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鱼刺卡喉吞饭、流鼻血仰头……这些“自杀式急救”坑了多少人!

多少人

从小到大

和妈妈之间有过这样的对话:

流鼻血?

仰头,用纸塞上!

鱼刺卡喉吞饭、流鼻血仰头……这些“自杀式急救”坑了多少人!

鱼刺卡喉?

吞口饭!

鱼刺卡喉吞饭、流鼻血仰头……这些“自杀式急救”坑了多少人!

身体小问题?

试试偏方!

鱼刺卡喉吞饭、流鼻血仰头……这些“自杀式急救”坑了多少人!

但其实……

这些“全国统一”的处理办法

可以说是“自杀式”急救!

想必人人都流过鼻血。

幸运的人,可能是涓涓细流;悲催一些的,那就是奔腾不息的“滔滔血流”了。

甚至半夜迷迷糊糊醒来,发现自己躺在“血泊”之中……场面十分壮观。

鱼刺卡喉吞饭、流鼻血仰头……这些“自杀式急救”坑了多少人!

所以问题来了?

我们为什么会流鼻血呢[1]?

鱼刺卡喉吞饭、流鼻血仰头……这些“自杀式急救”坑了多少人!

伴随鼻血的,通常有父母的紧急行动:赶紧仰头!立刻把卫生纸搓成条,堵进鼻孔止血!

鱼刺卡喉吞饭、流鼻血仰头……这些“自杀式急救”坑了多少人!

但这种做法大错特错!

当你把头仰起来的时候,本来在鼻部的血液会倒流至鼻咽、喉腔,可能会刺激胃黏膜,引发呕吐;也可能被灌进肺内,引起呛咳[2]。

如果血液凝固了,那就更危险了。血凝块如果误吸进入气管,会导致窒息!

流鼻血还能让人窒息?这可不是危言耸听。

前段时间就有类似的事上了热搜:湖南长沙一位3岁男孩,流鼻血后仰头止血,结果不幸的事发生了——血凝块进入气管造成窒息,最终抢救失败。

鱼刺卡喉吞饭、流鼻血仰头……这些“自杀式急救”坑了多少人!

(图片来源:网络)

仰头止血是错的,流鼻血塞纸巾也不正确。

如果纸巾塞少了,根本没办法止血;如果塞多了,纸巾粗暴旋转硬塞进鼻腔的过程,很可能导致鼻黏膜损伤。旧伤正痛,又添新伤,让脆弱的鼻子雪上加霜。

鱼刺卡喉吞饭、流鼻血仰头……这些“自杀式急救”坑了多少人!

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

很简单,就三步:镇静,前倾,捏鼻子。

遇到事情不要慌,先把手机拿出来拍照发个……搞错了,再来!

首先,身体前倾,避免鼻血流向口咽部;用纸巾阻挡外溢的血液,但不建议将纸巾捏成团塞进鼻腔里!(如果有干净的医用棉球,可以轻柔地压迫止血。)

鱼刺卡喉吞饭、流鼻血仰头……这些“自杀式急救”坑了多少人!

其次,用嘴轻轻呼吸,防止血液呛入呼吸道;如果嘴里有血液应该尽量吐出,以免刺激胃部引起呕吐。

最后,用手指紧捏两侧鼻翼10~15分钟,继续用嘴呼吸,就能简易止血了。

鱼刺卡喉吞饭、流鼻血仰头……这些“自杀式急救”坑了多少人!

这个方法适用于鼻腔前部出血的人。毕竟鼻子的出血点中,鼻腔前部最常见[3]。

鱼刺卡喉吞饭、流鼻血仰头……这些“自杀式急救”坑了多少人!

如果15分钟后还没止住血,建议再来一次,继续捏紧鼻翼10~15分钟。

按照这三步走,流鼻血量不多时,很快就止住了!

流鼻血虽是小事,但也不要不重视,下面这些情况,一定要去医院:

1. 流鼻血超过30分钟,而且感觉头晕,在有人陪同的情况下去医院。

2. 经常流鼻血(两天一小流,三天一大流),建议去医院查明原因。

3. 一次大量流鼻血(喷涌而出的朋友),你可能是鼻动脉出血,赶紧去医院,保命要紧。

深夜耳鼻喉科的急诊,是吃鱼爱好者的专属。

不知道有多少吃鱼达人,被小小鱼刺卡住,冲进耳鼻喉急诊室。

鱼刺卡喉吞饭、流鼻血仰头……这些“自杀式急救”坑了多少人!

甚至有很多人,抱有侥幸心理,一直拖到无法忍受的地步,才去就医。

鱼刺卡喉吞饭、流鼻血仰头……这些“自杀式急救”坑了多少人!

鱼刺卡喉怎么办?

在很多人心中,喝醋+吞饭团可以说是“卡喉套餐”了。

扎心的是——传统的“卡喉套餐”不仅没用,可能还是“送命套餐”!

