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走出误区|家长在家庭劳动教育中走过的“弯路”,你中了几条?

据@新华网 5月5日消息,近日,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其中根据不同学段制定了“整理与收纳”“家庭清洁、烹饪、家居美化等日常生活劳动”等学段目标,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

劳动教育是生存教育,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教育。很多家长忽视这个最基本的共识和常识,走入劳动教育的误区。请家长“对号入座”,看看自己在家庭劳动教育中的问题,正确培养孩子的劳动价值观。

劳动教育对孩子未来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您是哪类型的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本报特邀十多位家长,通过“线上家长会”的方式分享自己的劳动教育心得。

劳动误区

劳动付报酬

孩子功利心膨胀

家长档案:李先生(经商)

从孩子上一年级起,老师就鼓励家长多给孩子安排简单的家务,培养孩子劳动意识,但孩子总是逃避、敷衍。就拿扫地来说,孩子经常做到一半就不做了,或者不认真对待,扫一遍后地面还是脏的。

为了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劳动,我就学习北美的家长,让孩子通过劳动赚“零花钱”:扫地2元、洗碗3元、跑腿3元、洗衣服3元……孩子在做家务过程中尝到甜头后,果然变得积极起来,我觉得激励有效果,没想到开口请他帮个小忙,他都会伸手问我要报酬。我真担心习惯一旦养成,孩子变得唯利是图。

专家观点

劳动需要激励

精神奖励更有价值

孩子做家务“收费”,无异于把钱当诱饵,让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形成一种思维定式——价值交换。金钱成为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的驱动力,孩子往往会产生依赖感,诱发和助长“金钱万能”意识;孩子的爱心、同情心、责任心都会在不知不觉中丢失,变得自私。

孩子是家庭的一员,家长要培养孩子对家庭的责任意识,让他们明白自己在家里或社会都有一份责任。

家长可以做一个孩子习惯养成的规划,把物质奖励转化为精神奖励,带孩子去看电影、买本好书,陪孩子参观博物馆,或者陪孩子爬山、参加亲子活动、旅游,都比单纯的物质奖励、金钱鼓励更有价值。

劳动误区

孩子歧视劳动人民

怎么办

家长档案:杨先生(银行经理)

我平时工作忙,孩子一般都是外婆在照顾。孩子学习不认真,外婆就会吓唬他:“你不好好读书,将来就得去扫大街、去端盘子。”

一开始,我觉得这也没什么,毕竟我也是被这么数落长大的。可没想到一次在外面吃饭,服务员端菜碰掉孩子的玩具,孩子非常不客气地要求他捡起来。我呵斥他不能这样,他还理直气壮地表示,不好好念书,活该做服务员。我这才意识到一两句玩笑话,竟然对孩子的价值观造成如此恶劣的影响。

专家观点

“人上人”教育

是有毒的励志教育

教育的首要目标,是把每个学生培养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可有的家长片面地认为体力劳动、基础性劳动属于低级劳动,以鄙视劳动、看不起普通劳动者来激励孩子,这种“人上人”教育是有毒的成功学、励志教育。

在孩子心目中,体力劳动就成了“下贱”的代名词,从而躲避劳动、鄙视劳动。家长要有意识地关注自己的表达,言传身教尊重基层人民,给环卫工人送水,带孩子去参观劳动类的工厂、果园,去社区、敬老院、孤儿院做义工,培养孩子“劳动最光荣”的观念。

劳动误区

一手包办

让孩子变成“低能”

家长档案:郝女士 (全职太太)

我们家就这么一个孩子,一家四口人都把他当成宝,在家里什么都不让他碰。我们都觉得孩子还小,长大了自然就能掌握生活技能。而且有时引导孩子做家务,不仅浪费时间还费精力,不如我们分分钟解决来得快。

孩子四年级时参加班里组织的夏令营,四天三晚的行程,孩子第二天就哭闹着要回来。原来他在夏令营里,鞋带不会系,被子也不会叠,被同学们嘲笑排挤,自尊心受到打击。我们爱孩子才处处帮他操办,难道无微不至的呵护错了?

