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凌叔华:发暧昧文章成名,鲁迅的含蓄点评,却预兆了她的婚姻悲剧

作者:初拾说
凌叔华:发暧昧文章成名,鲁迅的含蓄点评,却预兆了她的婚姻悲剧

1925年的元月初,一篇叫做《酒后》的文章,出现在久负盛名的文学杂志《现代评论》上。

那是一个沉浸在醉意中的荒唐故事,叙述了五四时期新式家庭中的一场暧昧风波:

夫妻两人与他们共同的男性朋友子仪饮酒后,子仪酣然沉睡。

对他仰慕许久的妻子采苕,却对丈夫这样恳求道:

“我什么也不要,我只要你答应我一样东西……只要一秒钟。”

“我只想闻一闻他(子仪)的脸,你许不许?”

后文来看,此处的“闻”,其实指的是情人间的“吻”。

听闻此要求的丈夫从不可置信、到难以接受,再到最终妥协和成全;可获得准许的妻子采苕走到醉酒的子仪面前后,却最终没有把亲吻的念头付诸行动…

而字里行间中,火炉的暖,弥散未去的酒气,室中沉寂甜美的空气…这些暧昧的氛围描写,却始终充盈着一种情意绵绵的感觉;酒精与理性的摇摆间,恰是女权意识的昏睡和觉醒的挣扎。

这篇作品发行之时,恰是五四思想热潮涌动之际。

毫无疑问:这部“偶受着文酒之风的吹拂”创作出的“出轨之作”,发表之后可谓是轰动文坛,一时间洛阳纸贵;改编而成的剧本纷至沓来,甚至有了名唤“酒后派”的文学小流派。

同样的,这篇至臻至善、落笔细腻的作品,也宣告着又一位文坛闺秀的问世。

她就是民国才女凌叔华,此后的数年里,这个名字与同时代的冰心、林徽因共同成为备受瞩目的星辰,在文学史上争芳斗艳。

1.

有人说:想要了解一个作家,就要从她最荒唐也最杰出的作品开始;因为那里往往隐藏着她鲜为人知的心绪。

《酒后》这部作品对于凌叔华的意义,便是如此。

新与旧、传统与现代、追求与妥协…这些女性形象的定性与定位,恰是凌叔华内心的折射。

生于北京名门望族,自幼衣食无忧,这样的出身环境,在很大程度上给予了凌叔华很大的底气:对自由的追求,对爱情的向往,对自我世界的护持。

因为父亲凌福彭从清末到民初,一直都是政府高官,凌淑华自小便过着富足自在的生活。

凌叔华:发暧昧文章成名,鲁迅的含蓄点评,却预兆了她的婚姻悲剧

对于凌家的大宅院,凌淑华曾这样描述:“说不清到底有多少个套院,多少间住房,我只记得独自溜出院子的小孩经常迷路。”

凌叔华成长的年代,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和礼教,恰好经历了新文化运动以及五四运动的冲击,在新思想的影响下,一种对人性自由的追求成为社会的主潮流,其中,男女爱情与家庭伦理的冲击,也在这场巨大的社会变革中不容被忽略。

凌叔华的《酒后》恰好诞生在这个时期;如果用一句话总结,这便是出身旧式家族的她,背靠暮霭沉沉的过往,放眼朝阳冉冉的未来,写下了一个女性作家对于命运和前路的思考和探寻。

从文学派别上看,凌叔华俨然是新闺秀派”的代表。

22岁那年,她便以优异成绩考入燕京大学,专修英法日等语言文学;富足的生活条件,也让这个自幼饱读诗书的女子,有底气有能力专注于写作;此后的凌叔华便开始为各大报刊投稿,逐渐展露出惊人的文学天赋。

其中,她的作品因为善于表现对女性细腻心理的刻画,本人也被沈从文、徐志摩等誉为“中国的曼殊斐尔”。

到了1924年,,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凌淑华作为陪同人员,与胡适、徐志摩、林徽因、梁思成等人组成接待团,由此认识了时任北京大学英文系教授的陈西滢。

