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疫情下的策展人,“隔空”大考

展览是一个系统,从确定主题确定到拜访艺术家、选择作品,然后是作品运输、确定展陈方式、空间的布置营造,再到开幕和学术研讨会,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策展人的把控。疫情,正在使他们的工作充满变数,云上的“隔空策展”几乎成为常态。

线上沟通为隔空策展提供了基础媒介,但策展人需要对艺术家、作品、空间等有更直观的体验与研究,才能呈现出一场优秀的展览。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或研究方法的调适,使“隔空策展”成为可能?是策展人们当代面临的重要课题。

我们专访了5位策展人,他们有的通过“双团队”完成跨国的大型展览,有的通过更深入的文案研究和虚拟想象力来补足,有的通过风险预判而前置大量工作,有的通过三维图纸和频繁的视频会议完成展览和作品在地拍摄,有的通过策展权力下放和协商布展来应对不确定性。

他们从各自的策展实践出发,为隔空策展这个抽象命题提供了具体而鲜活的经验。他们的故事也许不乏无奈与缺憾,但依然体现出策展人的韧性与智慧,更在疫情当下,极具创意地丰富了策展的理念与方法。我们因而有幸,即使被空间阻隔,也能体验艺术的自由与创造力。

张子康:高效专业的团队至关重要

如果说什么是当下影响最大的事情,无疑是疫情和战争,一个关乎我们当下的生活,另外一个关乎我们的未来。这两件事情使今天的世界处在动荡不安的状态之中,好巧不巧的是,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两件事情都赶上了。

打个比方,就好比是下雪天已经很冷了,还要在上面加层霜。

疫情下的策展人,“隔空”大考

第59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元境”现场

图片拍摄:严静 未经授权,请勿使用

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由张子康担任策展人,孙冬冬担任助理策展人,在展览策划上,助理策展人孙冬冬在威尼斯展览现场,而策展人张子康由于疫情则留在了国内,所以展览分为两个团队在进行。

此次策展,由于同时面对疫情和战争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准时、安全的运输成为展览最大的挑战,国际运输价格一天一变,而疫情政策也在变化。比如艺术家王郁洋的户外作品《雪人》,其钢架结构的材料原计划是在国内制作再运至意大利,但最终只能在意大利制作钢架,因此带来了许多制作上的麻烦,好在这件作品成为今年中国馆的亮点作品之一。

疫情下的策展人,“隔空”大考

王郁洋的雕塑作品《雪人》展出于绿地花园展区

图片拍摄:王靖云 未经授权,请勿使用

助理策展人孙冬冬说:“虽然此次展览整个空间搭建看起来非常简洁,但背后我们做了非常复杂的工作。”

那么这样一场跨国的策展工作是如何展开的呢?

张子康介绍,在申报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划方案之前就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作为策展人,首先要非常了解中国馆空间,如果不够了解,做出的方案可能会有问题。因此,张子康与孙冬冬对中国馆的空间做了详细的规划,比如作品在空间中的位置、大小,甚至是灯光的设置等等。

另外一方面,意大利也会对策展方案进行评估,因为展览场馆属于文物,布展时不能对建筑产生破坏,因此意大利方会对展览方案进行评估,看是否会对建筑造成影响。

这两方面的原因,促使策展团队在展览方案策划阶段,就对展览空间的布局做到非常熟悉。

所以,尽管没有去到现场,张子康对展览的进展还是比较放心,这还要得益于助理策展人孙冬冬在展览现场的协调。张子康会和现场布展团队保持密切的联系,布展过程中出现细节上的偏差时,大家会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形式来进行沟通确认。

疫情下的策展人,“隔空”大考

徐累《兴会》(‘Correspondances’)展览现场

图片拍摄:严静 未经授权,请勿使用

疫情下的策展人,“隔空”大考

《王郁洋#:四分之一(节气)》及

刘佳玉作品《虚极静笃》展出现场

图片拍摄:严静 未经授权,请勿使用

正是如此,张子康讲到,此次策展高效专业的团队非常重要。

而“隔空策展”,在张子康看来,策展人的经验至关重要,对策展人最大的挑战就是经验的判断,这点要求会非常高。因为在丰富经验的基础之上,通过现场人员的语言描述、图片呈现和视频呈现,策展人可以做出与身处现场一样的专业和正确的判断。

同时,此次展览策划,张子康也发现策展的一些新动向,比如科技发展一方面为展览提供了便利,另外一方面也在改变着策展人对展览和空间的理解。尤其是在对空间的认知系统会发生非常大的转变,比如在当下的展览策划中,需要考虑光与空间的关系,与作品之间的关系,还会遇到虚拟与真实如何结合的问题,这些新的变化促使策展人考虑,展览会带来哪些新的可能性?又如何去让观众在空间中体验不一样的东西?

