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许多年轻人都喜欢玩加密代币,除了符合当下年轻人追求时尚的特质外,加密代币确实有它独特的魅力,相比与股票、期货这种传统的投机品种,数字货币那种简单、粗暴、过瘾、刺激的特点,甚至有个别币种几天翻倍,几个月10倍,是股票、期货没法比拟的。
基本上说,我接触这个领域的时间也不长,大概也就是从17年底,18年初开始的吧,大概就这几年的光景吧。当初跟许多小白一样,也是啥也不懂,也没有人带路,一路上跌跌撞撞,一边学习,一边摸索,一边亏钱,一边被骗,经过几个月的时间总算是摸到了点门路。
说说踏进加密领域的过程吧,其实很多年前就已经听说比特币、挖矿之类的词语了,也是一知半解,合计一个计算机的东西,怎么跟挖矿还扯上,当初就连最基础的挖矿是什么意思都分析不清,当然现在还在圈外的人,还是不会理解挖矿是怎么一种行为,后文会慢慢说明挖矿到底指什么,整个过程是怎么样,与比特币的关系如何。
由于当时偏听偏信,身边也没有人去研究这玩意,便没有去深入了解,又听说那东西有风险、是骗人的,所以就一直没有关注。现在看来,如果当初不是偏听偏信,再早一点接触这个领域的话,应该效果会更好一些吧。
现在记不清了,当初在哪个央视的新闻看到的,新闻提到了区块链技术之类的内容吧,由于多年的投机的经验,我敏锐的感觉到区块链技术是一个新兴的事物,或许以后大有机会,于是就开始在网上大量搜索学习相关的内容,随着不断的深入,也就间接的了解到区块链技术的附带产品,加密货币。可以说当初并不是直接想进入币圈,而是被区块链这个领域给带进来的。可以说早期的加密货币领域是从矿圈到链圈再到币圈,这么一个生态循环系统。
跟绝大多数人一样,接触加密货币都是从比特币开始的。可以简单理解区块链技术就是一个完整的分散式记账的技术。
简单的说比特币的工作原理就是一个分散式的记账技术,通常所说的"挖矿”指的是一种工作模式,而不是真正的去挖东西。
挖矿的工作模式其实就是整个记账流程的体现,而比特币就是系统对记账结果的奖励,而参与记账的那些机器就是所谓的矿工,记账使用的算法就可以称为共识。当然了,我只是用简单的白话解释一下比特币分布式记账的工作原理,其里面的技术含量不是我一个外行能看明白的。
提到分散式记账就必然会遇到这样一个名词,叫去中心化。
单纯的讲去中心化可能对小白有点晦涩难懂,我先用中心化的系统举个例子,然后再说去中心化相对就容易多了。
比如说假如你的银行卡的密码忘记了,你是不是就可以去银行柜台去重置密码?这里做个假设,就是所有客户的密码都放在银行的一个大型的数据库里,这个大型的数据库根据每一张卡号分配一个密码,密码的重置、使用、设定最终都由数据库完成最后处理,那么这个大型的数据库就可以称之为中心化,因为只有一个系统在处理所有人账号密码。换句话说,只要控制了这台大型数据库,就可以控制所有人的账户使用,包括限制、冻结等等。
这样再说去中心化,就是把一个中心系统去掉,让所有的账户密码不只让一个大型数据库处理,而是分散开来,让多个数据库来处理账户密码,而且多个数据库彼此不相联系,都是独立存在。要想完成账户密码设置功能需要多个数据系统同时完成,才能确认此次行为的有效性。换句话说,单独控制一个数据系统是无法重置账户密码,需要多个互相独立的系统同时确认,才能重置账户密码。
把上述提到重置密码的行为统一归为记账过程,多个互相独立的系统可称为矿工,也可以称之为节点。这些矿工是分散在全球各个地方,彼此独立,所以理论上没有人能同时控制绝大多数的矿工来修改记账结果,没有人可以随意作弊,篡改交易数据。
这里又引出一个概念,交易行为不可修改,不可逆转。一旦系统(矿工)记录,没有人可以作弊去修改记账结果,因为记账是由所有矿工完成,没有人可以同时控制所有矿工来篡改结果。
中心化与去中心化是由区块链技术引申出来的两个概念,我通过上述例子,把这两个概念形象化一些,便于理解,不知道我说清楚没有?
