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这个城市的策展人 | 冯乾:优秀的艺术展就像催化剂

作者:大河美术

前言

近年来,郑州的艺术空间越来越多,艺术展览日益活跃,从几十平米的精致画廊,到几千平米的官方展厅,从传统书画到当代装置,多样的艺术空间和展览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为城市增添了斑斓的色彩。而推动这些空间展览的重要角色——策展人,似乎还未被大众所关注。这个决定空间特色与展览效果的重要角色,将自己的思考与理念融于展览,献给观众,在一定程度上,是他们在引领城市艺术生活的新趋势。为此,本报特开设“这个城市的策展人”系列访谈,让大众更多地了解这个城市里为数不多的艺术工作者,了解自己身边的艺术生活。

记者:请简单介绍下你自己?

冯乾:我叫冯乾,是郑州美术馆的策划展览部主任,主要负责展览方面的业务工作。

记者:你之前做过什么展览?

冯乾:我是2013年到郑州美术馆工作的。这些年来我策划和参与实施的各类展览大概有三四十场次,基本为常规性美术展览。其中参与度比较高的有“绘声•绘色——走进绘本的世界郑州美术馆2013年六一国际儿童节系列展览活动”“风土中原•大美童心’河南优秀民间美术传承作品展系列活动”“中原汉风——郑州美术馆馆藏汉代画像砖精品展”“古拙与雄浑——郑州美术馆馆藏汉代画像砖拓片艺术展”“乡土中原·油画名家作品展”“集拓·藏珍——郑州美术馆馆藏原拓掇英展”“聚美中原——郑州美术馆新馆”“盛世黄河——郑州美术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黄河文化美术专题邀请展”。这些展览有些已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有些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交流资助推广项目”与 “文化部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展览项目”提名。

这个城市的策展人 | 冯乾:优秀的艺术展就像催化剂

冯乾

记者:哪个展览让你印象最深刻?

冯乾:我印象最深的是2013年郑州美术馆主办的“‘绘声•绘色——走进绘本的世界’郑州美术馆2013年六一国际儿童节系列展览活动”。这是我到郑州美术馆参加工作后,主创的第一个展览,也是我人生第一个参与策划的展览项目。

当时以绘本为主题的展览在全国并不多见,在河南更是首次。长期以来,基层的公立美术馆已经习惯主流美术作品的展出,或者说大众传统认知里的“纯艺术作品”展出。我对绘本这类非标准意义的美术作品展是否能得到认可,是有疑虑的。

这个城市的策展人 | 冯乾:优秀的艺术展就像催化剂

“绘声•绘色——绘本画家原作展”现场

但当时我刚介入美术馆的展览工作,还是一个门外汉,考虑因素没有那么复杂,只能一切从本心出发。一方面,我很喜欢绘本,觉得公众应该不排斥它;另一方面,通过深刻了解,我认为“绘本”将绘画的艺术性、实用性以及教育性进行了完美融合,且比起其他的“纯艺术”作品,绘本作品对大众具有更直接的教育欣赏性和审美感官共鸣,对儿童的美术教育和心智培养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最后领导拍板,“既然有益,我们就去做”。在展品布置上,我们也没有按照以往的“一线式”排列,而是根据作品大小分组排成一个个几何造型,给观众带来新颖的观展体验。最终这场展览得到了公众的接受和认可。虽然也就10天展期,却有近万人来观展,在本地区还掀起了学习、审知“绘本”的热潮。

这个城市的策展人 | 冯乾:优秀的艺术展就像催化剂

“风土中原•大美童心”项目系列现场活动

记者:你最近在做哪个展览?

冯乾:我最近负责的展览是“大河意象——全国沿黄九省省会城市画院联盟优秀作品联展(第二季)”,这场展览由郑州美术馆负责组织,特邀中国国家画院作为学术指导,是西宁画院、成都画院、兰州画院、银川书画院、呼和浩特市书画院、西安中国画院、太原画院、郑州画院、济南画院共同参与开展的大型美术作品联展。

记者:你策展的基本思想脉络是什么,如何挑选艺术家,如何呈现艺术品?