还有,在艺术家的创作、展示上面,变得越来越小组化和团队化,这既是国内趋势也是国际的趋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源于学科分类越来越细,到最后需要跨专业协作,比如现在很多创作,需要与科技、心理学等等其他学科领域协作,跨学科形成新的创作越来越成为当下一种趋势,所以,不管是展览的呈现还是策划,必须要建立综合思考的能力和观念。

疫情下的策展人,“隔空”大考

第59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元境”现场 图片拍摄:严静 未经授权,请勿使用

疫情下的策展人,“隔空”大考

AT艺术小组《丛林》展出现场 图片拍摄:严静 未经授权,请勿使用

当然,展览的学术性也是非常重要的,策展人要从深层面思考展览,具体到这次展览的策划,张子康讲到:“中国馆在策划主题上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在当今世界的变化当中,中国有自己的发展,尤其是艺术发展有自身的特性,比如中国这几年一直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当中。我们讲中国艺术的现代性,从徐悲鸿开始,‘现代性’的提法跟国际现代主义完全是两回事,有自身的体系,因为中国有自身的文化语境,要站在中国文化角度去考虑问题。”

因此,他从“近两年来最能代表中国艺术”的角度出发,选出了此次参展的四位/组艺术家。从90年代的艺术家到60年代艺术家,跨度非常大,对于当下,他们有不同的想象和自己独特的理解,也是中国当代艺术价值的一个凸显。

胡斌:对空间的把控是最大挑战

去年年底,胡斌被悦来美术馆执行馆长俞可委托担任黑泽明画展策展人,接受这项工作之后他便展开展览的前期工作。首先,去看了作品原作,并推动对作品做了电子图像系统,还找人翻译了作品的日语目录。接着,胡斌寻找和阅读大量黑泽明研究资料,比如从网路上下载与黑泽明有关的研究书籍和文章,看了几十部关于黑泽明的著述,在此基础上对黑泽明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此外,还去观看黑泽明的电影,尤其是展览涉及到的六部电影,从中去寻找绘画与电影之间的对应关系,由此形成展览策划理念。

展览最初的规模是从2000多幅作品中挑选500多张,由于作品的尺寸大体相近,在展厅中观看,视觉体验基本一样,所以如何构建展览的叙事逻辑?呈现作品与电影之间的关系?还有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建构展览的空间?成为胡斌思考的重要问题。在策划上,每部电影胡斌都会提炼出核心,然后与黑泽明相应的绘画对应起来,从而使展览在叙事与视觉上形成起伏变化。

但在展览的落地阶段,广州疫情突发,打乱了胡斌的工作计划,一切工作只能转到线上。最初,胡斌与美术馆团队研究了美术馆展厅的平面图,并据此制作了作品分布图纸,想要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布展,但后来发现这种方式并不适合,因为展览作品数量巨大,作品与作品之间的视觉关系需要根据现场不断调整,才能达到和谐的状态。

于是,换用视频连线的方式,美术馆工作人员现场讲解空间,胡斌跟随视频镜头熟悉空间,这一过程中他发现悦来美术馆的展览空间是一个弧形,并根据空间特性设置了展览的结构。

狂风暴雨之中,一位老奶奶撑着吹折的伞艰难前行,看过黑泽明电影《八月狂想曲》的观众,会对这一画面记忆犹新,没有看过电影的人也会被这一幕深深的震撼。在展览动线上,胡斌认为这一幕非常的震撼,同时也能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适合作为展览的起始,引导观众进入到黑泽明的世界。

