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铅笔的灰屑刮出了你、我和生活

铅笔的灰屑刮出了你、我和生活

阿道夫·冯·门采尔 德国十九世纪著名画家,其作品以风俗画、历史画为代表,他的素描作品给予世人不少的启迪,尤其是那7000余幅的素描,更是给初学者指明了艺术的正确方向!

接下来我们跟着大师的足记一起来感受素描的纯真!

铅笔的灰屑刮出了你、我和生活

在我学画画的十年里,前三年的学习阶段中总是处于一种接近疯狂的模仿与复制状态,模仿施教者的姿态和用笔技巧,在纸上描画着干净整洁的房屋,我自觉着这就是绘画的意义。当我整整地读完了14、15世纪的艺术史之后,我才明白,在同样是模仿自然的奔跑者中,我们和科学家有所不同的是,我们获得了生活的热度!

铅笔的灰屑刮出了你、我和生活

它里面的东西就像黑白照片一样,给我们留下了同样是黑色一般的影子!

纸巾蹭过的画面,就像沙尘暴奇袭后的城市一样,盖上了灰尘。眼神略过这些景物,铅笔的颗粒感让场景变得活泛了起来,一会儿深一会儿浅,让细节和整体都充满质感,这艺术里的生活如同梦境一般,既真实,又虚无!

铅笔的灰屑刮出了你、我和生活

来看看他的速写作品吧!

这样的精品一直都无人为我解析,从前辈们一时语塞的状态下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那几个形容词让我更是不得其解。我不知道这是谁?他要望向何处?我只知道他那种莫名冲动感使得“定格”他的素描纸都无能为力,他使我一遍又一遍地去抻脖子模仿他的状态,不得不说,这幅作品很有趣,我也看起来很傻!

铅笔的灰屑刮出了你、我和生活

这张作品倒是有了些中国画的神韵在里面,我们以前过分强调的边缘线在此刻得到了一种颠覆性的解答,我们将三维事物压缩为二维事物的同时,得到了一条假设性的边缘线,这条边缘线决定了事物形象的精准性。当我们强调了边缘线的同时,随即,体积感也会纳入其中并且光线也伴之而来,这些原因使得作品少了几分动人的神色。当边缘线不存在了,神和形会自觉地在脑海中连接起来,从而产生连锁的愉悦感。这幅作品就是很好的例证!

铅笔的灰屑刮出了你、我和生活

今天的作品就为大家分享到这,如果喜欢的话不妨给在下点点赞,转发一下哦!!!谢谢大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