冯乾:我该策划什么样的展览?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圈内流传一句话:“好的展览是观众叫好、专家点头。”我很赞同,但在实际操作中我经常遇到难以调节的问题。因为很多时候,大众和专家(艺术家)的关注点与内在需要是矛盾的,甚至对立的,想达到平衡是很不容易的,经常要面临取舍。

现在的艺术展览,不管是学术性还是商业性展出,似乎都将业内专业人士当做最重要的受众。在策划实施方面,很多人更多地讲究学术门槛和业界地位,喜欢维护专业人士心理上的优越性,没有将广大公众当作平等的交流对象,很少考虑广大非专业人士的需求。我认为,展览强调学术性是必要的,但不能成为小范围人的自娱自乐。

这个城市的策展人 | 冯乾:优秀的艺术展就像催化剂

大河意象——全国沿黄九省省会城市画院联盟优秀作品联展(第二季)

国有美术馆作为公立文化机构,它的目标是全民教育。其服务对象普及社会的每一层面。美术馆可以依年龄为标准,针对不同年龄层的观众设定教育活动,也可以以职业为依据,满足不同工作背景观众的需求,还可以依据大众的生活取向,设计相应的教育形式。美术馆提供的教育应该是多元的、自由的、民主的以及全面性的社会教育。作为公立美术馆的工作人员,我策展的思路应该依此为准绳。

关于艺术家的选择,我习惯是先看作品再看人,先看功夫、勤奋、思想、个性,有无时代代表性,最后再看社会身份和既有影响力,尽量避免戴“有色眼镜”去观察艺术家,努力维持一颗艺术的公道心。另一方面,我还关注对本土艺术家的发掘,特别是那些实力强劲但不那么出风头的艺术家。都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其实我们本地和尚念得也挺好,会念的也很多,只是很多念经好的和尚少有机会出来念而已。

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交通枢纽,已经吸引汇聚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在艺术人才方面,我们既有历史传统的优势积累,也有当代新鲜血液的汇聚流入。我们本土艺术家的综合实力一点不弱,只是相比发达城市及地区,我们能为艺术家提供的展示舞台还相对有限,使他们处于相对埋没的状态。只要有足够的契机,我相信他们能焕发出更耀目的光彩。

这个城市的策展人 | 冯乾:优秀的艺术展就像催化剂

郑州美术馆新馆内景

比起如何呈现艺术品,我更关注如何选择艺术品。只要艺术品合适,呈现是顺势而行的。艺术品呈现要讲究适宜有度。真正优秀的艺术品不需要借助“过度的呈现”,就如高档的食材不适宜过多调味。

记者:你在策划、推出这些展览时,经常跟艺术家接触。你觉得艺术家们这几年有怎样的思想变化?

冯乾:相比之下,体制内的艺术家还是比较保守,体制外的艺术家思维更加活跃,对新事物、新形式的接受力更强,更愿意做出不一样的改变。但整体上,艺术家们的观念都在不断更新,特别是年青一代,对于参加展览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选择性和诉求性也越来越强,寻求展示自我的路径和方式也越来越丰富,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美术馆展览。

这个城市的策展人 | 冯乾:优秀的艺术展就像催化剂

盛世黄河——郑州美术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黄河文化美术专题邀请展

记者:你在其它城市看过的,让您感受最深的艺术展是哪个,原因是什么?

冯乾:2021年在成都看的““超融体——2021成都双年展”非常令我震撼。这场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担任总策展人,著名艺术史学家吕澎作为学术委员会主任,与18位联合策展人、1个学术委员会共同携手策划。展览由 8 个主题展版块、1个国际美术馆馆长峰会和17个平行展版块组成,共邀请了海内外272位艺术家参与,覆盖全球35个国家与地区。

成都和郑州都是新一线城市,很多人都喜欢将二者比较。但通过这场展览,我深深感觉到在艺术展览方面郑州还有一定差距。这份差距不在历史底蕴,不在经济实力。同样作为一个内陆城市和文化历史名城,又在这后疫情时代,成都有魄力、有能力举办一个规模如此之大、学术性如此之高的艺术双年展,这份差距不能不让我们反思。

这个城市的策展人 | 冯乾:优秀的艺术展就像催化剂

超融体——2021成都双年展

记者:你觉得艺术品、艺术展跟观展者的关系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大众有没有更多主动参与的空间?

冯乾:现在的展览在形式上越来越“讨好”观众,展陈设置和视觉设计越来越讲究,我觉得是一种进步。

现在广大公众的观展需求越来越热烈,例如我们郑州美术馆新馆,自2020年10月开馆以来,已经接纳了近70万观众流。究其原因,我觉得一方面是展览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是源于公众自我的内在需要驱动。

大众有没有更多主动参与的空间?我不太好说。毕竟各个展览的策划理念、针对群体、阐述角度、组织形式等都不相同。但就我们公立美术馆而言,观众的观展主动性有很大提高,而互动主动性却没有什么变化。绝大多数的观众对艺术品没有沟通鉴赏的主动性,存在严重的依赖心理,总想着听别人怎么说,不想也不敢自己去理解、去判断,不相信自己的内心和感官,把自己主动处于心理上的弱势地位。这可能与很多展览的艺术家本位有关。很多展览对大众的关心和引导不足,还有许多功课要做。

这个城市的策展人 | 冯乾:优秀的艺术展就像催化剂

郑州美术馆新馆内景

记者:优质的艺术展对城市的价值在哪里,郑州这个城市需要什么样的艺术展?