疫情下的策展人,“隔空”大考

电影剧照

疫情下的策展人,“隔空”大考

《大海的见证》大雪的堤坝 255×360mm 优质纸铅笔、水彩、水性毛毡笔

在他的设想中,由于电影讲述的是“核爆”的故事,老奶奶的丈夫是小学老师,核爆过后学校只剩下一段被拧的像麻花一样的钢管,因此,胡斌建议在现场设置“钢管”装置,这更能引起人们对核爆所引发的灾难的思考。

在下一个展厅中,呈现的是《大海的见证》,影片表现的是妓女群体,所以在呈现上胡斌突出了绘画作品中人物的服饰以及发型等题材。接着是一个敞开的展厅,呈现的是《影武者》,重点凸显电影中主公那种稳如山的观念,还有主公与替身之间的关系。

然后是电影《袅袅夕阳情》,讲述一位退休老教授和爱人,不管经历什么,比如战争、各种动荡,始终处变不惊、淡然处之的处世态度和受学生们爱戴的情形。胡斌希望将这种淡然处之呈现出来,尤其是电影中四季更替而人岿然不动的感觉,黑泽明的绘画也呈现了很多四季变化的画面,观众在观看时可以将电影片段与画面对应起来。

疫情下的策展人,“隔空”大考

《梦》乌鸦·奥维尔的风景 314×406mm 图画纸 铅笔、水彩、蜡笔、彩色铅笔

疫情下的策展人,“隔空”大考

老师的家·玄关的书斋 312×406mm 图画纸、铅笔、水彩、蜡笔

接着,电影《梦》共设置了八个梦境,每个梦境选取其中的一个核心画面,比如狐狸队伍、桃花人偶、富士山火山爆发、梵高画面的群鸦等,同时将这些片段与画作对照。展览的最后是《乱》,讲述了一个国王和三个儿子之间的故事,是一部非常悲惨的片子,在策划上胡斌希望将老国王从燃烧的城楼走出来疯掉的镜头剪辑出来,这是电影的高潮,与绘画形成对应。

布展期间,胡斌一直想着,广州疫情好点要去到现场,但这个愿望始终没有成行,好在,展览有经验丰富的资深策展人俞可和专业美术馆团队,他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大家沟通时没有障碍,并且美术馆团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一些新的安排,尤其是增加了一些精心制作的视频,包括整体的电影和绘画介绍、某些电影片段和绘画对比分析以及邀请艺术家读解黑泽明等。另外还提取了黑泽明回忆或电影中的个别精彩的语句,让观众能够更易于进入黑泽明的世界。

疫情下的策展人,“隔空”大考

《乱》次郎的军阵 277×358mm 优质纸 铅笔、水彩、蜡笔、水性毛毡笔

疫情下的策展人,“隔空”大考

《影武者》诹访城 东门 传令骑兵飞驰 270×357mm 优质纸铅笔、水彩、蜡笔、水性毛毡笔

也正是基于此,胡斌认为,“隔空策展”对策展人最大的挑战是空间的把握,通常策划一场展览,策展人需要详细的查看空间和艺术家的原作,在此基础上形成展览框架。疫情使这一步工作出现很大的问题,有时候会遇到比较极端的情况,现场和作品都无法看到,所有工作都在线上进行,所以这次展览,胡斌感觉自己还是比较幸运,至少看到了作品原作。

因此,胡斌给出的建议是:展览前一定要做好展陈图,并且平面图、立面图,要尽可能的详细;策展人要有空间把握的能力,还需要有虚拟想象力,以及非常丰富的策展经验。

也是因为面临这种情况,胡斌当下的策展变得非常谨慎,异地展览很少去策划;疫情也使他不断的思考当下展览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未来,他会将大量时间花在文本研究上面。

何桂彦:不能现场布展多少会留下缺憾

从确定展览主题、邀请艺术家再到运输、保险等等,从策展流程上来讲,何桂彦认为“隔空策展”与平时并没有太大区别,受影响比较大的有四个环节:拜访艺术家、现场布展、学术研讨会和开幕。

疫情下的策展人,“隔空”大考

“从大漆出发”

