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4月书影单

「书」

《逍遥游》

作者:班宇

继续东北文学探索之旅。

铁西三杰之班宇的第二部作品。

东北在他们的笔下,比在我的日常视线里看到的更悲怆、更无望。

故事里那些普普通通的人,无不被灰黑色的生活——或者说命运——笼罩着,蹂躏着,侮辱着,他们用坚韧、高贵、漠视抵抗着,但终究如碎冰掉入河流之中,如微弱星光坠入卡车大灯之中,像是一场轻蔑的徒劳。

这是一个丧失光泽的结界,懦弱中开始,黯淡中结束,叹息在空旷中一遍遍回荡。

这是一个迥异于《刘老根大舞台》和《乡村爱情故事》的东北,没有欢腾喧闹的乡村童话,只剩一片不忍凝视的废墟。

书名叫《逍遥游》,在我看来,是用其反义。

东北三杰(也叫铁西三杰)的第一轮已看完,《逍遥游》是第二轮的首本,接下来的计划中,还有郑执的《仙症》,双雪涛的《飞行家》、《翅鬼》、《天吾手记》等。

4月书影单

《出东北记——从东北书写到算法时代的文学》

作者: 黄平

为更为系统地领略东北文学,又看了这本文学评论。

评论家能于无声处炸惊雷,有理论的评论家更是,我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常常发出”原来如此“”竟然如此“的惊叹。

书的前半本讲了双雪涛、班宇、郑执这沈阳三杰,

后半本忽然讲起了浙江嘉兴90后小说家王占黑,最后以AI写作结尾,让我云里雾里无知所以。或者,这是书名”出“东北的意蕴所在?

另,我没有统计,直觉是,这本书里出现最多的名字不是哪位东北小说家,而是瓦尔特·本雅明,这位文学评论的大宗师。这感觉怎么说呢,像是一篇对”主“的颂词,而东北三杰也好,王占黑AI也好,作用近似于工具人。

4月书影单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作者:「英」马修·沃克

译者:田盈春

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应足能列入2022年度个人重点书单。

我会专门写篇读后稿的。

总之,睡眠怎么重视都不为过,以后我对朋友的祝福将是,祝你有一个好睡眠,问候则是,睡得好吗?

4月书影单

《马桥词典》

作者:韩少功

在阅读中,我常常观察和思考着一个问题,如何书写自己的乡土?

在我已经领略过的所有方式中,《马桥词典》带给我最大的意料之外。

以词典形式解构小说的同时,创造出了一种新的小说结构,真是令人叫绝。

韩少功贯注其中的凌然和悲悯之力,也让我敬服。

4月书影单

《钢铁之路 - 技术、资本、战略的200年铁路史》

作者: 「英」克里斯蒂安·沃尔玛尔

译者: 陈帅

我父亲是铁路工,一辈子职业生涯都奉献给了中国铁道事业,我从小在铁路职工大院长大,上大学以前住过的几处地方,离铁路的直线距离都不超过150米。

铁路和火车于我,是发小般的情义。

最近疫情没法出去浪,图书馆借了一堆与游荡有关的重书来看,沿着铁路、坐着火车去神游。

4月书影单

《丈量世界:500条经典铁路路线中的世界史》

作者: [英] 萨拉 巴克斯特(Sarah Baxter)

译者: 刘芳

同上。

4月书影单

《地铁简史》

作者: 凯瑟琳·泽登, / 让-弗朗索瓦·皮特, / 西尔维·德梅

译者: 梁岩

爱屋及乌,地铁是我新收的小弟。

4月书影单

「听书」

《想象的共同体》「美」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乌拉圭」爱德华多·加莱亚诺

《让世界讲得通:十个数字思维法则》「美」蒂姆·哈福德(Tim Harford)

《火线上的适应:战争时期的军事变革》「美」戴维·巴诺(David Barno)和诺拉·本萨赫尔(Nora Bensahel)

《重新思考:知道你不知道什么的力量》「美」亚当·格兰特(Adam Grant)

《不可能的技艺:巅峰表现入门》「美」史蒂芬·科特勒(Steven Kotler)

《大国大民》王志纲(著)

《经典的魅力》「日本」斋藤孝(著)(日本明治大学文学教授,沟通大师)

《21世纪资本论》「法国」Thomas Piketty托马斯·皮凯蒂(著)

法国70后新锐经济学家,巴黎经济学院教授,长期研究财富与收入不平等问题。

《暗网》「英国」杰米·巴特利特。英国著名的网络智库专家。

《跃迁》古典(著)

