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问答平台看到这样一个问题:家庭条件一般,却执意生二胎的中年人是怎么想的?
一位答主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详细描述了因为二胎弟弟,自己如何与父母变得形同陌路。最后她还颇为无奈的告诫读者:“说真的,如果你父母在你20岁还想生二胎,能劝的就劝下吧!”
条件一般,非要中年生子
女孩明确表示,自己家条件其实非常一般,但她从小就知道父母一直想要个儿子。虽然自己是个闺女,但奈何母亲子宫肌瘤怀孕困难,一直也没有怀上。家人虽然关系不算亲厚,但也和和气气能说得过去。
一切都在她22岁时发生了改变,那年弟弟出生了,也是从那时起她才发现,也许自己这个女儿从来就没有被父母期待过。

女孩表示,自己211大学毕业,毕业后进入了一家外企,22岁工资就能拿到2.6万,同龄人中绝对算高收入人群。哪怕收入这么高,但自己从来不敢多花一分钱,同事在一起,她总是特别自卑。因为她的工资要被父母强行要走,每月给家里1.5万,再加上5000的房租,每个月最后留给她的只有6000块。同事聚餐、组织活动,根本就不敢多参加。
巨大的开支让女孩有了兼职的冲动,于是准备和朋友开一个小店。小店需要启动资金,女孩就和父母商量,反正弟弟还不到1岁,能不能每个月就先给1000,奶粉、尿不湿这些1000也就够了。谁知这个提议,彻底惹怒了父母,父母不惜跨越千里从老家坐高铁找她要钱。
拒绝继续给钱后,她看到自己的母亲在朋友圈发了一条状态:“你永远不知道你养了个什么东西”。她说,那一刻真的觉得不如死了算了。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女孩满满的委屈。
同为妈妈,我真的很难想象为何能做到如此偏心,就因为老二是个儿子就可以不顾女儿的死活?吸血鬼家长太可气了!
女孩说,如果在5、6年前有人告诉她,自己会因为“钱”和父母翻脸,她是万万不信的。但自从弟弟出生后,爸妈好像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他们一门心思为弟弟考虑,生怕自己老了弟弟没有依靠,怕以后弟弟过得不好,所以想方设法压榨闺女。完全忘了,那个独自在异乡打拼的孩子,也需要他们的关爱。
在回答的最后,女孩质问父母:你们说让我养弟弟,说我将来要靠弟弟,我一个22岁的人,工资在同龄人算高的,工作轻松,升职潜力大,我凭什么靠一个比我小20岁的弟弟?等他20我都42了,我靠他什么?
她发誓似地告诉父母:这月起,我不会再打钱了!我有自己的工作、生活,你儿子自己养,管我什么事!
说实话真的有些心疼这个女孩,独自在异乡的我知道一个女孩在外面拼搏的艰难。看看她父母的言行举止,完全是把女儿当做了人形自走提款机,为了儿子的未来,致亲情于不顾。这样自私的父母,也难怪女儿会忍无可忍。
24岁女孩拒养4岁弟弟,父母一纸诉状将其告上法庭
因二胎抚养权,和老大起冲突的家庭还真不在少数,之前看过一个24岁女孩在某著名律师的微博求助。
她说自己大学毕业两年,工作刚稳定,5年前得知父母怀孕。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曾劝阻父母要慎重,毕竟自己的学费都是靠助学金和课外兼职赚的,家里怎么还可能有钱养二胎?
但父母并没把女孩的意见放心上,等寒假回家弟弟已经出生了。母亲高龄产子身体变差,父亲一直就是个“窝里横” 没有经济来源,本就不富裕的家一下子负债累累。
大学毕业后,自己留在省城工作,但2年后父母执意让她回去抚养弟弟。为了职业发展,她明确拒绝了,但一个月后她就收到了法院的传票:一纸诉状,父母要求她履行监护人的责任。工资几乎都给了父母抚养弟弟,没钱为自己请专业律师的女孩,只能去网络求助。
不少人安慰她,不用搭理吸血鬼父母,这种人越搭理蹦跶得越高。但律师却说,这个女孩很大概率会败诉。
原来大陆《婚姻法 》第二十九条明确规定:有负担能力的兄、姐,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的弟、妹,有扶养的义务。由兄、姐扶养长大的有负担能力的弟、妹,对于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兄、姐,有扶养的义务。
也就是说,如果法律一旦认定父母没有抚养二胎的能力,这个姐姐就必须要承担监护人的责任。有人还分析,这个姐姐可能要一直抚养弟弟到12岁。
很显然,这个结果对女孩来说很不公平。明明她曾极力劝阻,明明父母知道自己没有能力抚养,还执意生下来,但这一切的后果却要女孩独自承担,现实有时就是这样让人无奈。
中年人到底该不该继续生娃?
现在三胎放开,不少中年家庭开始蠢蠢欲动,但这两个故事却又在提醒着我们,中年人生娃要考虑的因素应该很多。
首先,没有过硬的经济实力,就算了吧
养育孩子,不光是要“养”,还要“育”。如果不能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真心不建议再拖一个娃来看这乱七八糟的社会。
为人父母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反而像前文提到的两对父母那样,从一开始就把养娃的重担甩给了老大,劝有这种思想的父母还是不要生了。用老大给的钱吃吃喝喝不香吗?为何还要多搞出来个人,道德绑架呢?
其次,尊重老大
中年父母生娃,更要多考虑老大的意见。毕竟老大已经成人,孩子对此会有自己更为成熟的想法。当然,也不必过分担心大孩子反感弟弟妹妹,我身边就有一个宠妹狂魔。兄妹两人相差19岁,当时父母意外怀孕,本以为儿子会反对,谁知我这哥们只是楞了一下,就开开心心规划以后带妹日常了。
所以,建议中年人要生娃,起码能尊重一下大孩子的想法,至少要问问老大怎么想的。
最后,中年人的“精力问题”需要考虑好。
不能否认,中年人带娃在精力方面肯定不如小年轻。曾经高龄产子的盛海琳的经验,或许能给中年父母们一些启发。有媒体问她高龄产子后的感觉,她回答:“身临其中,幸福是暂时的,更多的是压力和责任,有远虑也有近忧。”
当被问到:“再来一次,还会考虑吗?”。盛海琳叹气说道:“我会三思而后行!”
高龄产子的盛海琳将精力问题暴露得更加彻底,她的一句“我会三思后行”,更是对那些没有精力照顾孩子的父母一种劝谏。
最后想说,每个父母都有生孩子的权利,但生孩子并不仅仅是“生”那么简单。孩子的教育、人生观、价值观哪个不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当父母的如果只是想生完后,找个可以吸血的老大抚养,还是忍了吧。这样的后果,不仅老二抚养不好,老大也会离你越来越远。
今日话题:你是怎么看那些家庭条件非常一般,却执意要生娃的中年人的呢?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