凌叔华:发暧昧文章成名,鲁迅的含蓄点评,却预兆了她的婚姻悲剧

在接待宴会中,凌淑华不凡的谈吐与气质给他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后期随着小说《酒后》的发表,凌淑华这个名字更是轰动文坛。自此,陈西滢对这个不同凡响的才女更加欣赏。

对于陈西滢,凌叔华也是欣赏的;作为有着相同爱好和兴趣的朋友,他们时常讨论对文学、绘画和时事的看法,久而久之,属于两个人的爱情也真正降临。

1926年,陈西滢与凌淑华在众人的祝福下,顺利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奔放洒脱的才女,与笃定温雅的才子,无疑是最完美的结合。

可同时,当浪漫的爱情遭遇柴米油盐的围困,那些关于女性的觉醒和自由追求,也为稳固的婚姻带来了风雨飘摇的考验。

2.

婚后的两个人,相处并不愉快!

作为教授的陈西滢,骨子里是传统的大男子主义。

他太希望妻子在婚后能够将重心放在家庭,相夫教子、当全职太太。

可这样的想法和建议,对于自幼衣食无忧、满心追求自由和天性解放的凌叔华来说,简直是对人权的囚困;她明确告诉陈西滢:自己这一生,绝对不是为家庭放弃自我的人!

后来,陈西滢因为工作调动,来到武汉大学任职;作为妻子只能跟随丈夫的凌叔华,感到莫名的压抑和委屈,特别是得知丈夫亲自驳回了她进入武汉教书的申请后,一种无法控制的反叛,也在心中隐隐跃动。

当无法调和的矛盾,逐渐吞噬着光鲜亮丽的婚姻,曾经的相互欣赏和仰慕,成为相看两厌的指责和埋怨,凌叔华的人生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写下轰动文坛的《酒后》时,凌叔华仅有25岁,一个设涉世不深、对爱情和未来充满无尽期待和向往的年纪。

可同时说来,那一年的凌叔华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的人生,竟然与她笔下的采苕般,在跨越道德和回归理性间来回撕扯,痛苦且沉沦着。

不幸福的婚姻生活,让凌叔华最终选择了出轨。

她爱上了一个叫做朱利安的英国诗人;准确来说,是丈夫陈西滢邀请到家中作客的外籍老师。

但这番聚会无疑于引狼入室,朱利安的出现,让两人的婚姻关系从此蒙上阴影。

或许是对自由的渴望和向往,凌叔华遇到朱利安,犹如找到了反叛传统的通道。

即便陈西滢对她很好,时不时拿出些小惊喜和浪漫,意图修复婚姻关系。

凌叔华:发暧昧文章成名,鲁迅的含蓄点评,却预兆了她的婚姻悲剧

可彼时的凌叔华,犹如《酒后》中的妻子,尽管丈夫赞美的词藻纷华靡丽,采苕却不能对发自内心深处的情欲置若罔闻。

如此看来,《酒后》似乎成为一种预言,即便凌叔华深埋在内心的监狱,每一根铁栏杆上都写着忠贞教养,可婚姻生活对她来说,却是活生生的囚禁,那颗追求自由解放的心,需要出路!

即便不再年轻,她依旧沉浸在爱情中。

为了朱利安,她开始穿上美丽的旗袍,烫了时尚的卷发,涂上鲜艳的口红…以与身边年轻俊朗的诗人更加相配。

再后来,她更是以探望恩师为由,带朱利安回到北平游山玩水;面对朋友们的疑惑,她丝毫无所畏惧,反而大大方方介绍自己的情人。

凌叔华:发暧昧文章成名,鲁迅的含蓄点评,却预兆了她的婚姻悲剧

这一刻的凌叔华是反叛的,同时,沉沦在伦理底线的她,也在享受着这一刻的自在。

即便这份自在,是以摧毁家庭为代价的。

等凌叔华和朱利安回到武汉后,两人的事情已经闹得沸沸扬扬;身为教授的陈西滢更是愤然不已,那些原本保留的体面与尊严,全在妻子无底线的践踏中成为了众人口中的笑话。

疲惫不已的陈西滢找到妻子,希望凌叔华能在家庭和朱利安之间做选择。

毫无疑问,这场选择中,也给予了凌叔华追求爱情和自由的权利。

可是让众人没有想到的是:面对丈夫给出的选择,凌叔华毫不犹豫选择了回归家庭。

似乎朱利安的存在,只是她微醺时分幻想出来的一场梦。

凌叔华的主动离开,让朱利安也无法在武汉大学继续任教,这个多情英俊的诗人,最终回到了英国,并开始了新的恋情。

3.

