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89年鄧小平舅舅去世,鄧小平得知後交代了三句話,縣委明白了一切

作者:劉白惜

1989年11月14日,鄧小平的舅舅淡以興因病逝世。

廣安縣委考慮到這是鄧小平的親人,便将淡以興去世的消息托人逐級傳達給鄧小平辦公室,并附上了淡以興的病因、住院治療的過程。

不久,廣安縣委收到鄧辦傳來的口信。

“知道了。” “規格夠高了。” “不再送什麼了。”

寥寥三句,都是鄧小平同志的原話。

廣安縣委立時明白了鄧小平的意思——淡以興的喪事處理規格已經夠高,以後便不再送什麼花圈、唁電之類的了。

淡以興生前,經常有人能見到這個身形佝偻的老人,顫顫巍巍地去廢品站,把平日裡攢下的廢品賣了還錢。

有人不解:“你是國家上司人的舅舅,也缺錢用啊?”

淡以興馬上回道:“小平給我寄了錢的,我不得用國家的錢!”

89年鄧小平舅舅去世,鄧小平得知後交代了三句話,縣委明白了一切

鄧小平的親舅舅

淡以興雖在輩分上是鄧小平的舅舅,但兩人年紀相仿,僅差了兩歲。

兩人從小一起長大,一起爬過旁人不敢爬的神道碑烏龜背,在下着大暴雨的渠江裡遊過泳,在村裡是出了名的搗蛋鬼。

89年鄧小平舅舅去世,鄧小平得知後交代了三句話,縣委明白了一切

鄧小平15歲那年考取了留法預備學校。

那時,從上海去法國,光是一張薄薄的船票,便要100大洋,這對于鄧家來說,簡直是一個天文數字。

為了給鄧小平湊夠留學費用,一大家子四處東借西湊,淡家也毫不猶豫賣地,為鄧家籌錢。

鄧小平離開那天,淡以興也去了東門碼頭送他。

鄧母送了一程又一程,一直在哭,鄧小平看着極度傷心的母親,安慰她,自己讀完書就會回來的,将來在外邊做事,一定回來接她。

89年鄧小平舅舅去世,鄧小平得知後交代了三句話,縣委明白了一切

1950年春,鄧小平的繼母夏伯根和淡以興一起來到重慶。

警衛員一聽是政委的家人,不敢怠慢,當下便向正在開會的鄧小平報告:“政委,您舅舅和老娘從廣安老家來了。”

鄧小平聞言一愣。

警衛員想着剛才的場景,那一對風塵仆仆的中年男女趕了許久的路,又等了半晌也沒見到人,男人顯然已經等得不耐煩了,一直在嚷嚷着餓。

于是又繼續問鄧小平:“要不要通知卓琳校長,叫她回來招呼一下?”

鄧小平擺擺手,說不用,讓接待科給他們找個招待所先住下。

89年鄧小平舅舅去世,鄧小平得知後交代了三句話,縣委明白了一切

聽了這個安排,警衛員有些為難,便把男人一直喊餓的事跟鄧小平說了。

鄧小平說,那就安排他們吃個飯。

“他說還要喝酒,要吃香腸、老臘肉......”

鄧小平沉默了。

警衛員看政委這樣子,有點着急。

家裡人大老遠從家鄉趕來,想見見在城裡當官的親戚,親戚若是不好好招待,怕是會被人說閑話呀!

但無論警衛員怎麼提醒,鄧小平依然穩坐如山,末了又擺擺手,繼續回去開會了。

89年鄧小平舅舅去世,鄧小平得知後交代了三句話,縣委明白了一切

舅甥見面

直到晚上,淡以興才在鄧家裡見到了30多年未見的外甥。

淡以興酒足飯飽,卻不見餍足之色,他帶着一身酒氣垂頭坐在沙發上等,神色格外頹然。

一見到鄧小平,他又打起精神了,用冷笑和問罪的語氣,問鄧小平:“好哇,賢娃子,你當真當了大官,六親不認了!皇帝老子還有3個草鞋親嘛!”

鄧小平聽出了舅舅話中的怨怼,也早已料到,是以并不生氣,隻是苦笑着喚了一聲“舅舅”。

聽到這聲“舅舅”,淡以興卻更來勁了,恨恨道:“還認得幺舅啊?你記得你的親娘老子不?”

鄧小平低聲說,記得。

淡以興看他這樣,隻覺一拳打在棉花上,滿腔憋屈不得宣洩,又覺得委屈,突然哭了起來。

89年鄧小平舅舅去世,鄧小平得知後交代了三句話,縣委明白了一切

這個五大三粗的男人邊哭邊對着鄧小平細細盤數這些年家裡發生的變故。

他告訴鄧小平,你去了法國不到七年,你媽就想你想得不行,白天想夜裡盼,硬是把自己給盼死了,死在40歲出頭的年紀,你那時候卻還在法國念書,渾然不知媽媽的死。

淡以興哭着數落鄧小平:“你是她的長子,她生前最疼你了,你想過她死前的心情沒有?”

