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她5岁瘫痪,自学4门外语,并在转角遇到爱情

文|高宝宝

今天是5月4号,青年节。

今天,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个在我的青年时期,给我带来深刻影响的人。

1955年,在山东济南的一个经济条件较为优越的知识分子家庭里,出生了一名女婴。她的到来,给父母带来了欢乐和希望。

如果不出意外,这个女婴也会像别的孩子那样,会说话、会走路、会识字,然后走进学校,成为一名小学生,长大成人……

然而,5岁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厄运改写了她的命运——她被诊断患上了脊髓血管瘤。

尽管爸爸妈妈带着她四处求医问药,但得到的回答都是“无能为力”。

在此后的十几年里,她一共做了4次大手术,摘除了6条脊椎板,才保住了性命。但是,她身体的三分之二却从此失去了知觉。

当别的小朋友可以自由自在地奔跑嬉戏时,她只能日复一日地躺在床上。她不敢动,因为一动脊背上长长的还没有愈合的刀口,就会隐隐作痛。

当别的小朋友可以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走进教室时,她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因为身体高位截瘫,她被学校拒之门外。

她时时刻刻需要别人的照顾,即便是想去倒杯水,自己也做不到。

所有的这些打击,对于年幼的她来说,都是无比巨大的,并且一度让她难以承受。

有段时间,为了帮她排遣寂寞,妈妈每天都教她吹口哨。这是那段日子里唯一一件让她高兴的事。

但她是倔强的,顽强的。上天剥夺了她的健康,剥夺了她自由行走奔跑的权利,却没有剥夺她那颗积极向上的心。

不能像其他小朋友那样去学校学习,她就让爸爸妈妈买来书本,自己在家里学。

躺在床上不能动,她就利用镜子反射的原理去看书上的字,难度可想而知。遇到不懂的地方,她就反反复复地看,一遍一遍地思考,想方设法地向别人请教。

就这样,她凭借着别人难以想象的毅力,靠自学完成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并且自学了英语、日语、德语等4门外语,翻译了16本外国著作。

她的名字,叫张海迪。

她5岁瘫痪,自学4门外语,并在转角遇到爱情

15岁那年,坐在轮椅上的张海迪,跟随着爸爸妈妈来到了山东农村生活。

她发现学校里缺少音乐老师,就主动教孩子们唱歌,而且还在课余时间给他们理发、缝衣服。

后来,她发现村子里因为卫生条件差,医疗资源匮乏,很多人患病以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于是,便买来医学书籍和听诊器等医疗器材,决定自学中国传统医学技术。

在几年里,她读完了《针灸学》、《人体解剖学》、《内科学》、《实用儿科》等医学书籍。

在学习针灸的时候,为了能更准确地找到穴位,她反复地在自己的身体上进行试验。

就这样,凭借着超乎常人的决心和意志,几年后,张海迪成为了当地的一名“名医”。

有些病人不方便来就诊,她就坐着轮椅上门去给他们看病、治病。她的妙手,不知道减轻了多少人的疾苦。

曾经有一个患有脑血栓后遗症的老大爷,瘫痪在床多年,而且不能说话。在张海迪的精心医治之下,老大爷终于可以下地走路了。

她5岁瘫痪,自学4门外语,并在转角遇到爱情

很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张海迪”这个名字。终于,这个只能坐在轮椅上的小姑娘,第一次“走”出了自己的家乡,成了轰动一时的名人。

然而,获得广泛关注的张海迪,并没有因为头顶上的光环而失去方向。她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她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她回到书桌旁,专心苦读,通过了吉林大学哲学系的研究生考试和论文答辩,获得哲学硕士学位。

她专心于自己喜爱的文学创作,她要通过自己手中的笔,书写自己一路走来的艰辛。她要以一己之力,感染和影响更多的人。

在短短的几年里,她先后出版了许多有影响力的作品,包括自传体小说《轮椅上的梦》、散文集《生命的追问》等等。

张海迪不但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创造了生命的价值,改写了自己的命运,而且还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文字,实实在在地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也包括我。

对于一个高位截瘫的人来讲,写作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有时候,她安静地坐在书桌前,整理好了思绪准备动笔,可是突如其来的身体上的不适,却让她不得不放下手中的笔。

终于等到身体的不适退去,再次坐回到书桌前时,当初的灵感可能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除此之外,张海迪还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投身公益事业。她辗转各地,不断地演讲,用自己的声音激励着数以万计的人。

她经常去福利院和敬老院,去看望孤寡老人和残障儿童,给他们送去温暖。

她还积极捐款帮助贫困山区的儿童,让他们有受教育的机会。

她5岁瘫痪,自学4门外语,并在转角遇到爱情

曾经,“爱情”这两个字,在张海迪心里是那么遥远,她不敢奢望。然而,她的乐观、向上和顽强,却深深地吸引着一个叫王佐良的男青年。

当时,王佐良在报纸上看到了一篇关于张海迪的报道,于是,他辗转打听到了张海迪的联系方式,并且开始给她写信。

尽管,那个年代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但是,在一来一回的书信交流中,他们的心却越来越近。

终于,他们见了面。而初次见面,王佐良就向张海迪表白了,并且告诉她,自己已经下决心与她携手共度一生。

而张海迪,也勇敢地接受了这份感情。

不过,他们的感情却一度遭到了王佐良父母的质疑。他们担心,身体健康的儿子,与残疾的张海迪结婚后,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

不过,最终张海迪还是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取得了王佐良父母的接纳和支持。

如今,张海迪和丈夫已经携手走过了几十年的岁月。

她说,即便自己身有残疾,但是在生活中,在情感上,她相信自己给丈夫提供的,是有价值的东西。

王佐良在山东的一所大学从事翻译工作,张海迪和丈夫曾经合作翻译过一本美国当代作品《默克多———头大象的真实故事》。

他们不但在事业上互相帮助,互相成就。在生活中,他们就像是一对好朋友,互相依靠,相濡以沫。

她5岁瘫痪,自学4门外语,并在转角遇到爱情

张海迪是不幸的,但是如果她身陷不幸的泥沼,这世上就必定会少了一束光。

张海迪是幸运的,因为她遇到了爱情。而她的爱情又像一双翅膀,让她飞得更高、更远。

上帝给她关上了一扇门,可是她却为自己打开了一扇窗。

她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意志,战胜了我们无法相信的困难,创造了自己灿烂又传奇的人生,并且激励了整整一代人。

或许,张海迪的时代已经过去,可是她的故事却不应该被忘记。她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信仰,值得一代一代传下去。

向张海迪致敬!

你的转发便是最大支持

作者介绍:高宝宝

15岁写小说,38岁考上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院,有20年的中文教育经验。

她一手把女儿培养成香港大学一级荣誉学士、世界排名第一的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硕士。毕业仅一年,小姑娘的年薪已达50万。

宝宝姐的亲子教育文章,温暖而有力量,助你在育儿的路上豁然开朗,少走弯路。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遇见宝宝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