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85年,黄克诚邀请李维民谈话:你们对林彪的评价不太准确

作者:馆长微鉴

1985年,黄克诚邀请《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副主编李维民请到家里谈话,李维民刚到家里,他就开门见山:“你们对林彪的评价不太准确,不能只盯着问题看。”那么,当时对林彪的评价出了什么问题呢?黄克诚又跟林彪有什么交集,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1985年,黄克诚邀请李维民谈话:你们对林彪的评价不太准确

黄克诚于1902年出生于湖南永兴的一个农民家庭,他家境贫寒,还是靠着亲戚们的接济才读了几年私塾。后来黄克诚考入了衡阳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也正是在这里,他开启了自己从军、从政的历程,他在这里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并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他从小就痛恨强权,渴望平等,因此被马克思主义中的平等思想深深打动了,1925年,黄克诚正式入党。当时正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于是黄克诚进入了国共两党合办的广州中央政治讲习班,此后又参加了北伐战争。

然而好景不长,北伐还不到一年,蒋介石就发动了反革命政变,成立了南京军事政府,背叛了革命。黄克诚对此极为愤慨,回到家乡秘密筹备农民起义。1928年初,经过长期秘密准备和动员之后,黄克诚发动大批农民武装起来,参加了湘南起义,一举攻克永兴县城。但在南昌起义和湖南一系列起义之后,共产国际和我党内部的部分人士对局势产生了错误的判断,认为革命即将胜利,蒋介石即将被推翻,因此鼓励红军四面出击,对国民党当局的各个城市发动猛攻,要“饮马长江”。

1985年,黄克诚邀请李维民谈话:你们对林彪的评价不太准确

此时,黄克诚展现了他名字中“诚”的一面,人如其名,黄克诚确实很“诚”。一方面,他对我党很忠诚,另一方面,他也很诚实,有话直说,哪怕面对的是上级,他也毫不隐讳。早在上学期间,黄克诚就已经以“直性子”而出名了,此时到了军中,黄克诚也延续了这一作风。他直言不讳,表示我军只是暂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蒋介石、汪精卫等人根基深厚,实力依然很强大,并且得到了英美等列强的支持,并不是一时就能打倒的。因此应该谨慎行事,不应该急于求成。于是,黄克诚被指责为“右倾机会主义”,受到了排挤。

但即便如此,他还是初心不改,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后来他继续执行自己的策略,带着队伍随朱德上了井冈山,后来又回湘南组织起义。但这次起义失败了,黄克诚只能在家乡附近潜伏了一段时间,随后前往上海寻找组织。

1930年,黄克诚被重新调到红军担任政治委员,他依然直言不讳,坚持自己的观点。当时共产国际和我党内部的部分人士在发现一时无法打倒国民党之后,便提出要通过攻打国民党控制的中心城市来摧毁国民党的工业能力和物资运输,从而打倒国民党反动派。

而黄克诚又对这一方针提出了反对意见,表示不能只看到工人,同时也要看到农民的力量,中国农民同样蕴含着革命的潜力。并且中心城市固然重要,肯定也会得到国民党的重点防守,仓促攻打中心城市,只会得不偿失。不如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一步步向城市推进,逐步摧毁国民党当局的统治基础。在当时还有一个人在坚持这一路线——那就是毛主席。但是黄克诚因为这些言论再次受到了批评,部分人甚至认为他意志薄弱。

1985年,黄克诚邀请李维民谈话:你们对林彪的评价不太准确

不过,黄克诚可不是只会嘴上说说而已,他的实战指挥能力同样十分出色。在“反围剿”期间,他指挥部队多次以少胜多,把敌人耍得团团转,屡立战功,一度成为了师政委。但此时共产国际指挥下的部分人又开始在部队内部搞“肃反”,错误地拘捕了一批忠诚于我党的战士,这一点在《亮剑》中也有体现。黄克诚对此坚决反对,猛烈批判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行为,于是他又被撤销了师政委的职务,当了个秘书。

即便如此,黄克诚依然是“初心不改”,只要觉得有问题就一定会指出来,丝毫不以自己个人的前途为念。到了1932年,黄克诚因为此前战绩突出,又被恢复了师政委的职务。但刚刚复职他又开始直言不讳,当时临时中央作出了攻打赣州的决定,希望能靠着攻克赣州缴获一批物资,并沉重打击国民党在江西的统治力量。

黄克诚再次提出了反对意见,表示国民党在赣州重兵把守,赣州本身又地形险要,防御坚固,一时之间难以攻下,并且一旦久攻不克,国民党军就可以迂回包抄,内外夹击,我军反而会陷入进退两难的窘境,而毛主席此时也坚决反对进攻赣州。

然而,黄克诚的正确意见再次受到了驳斥,上级强令他攻打赣州,他也不得不奉命行事。果然,形势发展和黄克诚预计的一模一样,红军受阻于赣州城下,久攻不克。自身也是伤亡惨重,补给线还被国民党军切断了。

1985年,黄克诚邀请李维民谈话:你们对林彪的评价不太准确

眼看国民党军四面包围过来,黄克诚紧急向上级请求撤退。但受共产国际指挥的上级此时正待在后方,对前线的危急形势并没有直观的认识,因此拒绝了黄克诚的撤退请求,强令黄克诚继续进攻。眼见局势危急,红军即将被国民党军分割歼灭,黄克诚果断抗命行事,为保存有生力量将部队撤出,还说服了部分友军部队一起行动,从而避免了在赣州城下全军覆没的严重后果。