专家观点

创造劳动需求

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

人类有一种最基本的需求就是被他人所需要,它可以让个体感觉到自身的重要性和存在的价值。家长扼杀孩子的劳动兴趣,赋予孩子养尊处优的“小王子”和“小公主”身份,孩子会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对家长产生依赖性,缺少独立思考,最终丧失适应社会的能力。

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劳动是孩子认识世界的手段。为孩子创造劳动需求,鼓励孩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目标为导向陪伴孩子一起劳动,将一项劳动分解成多个步骤,家长做一半留一半,促使孩子劳动。

劳动误区

功利化劳动

孩子成为“两面派”

家长档案:吉女士(采购经理)

孩子从小帮着做家务,扫地、拖地、晾衣服,但随着他进入小升初,课业负担加重,家务活基本取消。孩子在家以功课为主,老师布置的劳动打卡任务也是简单摆拍了事。

渐渐地,我想让他帮我干点活儿,他都要我拍照记录,留下“劳动打卡”的照片和视频。当我去开家长会时,老师把孩子当作劳动榜样,表扬其极负责任心和担当意识。虽然被表扬,我却隐约感到不安,孩子这么功利真的好吗?

专家解答

破除功利化

发挥劳动育人功能

家长功利化劳动的教育,导致孩子在家中与在学校的劳动表现迥然不同。家长偏重智育,拍照打卡应付了事的行为,催生和助长孩子的功利心。

孩子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和实用性,使得劳动沦为赢得老师关注、赞扬的工具,长此以往会变成冷漠的精致利己主义,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

家长要转变观念,重视劳动教育对孩子品德塑造和综合素养的提升作用,去除劳动功利化的行为;同时加强与老师的沟通,了解学校教育的阶段目标、要求,家校合力创造出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家庭环境。

劳动误区

家庭劳动“放养”

孩子走向“岔路”

家长档案:张先生(程序员)

我和孩子他妈都不是勤快的人,家务基本都请钟点工上门打扫。疫情期间,钟点工不好找,我们为了躲避做家务总是相互找借口。

当老师要求我们引导孩子劳动时,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做。劳动全靠自觉,孩子想做却不会的事,自然会驱使自己去努力学习。

有一次,孩子在学校和同学起了冲突,原来他为了让同学帮他做卫生,威胁要告诉老师同学上课看小说的事。同学一生气,两人发生了争执。真没想到,我们在孩子劳动教育的“放养”,竟然让他走上了“岔路”。

专家观点

适当放手

不等于“懒得管”

孩子就是一张白纸,这张白纸写下什么,取决于他的父母。中小学生阶段是孩子行为规范养成阶段,家长有效的引导与管理可以规范孩子的言行举止,对其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劳动教育需要家长适度放手,但不是放任不管,希望孩子自学成才。孩子在劳动教育上走了弯路,会打心底对劳动感到排斥、厌恶。家长要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学习、掌握技能,学会让孩子做事,学会“使用”孩子,这才是正确的教育方法。

劳动误区

孩子“富养”

变得铺张浪费

家长档案:杨女士(企业老板)

我小时候经济条件差,经常羡慕别人,现在条件好了,就想给孩子最好的物质生活。别人没有的,我们必须有;别人有的,我们要更好。

孩子喜欢吃的、玩的,一次买很多,结果经常是吃不完,过期扔掉了;很多玩具都买重复了,拆都没拆就送人。最近老师说,孩子在学校浪费食物,鸡蛋不吃扔着玩。

老师批评教育换来的却是孩子的哭闹。我这才意识到,给孩子营造的富足环境,滋生了他浪费粮食、不尊重劳动成果的坏习惯。现在我想要改变,但又怕他反应过激,该从哪方面开始下手呢?

专家观点

劳动教育

让孩子别“忘本”

“富养”孩子绝不是物质上的无限满足。现在家长宠爱孩子,竭尽全力为孩子提供一份“不差钱”的优裕生活,让他们把金钱和劳动脱了节。

孩子缺乏尊重他人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错误地认为他人的付出是理所应当,成为只知索取不知感恩,变成不负责任、自私自利的“白眼狼”。

家长要向孩子灌输劳动服务意识,引导孩子生活自理,培养家庭责任感。家长可以让孩子种植花草树木、饲养小动物,培养对自然的感情,学得一些劳动经验,培养劳动幸福感;还可以观看感恩类的电影,近距离接触劳动人民和火热的劳动场面,感受劳动意义。

本文选自《新家长报》969-970期

声明: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转载或引用新家长报原创稿件请标明完整来源:新家长报。本公众号转载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新家长报联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