吞饭团不仅不能帮助鱼刺通过食道,还可能会造成穿孔[4]。食管比我们想象得更柔软,有3处生理性狭窄,都可能被鱼刺损伤甚至刺穿。

鱼刺卡喉吞饭、流鼻血仰头……这些“自杀式急救”坑了多少人!

(图片来源:微博@豆瓣杂谈)

卡喉时喝醋也是很多人的第一选项。虽然醋能软化鱼刺,但是要喝到能够软化鱼刺的量……你是要喝“亿”瓶醋吗?此外,大量喝水、不停吞咽甚至催吐都是不理智的行为[5,6]。

鱼刺卡喉,应该怎么办呢?

1. 不要吞饭团,不要喝水,不要喝醋;尽量避免吞咽动作,防止鱼刺卡得更深。

2. 可以张大嘴巴,让身边人打光看看鱼刺位置,如果比较浅可以尝试自己用镊子取出(动作要轻柔,只是尝试,如果取不出不要强行取出)。

3. 不过保命要紧,还是建议去医院!

这似乎是一个玄之又玄的话题。

还记得那些年被妈妈和奶奶洗脑的偏方吗?

这时,好多同学可能要坐不住了:

鱼刺卡喉吞饭、流鼻血仰头……这些“自杀式急救”坑了多少人!

别激动,我们接下来一一盘点下。

困扰当代人的三大酷刑——痔疮、脱发、口腔溃疡,以及那些对应的偏方。

1、痔疮——菊花塞大蒜

不得不说,这哥们真勇。

但不好意思,大蒜本身带有强烈的刺激性,不仅不能“以毒攻毒”,还会加重痔疮。

除了大蒜,痔疮患者还在网上查询各种“痔”疗方法:烟熏、坐浴、润滑、草药……甚至,自己割……

鱼刺卡喉吞饭、流鼻血仰头……这些“自杀式急救”坑了多少人!

停停停,别再这样“自杀式”治疗了!

从医学上讲,痔疮是一块血管团,是肛门附近静脉扩张形成的柔软静脉团,自己动手割血管可是要出大事情[7,8]!严重的痔疮一定要及时去医院!

鱼刺卡喉吞饭、流鼻血仰头……这些“自杀式急救”坑了多少人!

这并不是说,痔疮没办法自我管理[9]。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预防是最好的管理!

痔疮形成的风险因素有大便干、大便次数多、蹲坑时间过长、嗜酒、嗜辛辣、缺少粗纤维食物摄入等[10,11]。

改变饮食和蹲坑习惯,比什么偏方都强[12]!

鱼刺卡喉吞饭、流鼻血仰头……这些“自杀式急救”坑了多少人!

2、生姜治脱发——挺秃然的

除了头上,其他地方毛发都很旺盛,是所有秃头者的痛。

头发甚至宝贵到……每一根都有自己的名字。

鱼刺卡喉吞饭、流鼻血仰头……这些“自杀式急救”坑了多少人!

脱发可能的原因有很多[13-16]。

鱼刺卡喉吞饭、流鼻血仰头……这些“自杀式急救”坑了多少人!

在防脱路上,你是不是也试过这些方法:生姜片擦头、生姜焗油、各种生姜洗发水……

这些方法不但没用,反而对头发有害![17]这是因为:

生姜的主要成分是6-姜酚,这玩意儿不但不能促进毛囊生长,还有可能抑制毛发生长;

生姜外涂头皮时,可能会刺激头皮,导致接触性皮炎,出现局部红肿渗液;

除了生姜洗发水,市面上你见到的其他防脱发洗发水,大多数并没有大样本临床观察验证,功效性有待证实。

对防脱发洗发水要平常心对待,不能完全指望。

那脱发这么严重,莫非虚了,该补?

在饮食上适当补充黑色食物确实有益,因为其中含有毛发生长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但同样,把希望寄托在吃黑色食物上,是不切实际的。

如果你脱发严重,积极寻找病因,到正规三甲医院诊治才是明智选择。

3、口腔溃疡——别总含个维生素C片

口腔溃疡这玩意儿,不算大病,就是很疼!

经历过的人都知道,享受食物再也不快乐了……

鱼刺卡喉吞饭、流鼻血仰头……这些“自杀式急救”坑了多少人!

面对疼痛,很多人会选择维生素C片。

鱼刺卡喉吞饭、流鼻血仰头……这些“自杀式急救”坑了多少人!

但其实……它可真不一定有用。

口腔溃疡的确切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免疫低下、营养缺乏、心理压力、遗传感染、消化不良等因素有关,甚至女性月经周期也会影响口腔溃疡发作。但目前没发现,口腔溃疡和缺乏维生素有关系。

有了口腔溃疡了,怎么办?

