越多,不可避免地會鬧事,會造反,讓王朝秩序不穩。

正統-成化年間的荊襄流民起義就是這麼來的。這次起義規模大,時間長,雖然一度被兵部尚書項忠鎮壓下去,但流民很快沖破政府的限制,繼續洶湧地進入荊襄乞食。

眼看無法徹底鎮壓,祭酒周洪谟著《流民說》,提出了解決流民問題的新辦法,即開放禁地,推行附籍政策招撫流民。成化十二年,都禦史原傑奉旨撫定流民,花費十幾年時間,暫時解決了荊襄流民問題。

此後,荊襄地區的許多荒地,經過流民的進一步開發,迅速變成了肥沃的良田。荊襄山區的開發,使得湖廣地區農業經濟有了迅速發展,進而提高了湖廣在明代社會經濟史上的地位。“湖廣熟,天下足”的諺語,從此更是盡人皆知。

後人評價說:項忠之蕩定,乃一時之功,原傑之經略,則百世之利。

土地兼并是封建王朝滅亡的根源嗎?其實未必

但在農業社會的背景下,人地壓力隻能一時緩解,無法根本消除。随着人地壓力的加大,明初以來以自耕農為主的傳統經濟格局已經被打破。另一方面,國家的政治控制力也有所下降,流民問題也就不可能真正根除。

這個問題,我們還能換一個角度了解——為什麼古代王朝沒有能撐過三百年的?

抛開外敵入侵、上層内亂以及君主素質等種種因素,最根本的原因不是土地兼并,而是人地壓力。

那麼在這裡面,朝廷起到了什麼作用呢?

中央政府的種種制度和手段,可視為其中一個變量,決定了從土地兼并到流民四起的臨界點何在。

當然,在朝廷眼裡,直覺的感受是土地兼并導緻流民越來越多,于是試圖通過抑制土地兼并解決問題,但實際上此路不通。

由于地狹人稠,生産力有限,朝廷努力抑制土地兼并是不可能成功的,因其違反經濟規律,必然失敗。

#曆史開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