向往自由的杏花最终困于根脉,而无法迈出人伦道德的院墙;当生活的喧嚣戛然而止后,一切又是那么的平静而空荡。

忽然间,想起凌叔华《酒后》一炮而红的那年,著名文豪鲁迅对她作品的点评:

“她大抵是谨慎的,适可而止地描写了旧家庭中婉顺的女性,即使有出轨的举止,那也因为偶受文酒之风的吹拂,终于回复了她的故道。”

前路未明,一语成谶!

她的生活果真像极了她的故事:在爱欲和道德间来回撕扯,最终恢复理智;但生活和小说又是不同的,凌叔华笔下的采苕所展现的醉意和期望,回落在生活中,却难有皆大欢喜,多是两败俱伤。

就如凌叔华和陈西滢的婚姻般,用了大半生修补,却仍旧事与愿违。

回归家庭的凌叔华,并未如愿与陈西滢和好如初,结疤的伤口虽然不再疼,却会永远烙在心里。

如同陈西滢介意凌叔华的背叛般,凌叔华亦憎恨陈西滢的出现,斩断了自己的爱情。

所以当凌叔华的母亲去世后,凌叔华直接带着女儿回了北京,与丈夫陈西滢开始过分居生活。

在某种意义上,这是凌叔华为自己争取的精神解脱。

再后来,陈西滢前往英国就职,作为妻子的凌叔华自然再没有借口留在北平,只好带着女儿一起前往英国,可即便在异国他乡,这对夫妻依旧分床而睡。

据说:凌叔华有自己的房间,任何人不得进入,里面藏着她所有的秘密,可她去世后,家人却什么也找不到。

对于这件事,女儿的回应是:“母亲一生都把自己包裹得紧紧的。”

事实上,在这段不如意的婚姻中,凌叔华多次表现出最克制的绝望。

她不止一次对女儿说道:

“一个女人绝对不要结婚”。

“女人绝对不能向一个男人认错,绝对不能。”

从中也可以看到凌叔华的拧巴和痛苦,只是这面目全非的婚姻,又能怪得了谁呢!

夫妻二人似乎都满足于这样的婚姻生活,没有一别两宽,却也各自安好,任凭时光飞逝,仿佛都在祈盼自己的生命可以短一些,再短一些。

直到1970年,陈西滢在伦敦病逝,分居半生的生活,终究变成了一个人的孤独。

可对于这晚年的种种,凌叔华却有着说不出的怅然。

很多时候,她都在发呆中打发时间,有时对着陈西滢的遗像一坐就是一整天,没有人知道她在想什么,但那漫无止境的沉默中,似乎让人感受到了物是人非、悔不当初的愧疚和惆怅。

凌叔华老了,可她依旧是那个倔强反叛、永不肯服输认错的女子,所以在这段已经结局的陈年往事中,她留下的,也只是沉默罢了。

也可惜,这半生的纠葛和拧巴,最终带走了一个才女的绝代风华。

属于她的璀璨与传奇,终究成了 一缕黯淡的微光;唯有那《酒后》字里行间的醉眼朦胧,提醒着后人,她真实的来过!

#头条创作挑战赛#

————END————

其他推荐——

新婚夜丈夫让她倒茶,胡因梦当场怒撕结婚证:一张破纸别想限制我

“汉奸”夏文运:冒死传递8字情报,拯救29万国人,至死饱受谩骂

作者:初拾

从风云人物的传奇经历中,淬取平淡人生的醒世箴言!

原创作品,抄袭必究;

图源网络,侵权立删!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不妨点个赞再走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