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能养三文鱼,为什么却养不了金枪鱼?

作者:牧海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生国家之一,世界上每10种养殖的鱼类中就有6种来自中国。近年来,我国养殖商业鱼类产量超过2700万吨,其中绝大多数是淡水养殖贡献的,海水鱼产量仅为160万吨,占总量的6%。

不得不承认,中国很少有品牌可以处理高端海鲜,如果有的话,鲑鱼就是其中之一。

中国能养三文鱼,为什么却养不了金枪鱼?

鲑鱼/大西洋鲑鱼

从2018年开始,我国已正式进入鲑鱼养殖业,由于技术不成熟,深海网箱用于养鱼在使用中出现诸多问题,经常出现网衣洞、鱼类逃逸的现象。此外,网箱的日常维护和清洁、饵料喂养和鲑鱼生长监测也是非常困难的问题。

放眼世界,养殖鲑鱼最成功的国家无疑是挪威,养殖经验和技术实力是行业标杆。挪威的鲑鱼养殖可以追溯到50多年前的1968年。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挪威人自首次开始养殖鲑鱼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中国能养三文鱼,为什么却养不了金枪鱼?

挪威从虹鳟鱼开始,该种类在1976年左右被成功超越,成为主要种类

1972-1975年,越来越多的挪威人开始投资鲑鱼养殖浪潮,原来养殖虹鳟鱼的企业也一直养殖鲑鱼。到1980年代和1990年代,挪威鲑鱼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今天,鲑鱼在挪威海鲜中牢牢占据首位,占人口的93%以上,挪威已经从鲑鱼中获得了全球业务。

再看看这个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也曾尝试在大连、烟台、青岛等沿海地区养殖鲑鱼,但由于水温高、技术不成熟,这一史无前例的计划终于"胎死腹中"。

2018年,我重启了在黄海冷水中养殖的"国产三文鱼"的生产计划。这种冷水体距离海面20至30米,容量为5000亿立方米,全年温度保持在4至10摄氏度之间,是鲑鱼生长的理想选择。

中国能养三文鱼,为什么却养不了金枪鱼?

黄海水冷水团的位置(图中红线标记区域)

专家估计,只要我们充分利用1%的冷水组,我国每年可生产5亿条鲑鱼,总产量约200万吨。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产量(挪威每年只能生产超过100万吨鲑鱼),不仅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而且大量出口到国外。

虽然我国目前的技术实力尚不能完全开发冷水组,但这至少为国内三文鱼的发展方向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产量慢慢上升只是时间问题。有了鲑鱼,中国在高端海鲜领域总能找到一种存在感。

在高端海鲜领域,除了鲑鱼,还有另一个重要作用——金枪鱼。中国每年从国外进口大量金枪鱼,虽然国内远洋渔船也可以捕捞一些金枪鱼,但产量太低,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想到一个问题:既然中国连鲑鱼都可以养殖,那为什么不养金枪鱼呢?

中国能养三文鱼,为什么却养不了金枪鱼?

笼子里的蓝鳍金枪鱼

养殖金枪鱼可能听起来像个笑话,但实际上,日本研究团队早在2002年就解决了技术问题。澳大利亚也于2010年开始试验孵化金枪鱼受精卵,但第一个孵化场在人工养殖中仅存活了40天,估计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全掌握该技术。

然而,在中国,没有一家水产养殖公司参与金枪鱼养殖,更不用说完全人工养殖了。这背后的原因很简单——金枪鱼养殖是"硬骨头",至少需要长期、高性价比的投资,甚至强大的经济实力也不能保证100%的成功。

我国不适合金枪鱼养殖,许多客观因素严重制约了金枪鱼产业的开工和发展,其中一个主要因素是我国近岸天然渔业(产卵场)缺乏金枪鱼。

中国能养三文鱼,为什么却养不了金枪鱼?

与蓝鳍金枪鱼的自然繁殖地相比,日本具有地理优势

在中国中东部,有蓝旗金枪鱼的繁殖地,产卵时间为每年4月至7月,但规模相对较小,近海距离相对遥远,尚未得到开发和利用(中国对蓝鳍金枪鱼的配额不多)。

此外,中国南海是太平洋五大金枪鱼渔业之一,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资源相对丰富。这两类金枪鱼肉味道鲜美,经济价值也很高,是各国远洋渔船的对象。

中国能养三文鱼,为什么却养不了金枪鱼?

东南亚渔民携带金枪鱼

在东南亚,有很多国家在南海渔场有这样的"蛋糕"(如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渔船之间的商业竞争非常激烈。2014年,中国渔船仅捕捞了737吨黄鳍金枪鱼和大眼金枪鱼,产量不尽如人意。

因此,无论是在东海还是在南海,即使有金枪鱼资源中国无法充分利用,想要捕获足够数量的亲鱼,人工养殖也比较困难。

第二个制约因素是幼苗问题。

目前,世界金枪鱼苗高度依赖野生捕捞,产量非常有限。更令人担忧的是,大规模捕捞幼金枪鱼可能导致储备资源不足,甚至对整个种群造成致命伤害。

中国能养三文鱼,为什么却养不了金枪鱼?

蓝鳍金枪鱼幼鱼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数据,全球每年捕获约600万吨金枪鱼,总价值近120亿美元。经过长期的过度捕捞,蓝旗金枪鱼的数量比1950年代低98%,现在已濒临灭绝。黄鳍金枪鱼已经减少了70%以上,只剩下其原始储量的20%。

因此,捕捞野生幼苗不是一个长期的解决方案,反而加剧了金枪鱼灭绝危机。马耳他、克罗地亚、西班牙、墨西哥和澳大利亚等国采用基于捕获野生幼苗的耕作方法,这基本上是对野生资源的挤压。

中国能养三文鱼,为什么却养不了金枪鱼?

澳大利亚的金枪鱼养殖网箱

最后一个因素是技术门槛和育种成本太高。

在技术方面,我国金枪鱼养殖场基本是空白的。2010年,中国科学院黄海研究所与日本金枪鱼养殖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双方在金枪鱼人工养殖和养殖领域进行探讨和研究。从总体上看,我国相关科研刚刚起步,还有很多基础性工作有待解决。

此外,高昂的养殖成本足以阻碍一企业。金枪鱼肉产量不高,平均长度为1斤的肉要消耗15斤鱿鱼、鲭鱼或沙丁鱼。为了保证枪鱼的肉质和口感,许多国家不给人工饲料喂食,只给鲜饵鱼喂食,所以养殖成本相当高。

中国能养三文鱼,为什么却养不了金枪鱼?

用于喂养金枪鱼的诱饵鱼

由于这些原因,中国不适合金枪鱼养殖。即使没有成本,技术和经验也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山峰。总之,金枪鱼这个"烫手山芋"我国一时还拿不下来,至于下一步是否会有行动,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