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养儿子,请背诵这份老母亲《保命指南》

养儿子,请背诵这份老母亲《保命指南》

当妈要命,当两个男娃的妈更是要命。

这份保命指南分享给大家,赶快来看一看。

作者 | 火星主妇

常听人说“养儿防老”,所以刚生了儿子的时候,我特别高兴,觉得自己下半辈子可以有个依靠。

没想到经历了七八年的带娃生涯,我的幻想彻底破灭。

因为抱娃和弯腰拉扯着娃学步,我的腰椎老化程度堪称70岁的老人;

在儿子上学后,我的血压经历过多次极限冲刺,心血管问题令人担忧;

皮肤也因为长时间陪儿子户外活动,而明显老化,又皱又黑。

表面上:我是岁月静好的中年妇女。

实际上:我是命悬一线的男孩妈妈。

养儿子,请背诵这份老母亲《保命指南》

汉语是如此博大精深,只有生了儿子的人,才会参透“养儿防老”的深意。

养儿子,请背诵这份老母亲《保命指南》

作为一个资深男孩妈妈,我凭借自己的带娃经验,以及和身边男孩妈妈团体的深入切磋,整理出了四条男孩妈妈的保命指南。

只要你照着做了,我不保证你从此母慈子孝,但是能让你遇到儿子带来的困难的时候,能够更加淡定……

养儿子,请背诵这份老母亲《保命指南》

保命第一招:学会甩锅

经过这几年带娃的摸索,我认为,我们当妈的最应该做的,就是大胆放手让孩子他爸多多带娃。

懂得及时抽身、适时而退,是所有男孩妈妈的必备的修养。

夫妻合体带娃的弊端太多,第一是两个人都容易累。

养儿子,请背诵这份老母亲《保命指南》

娃就像某个APP,别看他“小而美”,实际运行起来,特别占大人的容量。

以前晚上要哄睡的时候,我和老公是一起的,总觉得多个人多份力量。

儿子躺在我俩中间,我负责抓痒,他负责回答十万个为什么。

哄睡了好久,我们看娃不动了,就悄悄摸出枕头下的手机——

养儿子,请背诵这份老母亲《保命指南》

和手机同时亮屏的,经常是娃的眼睛。

养儿子,请背诵这份老母亲《保命指南》

那精神抖擞的眼眸,好像暗夜草原里狼的眼睛,让人胆寒。

被儿子榨干的我们,根本不敢奢求生命大和谐,只求十二点前能合眼。

后来我们换了办法,两个人轮流带睡。

养儿子,请背诵这份老母亲《保命指南》

既有点单位“值班”的意思,也有点监狱“放风”的感觉。

而且,两个人共同带娃,总会陷入互相推诿的局面。

每当我们都在家的时候,那就是我俩互飙演技的时候。

儿子哭喊的时候,我们扮聋;

儿子搞乱的时候,我们装瞎;

儿子胡闹的时候,我们作哑。

因为谁冲上去管儿子,谁还得负责善后——把儿子哄好。

养儿子,请背诵这份老母亲《保命指南》

这脏活累活,我俩谁也不想干。

再说,只要我俩一起带娃,他就时不时上厕所。

为了躲避儿子,再把自己整出痔疮?这不太好吧。

作为伴侣,我必须为他身体健康着想!

所以,一旦看见儿子往老公身边腻歪,我就赶紧闪人。

假装工作也好、假装睡觉也行。

养儿子,请背诵这份老母亲《保命指南》

给爷俩独处的机会,给自己休息的时间。

结婚十年,两个儿子。

我感觉和老公的关系,那既是队友,也是对手。

养儿子,请背诵这份老母亲《保命指南》

该合作合作,该甩锅甩锅。

养儿子,请背诵这份老母亲《保命指南》

保命第二招:学会示弱

我有一位朋友,虽然也是两个儿子的妈妈,但是画风和我们都不太一样。

有次我们一起野餐,当其他儿子满场疯跑的时候,他家老大在给大家烧烤,每烤完一样食物,第一时间先往他妈妈盘里夹。

他的老二也才二年级,但是也会给她妈妈倒茶、剥桔子、拿零食。

我简直看傻眼了,当场就想给她跪下,拜她为师,求她教我降服孽障的本事。

养儿子,请背诵这份老母亲《保命指南》

她说:哎呀很简单,就是你别大包大揽,假装自己不会,让儿子多干活。

其实每个妈在儿子刚出生的时候,都是演员。

你想想,你给儿子喂辅食那会儿,是不是会自己假装舔舔勺子,摇头晃脑地说:“呀,真好吃呀!”

带小宝宝去超市的时候,有没有说过:

“妈妈不认识哪个是苹果,宝宝帮帮妈妈吧!”

只是随着儿子年纪的增大,我们有时候不想演了,总觉得这么拙劣的演技,会被儿子一眼识破吧?

多!虑!了!

养儿子,请背诵这份老母亲《保命指南》

你看孩子他爸这么大岁数了,至今无法参透“我没生气”其实就是“我气死了”的另一种表达。

所以,还是可以对儿子演一演的。

做作业的时候,咱们要扮演某音网友,把5*5-5/5算成4,保证儿子以后再也不敢找你讨论题目,一个人默默攻克数学难题。

买完菜的时候,咱们要扮演林黛玉,走三步歇两步,保证儿子帮你把菜全部提走。

偶尔几个早晨假装睡过头,保证儿子以后听到闹钟绝不赖床马上就起。

当然,做戏要做全套。

养儿子,请背诵这份老母亲《保命指南》

儿子这么能干了,咱得好好夸一夸。

养儿子,请背诵这份老母亲《保命指南》

这一招,不仅对儿子有用,对老公也有效。

养儿子,请背诵这份老母亲《保命指南》

保命第三招:化身男孩

都说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母子。

在我儿子一岁半的时候,有天我推着他散步,想顺道去公园看看花。

路面被挖开了,好像是要换换雨水管,所以有一辆挖土机在施工。

我儿子立马看入迷了。

只要我一动推车,他就哼唧,意思很明显——今天这挖土机,爷看定了!

