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0 15:49:28 来源:湖南日报
7月30日晚,刚从江西救洪回来,回到湘国两天的曾杰义,带领消防队员进入南县五祖乡东堤段的新战场。
受强降雨和上游水的影响,鱼池河东支在堤坝外已经半个多月了,曾杰义小心翼翼地告诫说:"堤防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容易分散浸泡导致坍塌,要仔细检查。"
曾杰义,35岁,是省消防队赣州分队指挥中心主任。17年来,他先后参加了1500多次消防救援任务,成功救治了400多名遇险人员,先后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优秀青年"、"全国十大优秀消防员"等称号。
杰志灵云,坚韧如钢,是曾杰颐一生的真实写照。
敢于拼搏的先锋模范
7月初,洪水泛滥,长江紧迫,江西紧迫!
7月13日,根据应急管理部的命令,湖南消防队紧急部署装备,连夜赶往江西。家里有两个年幼孩子的曾杰义不在一线名单上。"放开我,我是党员!"刚刚完成淮华防洪救援任务准备换防曾杰宜主动邀请余,加入战斗。
当晚,曾杰颐率领漳州分军56名手指兵,连夜从怀化开往江西。星夜行程1000多公里,次日6点.m,曾杰义一行抵达彭泽县马当镇集结点。"司机要休息,车队其余成员要休息,队员们要跟着我!"放下背包,他率领一支由15名士兵组成的突击队,迅速前去救援。
防洪是一场物理战,也是一场科技战。曾杰一迅速指挥团队设置了"黑科技"——砂石袋模块车,与当地民众一起修建长江堤防。堤岸外的河流在翻腾,堤岸很热。在每小时一袋900袋的防洪"神器"下,13小时,突击队员们装满和搬运沙袋1万多袋,约70吨土,为建设长江二线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彭泽县举行,曾杰义带领团队继续支持江西省上饶市、濮阳县。
"长风村的一名患者被困在家中四五天。7月18日上午,一名村民呼救,曾杰义立即率队前去救援。
54岁的余世秀独自一人住在一栋两层楼的小楼里。当曾洁一到达时,洪水已经淹没了大门,只能通过墙上的小窗户进出。由于Yu腰椎的损伤,"她无法弯腰,不得不站立或平躺。而且冲锋舟在水中无法修复,随水来回摇摆,严重影响病人的转移。
结合多年的救援经验,曾杰颐有一个想法:用动力发射两艘橡皮艇,靠在冲锋舟的侧面,这样它就能牢牢地靠在墙上,方便实施救援。经过一艘坚固的暴风船,曾杰颐率先爬了进去,并找到了一块门板,将余大姐带了出去。整个救援过程不会超过10分钟。
追求卓越,培养精锐战士
曾洁一听着隔壁消防队的警笛声长大,播下了理想的种子。2003年,18岁的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火橙"。
在消防队中,训练场是曾杰义最常去的地方。他总是说:"训练是与时间赛跑的能力,只有在训练场上出汗越多,在实战中才能少一些鲜血。"
他一上训练场,就有了永无止境的精力,不断突破自己无限的激情。有些训练项目掌握得不好,他给自己练习,认真而真实地学习动作程序,一次又一次的创新方法,反复练习,直到他满意为止。
2012年全省打造了一支比吴国强、基层指挥长大比吴大的现代火铁军,原来27岁的曾杰义在年龄和体力上没有优势,但他自力更生地开展了"魔鬼式"训练。手掌磨损,糊状物继续练习,脚踝受伤,绷带继续练习,膝盖水肿,注射关闭以继续练习......单单单梯子,他每天要练200多次,训练的强度是普通人负担不起的。最终,27岁的曾杰颐在那场比赛中赢得了六项个人第一,并以6.83秒的成绩创造了新的全省纪录。
"团队拥有7000多台设备,无论是国产还是进口,没有曾杰一都不会用。赣州消防队军事装备科科长杨志崇拜"好伙伴"。但他不知道的是,为了啃下这些"硬骨头",曾杰艺总是主动联系厂家找师傅,到学校咨询专业翻译老师,对着字典查字,一个接一个,难就是记住各种设备的性能。
无畏战士面前冲锋陷阵
消防队员在水与火之间拯救人,随时都会面临生死考验。曾洁一总是冲在前面,敢于抢先。
2008年参加汶川地震救援,他和战友们连续奋战10个昼夜,每天只睡5个小时,平均每天负重行军20公里,戴着手套几十双,肩膀和膝盖都伤痕累累,最终成功抢救转移了数百人。
2010年1月,两名农民工被困在一座35米高的塔楼里。曾杰义踩在高空"行走铁丝"上一根10厘米宽的钢梁上,经过3个多小时的救援,成功将被困的农民工安全运回地面。
2017年11月,一辆满载23吨液化石油气的罐车在宜漳县营春乡一辆油罐车侧着火,随时可能爆炸。曾洁一率先扛起水炮,冲进了烟雾弥漫的火堆。经过12个小时的持续奋斗,险情被成功化解,周围群众无人伤亡,曾洁一坐在路边,疲惫不堪甚至不说话。
在火光下出生和死亡,在危险面前从不退缩,永不放弃一线希望,尽可能地拯救每一个生命,这是曾洁一的第一颗心和使命。
在一次城市道路交通事故中,司机的腿部被重物紧紧粘住,大量失血,生命处于危险之中,现场救援医生建议锯掉小腿,救生至关重要。曾杰颐在仔细勘察现场后做出判断:他一定要安全除去压迫者。
在短短20分钟内,曾杰意冷静地使用液压膨胀设备和支撑顶杆,卸下了压在驾驶员腿上的重物,司机不仅救了他的命,腿部也得到了保留。司机康复出院后,赶到消防队感谢道:"谢谢你,你是我的恩人!曾杰颐只是笑了笑,挥了挥手,冲向下一个"战场"......(湖南日报记者孙敏健、记者严玉斌)
编辑:姚毅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