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过了春节胖三斤,其实不是你的错

应该将肥胖视为一种慢性病并予以治疗。“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就可以扭转肥胖”的观点与现有的科学证据相悖。自觉努力减重可能激活强有力的代偿性生物反应,这通常会导致长期体重反弹。

撰文 | 张驰程

又到一年春节,丰盛的团圆饭,安逸的长假期,对立志减肥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道严峻的考验。对此,有网友作打油诗调侃:“每逢佳节胖三斤,仔细一瞧三公斤。减肥拼命小半年,未到功成又过年。”

更多的科学数据表明,“每逢佳节胖三斤”并非只是网络上的戏谑。早在本世纪初,发布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就表明,人们在11月中旬至1月上旬/中旬的假期内,体重明显增长,平均增幅高达0.37±1.52kg(p<0.001)[1]。还有研究显示,与体重正常的人群相比,超重/肥胖人群在节假日期间体重增幅更大[2]。

“这是一个自然现象。”同济大学医学院肥胖症研究所所长、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中心主任医师、上海十院联盟曜影医疗内分泌代谢甲状腺中心主任曲伸教授告诉“医学界”,由于前一段时间疫情暴发,大家出门活动的机会少了,加上元旦、圣诞、春节等节假日接踵而至,因而这段时间是“一年里最容易发胖的时候”。

“秋冬季大家不愿意动弹,加上受传统影响,中国人比较忌讳在春节前看病,更不用说因为肥胖去医院了。可能在春节后,来医院就诊的肥胖症患者会越来越多。”曲伸教授如此预测。

过了春节胖三斤,其实不是你的错

肥胖是一种疾病,

减肥不能光靠意志力

“很多人以为节假日‘胖三斤’都是吃胖的,实际上,除了饮食问题外,生活不规律、睡眠不按时,都可能造成体重上涨或肥胖。”曲伸教授指出,“肥胖是一种疾病,不仅如此,它还是一种病因非常复杂的疾病。多年来,公众对肥胖的认识都存在误区,认为肥胖只是生活方式或个人选择的问题,减肥就是‘管住嘴、迈开腿’,用不着上医院。如果我们现在做个调研,问肥胖是怎么引起的,我想大多人都会回答是‘吃多了’或者‘动少了’。但这只是现象而非病因。我们要搞清楚的是,为什么肥胖症患者吃得多,动得少?为什么吃得一样多、运动一样多,有人肥胖,有人不胖?这才是肥胖的根本原因。”

曲伸教授强调,正视、承认肥胖是一种疾病,有助于减少社会对肥胖的污名化。过去,肥胖症患者常被指责为“又懒又馋”、“不够自律”,在教育、工作、社交中饱受歧视与偏见。在2020年世界肥胖日(3月4日),《自然》子刊《自然医学》发表了一份重磅国际共识声明[3],呼吁停止对肥胖的污名化,并提出了13条相关建议,其中也包括“将肥胖视为一种慢性病并予以治疗”。该声明指出,体重调节并非完全受个人意志控制,生物、遗传、环境因素都对肥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自觉改变生活方式(少吃多运动),可以完全/长期扭转肥胖”的观点也与现有的科学证据相悖。研究表明,自觉努力减重可能激活强有力的代偿性生物反应(如增加食欲、降低代谢),这通常会导致长期体重反弹。

“对肥胖症患者而言,真正有效的治疗不仅要把体重减下来,而且要长期维持不反弹。”曲伸教授认为,控制肥胖,应从病因出发。2015年,他根据几十年的临床诊疗经验,结合中国肥胖患者的代谢特点,吸取祖国传统医学的诊疗经验,提出了基于代谢的肥胖分型。他用白、黄、红、黑四种颜色分别形容高代谢性肥胖、代谢正常性肥胖、低代谢性肥胖和炎症代谢性肥胖四种不同的分型,不仅生动形象,而且通俗易懂。2021年,曲伸教授团队还尝试使用人工智能为肥胖症进行分型。对不同亚型的肥胖患者而言,其治疗方式与重点也存在很大的差别。

过了春节胖三斤,其实不是你的错

药物研发获突破性进展,

手术指征不断扩大

自从1997年WHO首次将肥胖定义为疾病,至今已有二十余年。这些年里,大陆超重和肥胖人群迅速增加,《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指出,大陆有超过一半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肥胖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4]。