就那么一个美丽初春的下午,我在尘土飞扬的施工现场,站了40分钟。

养儿子,请背诵这份老母亲《保命指南》

(图片:女孩妈妈:去公园野餐;男孩妈妈:去工地吃沙)

都说最好的亲子关系,是家长和孩子有共同热爱的活动和话题。

但是对很多生了儿子的妈妈来说,这根本做不到。

我们想穿得美美的拍照,儿子在旁边上蹿下跳;

我们想画画玩手工,儿子就想拿个晾衣杆舞刀弄棒;

我想给他读《小王子》,他就是要再听一次《美猴王》;

带去沙坑挖沙堆城堡总行了吧,儿子抓起一把沙子就是扬:

养儿子,请背诵这份老母亲《保命指南》

“妈妈你看,这是黄风怪来卷走唐僧啦!”

(要不还是来个妖怪把我抓走吧)

达尔文说,只有进化了的物种,才能适应环境。

养儿子,请背诵这份老母亲《保命指南》

同样的,也只有变异了的老母亲,才能适应儿子。

既然不能改变儿子的性格,那就试着去了解、去爱上儿子喜欢的东西。

把自己当做男孩,去玩乐高、滑板、游戏、篮球……

杀不死我的,必将让我更强大!

你别说,我还真的是因为儿子,探索发现了新世界。

我冒着中年摔跤高位截瘫的风险,陪儿子上了几节滑板课,还真的爱上了那种劈开风前进的感觉。

养儿子,请背诵这份老母亲《保命指南》

我也在儿子的带领下玩起了《我的世界》,虽然技术很菜,但是沉浸感比手机游戏好多了。

在和儿子一起发展新爱好的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儿子对我的无限耐心温柔。

从他三岁到如今的七岁,他一直在反复教我各个奥特曼的名字。

但是我至今只记得一个迪迦奥特曼。

要是我儿子四年只能记住一个单词,我估计早就气得脱离母子关系了吧。

养儿子,请背诵这份老母亲《保命指南》

这么一看,我对儿子是薄情,儿子对我才是真爱。

养儿子,请背诵这份老母亲《保命指南》

保命第四招:学会认命

有一次我们几个男孩妈妈一起聊天,那谈话内容,真是狗听了也直摇头:

“我家儿子,两个小时里作业只写了10分钟,其他时间就是挖鼻屎喝水撒尿。”

“我家的,每分钟跳绳只有38个,不如女同学的零头。”

“我们开学一个月,已经消耗了3根红领巾5个校徽1个水壶了。”

养儿子,请背诵这份老母亲《保命指南》

“我最惨,我已经接到班主任5个电话了。”

在现代的教育模式和生活方式下,养儿子真的比养女儿心累很多。

一个男孩妈妈,每天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心理建设。

在家精疲力竭,跟着屁股收拾;

养儿子,请背诵这份老母亲《保命指南》

出门低人一等,随时准备道歉。

每当儿子把刚买的裤子磨出洞、磕磕碰碰背一首听了100次的古诗、又被同桌告状扯她辫子,

我就在心理默念:

不要气,不要气,气出病来无人替。

儿子破事由他去,哪能件件如我意。

你还别说,自从我学会认命,我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我发现儿子的所有“缺点”都隐含着“优点”。

不就是特别会毁东西么?

我就买便宜的、二手的,彻底治好了我消费主义的毛病。

不就写作业特别慢么?

那我们就只写课内作业不加课外的,间接替我省了不少学费。

不就是在学校特别捣蛋么?

我就多帮其他家长做点事,无意间还收获了好人缘。

有天带儿子去吃肯德基,他指定是不会用餐具和塑料手套的,因为“不趁手”。

养儿子,请背诵这份老母亲《保命指南》

看他用手抓起油乎乎的鸡翅摁在脸上狂啃,我不由自主地挪到了旁边的座位上。

吃完了,儿子很开心地说:妈妈,谢谢你带我吃肯德基,我要亲亲你!

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他已经亲过来了,我的脸上、肩膀,全留下了油印子!

一瞬间我的血压就蹿到天灵盖了,但是下一秒我又看到他油乎乎的笑脸,我又心软了。

我认命了,谁叫我生了儿子呢。

他蹭你一身油,也是因为爱啊!

别人的爱是草莓味的,我儿给我的爱,是奥尔良味的。

养儿子,请背诵这份老母亲《保命指南》

虽然儿子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也有出人意料的优点。

他会忍受我情绪失控时他的各种大喊大叫,依然亲我爱我;

他也愿意配合我各种学这学那,依然热爱生活;

无数次我从书房推开他叫他别打扰我工作,他就会默默画一张爱的小纸条从门缝塞给我。

这就是养儿子的真实体验:有九分苦,但是总有一分甜。

如果你在二胎追女的时候,不幸“男上加男”,那么好了:

养儿子,请背诵这份老母亲《保命指南》

你的苦是九的平方,甜也是一的平方……

如果你“不幸”生了两个男孩,那我能做的,除了送你这份《保命指南》,就只能给你送上祝福!

祝福你的老二生活上不那么手欠、行为上不那么调皮、学习上不那么费妈。

但也还是有一个安慰人的真相:

做父母的一辈子都在学习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但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他们就一直在给我们无条件的爱。

而这样伟大无私的爱,你有两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