“她沒能見到你一面,死不瞑目啊!”

89年鄧小平舅舅去世,鄧小平得知後交代了三句話,縣委明白了一切

鄧小平也落淚了,他怎麼會忘呢,離家三十年,午夜夢回都是那片生他養他的故土,還有他最親愛的媽媽。

父親為了維持家中生計長年在外,母親一個人撐起了全家,不僅要拉扯幾個孩子,還要照顧年邁的祖母,承擔家中的大小事,白天要養蠶、喂豬、做飯,晚上也要在燭光下縫補漿洗,這個善良樸實的農村女人操勞了半輩子,還要面臨與長子的分别,

鄧小平在外的許多年,始終不敢相信母親是抱着怎樣的心情盼他歸來。

可憐的母親還沒等到兒子留洋歸來來接她,便匆匆離開人世。

89年鄧小平舅舅去世,鄧小平得知後交代了三句話,縣委明白了一切

還有他的父親, 一個開明而堅韌的男人,去法國的前一天正好是鄧小平生日,父親特地從廣安趕到重慶給他慶生,帶着一家人去了一個好餐館,點了好幾個菜,可才剛拿起筷子,父親眼淚就先流了出來。

鄧小平至今都記得,那年深秋的碼頭,父親母親站在原地,不停地向逐漸遠去的他揮手。

看着滿含深情回憶着過往點點滴滴的鄧小平,淡以興意識到,他的外甥從來就沒有變,也沒有忘記一切。

89年鄧小平舅舅去世,鄧小平得知後交代了三句話,縣委明白了一切

舅甥倆回憶得太投入,險些忘記旁邊還站着一個夏伯根。

淡以興趕忙拉過夏伯根,對鄧小平介紹說這是他的繼母,一個勤勞善良的好女子,在鄧母去世後,代替她撐起了這個家,給鄧父送了終,還支援鄧小平妹妹參加地下黨,一起保護共産黨員。

夏伯根有點不好意思,勸淡以興别說了,又嗫嚅着對鄧小平解釋道:“聽說你回了重慶,想來看看你,沒有别的意思。”

鄧小平聽了淡以興的話十分感動,含着淚對這位後媽說,留下來,我們一起生活,今後我們給你養老。

夏伯根淚流滿面。

89年鄧小平舅舅去世,鄧小平得知後交代了三句話,縣委明白了一切

夏伯根的去處有了着落,鄧小平又看向站在一旁的舅舅。

他的舅舅是個命運多舛的好人,當年鄧小平弟弟去延安,是淡以興變賣家産資助他去的,為此還遭到了國民黨的通緝,好好的一家人被弄得妻離子散,在外面颠沛流離吃了許多苦頭。

鄧小平明白舅舅來重慶的目的,也深知為了這份恩情,自己也該為他在重慶謀份差事,讓他享享福。

可是若要他用自己的職權為家人白謀一份共産黨的差事,鄧小平又覺得慚愧。

在鄧小平看來,這和以權謀私沒什麼差別,會被人戳脊梁骨。

89年鄧小平舅舅去世,鄧小平得知後交代了三句話,縣委明白了一切

聽了鄧小平的解釋,淡以興苦笑了下,終是沒說話。

就在氣氛有些沉重的時候,鄧小平在一旁玩耍的兒子突然吱哇叫了起來,吸引了大人們的注意。

淡以興便樂呵呵地上去逗他,說放暑假的時候一定要接他去廣安老家玩。

小孩子天真地仰着頭問:“說話算話?”

淡以興笑道:“說話算話。”

他了解鄧小平,亦不願他為難,又轉頭對鄧小平道:“希賢,過兩天我們就回廣安了,舅舅雖然沒的啥本子本事,但養活自己還沒得問題......”

89年鄧小平舅舅去世,鄧小平得知後交代了三句話,縣委明白了一切

鄧小平的定期資助

淡以興離開重慶後,就一直在廣安務農。

“幺舅舅:八月份生活補助費10元已于八月七、八号寄出。”

“幺舅舅:寄錢就是為孝敬您,您保證身體,少喝酒。”

1958年開始,遠在廣安老家的淡以興每個月都會收到鄧小平寄來的生活補助,從一開始的10元,到後來20元。

淡以興的兒子淡文全對這件事印象很深刻,尤其是卓琳的名字,因為寄錢的事都是她在幫忙操辦。

89年鄧小平舅舅去世,鄧小平得知後交代了三句話,縣委明白了一切

回憶起那些年小平表兄定時寄來的補助,淡文全依然滿是感激。

在那個年代,一個雞蛋才8分錢,一斤大米一毛錢,一斤豬肉才三毛五,10塊錢足夠一大家子過個好年了。

淡以興握着生活補助,對妻子兒子感歎,真是享外甥的福了。

89年鄧小平舅舅去世,鄧小平得知後交代了三句話,縣委明白了一切

1976年初,70多歲的淡以興病倒了。

卧床數天終于出門走動,好友念他多日未沾葷腥,便帶他去街上買點肉補補身子。

淡以興站在排隊買肉的隊伍裡,被人認出來,有人驚呼,這不是鄧小平的舅舅嗎。

隊伍頓時起了騷動,紛紛探着頭都要去看,正在剁肉的屠夫也聽見了,揚聲喊道:“哪個是鄧小平的舅舅?請到前面來割肉!”

