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扈浩:赋能数字化转型,助力业务价值持续交付——中原银行科技管理敏捷转型实践

作者:金融电子化
扈浩:赋能数字化转型,助力业务价值持续交付——中原银行科技管理敏捷转型实践

近年来,数字技术日新月异,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化正在深刻改变着银行业的经营发展模式。客户服务实时在线,体验要求更加个性化、场景化、多元化,对银行金融产品与服务质效提出了更高要求,敏捷创新已成为商业银行释放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关键能力。

自2018年起,中原银行以企业级敏捷组织转型为切入点,全面推动数字化转型战略实践,加强业务与科技组织融合,建立健全双模多速研发交付体系,大力推进规模化敏捷转型实践,助力业务价值持续交付。

扈浩:赋能数字化转型,助力业务价值持续交付——中原银行科技管理敏捷转型实践

中原银行技术总监 扈浩

统筹布局,做好敏捷转型规划设计

敏捷转型有助于快速响应市场变化,高效满足客户需求,也对于架构设计、研发质量、信息安全等科技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原银行结合数字化转型战略实践,统筹做好敏捷转型规划设计,建立双模多速研发运维管理体系,建设专业化研发运维一体化工具平台,并根据实践推广情况持续迭代改进,深化推进科技管理敏捷转型落地。

中原银行敏捷转型实践的主要举措包括:一是建立适应“敏态”与“稳态”的全周期交付管理体系,加强精细化管理能力建设。二是夯实推广DevOps技术实践,推进配置管理、代码扫描、质量门禁、持续集成、持续部署与自动化运维等技术实践的规模化落地,提升质量内建与安全管控水平。三是构建全周期安全研发体系,助力持续顺畅并安全交付高质量的业务价值。四是建立涵盖业务价值、研发质效与人员能力等度量维度的研发效能洞察体系,以数据赋能研发管理决策,促进研发效能持续提升。五是建设企业级一站式研发运维协同平台,支撑研发管理与技术工程实践落地,提升团队协作效率与持续交付水平。

全面推进,探索落地敏捷转型实践

1.建设双模多速研发交付体系,提升精细化管理能力。为有效支撑“敏态”与“稳态”的研发交付模式,中原银行研究制定了适应数字化转型发展需要的双模多速研发交付模式。结合全行研发交付管理工作实际,将稳态精益、敏态迭代两种模式与装甲车、越野车、救护车、赛车四种交付速度相融合,差异化定制不同交付模式与交付速度下的研发交付流程及质量管控要求,可分别适应传统大型项目、敏捷迭代项目、紧急需求项目等多种需求交付场景,实现了不同场景下多种交付模式的有效适配,支撑了全行科技团队的研发交付实践。同时,大力推进从需求提出、项目立项、研发测试、投产实施到项目后评价等研发交付全流程的线上化管理,全面开展研发交付关键环节质量保障活动,有效保障研发交付过程规范落地,进一步降低研发交付实施风险,持续提升精细化研发管理水平。

2.推广DevOps技术实践,赋能提升价值交付质效。软件工程技术能力建设是科技管理敏捷转型的关键举措,中原银行推动低效、易出错的手工操作向自动化、数字化流水线的工程实践转型,打造高效能、高质量的DevOps技术体系。通过落地代码评审、质量门禁、持续集成、自动化测试、自动化部署等技术实践,实现开发、测试与运维的深度协同融合,有效改进并提升研发交付效能。截至目前,全行研发团队已形成体系化、常态化代码评审机制,建成上万条持续集成流水线,实现代码质量扫描、SQL质量检核、安全漏洞扫描、自动化测试等多重质量门禁覆盖,支持Java、C/C++/Objective-C、JavaScript等多种语言技术栈,日均执行构建任务4000次以上,有效提升代码质量保障水平。针对人工发布效率低、易出错的痛点,已实现200余套信息系统的自动化部署,日均执行部署任务1000次以上,助力提升系统部署交付质效。

