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扈浩:賦能數字化轉型,助力業務價值持續傳遞——中原銀行科技管理靈活轉型實踐

作者:金融電子化
扈浩:賦能數字化轉型,助力業務價值持續傳遞——中原銀行科技管理靈活轉型實踐

近年來,數字技術日新月異,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數字化正在深刻改變着銀行業的經營發展模式。客戶服務實時線上,體驗要求更加個性化、場景化、多元化,對銀行金融産品與服務質效提出了更高要求,靈活創新已成為商業銀行釋放差異化競争優勢的關鍵能力。

自2018年起,中原銀行以企業級靈活組織轉型為切入點,全面推動數字化轉型戰略實踐,加強業務與科技組織融合,建立健全雙模多速研發傳遞體系,大力推進規模化靈活轉型實踐,助力業務價值持續傳遞。

扈浩:賦能數字化轉型,助力業務價值持續傳遞——中原銀行科技管理靈活轉型實踐

中原銀行技術總監 扈浩

統籌布局,做好靈活轉型規劃設計

靈活轉型有助于快速響應市場變化,高效滿足客戶需求,也對于架構設計、研發品質、資訊安全等科技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原銀行結合數字化轉型戰略實踐,統籌做好靈活轉型規劃設計,建立雙模多速研發運維管理體系,建設專業化研發運維一體化工具平台,并根據實踐推廣情況持續疊代改進,深化推進科技管理靈活轉型落地。

中原銀行靈活轉型實踐的主要舉措包括:一是建立适應“敏态”與“穩态”的全周期傳遞管理體系,加強精細化管理能力建設。二是夯實推廣DevOps技術實踐,推進配置管理、代碼掃描、品質門禁、持續內建、持續部署與自動化運維等技術實踐的規模化落地,提升品質内建與安全管控水準。三是建構全周期安全研發體系,助力持續順暢并安全傳遞高品質的業務價值。四是建立涵蓋業務價值、研發質效與人員能力等度量次元的研發效能洞察體系,以資料賦能研發管理決策,促進研發效能持續提升。五是建設企業級一站式研發運維協同平台,支撐研發管理與技術工程實踐落地,提升團隊協作效率與持續傳遞水準。

全面推進,探索落地靈活轉型實踐

1.建設雙模多速研發傳遞體系,提升精細化管理能力。為有效支撐“敏态”與“穩态”的研發傳遞模式,中原銀行研究制定了适應數字化轉型發展需要的雙模多速研發傳遞模式。結合全行研發傳遞管理工作實際,将穩态精益、敏态疊代兩種模式與裝甲車、越野車、救護車、賽車四種傳遞速度相融合,差異化定制不同傳遞模式與傳遞速度下的研發傳遞流程及品質管控要求,可分别适應傳統大型項目、靈活疊代項目、緊急需求項目等多種需求傳遞場景,實作了不同場景下多種傳遞模式的有效适配,支撐了全行科技團隊的研發傳遞實踐。同時,大力推進從需求提出、項目立項、研發測試、投産實施到項目後評價等研發傳遞全流程的線上化管理,全面開展研發傳遞關鍵環節品質保障活動,有效保障研發傳遞過程規範落地,進一步降低研發傳遞實施風險,持續提升精細化研發管理水準。

2.推廣DevOps技術實踐,賦能提升價值傳遞質效。軟體工程技術能力建設是科技管理靈活轉型的關鍵舉措,中原銀行推動低效、易出錯的手工操作向自動化、數字化流水線的工程實踐轉型,打造高效能、高品質的DevOps技術體系。通過落地代碼評審、品質門禁、持續內建、自動化測試、自動化部署等技術實踐,實作開發、測試與運維的深度協同融合,有效改進并提升研發傳遞效能。截至目前,全行研發團隊已形成體系化、常态化代碼評審機制,建成上萬條持續內建流水線,實作代碼品質掃描、SQL品質檢核、安全漏洞掃描、自動化測試等多重品質門禁覆寫,支援Java、C/C++/Objective-C、JavaScript等多種語言技術棧,日均執行建構任務4000次以上,有效提升代碼品質保障水準。針對人工釋出效率低、易出錯的痛點,已實作200餘套資訊系統的自動化部署,日均執行部署任務1000次以上,助力提升系統部署傳遞質效。