他讲到,策划一场展览,在与艺术家确定展出作品时,策展人一定要去拜访艺术家,看作品原作,疫情使这一动作充满不确定性;布展也是如此,尤其是当代艺术展览,作品与空间的关系,观展路线的设置以及展览总体氛围的营造等等,都需要策展人去到展览现场进行调节和布置,疫情给这项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

相对来说,展览开幕式和学术研讨会,可以采取线上方式进行,并且已经逐渐成为疫情期间的常态,但这会带来更大的问题,就是对展览整体性体验的缺失,还有彼此之间的交流互动,这是最重要的。

4月份,何桂彦策划了福建TCCA红顶当代艺术中心“从大漆出发” 大展,这是一场汇聚了将近三十位艺术家的展览,期间重庆和厦门都突发疫情。

疫情下的策展人,“隔空”大考

“从大漆出发”

但在展览策划时,何桂彦就已经有了预判,会将疫情的因素考虑进去,因此,与艺术家沟通确定作品时,作品的尺寸、材质、运输等等工作都做得很细,以确保作品在后期布展期间尽量不出问题;还有在布展之前,根据作品尺寸、展场空间关系建模,制作3D展场效果图,以此来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

疫情好点之后,何桂彦还是去了现场一次。之后,展览的布展以及调整都是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和机构团队进行沟通协调。

对何桂彦来说,疫情之下“隔空策展”,对策展人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营造展览现场的感受和体验,尤其如何让观众有不同的、新颖的展览体验,不能去到现场布展,多多少少会留下一些缺憾。

而对于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来说,由于疫情需要调整开闭馆时间,因此展览档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作为馆长,何桂彦讲到,在展览时间和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会优先考虑具有学术性、代表性、最值得做的展览;同时,也会根据疫情特点,增加展览线上视频导览和现场直播,当然,川美美术馆也在做虚拟美术馆和数字展厅,通过新技术方式,将展览传播出来,让观众可以自由观看。

李振华:“隔空策展”使沟通更为紧密 协作更加透明

“疫情使展览的筹划变得复杂,过程中充满波澜。”

去年年底,策展人李振华担任艺术家丹尼尔·克诺尔大型在深圳坪山美术馆个展《物化》的策展人,他本来定好两张飞往深圳的机票,由于疫情,航班起飞前被取消,艺术家也不能拿到签证。

疫情下的策展人,“隔空”大考

艺术家Daniel Knorr与策展人李振华通过现场连线,观看和参与开幕(*虚拟背景)

李振华每次在使用空间时,都会考虑到空间中作品和观众的链接。一方面是作品的叙事性,一方面是人在空间中运动的特征,如何能结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次展览在策划之初,他一直在考虑中国当代艺术,如何表述在世界当代艺术的线索中。之前有Roman Signer的个展计划在各大美术馆的巡回,现在有Daniel Knorr在坪山美术馆的开始。这也得益于他最近听的一个系列丛书,由葛兆光和梁文道策划的《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如何理解世界的艺术史,以及如何呈现世界和中国的联系,是他一直在尝试的,一方面是科技带来的时间线索,一方面是事件推动的时间线索。还有就是受到东方思潮影响下的西方艺术家及其表述,当下紧迫问题所带动的全球变迁:经济、环保、工业等等领域。都促成了策划Daniel Knorr展览的上下文关系。

疫情下的策展人,“隔空”大考

展览现场

在《物化》展览的结构上,李振华希望展览尽量以大体量的项目来呈现艺术家长期的工作,并将艺术家的时间看作一个连续不断的整体。过去和现在,东方和希望,也都是有着呼应关系,并彼此相连的。如《大众是谁?》这件作品,其中深圳的部分就是在本地由“明天见小组”制作完成的。《洗涤》中所呈现的“面的”、“北京吉普”、“比亚迪”等,也都与中国时间中的工业兴起有着非常直接的视觉联系。他更多会去考虑一个艺术家的技术手段,以及在地性问题。

疫情下的策展人,“隔空”大考

展览现场

好在坪山美术馆场馆是李振华熟悉的场所,2019年刘晓都担任馆长的第一个展览《共时》就是他策划的。通常,策划展览李振华会提前一个月到现场,完成落地的诸多工作,协调现场布展等。此次展览,当李振华落地上海隔离的时候,展览已经开幕,做为策展人这对他来说是第一次。