与之相对应的是,大陆目前获批用于长期减重的药物仅有奥利司他,难以满足广泛的临床需求,其不良反应风险也限制了该药的应用。“过去我们没有好的减肥药物,肥胖治疗一直踟蹰不前。”曲伸教授说,“这两年我们开始重视肥胖,不仅是因为患者增多,也是因为肥胖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这主要得益于基础研究的进步。”

多种基础研究表明,节食反弹的机制除了内分泌代谢及中枢调节的改变外,胃肠道菌群的变化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5]。“现在肥胖治疗正逐渐向中枢转移、向肠道转移。”曲伸教授介绍。

2023年1月,《自然》以《令研究者震惊的“突破性”减肥药》为题,刊文介绍了减肥药的发展历史与司美格鲁肽、Tirzepatide等新一代减肥药的研究成果[6]。文中提到,肥胖症患者经GIPR/GLP-1R双激动剂治疗后,体重降幅接近代谢手术的水平。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的”。

“以往我们使用的减重药物,减重幅度不大,且难以长期维持。但现在新一代的减重药物作用于中枢系统,减重效果显著,且副作用比较小,患者可以长期使用。大家都看到了曙光,很多医院都开起了肥胖门诊。”曲伸教授介绍,“另外,在减重手术方面我们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过去大家认为,手术能减重,是因为胃容量减小、食物摄入减少了——这是比较肤浅的认识。现在,长达40年的临床证据表明,代谢手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能与大脑沟通的、而且不反弹的减重方式。它不仅能减重,还减少了许多肥胖并发症的死亡风险,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

曲伸教授指出,目前的肥胖症治疗仍然多为“独立作战”,但单一疗法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因此,中心化的治疗将成为未来的大势所趋。成立肥胖症诊疗中心能囊括内科、营养、运动、中医、外科和心理等多个学科,联合多种治疗手段,为患者提供更具个性化、更合理的方案。

“生活方式干预是一切肥胖治疗的基础,但生活方式干预不是对所有患者都有效,如许多肥胖患者有高胰岛素血症,如果限食,可能会出现低血糖。在减重过程中,运动损伤也很常见,这都需要科学的指导。”曲伸教授强调,“药物治疗是辅助,重度肥胖、伴代谢异常或者具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如一些肥胖伴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做完手术后,例假马上就正常了。这不仅单纯和减重有关,还可能调节了患者的内分泌代谢。过去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可能只占肥胖患者的2%~5%,但现在手术指征已经放宽了。过去,肥胖症患者18岁才能做手术,现在年龄放宽到了16岁;过去代谢手术的年龄上限为65岁,现在人均寿命延长,我们也做为70多岁的患者做过手术,术后效果很好。代谢手术本身并不复杂,但围手术期的处理非常重要,需要专业的外科医生进行判断与处理。这都是科学问题。”

“所以,我们现在不遗余力地宣传,肥胖是一种疾病,肥胖应在科学指导下治疗,而非人人可为。”曲伸教授说,“其实肥胖的治疗比糖尿病、高血压复杂多了。”

参考文献:

[1]Yanovski JA,Yanovski SZ,Sovik KN,et al.A prospective study of holiday weight gain.N Engl J Med.2000 Mar 23;342(12):861-7.

[2]Díaz-Zavala RG,Castro-CantúMF,Valencia ME,et al.Effect of the Holiday Season on Weight Gain:A Narrative Review.J Obes.2017;2017:2085136.

[3]Rubino F,Puhl RM,Cummings DE,et al.Joint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statement for ending stigma of obesity.Nat Med.2020 Apr;26(4):485-497.

[4]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J].营养学报2020年42卷6期,521页,ISTIC PKU CSCD CA,2021.

[5]Zhong W,Wang H,Yang Y,et al.High-protein diet prevents fat mass increase after dieting by counteracting Lactobacillus-enhanced lipid absorption.Nat Metab.2022 Dec;4(12):1713-1731.

[6]Prillaman M.The'breakthrough'obesity drugs that have stunned researchers.Nature.2023 Jan;613(7942):16-18.

来源:医学界

责编:汪航

校对:臧恒佳

编辑:赵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