3.強化全生命周期安全研發,切實築牢安全保障防線。安全保障是靈活轉型實踐的關鍵環節,為切實保障系統安全投産上線,中原銀行基于軟體安全開發全生命周期理念,建構應用安全能力支撐體系。通過建設應用安全标準規範、自動化安全工具鍊以及安全技術服務平台,確定需求分析、架構設計、編碼開發、測試評估、版本釋出、漏洞檢測等環節落實安全管控,實作系統研發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标準化安全管理,切實築牢安全防線。

安全管理方面,實作了從安全需求、安全設計、安全開發至安全測試的全流程內建,并将安全管理環節與DevOps流水線無縫銜接,探索推進DevSecOps實踐落地。安全技術方面,全面貫徹落實安全開發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主要措施包括:通過互動式安全需求識别工具與輕量級威脅模組化方法,分析業務場景的潛在安全風險,并針對性提出安全需求與系統設計方案;通過代碼安全掃描工具實作安全品質門禁管控,有效保障代碼品質安全;基于安全需求和安全測試用例庫,有效規範滲透測試實施。安全教育方面,定期面向全行科技團隊開展安全意識與安全技術教育訓練,積極宣導DevSecOps文化理念,嚴守安全研發傳遞底線。

4.建構研發效能洞察體系,資料驅動持續改進。中原銀行基于業務價值、研發質效與人員能力等度量次元,不斷沉澱研發傳遞資料,建設覆寫需求、研發、測試、釋出、運維等全流程的研發效能洞察體系。效能度量名額主要包括結果名額與過程名額。結果名額包含面向使用者的傳遞效率、傳遞品質等,用于展現業務價值傳遞;過程名額包含實施品質、團隊協作、技術實踐等,用于分析傳遞過程問題,促進團隊持續改進。基于效能度量名額,建構了組織、團隊與個人,以及效率、品質與安全等多元資料模型,為組織、項目與個人等不同層面的研發效能分析與改進決策提供資料支撐。同時,建立資料驅動改進機制,通過研發效能資料洞察賦能研發傳遞持續改進,促進研發效能持續提升,助力業務價值持續傳遞。

5.打造一站式研發運維協同平台,支撐靈活轉型實踐落地。為支撐全行科技管理靈活轉型實踐落地與能力持續沉澱,中原銀行自主研發企業級一站式研發運維協同平台,打造集需求管理、研發管理、測試管理、持續內建、持續部署與效能度量等功能于一體的原效平台。平台涵蓋內建協同辦公、統一研發、持續內建、測試管理、自動化部署、自動化運維、研發效能洞察等工具平台,打通研發運維工具鍊體系,深度融合自動化安全管控手段,全面落地系統開發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有效實作了研發傳遞全流程管理的線上化、自助化與自動化,為全行科技團隊持續快速傳遞業務價值提供了有力的平台支撐。

靈活賦能,助力價值傳遞提質增效

目前,中原銀行靈活研發運維體系已支撐全行100多支科技團隊、千人規模的研發傳遞靈活協作,有效促進了研發效能、價值傳遞與人員能力的持續改進和提升。靈活轉型實踐以來,全行研發效能持續提升,産品疊代周期由原來平均2個月降至2周,研發傳遞品質提升約38%,安全漏洞率降低30%以上,有力保障了高品質業務價值的快速安全傳遞。

2020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為及時響應有關機關疫情防控需求,切實提升防疫管控效能,中原銀行成立“一區一碼”靈活攻堅團隊,用時不到3天即實作從産品創設到傳遞使用,上線後20天注冊使用者突破200萬戶,累計為河南省各地市近10萬家機關提供了疫情防控技術支援,獲得了各地市政府與有關機關的高度好評。同時,為解決疫情期間小微企業融資難題,中原銀行小微信貸靈活團隊積極行動,為小微商戶精心打造、量身定做“聚商快貸”産品,用時3天即完成開發上線,産品上線1個月累計使用者數近2萬戶,累計授信金額近6億元,及時滿足了疫情非常時期的小微企業融資需求。

未來,中原銀行将進一步加強業務科技協同,深化業務創新、靈活研發與數字營運的融合實踐落地,健全業務産品疊代與價值持續傳遞的閉環管理體系,通過高品質業務價值的持續傳遞促進業務營運增長。同時,持續完善從需求、研發、測試、投産到生産營運的全周期研發傳遞流程,強化自動化測試、智能化運維等技術實踐,不斷優化研發運維一體化平台,探索完善數字化研發管理體系,全面實作研發價值傳遞過程的數字化洞察與精細化管理,進一步提升科技建設效能水準,助力全行數字化轉型創新發展。

(欄目編輯:鄭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