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89年邓小平舅舅去世,邓小平得知后交代了三句话,县委明白了一切

作者:刘白惜

1989年11月14日,邓小平的舅舅淡以兴因病逝世。

广安县委考虑到这是邓小平的亲人,便将淡以兴去世的消息托人逐级传达给邓小平办公室,并附上了淡以兴的病因、住院治疗的过程。

不久,广安县委收到邓办传来的口信。

“知道了。” “规格够高了。” “不再送什么了。”

寥寥三句,都是邓小平同志的原话。

广安县委立时明白了邓小平的意思——淡以兴的丧事处理规格已经够高,以后便不再送什么花圈、唁电之类的了。

淡以兴生前,经常有人能见到这个身形佝偻的老人,颤颤巍巍地去废品站,把平日里攒下的废品卖了还钱。

有人不解:“你是国家领导人的舅舅,也缺钱用啊?”

淡以兴马上回道:“小平给我寄了钱的,我不得用国家的钱!”

89年邓小平舅舅去世,邓小平得知后交代了三句话,县委明白了一切

邓小平的亲舅舅

淡以兴虽在辈分上是邓小平的舅舅,但两人年纪相仿,仅差了两岁。

两人从小一起长大,一起爬过旁人不敢爬的神道碑乌龟背,在下着大暴雨的渠江里游过泳,在村里是出了名的捣蛋鬼。

89年邓小平舅舅去世,邓小平得知后交代了三句话,县委明白了一切

邓小平15岁那年考取了留法预备学校。

那时,从上海去法国,光是一张薄薄的船票,便要100大洋,这对于邓家来说,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

为了给邓小平凑够留学费用,一大家子四处东借西凑,淡家也毫不犹豫卖地,为邓家筹钱。

邓小平离开那天,淡以兴也去了东门码头送他。

邓母送了一程又一程,一直在哭,邓小平看着极度伤心的母亲,安慰她,自己读完书就会回来的,将来在外边做事,一定回来接她。

89年邓小平舅舅去世,邓小平得知后交代了三句话,县委明白了一切

1950年春,邓小平的继母夏伯根和淡以兴一起来到重庆。

警卫员一听是政委的家人,不敢怠慢,当下便向正在开会的邓小平报告:“政委,您舅舅和老娘从广安老家来了。”

邓小平闻言一愣。

警卫员想着刚才的场景,那一对风尘仆仆的中年男女赶了许久的路,又等了半晌也没见到人,男人显然已经等得不耐烦了,一直在嚷嚷着饿。

于是又继续问邓小平:“要不要通知卓琳校长,叫她回来招呼一下?”

邓小平摆摆手,说不用,让接待科给他们找个招待所先住下。

89年邓小平舅舅去世,邓小平得知后交代了三句话,县委明白了一切

听了这个安排,警卫员有些为难,便把男人一直喊饿的事跟邓小平说了。

邓小平说,那就安排他们吃个饭。

“他说还要喝酒,要吃香肠、老腊肉......”

邓小平沉默了。

警卫员看政委这样子,有点着急。

家里人大老远从家乡赶来,想见见在城里当官的亲戚,亲戚若是不好好招待,怕是会被人说闲话呀!

但无论警卫员怎么提醒,邓小平依然稳坐如山,末了又摆摆手,继续回去开会了。

89年邓小平舅舅去世,邓小平得知后交代了三句话,县委明白了一切

舅甥见面

直到晚上,淡以兴才在邓家里见到了30多年未见的外甥。

淡以兴酒足饭饱,却不见餍足之色,他带着一身酒气垂头坐在沙发上等,神色格外颓然。

一见到邓小平,他又打起精神了,用冷笑和问罪的语气,问邓小平:“好哇,贤娃子,你当真当了大官,六亲不认了!皇帝老子还有3个草鞋亲嘛!”

邓小平听出了舅舅话中的怨怼,也早已料到,因此并不生气,只是苦笑着唤了一声“舅舅”。

听到这声“舅舅”,淡以兴却更来劲了,恨恨道:“还认得幺舅啊?你记得你的亲娘老子不?”

邓小平低声说,记得。

淡以兴看他这样,只觉一拳打在棉花上,满腔憋屈不得宣泄,又觉得委屈,突然哭了起来。

89年邓小平舅舅去世,邓小平得知后交代了三句话,县委明白了一切

这个五大三粗的男人边哭边对着邓小平细细盘数这些年家里发生的变故。

他告诉邓小平,你去了法国不到七年,你妈就想你想得不行,白天想夜里盼,硬是把自己给盼死了,死在40岁出头的年纪,你那时候却还在法国念书,浑然不知妈妈的死。

淡以兴哭着数落邓小平:“你是她的长子,她生前最疼你了,你想过她死前的心情没有?”

“她没能见到你一面,死不瞑目啊!”

