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青未了|海胆

作者:齐鲁壹点

文/田樱(辽宁)

记得,孩提时父亲曾带我乘船到海岛赶海,钓鱼,挖蚬子,扒海蛎子,而捞海胆,趣味十足。

青未了|海胆

渤海黄海海域生长的海胆,一般有两种:黄海胆,又称马粪海胆;紫海胆,又称“大连紫海胆”,是大连海域特有的品种,因浑身长着锋利、辐射状的黑色芒刺,形似黑铁锅,因此家乡人给它起了个“剌锅子”的俗名。

潮水最奔涌的日子,就是大海最慷慨的时候。赶海人就是在退潮后赶紧出动,趁下一轮大潮未来之前,在潮间带尽可能,父亲便是选择这样赶海的好日子去赶海。

青未了|海胆

父亲说,捞海胆要掌握海胆的生活习性,海胆多刺,一般栖息在黄海渤海近海的浅海处的、海藻丰富的海区礁林间或石缝中,以及较坚硬的泥沙质浅海地带,多群居底栖,有背光和昼伏夜出的习性,以海藻幼体为食。浅水区的海胆刺一般软而浅,深水区的海胆刺硬而长海。海胆常常在深水大流的岩礁上,以海藻为食,特别喜食海带和裙带菜幼苗。每年四到八月份,是海胆的捕捞季。

青未了|海胆

碧天如水,水天相接,穹宇寥廓,海气澄鲜。父亲说海胆喜欢聚集在局部海区内,在大风过后的退潮时段是最佳的海胆获取时机,多寻觅礁石缝隙处的水湾,就会有更多收获。父亲是老海碰子,他能根据海潮的流向与海水颜色判断出海胆的聚居地,然后,戴嘴子、扣水镜、穿脚蹼 ,用单脚掌桨,口啮一个箱式透视镜,探入海水里细辨海带裙带菜丛中海胆的所在,双手握紧兜网,对准海胆们就能轻松捕获。经过一时间的忙乎, 我和父亲满载而归。

青未了|海胆

我喜欢吃海胆,最鲜美的莫过于母亲做的海胆汤了。母亲把我们赶海收获的海胆,先是洗净,再撬开黑色带辐射状芒刺的软壳,壳内是状似桔子瓣、黄色的海胆黄,然后用羹匙挖出,放进沸水中,再加上葱花、香菜和盐,加热后做出的汤菜。“桔瓣”呈小米粒状,喝上一口,微苦中透出鲜香,鲜而不腻,鲜亮爽口,沁肺开胃,越品味越有味道。用鲜亮的海胆汤做卤,加到母亲做的手擀面里,是我最喜欢吃的饭菜。现在,每每想起母亲的海胆卤子手擀面,仍觉满口生津!孩提时的回忆一直留在我的美好记忆里。以指为匙,将海胆黄送入口中,软、嫩、滑,甜与鲜先后在嘴里涌现,那种舌尖感受到的奇妙触感和味蕾上游荡的甘甜滋味,令人难以言喻。

青未了|海胆

岁月如梭。家乡的海胆,从家乡人的饭桌上,走进了大雅之堂的宴会。记得,有一次在棒锤岛宾馆接待日本客商,晚餐上了一道生海胆。这是经过挑选的紫海胆,个大,黄多,去掉内脏,经过细心处理后,再将海胆黄放进黑色带辐射状芒刺的软壳内,看上去,好似清淡鲜美的鸡蛋羹,一小碟辣根加酱油,用羹匙舀上少许,吃起来原计原味,鲜亮可口。

青未了|海胆

一阵嚎嚼,爽快淋漓,喜得日本客商用中文连声说:“好吃!好吃!”客商问起海胆的产地,餐厅服务员告知是獐子岛。客商点头说:“獐子岛的海胆,是日本料理中最受欢迎的一种。”

青未了|海胆

一次生海胆宴,听到了家乡海胆漂洋过海,名声在外的信息.让我感到格外欣喜。

近年来,家乡海胆,先后推出了“獐子岛”、“荣”、“诚”、“静”等品牌的“虾夷马粪海胆”,被越来越多的日本消费者所喜爱。

青未了|海胆

我随市经贸团到日本北九州的小仓市,参加“西日本国际贸易博览会”时,看到贴着大连“獐子岛”牌“虾夷马粪海胆”广告的摊位,每天都吸引着许多客商订货。我问起业内的一位行家,为何大连“獐子岛”牌“虾夷马粪海胆”,如此受到青睐,他用一句简短的行话概括说:“一方水土养一方海物。獐子岛的一方海水,养殖了特产海胆。”

青未了|海胆

家乡的海胆,鲜活了家乡的饭桌,也鲜活了海外餐桌。

作者简介:本名:田俊明, 笔名:田樱,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理事。曾任大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大连市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现为大连作家协会顾问、辽宁省作家协会理事、大连市散文学会会长。著有:《榴槤情》《樱花情》《草屋情》《峇厘情》《吴哥情》《基纬情》《雅典情》《海天片羽》《樱》等。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壹点号 书卷文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