但是,此后黄克诚也受到了严厉批评,还被降了职。但在如此多的打击之后,黄克诚依然坚持初心,觉得不对就一定要说出来。曾有人劝他不要那么倔强,但黄克诚表示,他说出来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党负责。

在之后几年里,黄克诚在自身地位难保的情况下依然坚持不断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坚决反对“左”倾冒险主义,尽管多次被批判和降职,也拒绝认错。到了第五次“反围剿“时期,他又坚决反对李德、博古的错误方针,认为不能和国民党军硬碰硬,应该发挥红军的特长。但他的正确意见再次受到了驳斥,于是,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损失惨重。

不过,黄克诚虽然经常提出反对意见,不过他在执行规定的任务时向来是尽职尽责,任劳任怨的,不会因为自己的意见被否定就敷衍行事,这或许也是他屡次被降职又能屡次复职的原因之一。即便是在第五次反围剿的艰难战斗中,黄克诚依然率部打出了不错的战绩,可惜整个红军在李德、博古的错误指挥下损失惨重,不得不开始战略转移,伟大的长征开始了。

1985年,黄克诚邀请李维民谈话:你们对林彪的评价不太准确

在长征中,黄克诚又承担了极为危险的任务,负责作为前卫与国民党军直接交锋,要挫败前方的国民党军,为后方部队开出一条路来,黄克诚出色地完成了这个任务,突破了国民党军的四道封锁线,后来又参加了四渡赤水和遵义战役,最终随着红军一路到了陕北。按理说黄克诚的表现是十分出色的,但在长征期间他又被降职了,这是因为什么呢?

原来,长征时期,部分干部滋生了享乐主义思想,在长征中搞起了“特权”,自以为高人一等,要享受比战士们更好的伙食和住宿条件,有时还私下里“开小灶”。部分战士得知了以后也心怀不满,开始阴阳怪气,说了一些抱怨的话,上级得知后认为他们是扰乱军心,要对这些人军法从事。

黄克诚听说后,再次表达了反对意见。他表示,这些战士的行为固然不对,也扰乱了军心,但他们的错误不至于到直接枪决的地步,应该给人改正错误的机会。如果这么严厉地对待他们,那以后谁还敢说话呢?并且事出有因,战士们之所以抱怨也是因为部分干部搞了特权,自己没有做好,怎么能只惩罚战士,而不惩罚那些干部呢?黄克诚自己也是以身作则,虽然他已经是军官了,但始终坚持和战士们同吃同住,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因此他在这一点上是有发言权的。

黄克诚的建议最终被上级部门吸收了,此后的抗战时期,黄克诚担任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依然坚持直言不讳的作风,无论有什么意见都会直接指出,这让许多上级领导对他都是“又爱又恨”。爱他是因为爱才,毕竟黄克诚自身作战能力优秀,又确实能提出许多中肯的意见。而“恨”更多的则是因为某种惋惜,因为黄克诚实在太直,丝毫不给人留面子,这让部分领导在和他相处的过程中会有些尴尬。

1985年,黄克诚邀请李维民谈话:你们对林彪的评价不太准确

确实在这过程中也有许多人劝过黄克诚,但黄克诚的性格和他的名字很相符,就爱直言不讳。解放战争时期,东北的重镇四平面临对国民党军包围的风险,黄克诚向林彪提出不要在这里和国民党军硬拼,在逐步消耗敌人后就应该撤退,以保存有生力量。

毕竟“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但林彪却没有回复黄克诚的电报,依然在四平坚守。这让黄克诚十分不解,也有些愤怒。于是黄克诚又给中央发电报询问,中央不回复,他就接着发。终于中央回复了,同意撤出四平,从而大大减少了我军的损失。

不过,黄克诚也有些疑惑,为什么林彪不回自己的电报呢?直到建国后的一次闲谈中,黄克诚才消除了这个疑问。当时他和毛主席正在闲谈,谈到了四平之战的事情,黄克诚便提到林彪不回自己的电报,并表示不知道是谁非要坚守四平,但这毫无疑问是个错误的决定。毛主席沉默了一会,缓缓说道:“固守四平,当时是我决定的。”

黄克诚听完也沉默了,但没过多久,直言不讳的性子又上来了,直接指出:“那你的决定也是错误的。”毛主席并未生气,而是说:“那就让后人评说吧。”

1985年,黄克诚邀请李维民谈话:你们对林彪的评价不太准确

到了80年代,黄克诚年事已高,但依然关心国家大事。当时李维民等一批文化人士正在负责《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撰写,黄克诚看到其中林彪的条目后,就把李维民等人邀请到家里谈话,表示:“林彪固然犯过错误,但这并不能否定他的军事成就,你们怎么能刻意忽略呢?”他又表示,写历史就应该客观公正,要是林彪没什么贡献,又怎么可能成为十大元帅之一呢?因此最后在黄克诚的坚持下,《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还是加入了林彪的不少功绩,这也让当时的在场人员皆感叹:黄克诚将军敢说。

如果只看这一段,可能还会觉得是黄克诚和林彪交情不错,所以为林彪说情。实际上并非如此,如前所说,黄克诚和林彪不但没什么交情,甚至还发生过冲突。但即便如此,黄克诚还是坚持客观公正,为林彪说了句公道话,可见他真的是一个诚实公正的人,即便到晚年也初心不改。正如黄克诚自己所说:“我认识到,作为一个革命者,自己应该有独立的思考和见解,不能够一味地盲从,人云亦云。这样才是真正对革命事业负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