《头脑里的大象》「美」罗宾·汉森(经济学家)、凯文·西姆勒(软件工程师)

《为什么佛学是真的》「美」罗伯特·赖特(科学作者,进化心理学学者)

「在读」

《惶然录》费尔南多·佩索阿(著)

《仙症》郑执(著)

《阅读的方法》罗永浩(著)

《大国大民》王志纲(著)

「节目」

《圆桌派》第五季 (嘉宾)刘子超

刘子超是个旅行作家,年纪与我相仿,与我一样钟情独自流浪,与我一样具备强悍的流浪天赋,不一样的是,他已经用自己的历程写出了4本书。我读过其中3本,服气、也迷恋。对于这一生要做的事,他比我清楚得多,坚定得多。

(没找到图片)

十三邀 第六季(嘉宾) 葛兆光

回到了十三邀该有的水准。喜欢这一期。

4月书影单

「影」

整理完3月书影单时,曾感叹”整个三月,我居然一部电影都没看“。

幸福的报应来的很快,四月上旬参加了一个电影周,躲在美院的大黑礼堂里,三天连看11部电影,如梦似幻。

单独撰文发过,这里集结下。

「郊区的鸟」

一群城郊孩子的童年,在城市急蘧扩张中迷迷糊糊彳彳亍亍。

男生之间的友情,和少男少女懵懂的友情一起,穿行在学校、田陌、树林、废墟中,在一场寻找一个失踪伙伴的路上,孩子一个个渐次消失,只剩男主与二个女孩,在突如其来的夜色中茫然,

多年以后,成年男主回到家乡做隧道工程测绘,在工作的往复中寻找童年记忆,并坚持自己正做的隧道工程有安全隐患。

「映后交流」

导演(仇晟,1989年生,杭州人)说电影故事即源自于自己的成长经历,他小时候住在杭州东站附近(也许听错),拆旧和新建是记忆中的主旋律,以及2008年杭州地铁工程发生的重大塌方事故他印象深刻,于是在片中结成联结。

片中孩子说的都是杭州话,但有几个口味别扭,可能也是大银幕里第一次听到杭州方言,不习惯。又查了下,确实孩子不全是杭州本地找的,有几个估计得临时学。成年男主演员是李安儿子李淳,也学了些杭州话,窜几句,,总之说的比我好吧。“大牌”演员还有黄璐(老演小制作或艺术片,我挺喜欢,作品《盲山》《推拿》等)

4月书影单

「东北虎」

故事很有意思,以我口味,是今日影片最佳。

也或许跟我近期沉浸在东北叙事中有关。

总之,如果今天电影里只推荐一部,就请看这部吧。

「映后交流」

导演(耿军,1976年生,黑龙江鹤岗人),当初为了拿某电影公司的6万块钱比赛奖励,以朋友故事为原型,写了故事梗概和前30个镜头,后来奖励是拿到了,不过一来不够拍,二是还要占影片25%的版权(或分红权?没听清楚)。

老家黑龙江鹤岗是之前网上很火的5万块一套房那个城市,在东北的巨大落寞背影中也显得尤为落寞,朋友中还有很多“偷偷摸摸”写东西、搞创作(小说、诗歌),但都觉得不体面,我时常想把他们攒一攒,做点事。电影是很好的方式。

我在现场也问了导演两个问题,

一、为什么男主用章宇?(虽然我很喜欢他),他是南方贵州人,从外貌到身形都不是典型东北人画像。《大象席地而坐》也是(导演自杀了,没人有机会再问了)

耿军答:人对了,不在乎地域。剧本中男主设定就是35岁左右男人,少言、坚定、有柔情、有狠劲,章宇很适合,一聊,他非常有兴趣,台词一句不改。就定了。

二、地域性叙事电影,强烈的东北风格,有人喊出“东北文艺复兴”,与东北近年声名鹊起的几位小说家是否有相互影响相互激发处?

