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企业估值的流程梳理

作者:Indep

一. 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企业

企业估值的流程梳理

生活中经常会听到人们说:”选择大于努力“,这句话在投资中同样适用,选择一个质地优异的企业,是投资的第一步,也是决定方向的一步。

就像人与人之间存在不同一样,企业与企业之间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并且有些差异是先天的。很多企业经营的是一门命苦的生意,需要不断的加大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才能维持一个纸面上稳定的盈利预期。而有些企业在只需少量投入就能获取大量真金白银的利润。在选择企业时,我们需要去挑选后者。

而后者分为两类:

第一类,为数不多的具有护城河特征的企业——这类企业可以提高售价但不会使销售数量减少,或不会使市场份额降低,并且仅需内生性增量资本即可提高销售数量和市场份额。

第二类,拥有出色管理能力高管的企业——这些高管善于挖掘运营不佳企业的潜力,完成常人难以完成的壮举。在他们的带领下,即使是先天并不优秀的企业依然可以运营出色。

二. 选中了某一个企业后如何对其进行分析

企业估值的流程梳理

选中了某一个企业,我们接下来要做的是对这个企业进行深入的了解,过程分为以下几点:

  1. 了解目标公司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市场环境,监管环境及竞争环境。
  2. 了解目标公司的特征及整个行业的特征
  3. 了解目标公司的财务和经营状况。
  4. 了解管理层的企业运营能力
  5. 了解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能力(企业的市场份额,竞争优势劣势,企业增长策略,营销渠道和方法等)
  6. 分析公司潜在的增长能力或潜在风险。

以上几点的重中之重是3,4,5,而这几点的信息需要我们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的阅读来获取。(就像巴神认为的那样:一个有用的财务报表应该能让人回答关于企业的三个基本问题:1.一个公司大约价值几何 2.实现公司未来规划的能力 3.管理层的企业运营能力。)其他的信息,需要我们通过阅读同行业其他公司年报,投行研报、行业报道,新闻以及各大专业性网站获取。

三. 分析完一个企业后如何对其进行估值

企业估值的流程梳理

当分析完一家企业之后,你需要有一个结论这家公司是否值得购买。而估值则回答的是以什么样的价格购买是合理的这个问题。过程分为以下两点:

1.对目标公司业绩进行合理的预测

一般情况下预测三年左右的业绩。这个预测出业绩是估值的前提。

2.选择合适的财务估价模型进行估值

常见的财务估价模型有十种:市盈率法、市净率法、EV/EBITDA倍数法、PEG指标法、股利贴现模式、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投资现金流量表报酬率估价模型、股东增加值模型、市销率估值法、日活跃用户估值

这十种估值方式,适用的企业类型并不相同,投资者需要根据企业的特征选择合适估值模型。

四. 根据估值确定买入和卖出价格

企业估值的流程梳理

现在企业的合理估值出来了,一般情况下,我们有一个合理的预期收益率,例如年化收益10%-30%,然后根据这个收益以及合理估值确定买入点及卖出点。

例如:我预期的投资收益率为年化26%,也就意味着我期望当下购买企业股票所做的投资在三年后可以翻倍。如果我对这家公司做出的三年后估值为100,那么只有当下这家公司在50元以下我才会买入,买入后三年内,如果这家公司达到了100,那么执行卖出。

当然对企业的估值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般情况下以半年或年为单位,每半年/年做一次重新估值,并更新买卖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