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PMP®第五章:项目范围管理

PMP®第五章:项目范围管理

原型法

原型法是指在实际制造预期产品之前,先造出该产品的模型,并据此征求对需求的早期反馈。原型包括微缩产品、计算机生成的二维和三维模型、实体模型或模拟。

故事板是一种原型技术, 通过一系列的图像或图示来展示顺序或导航路径。故事板用于各种行业的各种项目中,如电影、广告、教学设计,以及敏捷和其他软件开发项目。在软件开发中,故事板使用实体模型来展示网页、屏幕或其他用户界面的导航路径。

名义小组

名义小组技术是用于促进头脑风暴的一种技术,通过投票排列最有用的创意,以便进一步开展头脑风暴或优先排序。

向集体提出一个问题或难题。每个人在沉思后写出自己的想法。

主持人在活动挂图上记录所有人的想法。

集体讨论各个想法, 直到全体成员达成一个明确的共识。

个人私下投票决出各种想法的优先排序, 通常采用5 分制, 1 分最低, 5分最高。为减少想法数量、集中关注想法,可进行数轮投票。每轮投票后,都将清点选票, 得分最高者被选出。

访谈

访谈是通过与相关方直接交谈,来获取信息的正式或非正式的方法。访谈的典型做法是向被访者提出预设和即兴的问题,并记录他们的回答。访谈也可用于获取机密信息。

焦点小组会议

由一位受过训练的主持人引导大家进行互动式讨论。焦点小组往往比“ 一对一” 的访谈更热烈。

需求跟踪矩阵

需求跟踪矩阵是把产品需求从其来源连接到能满足需求的可交付成果的一种表格

1、业务需要、机会、目的和目标

2、项目目标

3、项目范围和WBS 可交付成果

4、产品设计

5、产品开发

6、测试策略和测试场景

7、高层级需求到详细需求

收集需求

收集需求是为实现目标而确定、记录并管理相关方的需要和需求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为定义产品范围和项目范围奠定基础,且仅开展一次或仅在项目的预定义点开展。

项目范围说明书

项目范围说明书是对项目范围、主要可交付成果、假设条件和制约因素的描述。

项目范围说明书使项目团队能进行更详细的规划,在执行过程中指导项目团队的工作, 并为评价变更请求或额外工作是否超过项目边界提供基准。

项目范围说明书

产品范围描述 :逐步细化在项目章程和需求文件中所述的产品、服务或成果的特征。

验收标准:可交付成果通过验收前必须满足的一系列条件。

可交付成果:为完成某一过程、阶段或项目而必须产出的任何独特并可核实的产品、成果或服务能力, 可交付成果也包括各种辅助成果, 如项目管理报告和文件。对可交付成果的描述可略可详。

项目的除外责任:识别排除在项目之外的内容。明确说明哪些内容不属于项目范围, 有助于管理相关方的期望及减少范围蔓延。虽然项目章程和项目范围说明书的内容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 但它们的详细程度完全不同。项目章程包含高层级的信息, 而项目范围说明书则是对范围组成部分的详细描述, 这些组成部分需要在项目过程中渐进明细。

验收的可交付成果

验收的可交付成果是项目产出的,且被项目客户或发起人确认为满足既定验收标准的产品、结果或能力。符合验收标准的可交付成果应该由客户或发起人正式签字批准。应该从客户或发起人那里获得正式文件,证明相关方对项目可交付成果的正式验收。这些文件将提交给结束项目或阶段过程

WBS

WBS 是对项目团队为实现项目目标、创建所需可交付成果而需要实施的全部工作范围的层级分解。

 WBS 组织并定义了项目的总范围, 代表着经批准的当前项目范围说明书中所规定的工作。

 WBS 最低层的组成部分称为工作包, 其中包括计划的工作。工作包对相关活动进行归类, 以便对工作安排进度、进行估算、开展监督与控制。在“ 工作分解结构”这个词语中,“ 工作”是指作为活动结果的工作产品或可交付成果,而不是活动本身。

确认范围

确认范围是正式验收已完成的项目可交付成果的过程。

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使验收过程具有客观性;同时通过确认每个可交付成果,来提高最终产品、服务或成果获得验收的可能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