耿军答:和东北作家群体有很多交流,但剧本还没合作过。我对口号(“东北文艺复兴”)通常都很警惕,但也不排斥,不过复兴的前提是先辉煌再死透过,东北似乎没有前提。

4月书影单

「漫游」

是个刚毕业不久的美院学生拍的。

大二时拍的。1.8万花万,2万不到。

听到朋友的一个故事。

开始自我怀疑,“我是不是我妈妈亲生的”“我有没有一个已经死去的哥哥”,

但难以沉浸。

杭州。

第一次看到德清。德清采石场。

站在一个外乡视角看杭州,满眼的绿色,大运河,钱塘江,山,

浙地新浪潮,杭州新浪潮。

导演本人,否认或不屑或无视标签。

「映后交流」

祝新,1996年生,杭州人

4月书影单

「海面上漂过的奖杯」

雎安奇 1975年生于新疆。《北京的风很大》等。

4月书影单

「又见奈良」

日本战后遗孤。

这个题材是略敏感的,拍二战的电影汗牛充栋,拍战后遗孤的少之又少。

一些生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日本人,或在幼时被带到中国的日本儿童,原本是要随父母把东北当做日本新的疆土来开拓、来生根的。结果日本战败,父母仓促离开中国,来不及带走小孩,很多就被东北老百姓收养长大,成年/中年后返回日本寻找亲生家庭,不会说日语,从里到外都是一个中国人的样子,难以被日本社会接纳,也难以被自己在日本长大的兄弟姐妹们接纳(怕来分家产),更不幸的,是连自己的父母家人都找不到。本片中寻找的那位遗孤即是如此,最后凄惶死去。

绝妙隐喻:老太太把孙女买给自己吃的螃蟹放生到一个湖里,孙女惊讶上前阻止不及,说这是海蟹呀,你这不是放生是杀生,老太太说,只能让它自己努力适应了。

不过这片子更多的着墨,是在为帮助中国老太太寻亲而结成的三人组的情感升级里,于是片子的基调显得很温情,情感涌动在日式克制与平淡中。

很多有意味和感动的留白,两个异国老人互看照片时的无声胜有声,聋哑人写字交流时众人安静地等待,最后一段三人组在夜晚的奈良街头走路的长镜头,没有一句对白,三个人只是前后走着,好像走成了一家人,好像走着走着,天就会亮。

「映后交流」

导演: 鹏飞,1982年出,应该是北京人。

大学毕业后,就跟了蔡明亮导演,做助理学习六七年,一路找自己的风格,这部片子只用了一台机器、19天时间就拍完了。

片子最后长镜头那条路,自己在奈良时走了很多遍,非常清静,便拍进去。

导演在片子里还出镜演了一个日本牛铺老板,学牛叫学猪脚学马叫都惟妙惟肖。一查,生于京剧世家。

4月书影单

「春江水暖」

这是我今天最爱的片子。

但我没看,因为我2年前就看过了,当时就惊艳了。讲的是导演自己在江南小镇(富阳)成长的家族记忆与故事,

片子里很多演员,就是他现实生活中的亲戚,真正本色出演。画面、情绪、节奏都是对的。一个天才导演的处女作。

请去看吧。

「映后交流」

省下电影的时间,在美院里看展。结果错过了映后交流。

网上资料:顾晓刚,1988年生,杭州富阳人,学服装营销出身,大学期间因机缘天作接触影像,对纪录片产生兴趣。后转向剧情电影创作,企划长卷电影《千里江东图》,两年间历经四季拍摄完成其卷一《春江水暖》。

4月书影单

「回南天」

很不知所以。

片如其名,如回南天一样闷着,对白、情绪、表演、叙事节奏、故事冲突,都闷着。闷得不知所以。没有出口的郁闷,突兀的压抑性神经质,难以理解的内心表演。

「映后交流」

高鸣,生年不知,江西人。

有几年情绪很不好,被负面精神困住了,没有办法出来,拍这部片子也是自己疗愈自己的过程。

以上片子观感在这里找到了原因。

4月书影单

「歌声缘何慢半拍」

河南农村真实生活图景,飞扬的沙尘、破败的村子、庙口呆坐的老人,演员也几乎都是当地村民本色出演。

尤其河南话,不知道为什么,我听着特亲切。

几乎全由长镜头组成,除了一头一尾两个运动长镜头,中间大多还是固定场景的长镜头,其中一个是母羊生小羊羔的全过程,固定长镜头,经典。

「映后交流」

为了赶上姐妹两睡觉前的good night KISS,没有参加。

网上资料:董性以,生年不知,河南安阳人。「歌声缘何慢半拍」应该也是他的处女作。

4月书影单

《塔洛》

黑白片,大量透过镜子和玻璃的拍摄手法,对比出男主处境,很多隔阂和抑制镜头。

一个牧羊人,从大山来县城拍身份证照,与一个洗头理发女孩发生奇妙感情,寻找自己释放自己的同时丢失了自己,卖光了自己所有100多只羊,把自己全副身家和尊严寄付给了女孩。

