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的妻舅我的忆——谨以此文献给妻舅王初颂辞世六周年

作者:GBZ博雅达观

我的妻舅我的忆

——谨以此文献给妻舅王初颂辞世六周年

郭炳中

“人寿几何,逝如朝霜。时无重至,华不再阳。”

转瞬间,曾经睿智仁慈、光明磊落、秉节持重的妻舅王初颂已辞别人世间六个年头了。

六年来,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依然历历在目,点拨教诲记忆犹新,可谓身犹在旁,言犹在耳。

4月9日早晨,正在凤山公园和球友们激烈对阵羽毛球赛事的时候,表兄晋平一阵急促的来电手机铃声响起,肯切坦诚的言语,中断了“雷打不动”的运动。“表弟你好,中午咸亨酒店商议给老爷子著书立说的事,请尽量到场。” 不由分说地答应后,如梦初醒的我,终于意识到“再也没有推头了,再不动笔恩情都快黄了!”

撷取二三事,尺幅难千里。庸庸才思,寥寥数语,权泄惦念之苦,且谴追忆之郁。

一条撕心讯

2016年5月,虽然已是夏日节令,但天气还是十分反常,气温或凉或热跌宕起伏。

28日下午,离石城区的头顶浓云密布,狂风大作,大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迹象。5时许,愈发阴沉压抑的天气,让傍晚时分来得比平时早了一些,街头尽是行色匆匆的赶路人。

在单位码字的我,突然接到妻子打来的电话,手机那头低沉撕裂、泣不成声的语调,让我顿生不祥之兆,想方设法稳住情绪后,妻子说出了舅父辞世的消息。

猝不及防的噩耗传来,无异于当头一棒,让我瞬间懵圈找不着北,“太突然了,怎么前几日还好好的在北京看病,说走就走了啊?!”我二话没说扔下手中的工作,三步并作两步,径直跑向表兄晋平设立在市商务局家属楼上的办事处。

临时成立的治丧小组已经在那里善后议事了,目之所及,个个都是市直单位兴县籍的“头头点点”,人人表情凝重。见此情景,我早已欲语泪先流,默不作声躲到另一面等待“安排任务”了。

一句暖心话

忆妻舅,最忆是宽厚。穷民富人无“先后”,乡下城里不“折扣”。

妻舅膝下育有齐头并进的三个儿子,一直心心念念有一个女儿围绕身边。

兄妹情深的岳母,是农村中少有的聪慧型女人,家里家外起码能顶多半边天,勤劳致富不在话下,堪称周边的“女强人”。看破了兄长的心思后,从读高中开始便把小女儿吕玉珍,托付给在离石工作的兄长照顾培养。

妻舅自然十分喜欢这个懂事的外甥女,关爱有加,视如己出。

印象最深,也让我终生感动的是,当初与他的外甥女吕玉珍,找对象来往时,其时尚在方山县委书记任上的他,了解到我家境一般,在离石贫无立锥之地,但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情况时,毫不犹豫地站在了外甥女的立场上,坚决支持志同道合心心相印的我们,尽快谈婚论嫁喜结连理。

“嫁人嫁心不嫁财,交友交心不交利。炳中这后生,条件一般,但文质彬彬,有志气,肯吃苦,努力工作,‘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有志者事竞成,嫁给他保准会得到幸福的!” 直到现在,那时他曾经说过的,胸怀宽广豁达大度,闪烁着智慧光芒,蕴藏着人生哲理的话语,依然时时萦绕盘旋在耳畔。

把外甥女视为“掌上明珠”的妻舅,在涉及外甥女的谈婚论嫁上,能够做到“一锤定音”果断拍板,足见其胸襟和眼力非同一般。(在事关外甥女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上,让他这个当舅舅的人参考“做主”,实在是“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怎一个“难”字了得!)

现在想来,我和妻子结婚二十四年,举案齐眉相濡以沫,生儿育女同心同德,经营着平安和顺温馨如意的生活,也算给妻舅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碗红烧肉

刚结婚时,我们的条件比较差,粗衣粝食,清汤寡水,虽然没有到了“思食则不能饱其饥,思衣则不能蔽其体”的地步,但“吃香的喝辣的穿好的戴贵的”,对于我们还是奢望。

向来有“扶上马送一程”情怀的妻舅和妗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每到逢年过节,再忙也要招呼我们去吃顿饭,其实则是给我们改善生活。与其说是家常便饭,不如说是精心张罗的一桌好饭,说是荤素搭配,实则大鱼大肉,有碗有碟,既讲数量,更求质量。

当然了,一碗红烧肉是铁定的选项!其用心良苦,真诚相待之情,可见一斑。 “炳中,你人高马大,酒量饭量都大,专门给你做了一碗老家的红烧肉,一定要吃好喝好!”娓娓道来掏心掏肺的话,“余音绕梁,不绝于耳”。

饭中,怕我因是“新上门的戚”,而感到拘谨,细致入微的妻舅和妗子,总是主动地提起幽默风趣的话题,不时地问长问短,询问我的工作生活情况,并不住地往我碗碟里添菜夹肉。

一顿饭下来,仅仅是深深的关爱、浓浓的亲情,就能让肚子满满当当。

一个“可理可不理”的外甥女婿,一位“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市级领导,一碗盛满亲情的红烧肉,一片赤诚待人的玉壶冰心,师者风骨、长者风范令人刻骨铭心、永生难忘。

