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百度Apollo获准“方向盘后无人”,成标志性里程碑事件

编辑 | 于斌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2022年,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加速前进。以百度为代表的无人驾驶企业,正在推动这个行业日新月异,并且不断释放出新信号。

近日,《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乘用车无人化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下称:《实施细则》)正式发布。北京由此也成为国内首个开启乘用车无人化运营试点的城市,首批将投入14台无人化车辆开展示范应用。

至此,“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在主驾驶位上配备安全员的方式更进一步,试点开放副驾驶有安全员的无人化载人,也将为无人驾驶赛道再添一把火。

据了解,百度、小马智行成为首批获先行区无人化示范应用道路测试通知书的企业。消息一出,尤其是拥有Apollo开放平台与多年自动驾驶研发经验的百度,更是备受关注,当日港股大涨4.13%,涨幅更是位居恒生指数前列。

由此可见,这是无人驾驶的一次里程碑事件,将为无人驾驶未来全面开放应用,注入新的市场信心。

无人驾驶成公认趋势,百度入局大有可为

“无人驾驶是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中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北京乘用车无人化运营试点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目前无人驾驶技术落地迫切需要数据的积累。开展相关运营试点工作,无疑会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创新技术的迭代和推动行业的发展。

百度Apollo获准“方向盘后无人”,成标志性里程碑事件

近年,大陆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如火如荼,BAT等互联网巨头也相继入局,推动无人驾驶技术不断进步。随着研发技术的投入不断加大,无人驾驶汽车市场也逐步走向了市场化、商业化的阶段。

据中商情报网数据显示,2017-2021年大陆无人驾驶市场规模由681亿元增至235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6.4%。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2年大陆无人驾驶市场规模可达2894亿元。

在这样的大趋势之下,百度早年率先入局,并在互联网、云计算、AI等基础设施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了移动生态、百度智能云、智能交通、智能驾驶及更多人工智能领域,布局的多引擎增长新格局。其中,自动驾驶就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据了解,百度2013年起开始研发相关自动驾驶技术,目前已与10家中国及全球的汽车制造商签署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供高精地图、自主泊车、领航辅助驾驶等汽车智能化服务,加速无人驾驶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按这个时间节点,百度无疑是国内最早进行无人驾驶研究的公司。

随后的2017年,百度启动“Apollo(阿波罗)”计划,打造了一套属于百度的自动驾驶系统,并以此为底盘,让自动驾驶由技术走向应用。

早前,以自动驾驶技术为载体的Robotaxi已经落地,用户通过百度旗下的萝卜快跑App,就可以选择想去的目的地站点即可,除了配备主驾安全员以外,与一般的网约车模式无异。

用户通过App下单之后,在起点等候,就会有主驾无人的Robotaxi前来接驾。待车停下后扫码开车门、上车后排落座,系好安全带就能在大屏上点击“开始行程”。

在百度获准“方向盘后无人”前,Robotaxi配备了主驾安全员与副驾安全员。主驾安全员可以接管方向盘、踩刹车或者像普通司机一样全权操作,而副驾安全员最主要的能力,差不多就是踩刹车——跟驾校教练有点相似。

在去年11月底,北京正式推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并向百度和小马智行发放许可后,百度在自动驾驶方面的推进进度,进一步加速。

彼时,百度的Apollo完成了首单任务,“无人驾驶时代”自此开启。而本次“方向盘后无人”获得批准,也将意味着自动驾驶迎来新的发展期,并越过新的里程碑,踏上新征程。

综合来看,百度围绕移动APP、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入口的优势仍在。而借助其基本盘,百度自动驾驶也借势行业大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在行业大有可为的同时,百度也因为率先入局,手握多张底牌,而极具想象力。

技术为底层基座,市场需求成最大驱动力

众所周知,无论是人工驾驶,还是自动驾驶,安全性都是首要技术难题。可以看到的是,百度在这方面不遗余力。

据介绍,百度Apollo目前主要是通过单车智能、监控冗余、平行驾驶三层体系保证无人驾驶的安全性。

百度Apollo获准“方向盘后无人”,成标志性里程碑事件

与人工驾驶一样,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与其遇到的路况、特殊场景等有关。因此,如何让自动驾驶汽车更智能、适应更复杂多样的交通场景,将是首要需要解决的问题。