89年邓小平舅舅去世,邓小平得知后交代了三句话,县委明白了一切

邓小平也落泪了,他怎么会忘呢,离家三十年,午夜梦回都是那片生他养他的故土,还有他最亲爱的妈妈。

父亲为了维持家中生计长年在外,母亲一个人撑起了全家,不仅要拉扯几个孩子,还要照顾年迈的祖母,承担家中的大小事,白天要养蚕、喂猪、做饭,晚上也要在烛光下缝补浆洗,这个善良朴实的农村女人操劳了半辈子,还要面临与长子的分别,

邓小平在外的许多年,始终不敢相信母亲是抱着怎样的心情盼他归来。

可怜的母亲还没等到儿子留洋归来来接她,便匆匆离开人世。

89年邓小平舅舅去世,邓小平得知后交代了三句话,县委明白了一切

还有他的父亲, 一个开明而坚韧的男人,去法国的前一天正好是邓小平生日,父亲特地从广安赶到重庆给他庆生,带着一家人去了一个好餐馆,点了好几个菜,可才刚拿起筷子,父亲眼泪就先流了出来。

邓小平至今都记得,那年深秋的码头,父亲母亲站在原地,不停地向逐渐远去的他挥手。

看着满含深情回忆着过往点点滴滴的邓小平,淡以兴意识到,他的外甥从来就没有变,也没有忘记一切。

89年邓小平舅舅去世,邓小平得知后交代了三句话,县委明白了一切

舅甥俩回忆得太投入,险些忘记旁边还站着一个夏伯根。

淡以兴赶忙拉过夏伯根,对邓小平介绍说这是他的继母,一个勤劳善良的好女子,在邓母去世后,代替她撑起了这个家,给邓父送了终,还支持邓小平妹妹参加地下党,一起保护共产党员。

夏伯根有点不好意思,劝淡以兴别说了,又嗫嚅着对邓小平解释道:“听说你回了重庆,想来看看你,没有别的意思。”

邓小平听了淡以兴的话十分感动,含着泪对这位后妈说,留下来,我们一起生活,今后我们给你养老。

夏伯根泪流满面。

89年邓小平舅舅去世,邓小平得知后交代了三句话,县委明白了一切

夏伯根的去处有了着落,邓小平又看向站在一旁的舅舅。

他的舅舅是个命运多舛的好人,当年邓小平弟弟去延安,是淡以兴变卖家产资助他去的,为此还遭到了国民党的通缉,好好的一家人被弄得妻离子散,在外面颠沛流离吃了许多苦头。

邓小平明白舅舅来重庆的目的,也深知为了这份恩情,自己也该为他在重庆谋份差事,让他享享福。

可是若要他用自己的职权为家人白谋一份共产党的差事,邓小平又觉得惭愧。

在邓小平看来,这和以权谋私没什么区别,会被人戳脊梁骨。

89年邓小平舅舅去世,邓小平得知后交代了三句话,县委明白了一切

听了邓小平的解释,淡以兴苦笑了下,终是没说话。

就在气氛有些沉重的时候,邓小平在一旁玩耍的儿子突然吱哇叫了起来,吸引了大人们的注意。

淡以兴便乐呵呵地上去逗他,说放暑假的时候一定要接他去广安老家玩。

小孩子天真地仰着头问:“说话算话?”

淡以兴笑道:“说话算话。”

他理解邓小平,亦不愿他为难,又转头对邓小平道:“希贤,过两天我们就回广安了,舅舅虽然没的啥本子本事,但养活自己还没得问题......”

89年邓小平舅舅去世,邓小平得知后交代了三句话,县委明白了一切

邓小平的定期资助

淡以兴离开重庆后,就一直在广安务农。

“幺舅舅:八月份生活补助费10元已于八月七、八号寄出。”

“幺舅舅:寄钱就是为孝敬您,您保证身体,少喝酒。”

1958年开始,远在广安老家的淡以兴每个月都会收到邓小平寄来的生活补助,从一开始的10元,到后来20元。

淡以兴的儿子淡文全对这件事印象很深刻,尤其是卓琳的名字,因为寄钱的事都是她在帮忙操办。

89年邓小平舅舅去世,邓小平得知后交代了三句话,县委明白了一切

回忆起那些年小平表兄定时寄来的补助,淡文全依然满是感激。

在那个年代,一个鸡蛋才8分钱,一斤大米一毛钱,一斤猪肉才三毛五,10块钱足够一大家子过个好年了。

淡以兴握着生活补助,对妻子儿子感叹,真是享外甥的福了。

89年邓小平舅舅去世,邓小平得知后交代了三句话,县委明白了一切

1976年初,70多岁的淡以兴病倒了。

卧床数天终于出门走动,好友念他多日未沾荤腥,便带他去街上买点肉补补身子。

淡以兴站在排队买肉的队伍里,被人认出来,有人惊呼,这不是邓小平的舅舅吗。

队伍顿时起了骚动,纷纷探着头都要去看,正在剁肉的屠夫也听见了,扬声喊道:“哪个是邓小平的舅舅?请到前面来割肉!”