一方菜园子

“咱是农民出身,咱家祖祖辈辈也都是农民,务地种粮咱是老手,条件再好也不能自废武功。现在休息了,有时间了,拾掇拾掇菜园子,品味品味劳动果实,这也叫忆苦思甜不忘本嘛”

“白首卧松云”的妻舅,从领导岗位上退下后,开始了他“归园田居”般的生活。

他的小小院落,成了他的发挥余热的“主战场”。不大的院子,菜园子就占了一大半,鞠一捧故乡的泥土,搬一袋老家的农家肥,翻地、整畦、育苗、浇水、施肥、采摘......,春夏秋三季,全流程亲历亲为,满头大汗,乐此不疲。

每到夏秋之交,偌大的市委家属院,“风景这边独好”,青菜滴翠,果实满园,怡然自得,嫣然世外桃园。

“舒展舒展老胳膊老腿,回忆回忆在土地里刨食的日子,这也是一种解甲归田,告老还乡的感觉嘛!”“捧起黑黑的家乡泥土,仿佛捧起理想的希冀。”妻舅一生执念的“三农”情结,注定了他一生“我深深地爱着你,这片多情的土地。”

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吕梁的田间地头,农家民宅。特别是,始终牵挂着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高家村父老乡亲受益的老枣树改良,新枣树栽植,红枣烤房项目等等,就是他呕心沥血,大声疾呼争取投资的结果。

一片好名声

人民情怀,百姓视觉,和群众打成一片,是妻舅一生做官为人的鲜明个性和耀眼标签,但性格养成却来自于积德行善明礼知耻的祖传教化。

妻舅出身农村,从小吃苦耐劳,练就了不怕苦不怕累的性格。

可以说是,挑水担粪种庄稼,样样都会;浇地锄草栽枣树,门门精通。

生于“名门望族”的妻舅天赋异禀,智商甚高,学习刻苦勤奋,成绩名列前茅,青年时代便一举考入当时号称晋西北的黄浦军校—五寨师范。

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妻舅从高家村公社的普通干部做起,先后担任过公社书记、副县长、县长、县委书记、吕梁行署顾问,一路走来、风雨兼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饱经沧桑、历尽艰辛,走遍吕梁、阅人无数,知人识人的名声早有耳闻,在治家教子上树家规、严家教、传家风,坚持高标准、硬要求的说法也广为流传。

“从农村来,到农村去”是妻舅一辈子的工作生活写照。

在位时,关注的农业最多,关心的农村最多,关爱的农民也最多,直至从市级分管农业的领导岗位上退休。农民出身,一步步“万丈高楼平地起”,干成吕梁响当当大人物的妻舅,与生俱来就有“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

一生存仁爱之心、宽厚待人的高尚品格,为世人所称道。尤为感动的是,一直把我这样“三十功名尘与土”别无长物的外戚当作他家的“座上宾”。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妻舅做了大半辈子官,坚持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的准则,胸怀大局,敢作敢当,正值正念正能量,令人肃然起敬!

大境界才有大气象,大格局才能有大作为。由于职业的原因,本人这么多年“浪迹天涯”,未曾风闻过妻舅的半点负面影响,相反听到最多的是,“老王公道正派,心里装着老百姓,眼里全是干不完的事,真是一个难得的好官好人啊。”

正所谓:“朗朗乾坤存正气,浩浩青史留美名。”

一世未了情

躺子也中枪!最近几天,因为清徐的韵达快递员感染新冠肺炎,且疫情大有扩散蔓延的势头,全省各地风声鹤唳闻令而动。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本人(4月12日收到韵达快递)也遭“连坐”,按照政府指令,被要求“7+5”居家隔离。

凡事辩证地看,都有两面性,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有时看似坏事,也能变成好事。所谓“祸兮,福之所倚”,道理其实一样。

平日里象“风车车”不停转的我,被强制按下“暂停键”后,反倒有了“我的时间我做主”的感觉。心如止水,气定神闲,有了思考人生、回忆往事的“空窗期”,正好“添齐补平”迟来的“追思”。

说实话,早就应该,也早有写点东西,纪念他老人家抬爱扶助之恩的想法了,只是惰性使然“空令岁月易蹉跎”,迟迟没有动笔而已。

原因在于,一是自己虽长年舞文弄墨,有资深记者之名,但要把他老人家生前顾全大局的高风亮节,克己奉公的赫赫之光,斗重山齐关心提携后辈成长的光辉形象,生动具体真切地表现出来,水平实在有限,文笔尚还粗浅,生怕力不从心辱没了他“德高望重声名远,品正行端美誉传”的好名声;二是生命之中,尽管与妻舅的交集有十八年之久,但真正走进妻舅生活中的时间和事情,还是少之又少极其有限。且大多是些家长里短,人情世故方面的事。

更主要的是,和他有关联的时候,他用人格、智慧、胆识、担当铸就的对党忠诚、执政为民的政治生涯行将结束,用真诚、坦荡、朴实、厚道写就的人生精彩华章已近尾声,担心“下半场”里没“重头戏”,还原不了他老人家仁爱慈祥,助人为乐,劳苦功高的凡人品质,动笔的念头在诚惶诚恐惴惴不安中,一再“搁浅”。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斯人已去、不复可遇,美德常驻、精神永存,长歌当哭、恩情未了......

二〇二二年四月二十日星期三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