能用汉语(日常说话都用藏语)流利背下整本毛主席语录,却连自己年龄都记不住。

男主角在镜头里生涩、木讷、甚至呆滞。

我便以为也是一牧民的本色演出,没想到竟是喜剧大腕,在西藏地位相当于赵本山在东北的影响力,藏人基本都看过他的小品或电视剧。

竟能把非专业演得如此专业,毫无刻意表演的痕迹,太厉害了。

他在前半部留着长发,扎个小辫子,后半部里被理发师女主剃掉了——这是他留了17年的小辫。

另外,女主很美。在万玛才旦另一部片子《气球》里演一位僧尼,沉默、清寡,在这部《塔洛》里演洗头理发妹,调皮、魅惑。现实中她是个歌手。

「映后交流」

见下部《老狗》,同一导演。

4月书影单

《老狗》

比《塔洛》更多更平静的固定长镜头(也可能是我的主观感觉)。

这次演员都是非专业的了。拍摄时间也更早(2011年),《塔洛》是2015年),最后一个长镜头,据说因为伦理问题,在欧美被多方抵制。不剧透。

这与映后中一位女学生关于“污化女性”的提问,背后的矛盾根源是一致的,即我们是否可以用此时此地的伦理与道德标准,去评价彼时彼地的人和事?就不再这里展开了,我会专门写一下来谈这点。

加上《气球》《撞死了一只羊》《静静的嘛呢石》(没看完),看过万玛才旦导演四五部电影了,除了喜欢他,更多是羡慕他,为自己的故乡、族人留下了这么多作品,对了他还是一个作家,他的电影故事都取材于自己写的小说。他把藏地的生活和文化,呈给全世界看到,一定意义上,他比如今任一位藏地活佛更具功德。

如果你也愿意看,就从《撞死了一只羊》开始吧。

你若对自己鉴赏力很自信,就从《老狗》开始吧。

「映后交流」

《老狗》的缘起想法,是藏獒被内地有钱人追捧的现实。

先想出了这个结尾,由这个念头带出前面的故事。

一边选景,一边完善剧本,就住在那个乡里小旅馆,剧本才1万多字,连演员一块,还不到10人的小团队,

乡里住下来,很放松,每天拍7/8个小时,

小机器,就像贾樟柯拍《东》时起了念,然后有了用PD150拍出的《三峡好人》,

有了剧本有了内容后,找到表达形式,镜头语言。

「关于想拍电影钱不够的问题」

制作成本可以很省,后期进入平台要花一些钱,电影局审片等,声音等很多要达标,技术上得花点钱。

《塔洛》有机会上了一点院线,后来被爱奇艺买了,稍微好一点。

《老狗》没有这样的运气。

去各电影节获奖的话,有一些奖金,塔洛拿了4个奖,基本成本就回来了,

另外就是尽量找一些朋友合作,省点钱。

找投资一直比较困难,自己想各种办法拍,《老狗》已经是我的第三部长片,还是没钱的,

有想法,有决心,有执行,

第一部片子,家庭DV机,五六千吧,我跟别人借了一台来拍。

「关于影片题材和敏感性的问题」

环境,审核,市场,每年都在变,自己去找可能性。

「关于是否会被“藏地”局限,以及多元题材拍摄可能性的问题」

拍藏地可能是我的宿命,

关于题材,很多不能拍,以前写过很宏大的故事,但拍不了,《格萨尔王》,多么好的藏地史诗,但目前拍不了,

藏人来到内地城市的生活等等,也需要时机。

电影需要时机。

如果时机成熟,肯定要拍。

4月书影单

《1428》

汶川大地震的震后实地纪录片。

《1428》这个名字取自大地震发生的时间点:2008年5月12日14:28。

分成2部分,上半部,震后10天,下半部,震后210天。

创伤、痛苦、麻木、温暖、愚昧、不屈、混乱、互助、艰辛、挣扎、希望……如实地呈现。

深刻画面:拆水泥抢钢筋的人,父母带着大儿子在中学宿舍里找小儿子遗物,年迈父亲照顾精神病儿,一片废墟的庙里,乡民还在给倒塌的佛像烧香上供,乞求保佑。

一位道士说,菩萨、神,都要和人一样遭罪的。这是天地之间的事。

一位老人说,很久没有人给土地公公上供了,我没钱,他也没钱。

「映后交流」

我赶回来见姐妹,没参加。

「导演」杜海滨,独立影像代表人物,1972年生,陕西人。

4月书影单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