淡以兴高兴又感动,又不愿沾外甥的光搞特殊化,不敢上前。

还是其他人把这个老人推到案桌前,让他先买。

89年邓小平舅舅去世,邓小平得知后交代了三句话,县委明白了一切

淡以兴接过肉,走至寂静无人的角落,泪水肆意流淌。

后来听说淡家日子过得艰苦,邓小平还特意寄来一件御寒大衣,尽管邓小平自己物资也不充足,但依旧省吃俭用,帮着舅舅一家人度过艰苦时期。

1985年,淡以兴感觉自己身体每况愈下,便给邓小平写信,说自己身体不行了,想见见他。

很快,邓小平的胞妹邓先芙就回了信,让淡以兴务必保重身体,有时间立马来探望。

89年邓小平舅舅去世,邓小平得知后交代了三句话,县委明白了一切

1986年2月,邓小平来了成都,把淡以兴夫妇一并接到成都过年,还拉上了负责给淡家寄钱写家书的卓琳。

数十年未见,彼此都是感慨万千。

两家人寒暄过后,邓小平想到见面机会难得,便提议大家一起合个影。

邓小平拖鞋都没换,便乐呵呵地拉着大家一起去了屋外,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

淡以兴在成都呆了一个星期,跟邓小平经常见面聊天,两人回忆起童年,依然还能一起唱小时候唱过的《满江红》。

淡以兴回到广安后,依然觉得自豪,时常跟乡亲们提起这件事,并感叹道:“外甥当这么大的领导,还抽空把我接去耍,了不起!”

89年邓小平舅舅去世,邓小平得知后交代了三句话,县委明白了一切

淡以兴的儿子淡文全,直到邓小平去世,都没有跟这位表兄见过面,这也成为他心中的一个遗憾。

邓小平15岁离开广安,自此便再没回过家乡,有时淡文全不明白,为什么表兄不回来再看看。

后来,见到邓小平的儿子邓朴方后,这个疑问得到了解答。

89年邓小平舅舅去世,邓小平得知后交代了三句话,县委明白了一切

1991年邓朴方代替父亲回广安祭祖,他告诉淡文全,他们兄弟姐妹都很想回老家看看,但邓小平不许。

邓小平告诉他们,自己一回去,老家肯定会兴师动众,要麻烦许多人。

尽管跟邓小平素未谋面,但邓小平留下的教诲却令淡文全受益终身。

89年邓小平舅舅去世,邓小平得知后交代了三句话,县委明白了一切

淡家从来没因为邓小平是领导,就受到格外的优待和照拂。

邓小平会自己省吃俭用资助淡家,但特地嘱咐过广安政府,不要对淡家特殊照顾。

“我们给你寄点钱,养活你。”卓琳在家书中如是写道。

就连后来淡以兴去世,邓小平也不会为其大肆操办,只留下一句“规格够高了”。

邓小平和妻子卓琳始终教育自己的后代和亲戚,要自力更生,力求上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89年邓小平舅舅去世,邓小平得知后交代了三句话,县委明白了一切

淡家也将这句“自力更生”身体力行贯彻了一生。

淡以兴当了一辈子农民,儿子淡文全也勤勤恳恳终身务农。

淡文全甚至没上过学,也不认识字,但他总说,自己乐意当一个好农民,不给小平表兄找麻烦,也不要什么特殊照顾。

这么多年,淡家从不曾因跟邓小平是亲戚关系就沾过光,淡家人始终牢记邓小平的嘱咐,且邓小平一生两袖清风,作为这样一个清廉正直好领导的亲戚,他们更不能搞特殊,拖了邓小平的后腿。

淡文全笑着,语气满是自豪:“小平表兄教育我们要自力更生,我和儿孙都做到了。”

89年邓小平舅舅去世,邓小平得知后交代了三句话,县委明白了一切

且对于继母夏伯根,邓小平说到做到,夏伯根后半辈子一直与邓家生活在一起。

邓小平对妻子道:“我们三个人一个都不能少,少了一个哪个都活不成。”

无论顺遂还是苦难,夏伯根都从未离开,直到去世。

邓小平虽身居高位,但却拥有一颗普通人的平常心,他始终将自己视作人民的儿子,不愿因身份特殊为自己和身边人谋利,既不辜负血脉亲情,也不辜负人民期望,伟人这种不忘初心的高尚人格魅力,实在令人动容。

89年邓小平舅舅去世,邓小平得知后交代了三句话,县委明白了一切

信息来源:

邓小平和舅舅的故事 邓小平纪念网

邓小平同志的家风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