“隔空”策划这样一场大型回顾性展览,对李振华来说最大的挑战来自五个方面:

1、制作和运输,艺术家为这个展览准备了全新的项目,需要在周期内完成制作,然后完成运输、清关。

2、如何完成作品的组装,如《书法假发》和《洗涤》。

3、完成《大众是谁?》的在地拍摄。

4、展览与观众、媒体的沟通等。

5、疫情带来的开闭馆问题。

面对这些挑战,李振华讲到,展览按照他和艺术家预定的时间表,也按照具体作品运输、清关的时间表,以及具体布置的进程来。他自己可以绘制简单的三维图纸,这解决了作品安排的问题。

现场有些微调的部分,比如《洗涤》、《书法假发》、《画布雕塑》这三个大系列作品,都是在网络视频会议的方式下,与坪山美术馆的同事们,以及滕斐、黄扬几位好友一起完成布展工作。因此,李振华特别感谢坪山美术馆的同事们,他们的工作让这一切成为可能,这说明一个专业的团队才能有的力量和能力。

疫情下的策展人,“隔空”大考

展览现场

李振华还讲到,一个看似简单的流程中,充满了各种各样动态的细节。还好没什么更大的意外,他在展览开幕后几天还是到了现场。和张胜彬一起完成了6个视频小短篇,希望展览以视频的形式,一方面把握住艺术家希望给的语意,一方面给出更多在地的信息。

“传播应该是疫情中文化项目最大的挑战了。”

李振华想自己和团队做得还好,无论开闭馆,展览的信息都在虚拟的世界中流转着,永不消逝。

同时,“隔空策展”也使策展人、艺术家和美术馆之间的沟通变得更为紧密,协作的范围变得更大,也更透明。

王春辰:要将策展权利下放

5月,北京原本有一家新美术馆开馆,王春辰是展览策展人,展览计划已经定好,甚至到了布展阶段,但由于疫情,目前项目处于停滞阶段,等疫情好转之后再进行。

在王春辰看来,疫情期间展览延期或者停滞已经成为常态,我们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比如去年他策划的“坐忘”何云昌个展位于山西太原,“江西·江西 艺术的还乡:以美术学院的时代方阵”在江西宜春,都因为疫情无法去到现场,展览开幕式以及研讨会都是通过视频和线上形式进行。

疫情下的策展人,“隔空”大考

在与机构沟通协调的过程中,王春辰发现,在展览落地执行上,我们要给艺术机构充分的尊重和相信,不要以为只有北上广这样大城市的艺术机构才能做好,地方艺术机构也可以做得很好。

很多时候这些机构已经经营很多年,拥有丰富的展览经验,比如如何与策展人协调沟通,将策展人的策展理念和想法落地;与艺术家沟通协调,作品的运输落地,甚至是展墙的搭建和灯光的设置,还有展览开幕时的嘉宾接待以及研讨会的组织等等,流程已经非常成熟。

策展人将作品确定好,策展理念梳理好,剩下的完全可以交给他们去做。因此,王春辰认为,这种情况也是对策展人的提醒,就是要将策展权力下放。在策展过程中,策展人可以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但有些建议和策展思路不一定合理,或许主办机构更为清楚展览该以何种方式呈现,所以协商很重要。

疫情下的策展人,“隔空”大考
疫情下的策展人,“隔空”大考

“江西·江西 艺术的还乡:以美术学院的时代方阵”现场

2020年,疫情之后,王春辰全年飞行了五万多里程,2021年的飞行翻了一倍达到10万,到了今年,目前为止他还没有离开过北京。

所以,王春辰讲到,疫情对策展最大的影响,就是展览的延期和停滞,以及由此带来的不确定性。

【结语】策展人作为一个职业,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而这些挑战也促使这策展人需要更为专业化和更为丰富的经验支撑,从上面几位策展人的分享可以看到,今后的策展,团队协作将成为一大趋势,因此如何更好地协调各种关系成为一种考验;此外,科技手段的发展,使得展览的经验发生变化,也需要策展人们做出新的思考和应对,不管如何,还是被策展人们的敬业精神所感动,他们对于展览的执着和精益求精的要求值得我们去学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