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孔子为什么表扬颜回“好学”,却不表扬他“聪明”?

朋友在朋友圈感慨“人生苦短”,我知道,这家伙快被隔离弄抑郁了。

人之所以抑郁,从哲学的角度来讲(假装我是哲学家),一是感到生命的长度有限,二是无法拓展生命的宽度。

或者拓展生命的长度,搞纵深,反正来日方长,一切都可以慢慢来,就不容易抑郁。

童年大抵如此,时间的富翁,满不在乎,所以不抑郁。

或者拓展生命的宽度,同样活个几十年、几万天,有了两重人生、两重境界,日子宽了许多,心态就会宽很多。

(可不是双重人格哦)

无限拓展人生的长度,显然都不可能。秦始皇那么能,还不是被几个方士给骗得滴溜溜转。好好养生我赞成,但养生也非万能。

孔子为什么表扬颜回“好学”,却不表扬他“聪明”?

最好的办法,是拓展生命的宽度。

在儒道释三家中,道家属于典型的“长度型”选手,对生命长度的开拓孜孜不倦,即便死掉,也要成仙。

佛家与道家有点像,但又不同,既重视长度——所以要成佛;也重视宽度,所以处处皆可是佛。

这中间有个变化的过程,比如最初传入中国的,是小乘佛教,重视渡己;后来是大乘佛教,更重视渡人、渡众生。后者的宽度显然拓展了许多。

儒家对得道成仙没有太多幻想,既然所处的时代,无法科学地解释一些现象,孔子的做法,就是干脆避而不谈——子不语怪力乱神。

于是就很现实,也很残忍,毕竟这等于承认生命是有限的,是不存在轮回的。

那么,儒家就只能在生命的宽度上用力了。而这个用力的法宝,就是一个字:学。

如果各用一个字来概括三家的精要,佛家是“悟”,道家是“道”,儒家可能就是“学”。

当然,还有一个“仁”字,更能概括儒家思想的精髓。但“仁”属于进入儒家客厅之后的事儿,“学”在大门口,不“学”,很难进到“仁”的层次。

孔子为什么表扬颜回“好学”,却不表扬他“聪明”?

《论语》中,孔子说的第一句话是关于学习的,第一个字就是“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称赞自己最优秀的弟子颜回,孔子的评价也很“平淡”:好学。

忽然发现,这很科学。

因为西方(又是西方)的研究表明,表扬孩子,不要表扬他聪明,而要表扬他的努力。

这是个技巧问题。

心理学家做过实验,把学生分成两组,做同样的题目,进行测试。第一次考试之后,专家们对学生说了不同的话。

对第一组,表扬他们聪明,你们都很聪明,成绩不错。

第二组,则表扬他们努力,你们都很努力,很能坚持,下次一定会更好!

第二组很容易让人联想:我还不行,还需要继续努力。

然后进行第二次考试。这次考试,允许两组同学选择难度不同的题目,结果发现,被表扬“聪明”的学生,大多选择了难度低的题目;而被表扬“努力”的学生,则有更多人选择了难度高的题目。

孔子为什么表扬颜回“好学”,却不表扬他“聪明”?

专家的建议是:表扬他的努力,看重他的过程;不要表扬他的聪明,不要看重结果。

孔子就是如此啊!表扬颜回,“好学”而已。他很努力,聪明不聪明咱不提;光提他的努力,他会更勤奋。

好吧,在“各位居民下楼做核酸啦”的呼叫声中,我很努力地写完了,再见。

高金国,高级编辑,著有《好父母养出好孩子——给家长的35堂教育思考课》《写给孩子的趣味中国历史(12册)》《少年读史记故事(3册)》《人生是一场修行》《唐朝那层窗户纸》《齐国那些事儿》等图书26册。

壹点号高了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