淡以興高興又感動,又不願沾外甥的光搞特殊化,不敢上前。

還是其他人把這個老人推到案桌前,讓他先買。

89年鄧小平舅舅去世,鄧小平得知後交代了三句話,縣委明白了一切

淡以興接過肉,走至寂靜無人的角落,淚水肆意流淌。

後來聽說淡家日子過得艱苦,鄧小平還特意寄來一件禦寒大衣,盡管鄧小平自己物資也不充足,但依舊省吃儉用,幫着舅舅一家人度過艱苦時期。

1985年,淡以興感覺自己身體每況愈下,便給鄧小平寫信,說自己身體不行了,想見見他。

很快,鄧小平的胞妹鄧先芙就回了信,讓淡以興務必保重身體,有時間立馬來探望。

89年鄧小平舅舅去世,鄧小平得知後交代了三句話,縣委明白了一切

1986年2月,鄧小平來了成都,把淡以興夫婦一并接到成都過年,還拉上了負責給淡家寄錢寫家書的卓琳。

數十年未見,彼此都是感慨萬千。

兩家人寒暄過後,鄧小平想到見面機會難得,便提議大家一起合個影。

鄧小平拖鞋都沒換,便樂呵呵地拉着大家一起去了屋外,留下了一張珍貴的合影。

淡以興在成都呆了一個星期,跟鄧小平經常見面聊天,兩人回憶起童年,依然還能一起唱小時候唱過的《滿江紅》。

淡以興回到廣安後,依然覺得自豪,時常跟鄉親們提起這件事,并感歎道:“外甥當這麼大的上司,還抽空把我接去耍,了不起!”

89年鄧小平舅舅去世,鄧小平得知後交代了三句話,縣委明白了一切

淡以興的兒子淡文全,直到鄧小平去世,都沒有跟這位表兄見過面,這也成為他心中的一個遺憾。

鄧小平15歲離開廣安,自此便再沒回過家鄉,有時淡文全不明白,為什麼表兄不回來再看看。

後來,見到鄧小平的兒子鄧樸方後,這個疑問得到了解答。

89年鄧小平舅舅去世,鄧小平得知後交代了三句話,縣委明白了一切

1991年鄧樸方代替父親回廣安祭祖,他告訴淡文全,他們兄弟姐妹都很想回老家看看,但鄧小平不許。

鄧小平告訴他們,自己一回去,老家肯定會興師動衆,要麻煩許多人。

盡管跟鄧小平素未謀面,但鄧小平留下的教誨卻令淡文全受益終身。

89年鄧小平舅舅去世,鄧小平得知後交代了三句話,縣委明白了一切

淡家從來沒因為鄧小平是上司,就受到格外的優待和照拂。

鄧小平會自己省吃儉用資助淡家,但特地囑咐過廣安政府,不要對淡家特殊照顧。

“我們給你寄點錢,養活你。”卓琳在家書中如是寫道。

就連後來淡以興去世,鄧小平也不會為其大肆操辦,隻留下一句“規格夠高了”。

鄧小平和妻子卓琳始終教育自己的後代和親戚,要自力更生,力求上進,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89年鄧小平舅舅去世,鄧小平得知後交代了三句話,縣委明白了一切

淡家也将這句“自力更生”身體力行貫徹了一生。

淡以興當了一輩子農民,兒子淡文全也勤勤懇懇終身務農。

淡文全甚至沒上過學,也不認識字,但他總說,自己樂意當一個好農民,不給小平表兄找麻煩,也不要什麼特殊照顧。

這麼多年,淡家從不曾因跟鄧小平是親戚關系就沾過光,淡家人始終牢記鄧小平的囑咐,且鄧小平一生兩袖清風,作為這樣一個清廉正直好上司的親戚,他們更不能搞特殊,拖了鄧小平的後腿。

淡文全笑着,語氣滿是自豪:“小平表兄教育我們要自力更生,我和兒孫都做到了。”

89年鄧小平舅舅去世,鄧小平得知後交代了三句話,縣委明白了一切

且對于繼母夏伯根,鄧小平說到做到,夏伯根後半輩子一直與鄧家生活在一起。

鄧小平對妻子道:“我們三個人一個都不能少,少了一個哪個都活不成。”

無論順遂還是苦難,夏伯根都從未離開,直到去世。

鄧小平雖身居高位,但卻擁有一顆普通人的平常心,他始終将自己視作人民的兒子,不願因身份特殊為自己和身邊人謀利,既不辜負血脈親情,也不辜負人民期望,偉人這種不忘初心的高尚人格魅力,實在令人動容。

89年鄧小平舅舅去世,鄧小平得知後交代了三句話,縣委明白了一切

資訊來源:

鄧小平和舅舅的故事 鄧小平紀念網

鄧小平同志的家風 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