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無畏勇士曾傑毅:傑志淩雲 毅力如鋼

作者:中工網

2020-08-10 15:49:28 來源:湖南日報

7月30日晚,剛從江西救洪回來,回到湘國兩天的曾傑義,帶領消防隊員進入南縣五祖鄉東堤段的新戰場。

受強降雨和上遊水的影響,魚池河東支在堤壩外已經半個多月了,曾傑義小心翼翼地告誡說:"堤防長時間浸泡在水中,容易分散浸泡導緻坍塌,要仔細檢查。"

曾傑義,35歲,是省消防隊贛州分隊指揮中心主任。17年來,他先後參加了1500多次消防救援任務,成功救治了400多名遇險人員,先後榮獲"全國優秀人民警察"、"全國優秀青年"、"全國十大優秀消防員"等稱号。

傑志靈雲,堅韌如鋼,是曾傑頤一生的真實寫照。

敢于拼搏的先鋒模範

7月初,洪水泛濫,長江緊迫,江西緊迫!

7月13日,根據應急管理部的指令,湖南消防隊緊急部署裝備,連夜趕往江西。家裡有兩個年幼孩子的曾傑義不在一線名單上。"放開我,我是黨員!"剛剛完成淮華防洪救援任務準備換防曾傑宜主動邀請餘,加入戰鬥。

當晚,曾傑頤率領漳州分軍56名手指兵,連夜從懷化開往江西。星夜行程1000多公裡,次日6點.m,曾傑義一行抵達彭澤縣馬當鎮集結點。"司機要休息,車隊其餘成員要休息,隊員們要跟着我!"放下背包,他率領一支由15名士兵組成的突擊隊,迅速前去救援。

防洪是一場實體戰,也是一場科技戰。曾傑一迅速指揮團隊設定了"黑科技"——砂石袋子產品車,與當地群眾一起修建長江堤防。堤岸外的河流在翻騰,堤岸很熱。在每小時一袋900袋的防洪"神器"下,13小時,突擊隊員們裝滿和搬運沙袋1萬多袋,約70噸土,為建設長江二線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彭澤縣舉行,曾傑義帶領團隊繼續支援江西省上饒市、濮陽縣。

"長風村的一名患者被困在家中四五天。7月18日上午,一名村民呼救,曾傑義立即率隊前去救援。

54歲的餘世秀獨自一人住在一棟兩層樓的小樓裡。當曾潔一到達時,洪水已經淹沒了大門,隻能通過牆上的小窗戶進出。由于Yu腰椎的損傷,"她無法彎腰,不得不站立或平躺。而且沖鋒舟在水中無法修複,随水來回搖擺,嚴重影響病人的轉移。

結合多年的救援經驗,曾傑頤有一個想法:用動力發射兩艘橡皮艇,靠在沖鋒舟的側面,這樣它就能牢牢地靠在牆上,友善實施救援。經過一艘堅固的暴風船,曾傑頤率先爬了進去,并找到了一塊門闆,将餘大姐帶了出去。整個救援過程不會超過10分鐘。

追求卓越,培養精銳戰士

曾潔一聽着隔壁消防隊的警笛聲長大,播下了理想的種子。2003年,18歲的他終于實作了自己的夢想"火橙"。

在消防隊中,訓練場是曾傑義最常去的地方。他總是說:"訓練是與時間賽跑的能力,隻有在訓練場上出汗越多,在實戰中才能少一些鮮血。"

他一上訓練場,就有了永無止境的精力,不斷突破自己無限的激情。有些訓練項目掌握得不好,他給自己練習,認真而真實地學習動作程式,一次又一次的創新方法,反複練習,直到他滿意為止。

2012年全省打造了一支比吳國強、基層指揮長大比吳大的現代火鐵軍,原來27歲的曾傑義在年齡和體力上沒有優勢,但他自力更生地開展了"魔鬼式"訓練。手掌磨損,糊狀物繼續練習,腳踝受傷,繃帶繼續練習,膝蓋水腫,注射關閉以繼續練習......單單單梯子,他每天要練200多次,訓練的強度是普通人負擔不起的。最終,27歲的曾傑頤在那場比賽中赢得了六項個人第一,并以6.83秒的成績創造了新的全省紀錄。

"團隊擁有7000多台裝置,無論是國産還是進口,沒有曾傑一都不會用。贛州消防隊軍事裝備科科長楊志崇拜"好夥伴"。但他不知道的是,為了啃下這些"硬骨頭",曾傑藝總是主動聯系廠家找師傅,到學校咨詢專業翻譯老師,對着字典查字,一個接一個,難就是記住各種裝置的性能。

無畏戰士面前沖鋒陷陣

消防隊員在水與火之間拯救人,随時都會面臨生死考驗。曾潔一總是沖在前面,敢于搶先。

2008年參加汶川地震救援,他和戰友們連續奮戰10個晝夜,每天隻睡5個小時,平均每天負重行軍20公裡,戴着手套幾十雙,肩膀和膝蓋都傷痕累累,最終成功搶救轉移了數百人。

2010年1月,兩名農民工被困在一座35米高的大廈裡。曾傑義踩在高空"行走鐵絲"上一根10厘米寬的鋼梁上,經過3個多小時的救援,成功将被困的農民工安全運回地面。

2017年11月,一輛滿載23噸液化石油氣的罐車在宜漳縣營春鄉一輛油罐車側着火,随時可能爆炸。曾潔一率先扛起水炮,沖進了煙霧彌漫的火堆。經過12個小時的持續奮鬥,險情被成功化解,周圍群衆無人傷亡,曾潔一坐在路邊,疲憊不堪甚至不說話。

在火光下出生和死亡,在危險面前從不退縮,永不放棄一線希望,盡可能地拯救每一個生命,這是曾潔一的第一顆心和使命。

在一次城市道路交通事故中,司機的腿部被重物緊緊粘住,大量失血,生命處于危險之中,現場救援醫生建議鋸掉小腿,救生至關重要。曾傑頤在仔細勘察現場後做出判斷:他一定要安全除去壓迫者。

在短短20分鐘内,曾傑意冷靜地使用液壓膨脹裝置和支撐頂杆,卸下了壓在駕駛員腿上的重物,司機不僅救了他的命,腿部也得到了保留。司機康複出院後,趕到消防隊感謝道:"謝謝你,你是我的恩人!曾傑頤隻是笑了笑,揮了揮手,沖向下一個"戰場"......(湖南日報記者孫敏健、記者嚴玉斌)

編輯:姚毅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