接下来再说明一下你的资产由谁来保管的问题
再拿银行账号做例子,如果把银行的数据库系统比做中心化系统,那么所有客户的资产都由这个中心化的数据库管理,根据每个账号分别记录。所以中心化系统里由一个主体保管所有资产,用户只需保管好个人信息即可,不用担心资产丢失。
相对而言,去中心化就是去掉中心系统,个人资产由个人保管,如果区块链上的密码丢失,资产将无法找回,不同于中心化的银行账户,如果密码忘记还可以去重置,区块链上的去中心化资产,一旦密码丢失,资产将永远无法取出。这个区块链上的密码就是所谓的私钥,资产的账号就是区块链上的公钥。公钥与私钥一一对应,一个公钥只有一个私钥,一个私钥只能打开唯一对应的公钥账户。正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私钥一旦丢失,公钥账户将永远无法打开。
下面用比较专业的形式来表述一下公钥私钥
1.私钥
私钥用于加密和解密数据。此键在加密的敏感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共享。私钥也被称为对称的,对双方都是通用的。私钥加密比公钥加密机制更快。
私钥本质上是一个包含64位的随机数:
比如:
6KYZdSDo39z3GDrtuX2QcowGnNP5zTd7yfr2SC1j239sBCnWjee。
私钥是随机生成的,这个随机数的可能由2的256次方种,这个数量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即使用“暴力破解”的方式逐一遍历可能的私钥,也可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私钥只能由钱包自己来生成。在创建钱包的时候,输入密码,你就可以导出私钥了。
注意:一个钱包地址只有一个私钥,谁拥有私钥,谁就拥有了这些数字资产的控制权,私钥不能忘,必须备份,切记!
2.公钥
公钥由私钥通过椭圆曲线加密算法生成的,变换后是一个65个byte的数组,一般是通过16进制处理后显示。早期比特币开发者不知道可以压缩公钥,压缩后公钥有33个byte数组。拥有私钥,就可以算出公钥。而公钥不能计算私钥,这样,数字加密货币就有了很高的安全性。
下面再谈谈工作量模式,就说说主流的两种模式。
工作量模式Pow,指比特币协议中的工作量证明机制,即Proof of Work,通过一定的工作量来获得相应的奖励。Pos(Proof of Stock) ,权益质押模式,即质押数字资产获得权益。
简单的讲,POW模式就是谁干的活多,谁的工人(矿工算力)多,谁的收益就多,多劳多得,属于按劳分配。
POS模式就是谁的资产多,谁的权益就大,属于按资分配。目前比特币,狗狗币属于工作量模式,像以太坊等多数公链都采用了权益质押POS模式。理论上pos模式并不是完全的去中心化,因为权益是按资产分配,谁的资产多,谁的话语权就大,实际运行中,往往都由少数的大型节点所控制。
区块链中的节点是什么意思,白话的讲,在pow模式下就是算力矿工,在pos模式下就是权益验证者。如果控制所有矿工,或者全部验证者,就可以控制整条区块链,但付出成本非常巨大,同时也违背了资产自由,神圣不可侵犯的中心旨意,所以几乎是不可能的。
总体来讲区块链技术的底层逻辑就是一种分散式的记账技术,在这种技术之上的升级产品就是目前常见的如;DAPP、Defi、Nft、元宇宙等等。
接下来再说说如何学好区块链技术,快速入门了解
1、首先要有一定的外语功底。许多区块链或者加密代币的资料说明都是用外文说明的,如果外语不行,读起来就非常费劲。如果实在看不懂的就需要翻译工具,比如用百度翻译、谷歌翻译也可以,就是麻烦点,粘贴复制进行翻译。不过也可以下载有自动翻译外文的浏览器,根据需要能够自动把外语翻译成中文,这样看起来就比较流畅,比如谷歌浏览器等。同时如果你比较好劲,非得去看交易的源代码数据,也得需要英文功底。
2、要学会使用区块链浏览器。每一个主流的加密代币都有自己浏览器主页,里面会详细记录着加密货币的信息,包括能查看实时的交易数据,一般通过输入的你的公钥账户,能查到你过往完整的交易数据。
3、要学会科学上网,由于某些限制,一些数据资料跟应用无法查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