记住一条:加速溃疡愈合,爱护口腔,肯定不能刺激它(那些用生姜和青椒的方法当然不可取),具体可以做这些事情[18,19]:

避免用刺激性的含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牙膏,建议用医生推荐的保护性软膏;

用柔软小头牙刷(平时也要避免又大又硬的牙刷,牙齿不是地板也不是马桶);

硬的、辣的、重口味、酸的、烫的食物就不要吃了。

避免诱发或加重溃疡的因素,比如吸烟、喝酒、压力大等[20]。

用药会加快溃疡愈合,可以选择抗菌漱口水及止痛漱口水(儿童禁用)、皮质类固醇含片(12岁以下儿童不宜使用)、中成药西瓜霜等。

如果你得了口腔溃疡备受煎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一般比较轻的口腔溃疡在1~2周内是可以自愈的。

所以——坚持就是胜利!

鱼刺卡喉吞饭、流鼻血仰头……这些“自杀式急救”坑了多少人!

要是口腔溃疡严重,就不要靠自我坚持了,就医才是更好选择。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去医院看看:

鱼刺卡喉吞饭、流鼻血仰头……这些“自杀式急救”坑了多少人!

总有人不信医生说的,喜欢去听信偏方,觉得偏方有种神秘的力量。

鱼刺卡喉吞饭、流鼻血仰头……这些“自杀式急救”坑了多少人!

(图片来源:自己做的)

但其实,这些没有依据的偏方,和“人血馒头”没啥区别!

相信科学,多多了解可靠的知识,这样遇到病痛可以正确处理。该看病看病,该吃药吃药,不久之后你又是一条好汉!也可以转发到相亲相爱一家人群里,给爸妈看看。

写到这里,突然发现,流鼻血-鱼刺卡喉-口腔溃疡-脱发-痔疮,这才是每个人从童年-青年-壮年-中年-老年的人生真相啊!

特约作者:胡秋慧

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放射科博士研究生

审稿专家:吴庆健

济宁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 SCHLOSSER R J T N E J O M. Clinical practice. Epistaxis [J]. 2009, 360(8): 784-9.

[2]MULLA O, PROWSE S, SANDERS T, et al. Epistaxis [J]. 2012, 344: e1097.

[3]PATEL R J F P S F. Nasal Anatomy and Function [J]. 2017, 33(1): 3-8.

[4]VALLAMKONDU V, CARLILE S, SHAKEEL M, et al. Neck abscess and vocal cord paresis: delayed complications of a self-extruded long fishbone stuck in throat [J]. 2013, 2013.

[5]ESPARAZ J, CARTER S, MATHIS M, et al. Esophageal Foreign Body Management in Children: Can It Wait? [J]. 2020, 30(12): 1286-8.

[6]STUBINGTON T, KAMANI T. Food bolus and oesophageal foreign body: a summary of the evidence and proposed management process [J]. 2021.

[7]ACHESON A, SCHOLEFIELD J J B. Management of haemorrhoids [J]. 2008, 336(7640): 380-3.

[8]NISAR P, SCHOLEFIELD J J B. Managing haemorrhoids [J]. 2003, 327(7419): 847-51.

[9]SANDLER R, PEERY A J C G, ASSOCIATION H T O C P J O T A G. Rethinking What We Know About Hemorrhoids [J]. 2019, 17(1): 8-15.

[10]陈孝平, 汪建平. 外科学.第8版 [M]. 外科学.第8版, 2013.

[11]JACOBS D J T N E J O M. Clinical practice. Hemorrhoids [J]. 2014, 371(10): 944-51.

[12]POURAN A, MAHMOOD K, MOHAMMAD K, et al. Twelve vegetables used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emorrhoids in Persian Medicine [J]. 2019, 39(4): 466-73.

[13]SINCLAIR R J B. Male pattern androgenetic alopecia [J]. 1998, 317(7162): 865-9.

[14]LIN R, GARIBYAN L, KIMBALL A, et al. Systemic causes of hair loss [J]. 2016, 48(6): 393-402.

[15]BERTOLI M, SADOUGHIFAR R, SCHWARTZ R, et al. Female pattern hair los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J]. 2020, 33(6): e14055.

[16]ALESSANDRINI A, BRUNI F, PIRACCINI B, et al. Common causes of hair loss -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trichoscopy and therapy [J]. 2021, 35(3): 629-40.

[17]ZGONC KULJ A, POLJ AK N, KO EVAR GLAVA N, et al. Herbal prepara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hair loss [J]. 2020, 312(6): 395-406.

[18]PALERI V, STAINES K, SLOAN P, et al. Evaluation of oral ulceration in primary care [J]. 2010, 340: c2639.

[19]COVENTRY J, GRIFFITHS G, SCULLY C, et al. ABC of oral health: periodontal disease [J]. 2000, 321(7252): 36-9.

[20]SCULLY C, SHOTTS R J B. ABC of oral health. Mouth ulcers and other causes of orofacial soreness and pain [J]. 2000, 321(7254): 162-5.

编辑:张小乙、张杰、张亮

校对:武宜和 | 排版:李永敏

运营:韩宁宁 | 统筹:吴维

*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替代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

*本文版权归腾讯医典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违规转载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

*欢迎微信搜索并关注公众号“腾讯医典”,获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