3.强化全生命周期安全研发,切实筑牢安全保障防线。安全保障是敏捷转型实践的关键环节,为切实保障系统安全投产上线,中原银行基于软件安全开发全生命周期理念,构建应用安全能力支撑体系。通过建设应用安全标准规范、自动化安全工具链以及安全技术服务平台,确保需求分析、架构设计、编码开发、测试评估、版本发布、漏洞检测等环节落实安全管控,实现系统研发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标准化安全管理,切实筑牢安全防线。

安全管理方面,实现了从安全需求、安全设计、安全开发至安全测试的全流程集成,并将安全管理环节与DevOps流水线无缝衔接,探索推进DevSecOps实践落地。安全技术方面,全面贯彻落实安全开发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主要措施包括:通过交互式安全需求识别工具与轻量级威胁建模方法,分析业务场景的潜在安全风险,并针对性提出安全需求与系统设计方案;通过代码安全扫描工具实现安全质量门禁管控,有效保障代码质量安全;基于安全需求和安全测试用例库,有效规范渗透测试实施。安全教育方面,定期面向全行科技团队开展安全意识与安全技术培训,积极宣导DevSecOps文化理念,严守安全研发交付底线。

4.构建研发效能洞察体系,数据驱动持续改进。中原银行基于业务价值、研发质效与人员能力等度量维度,不断沉淀研发交付数据,建设覆盖需求、研发、测试、发布、运维等全流程的研发效能洞察体系。效能度量指标主要包括结果指标与过程指标。结果指标包含面向用户的交付效率、交付质量等,用于体现业务价值交付;过程指标包含实施质量、团队协作、技术实践等,用于分析交付过程问题,促进团队持续改进。基于效能度量指标,构建了组织、团队与个人,以及效率、质量与安全等多维数据模型,为组织、项目与个人等不同层面的研发效能分析与改进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建立数据驱动改进机制,通过研发效能数据洞察赋能研发交付持续改进,促进研发效能持续提升,助力业务价值持续交付。

5.打造一站式研发运维协同平台,支撑敏捷转型实践落地。为支撑全行科技管理敏捷转型实践落地与能力持续沉淀,中原银行自主研发企业级一站式研发运维协同平台,打造集需求管理、研发管理、测试管理、持续集成、持续部署与效能度量等功能于一体的原效平台。平台涵盖集成协同办公、统一研发、持续集成、测试管理、自动化部署、自动化运维、研发效能洞察等工具平台,打通研发运维工具链体系,深度融合自动化安全管控手段,全面落地系统开发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有效实现了研发交付全流程管理的线上化、自助化与自动化,为全行科技团队持续快速交付业务价值提供了有力的平台支撑。

敏捷赋能,助力价值交付提质增效

目前,中原银行敏捷研发运维体系已支撑全行100多支科技团队、千人规模的研发交付敏捷协作,有效促进了研发效能、价值交付与人员能力的持续改进和提升。敏捷转型实践以来,全行研发效能持续提升,产品迭代周期由原来平均2个月降至2周,研发交付质量提升约38%,安全漏洞率降低30%以上,有力保障了高质量业务价值的快速安全交付。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及时响应有关单位疫情防控需求,切实提升防疫管控效能,中原银行成立“一区一码”敏捷攻坚团队,用时不到3天即实现从产品创设到交付使用,上线后20天注册用户突破200万户,累计为河南省各地市近10万家单位提供了疫情防控技术支持,获得了各地市政府与有关单位的高度好评。同时,为解决疫情期间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中原银行小微信贷敏捷团队积极行动,为小微商户精心打造、量身定做“聚商快贷”产品,用时3天即完成开发上线,产品上线1个月累计用户数近2万户,累计授信金额近6亿元,及时满足了疫情非常时期的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未来,中原银行将进一步加强业务科技协同,深化业务创新、敏捷研发与数字运营的融合实践落地,健全业务产品迭代与价值持续交付的闭环管理体系,通过高质量业务价值的持续交付促进业务运营增长。同时,持续完善从需求、研发、测试、投产到生产运营的全周期研发交付流程,强化自动化测试、智能化运维等技术实践,不断优化研发运维一体化平台,探索完善数字化研发管理体系,全面实现研发价值交付过程的数字化洞察与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科技建设效能水平,助力全行数字化转型创新发展。

(栏目编辑:郑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