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诚信教育|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诚信精神

诚信教育|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诚信精神

诚信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什么是诚信?

“诚”与“信”二者的关系紧密,核心意义是“真”和“实”,皆包含“真实不欺”之义。中国古代将诚信视作天下伦理秩序的关键,诚信是立身为人的基本道德;诚信是治国理政的基本原则;诚信是朋友相交的重要准则。

诚信教育|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诚信精神
诚信教育|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诚信精神

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民众非常重视信德,如“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海岳尚可倾,一诺终不移”等。诚信不仅是美德、官德之准则,而且成为社会各种人的品质和各种职业道德的要求。如武德、商德、师德、艺德、医德等无不讲究诚信之德。任何人在职业活动中,都要不欺心,不欺人,信于义,行于义,并将它作为守信的标准及其行为准则。

诚信教育|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诚信精神

诚信是立人之本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孔子认为人若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诚信是齐家之道

唐代著名大臣魏徵说:「夫妇有恩矣,不诚则离。」只要夫妻、父子和兄弟之间以诚相待,诚实守信,就能和睦相处,达到家和万事兴的目的。若家人彼此缺乏诚信、互不信任,家庭便会逐渐四分五裂。

诚信是交友之基

只有「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才能达到「朋友信之」,推心置腹、无私帮助的目的。否则,朋友之间充满虚伪、欺骗,就绝不会有真正的朋友,朋友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诚信是为政之法

《左传》云:「信,国之宝也。」指出诚信是治国的根本法宝。孔子在足食、足兵、民信三者中,宁肯去兵、去食,也要坚持保留民信。因为孔子认为「民无信不立」,如果人民不信任统治者,国家朝政根本立不住脚。因此,统治者必须「取信于民」,正如王安石所言:「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诚信是经商之魂

在现代社会,商人在签订合约时,都会期望对方信守合约。诚信更是各种商业活动的最佳竞争手段,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是企业家的一张真正的「金质名片」。

诚信教育|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诚信精神
诚信教育|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诚信精神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在当代社会物欲膨胀与诱惑的情况下,我们要坚持守诚信这一做人的根本。每个人应该从我做起,诚实做人做事,让社会重建诚信。

编辑:辛佳雯审核:王清海、魏兴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