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21中国电影评论高峰论坛在青岛举行

作者:星星飞翔

人民网青岛,10月13日,2021中国影评高峰论坛10月13日上午,山东省青岛市。论坛围绕"电影力量与中国影评体系建设"的主题展开,影视评论家齐聚一堂,为提升中国影评人影响力和庆祝电影盛会提供意见和建议。

2021中国电影评论高峰论坛在青岛举行

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张为民出席论坛并致辞

中国电影基金会主席、原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张为民在致辞中表示,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到2035年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这就要求电影业奋力进取, 积极寻求有效的对策,吸收一切有意义的发展方法,不断创新,不断探索中国电影美学的新范式,为人们提供更多更好的时代反思和反映优秀影视作品的影视艺术魅力,推动中国从大片大国向强国转变。加强电影评论业务是实现电影力量的重要途径之一,而电影评论作为电影力量的智囊团也在努力发展。新时代、新历史条件对影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的从业人员在电影强国建设中进一步思考如何推进影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设,如何用影评来促进电影产业的发展,如何进一步加强对电影批判地位的管理等问题。

2021中国电影评论高峰论坛在青岛举行

中国影评人协会会长饶曙光发表主题演讲

中国影评人协会会长饶曙光以"电影理论批判的新挑战与机遇"为主题发表主题演讲。在他看来,影评工作要进一步面向实践,面向银幕,面向观众,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走向现代化。首先,要构建中国电影理论批判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回归中国电影传统,回归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从中国审美体系中汲取更多的营养。为了营造一个干净的电影理论批评环境,使高质量的文艺作品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要勇于批评在价值上有一定问题的作品。同时,我们应该利用网络的新媒体,有效地传播影评的声音。有可能使电影批评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和评价机制的建设形成更有效的氛围,创造更加优化的生态环境。

2021中国电影评论高峰论坛在青岛举行

中国电视制作行业协会会长、国家级主任于晓刚发表主题演讲

中国电视制作行业协会会长、国家级主任于晓刚发表了题为"新时代影视产业新格局发展趋势"的主旨演讲。他指出,任何艺术类别,如果要向前迈进和改进,都必须站在批评家的肩膀上。影评积极引导大众从一般消费走向更好、更高的美感,就是要坚持做之事。希望未来能真正做到清远原有、空气清新,让各种文艺形式的作品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2021中国电影评论高峰论坛在青岛举行

重庆市江津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秦敏发表主旨演讲

重庆市江津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秦敏在主旨演讲中分享了重庆江津影视产业的发展情况,他说,"十四五"期间,重庆电影产业提出要"把重庆作为中国电影的重要增长极,成为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江锦抓住机遇,不断创新,注重提高原创电影的生产力、电影人才技能,不断提升重庆影视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江津市文化名片。

中国影评人协会常务副会长张伟作为主持人和六位嘉宾,在"影评的锣鼓与电影高地:提高影评和电影创作质量"的圆桌对话中,讨论了电影评论和电影创作的推广问题。

导演于晓刚认为,电影作品的评价是以行业公认的标准为前提的。著名编剧、导演、制片人于白梅表示,解说是创作过程中的重要阶梯,观众的声音是最好的老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中国影评人协会副会长周星表示,专业影评人需要学会圈转、入、融一圈,才能做好影评工作。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编剧、导演、演员赵宁宇表示,电影评测体系应该贯穿于电影创作的全过程。亚太未来影视(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文杰表示,电影是一种商品,是一件艺术品,需要足够的尊重和仪式感。北京电影营销公司总裁安玉刚认为,当每个人都能表达出来时,就会挖掘出更多新鲜感,让人感兴趣的点。

在圆桌对话"品牌传播与故事表达辩证法——影评与电影产业"中,中国美术学院主持人、影视副院长、中国影评人协会秘书长赵伟芬与业内专家进行了深入对话。

中国影评人协会名誉会长、中国美术学院研究员张白青认为,影评和观众是一种复杂的互动。中国影评人协会副会长、广东电影公司原总经理赵军认为,电影作品是电影市场的血肉,影评是电影市场的灵魂。北京易能电影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马认为,影评应该关注消费者的思考和理解,识别观众。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常务理事、教授吴冠平表示,门、品味、艺术是电影评议的重要原则。中国电影艺术学院电影理论研究部主任、中国影评人协会副秘书长王淳表示,评论权的本质是遵循知识分子的责任、角色和角色。中国影评人协会副秘书长、《向风影视》主编胡建立认为,影评创作的便利性、传播的时效性、广度和互动性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

在本次论坛上,人民视听研究院任命饶曙光、张白青、于晓刚、余白梅、周星、张伟、赵宁宇、赵伟伟、赵军、吴冠平、王春、胡建立等专家为"人民视听专科研人员"。

来源:人民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