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万科郁亮:高杠杆房企降债必然经历阵痛,去金融化伴随煎熬和痛苦

作者:时代周报

来源:时代周刊 作者:刘启琪

2021年,房地产市场正在发生变化,多家房企纷纷下滑,市场焦虑蔓延。

"尊重常识,恢复正常;痛苦之后,还有机会。10月22日,万科商务交流会上,万科公司董事长于亮用16个字总结了房地产行业。

余先生表示,过去几年房地产市场的两位数增长并不常见。进入新常态,房地产回归民生行业。这意味着该行业必须走向金融化,降低杠杆率。长期与金融紧密相连的房地产企业杠杆化势必伴随着阵痛,但坚持做好产品,做好服务房地产企业仍有很大的机会。

此前,万科提出的"活"在业界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如今,"生活"已成为行业的共同需求。

余亮表示,行业寒冬即将来临,所有企业都会冷淡,企业在春期储存体能要有所收获。在任何时候,安全性都比增长更重要,容量比规模更重要。

万科郁亮:高杠杆房企降债必然经历阵痛,去金融化伴随煎熬和痛苦

照片提供:视觉中国

房地产回归民生产业

余亮曾指出,在地价高企、房价有限的背景下,房地产行业高利润增长的时代已经遥遥无期。未来,房地产利润将与制造业保持一致。

在商务交流中,余亮再次表示,房地产已经回归民生产业,从黄金时代回归常态。过去,资本市场用土地储备来计算房企的估值,多少土地是多少钱,这个阶段就是土地红利阶段。从那时起,资本市场开始对PE(市盈率)进行估值,许多公司都使用杠杆来杠杆估值。

如今,在管理红利时代,企业需要做更复杂的服务,将技术服务与用户体验提升相结合,这些都是企业发展的潜力。

于亮进一步解释,所谓民生产业,即民生产业与产业息息相关,纯商业化和纯市场化产业则不同。当房地产回归民生行业时,房企各方面都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我们相信世界上没有做过任何生意,只有没有做过的生意。于亮反复强调,与其思考行业的底部在哪里,不如节省时间做好服务和产品。

万科郁亮:高杠杆房企降债必然经历阵痛,去金融化伴随煎熬和痛苦

万科董事会主席于亮致辞

规模缩小后仍有可能

在交流会上,余亮还以家电服装行业为例,进一步阐述了自己对开发商去金融化、裁员的看法。

余亮表示,2008年,为应对金融危机,鼓励消费,对家电补贴,整个行业展开大规模扩张,上市公司收入增长率一度超过40%。2012年前后,家电下乡政策逐渐退步,一大批家电企业倒闭,如美菱、荣世达、新飞等。但格力、梅、海尔在缩小表的过程中也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

余赛义德,中国的运动服装行业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特别受欢迎,当时全国有15个运动品牌,拥有3000多家门店。然而,在2010年库存大量积压之后,15个运动品牌跌至3个,李宁在裁员的过程中也经历了一个过程,但随后李宁通过拥抱线上数字化,以贴近年轻人的潮流设计,再次辉煌。

"常识告诉我们,减肥很难,减肥的人有很多血泪史。缩桌的整个过程,就是要从房地产行业去掉财务红利,就像缩骨、减肥一样,影响非常大,难免会伴随着痛苦和痛苦。"玉亮说。

一个明显的影响是,今年,楼市调控400多次,多家房企为了争夺客户价格,从而引发了多起"限价令"。

进入第四季度,万科的交易量会吗?对此,万科南区首席执行官孙佳表示,万科的销售策略一向灵活,将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来应对。

"在城市和客户需求方面,房地产行业仍有很多机会。Ssembiotic Institute等城市更新正变得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因此,要挖掘出上圣新学院、南投旧城、永清坊等地,做好更新、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的工作。"玉亮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