冯乾:优质的艺术展就像催化剂,可以丰富市民的文化艺术视野,提升大众的艺术审美品位,引领一个城市的文化风气,促进城市自身的文化凝聚,提升一座城市的文化形象。

郑州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任何展览都有它相应的诉求者。我们不仅需要传统艺术的优秀展览,去提升大家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归属感,也需要更多国际化、现代化、甚至实验性和具有争议性的展览,与世界接轨,与时代与同步。

这个城市的策展人 | 冯乾:优秀的艺术展就像催化剂

郑州美术馆新馆外景

当然,郑州现在也有不少当代“另类”的新颖展览,但都集中在一些私立场馆和会所内,虽然其中不乏一些有思想、有深度的优秀展览,但总体上只能小打小闹、影响小众。相比之下,较为先锋的当代艺术展在郑州甚至河南的公立美术场馆几乎绝缘。这样会造成整个公众群体的艺术视野单一和认知匮乏。

我们不应该对陌生事物恐惧和排斥,俗话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自信和心胸。

记者:有业内人士提出“新城市美学”和“新美学城市”的概念,郑州在这个方向上,同一线城市的艺术展有哪些差距,如何缩小这些差距?

冯乾:不管“新城市美学”还是“新美学城市”,都反映了一种城市发展的愿景期望。就像人爱美一样,我们也都期望自己居住的城市变得更美。一个城市美不美,不光要看修了多少公园,建了多少高档娱乐场所,有多少美术馆,每年开展多少大名头的活动,还要看经济实力、管理水平、文化底气、开明程度、城市风气等。说实话,郑州的艺术展同一线城市的真正优秀艺术展相比,在题材丰富性、内容时代性、学术研究性、专业纯粹性、开放包容性、经费保障性等方面还有差距。这些差距不是单靠某一职业、某一场馆、某一活动可以缩减的,它需要整个郑州合力。

这个城市的策展人 | 冯乾:优秀的艺术展就像催化剂

郑州美术馆外景

记者:如今,艺术在通过下沉走向社区,通过科技走向新的沉浸体验,美术馆的边界在不断打破,艺术同商业界的融合也越来越“亲密”。你对未来的艺术展有怎样的预期?

冯乾:美术馆的边界在不断打破,艺术同商业界的融合也越来“亲密”,我认为是一种进步。美术馆作为时代的产物,必然要顺应时代发展的大潮。但有些核心本质是要坚守的。比起未来的艺术呈现,我更关注自己能不能做好当下的艺术呈现。只有继承传统、关注当下,才能展望未来。

记者:对于策展,谈谈你自己关注的问题和感受。

冯乾:我关注最多是,我能做什么?我该做什么?我能利用什么?我该利用什么?我虽然在美术馆负责展览工作,但我称不上策展人,至少我认为自己不是。目前国内策展人这个身份已变得非常流行,随便办个展览就可以称为“策展人”,但这种不严肃的策展人身份我是不认可的。

这个城市的策展人 | 冯乾:优秀的艺术展就像催化剂

郑州美术馆馆藏原拓掇英展

事实上,策展是一件非常专业的事情,随着当代艺术本土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对策展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策展人必须具备扎实的艺术知识功底和深厚的文化修养,要有独到的眼光,能够挑出好的艺术家、好的艺术作品,同时还要具备研究文化环境的能力。此外,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脉资源也很重要的。现在比较成功的国内策展人,要么是艺术大腕,能身居高位、一呼百应,要么是智商情商双高,见识超绝,人脉资源丰富。这些优势是绝大多数“草根策展人”难以比拟的。

我觉得策展人就像导演,要找好的脚本、好的演员、好的摄像、好的推送团队。这些以大导演的能力来说都不算太大问题,但有时导演自身也要承担脚本和演员的角色。我们只要把自己的脚本讲得有意思,找到合适的演员做出精彩的演绎,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对我这样的公职展览业务人员来说,我的本分是利用好已有的文化艺术资源,动员好本土的专业艺术力量,在服务好主旋律文化建设的基础上,组织出尽可能多元化的展览活动,开阔公众的艺术视野,为活跃郑州文化气韵尽心尽力。

END

这个城市的策展人 | 冯乾:优秀的艺术展就像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