例如,平行驾驶指的是5G云代驾,便是通过云端安全员,随时了解车辆情况,并通过指令实现远程实时控车。

而在一些三角岛、急弯人行通道等有处理难度的场景,Apollo就会采取盲区提前减速等防御性驾驶策略,来保障最终的驾驶安全,又或者在主车感到有挑战时会对云代驾进行风险预警,由远程驾驶员进行处理。

“无人化的安全性是要能够持平或者超越人类的驾驶员,这是我们内部卡的一道线。”百度汽车机器人部总监徐宝强表示。

实际上,百度无人驾驶步入目前阶段,是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也先后实现了多次突破。

其一,是自动驾驶汽车走上道路,进入测试阶段。早期自动驾驶汽车的技术进步与商业化进程,是以公开道路测试为依托的。

例如,北京亦庄的60平方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就是专为获准企业进行公开道路测试所准备的。百度便是其中的重要参与者。

据了解,百度计划首批投入10辆无人车,后续还将投入正在申请资质的30辆无人车。此前,百度在北京的无人车队已达百辆规模。这些都为百度自动驾驶技术走向成熟,奠定了基础,也为这次“方向盘后无人”的新标准出台,沉淀了足够的数据基础、得到了测试数据依据。

其二,是2021年年底开启商业化试运营。2021年年底开启商业化试运营,Robotaxi开始在线接单服务市民乘客,并获得了非常宝贵的运营数据。

其三,“无人化”进入了实质性阶段,是取消了车辆主驾驶位的安全员,并移至副驾驶位。而且,据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副总裁魏东告诉界面新闻,保守估计,“全无人”自动驾驶,或在今年年底能够开放。

至此,主驾无人化让百度Apollo车队达到第三个突破点,而当人类安全员的接管能力从机器完全撤走时,自动驾驶将发生一次质变。

这场质变背后,是其技术标准再上台阶。而无人化不断升级迭代背后,既有政府鼓励创新的政策导向,更是百度这类科技企业推波助澜的结果。

可以预见,无人化提出的更加细分和高标准的传统测试系统参数设计,涉及信息安全、数据安全、车辆运行安全等等,也将进一步升级无人驾驶的行业标准。甚至无人化以后考试,标准也将不一样。

而在技术不断升级与消费不断升级的同时,大众对于更加智能的无人驾驶汽车的需求也将会随之增加。这是技术作为基座,在技术与市场的双向驱动下,水到渠成的结果。

无人驾驶走向商业化,未来可期

任何一项新技术走向市场,都需要经历从概念到技术,再到落地应用,走向商业化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无人驾驶汽车也不例外。

百度Robotaxi上路,便是其商业化的第一步。据了解,截至今年3月,百度旗下萝卜快跑累计里程超过2500万公里、半年订单破30万。

尽管无人车上路已有时日,而且也在环卫车等领域逐步得以应用。但是百度自动驾驶汽车离大规模盈利尚有距离。

“现在并不把盈利作为目标,而是让更多人体验感受并且接受习惯。”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副总裁、首席安全运营官魏东表示。

据了解,在出行成本上,百度百度萝卜快跑的出行服务,在亦庄的收费是起步价18元+每公里费4元,远高于出租车和网约车快车价格。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接受新鲜事物的角度,还是从适应相对较高价格的角度,都需要对市场进行教育。这也意味着,自动驾驶想要短时间实现规模化覆盖、全民普及尚需时日。

这一方面是因为,大陆的道路交通状况相对国外更加复杂,试验路段的测试数据,并不能一蹴而就,复制应用到其它道路交通场景。

正如百度机器人部总监徐宝强表示:“自动驾驶想要在中国实现规模化全无人部署更难。”

另一方面,因为无人驾驶汽车尚且无法实现完全无人化。因此即便目前政策放行,但是Robotaxi的运营方也需要保留安全员。这又恰恰是目前出行市场最大的成本支出之一,也为该模式的正向盈利带来了挑战。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国家政策鼓励无人驾驶更进一步。但是影响百度无人驾驶汽车市场化、商业化与规模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预见的是,百度无人驾驶汽车商业化道阻且长,但是未来可期。

结语

作为互联网三大巨头之一,基于百度APP的天然流量入口优势,百度无人驾驶汽车从品牌推广到渠道合作、资源对接等都具备了一定的先发优势。

而在PC互联网落幕后,百度也被贴上了无人驾驶汽车赛道的新标签,并逐渐成为行业新标杆。本次Apollo获准“方向盘后无人”后,无疑也将为百度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打开新的局面。

可以预见,在时代浪潮的推波助澜之下,百度在无人驾驶汽车上,将有更多的发展机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