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华为如何运营全球“最大”通信专利体?

华为如何运营全球“最大”通信专利体?

在全世界建立起了有利于创新的知识产权价值观和土壤。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格局正在发生深刻演变,而知识产权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一家科技公司而言,在数字化转型大潮下,专利也已经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华为如何运营全球“最大”通信专利体?

在这之中,华为坚持长期投入研究与开发,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专利持有企业之一。据华为2021年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底,华为在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权专利4.5万余族(超过11万件)。90%以上专利为发明专利。华为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和欧洲专利局2021年度专利授权量均排名第一,在美国专利商标局2021年度专利授权量位居第五。2021年3月,华为公布的数据称,2019-2021三年的知识产权收入在12亿-13亿美元之间。

“华为将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广泛探索通信、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中的基础理论问题,在这些领域将会积累起高价值专利包。”近日,华为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通信产业报》(网)全媒体记者采访时指出,经过在ICT行业主流技术上的持续海量研发投入,华为在5G、WIFI 6、音视频三大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已形成高价值专利包。

未来始于假设。没有正确的假设,就没有正确的方向,也就没有正确的思想、理论和战略。而华为之所以能一直推出创新产品与高价值的解决方案,背后正式依托在研发的持续投入。

据悉,华为近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人民币8,450亿元,即使在营收下滑,华为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1年研发投入达到1427亿元人民币,占销售收入的22.4%。

扎实的投入也为华为带来了回报,目前华为创新成果在ICT各个领域尤其各类智能终端中目前已获得广泛应用,华为在5G、WIFI 6、音视频三大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已形成高价值专利包。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专利最为关键的收费环节,专利的许可应当按照公平、合理、无歧视原则确定合理的费率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既鼓励创新者,也有利被许可人,实现平衡及产业的健康发展。

对此,华为相关负责人认为,专利制度的本质是激励创新,促进技术公开并被业界公平广泛的使用,从而推动产业繁荣和社会进步。如果专利费过低或者不交专利费,就遏制了整个社会的创新,没人愿意再投入深度研发;而如果专利费过高,也会限制竞争,从而不利于产业的整体发展。

以5G为例,华为在5G申请上的专利族数量最多,已经成为公认的5G专利最重要的持有者之一,然而,2021年华为虽然开始收取5G专利费,但5G专利最多的华为收费最低。数据显示,2020年爱立信专利收费12亿美元,诺基亚专利收费14亿欧元,高通专利收费50亿美元,华为在2019年-2021年的三年里,知识产权收入共计为12亿至13亿美元。

“以前我们知识产权是为了自我防卫,是为了保证自己的业务安全而努力。”华为相关负责人指出,华为是以产品营收为主的公司,在知识产权策略上与业界很多产品公司是有共同点,华为要构建合理的价格基准,让产业界公平合理地使用我们的专利技术,在获得适当的研发回报的同时,也有利于我们在国际社会奠定创新者形象,大家有相互专利交叉许可的基础,使用彼此的专利技术,能为市场提供更好的产品,最终受益的是消费者和客户,从而繁荣了整个产业链,也在全世界建立起了有利于创新的知识产权价值观和土壤。

无疑,专利权的法定规则是对该国制造、销售和进出口产品的权利,中国是世界上同时身兼市场大国、制造进出口的大国,中国专利具有很高的内在价值,这一价值需要更多的许可和司法实践来体现。尊重和保护专利的合理价值,是国家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

知识产权体系要有战略思维,根据业务特点,综合运用好专利保护、技术秘密等知识产权保护与授权机制,系统保护好我们构建公共标准、事实标准、开源和开放生态的研究创新成果。

谈及树立科学合理的知识产权价值观,华为相关负责人提出四大着力点。第一要持续保护好研究创新成果,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构建高价值专利包;第二继续发挥专利保护公司全球业务安全的作用;第三通过合理收费奠定华为创新者形象;第四通过构建合作伙伴,精选专利池、专利运营公司开展合作。

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CEO任正非签发的《专利许可业务汇报》会议纪要

《专利许可业务汇报》会议纪要

2022年03月16日

一、专利制度的本质是激励创新,促进技术公开并被业界公平广泛的使用,从而推动产业繁荣和社会进步;我们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产权价值观,树立公司的创新者形象,同时也利于公司的可持续、有质量地发展。

我们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产权价值观,第一,要持续保护好研究创新成果,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构建高价值专利包;第二,继续发挥专利保护公司全球业务安全的作用;第三,通过合理收费奠定华为创新者形象;第四,通过构建合作伙伴,精选专利池、专利运营公司开展合作。

以前我们知识产权是为了自我防卫,是为了保证自己的业务安全而努力。通过这么多年的积累,在5G、WiFi 6和音视频编解码、光传输、光智能等几大领域已经形成了高价值专利包,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我们要构建合理的价格基准,让产业界公平合理地使用我们的专利技术,在获得适当的研发回报的同时,也有利于我们在国际社会奠定创新者形象;我们使用了别人的专利,也要合理付费,这样就在全世界建立起了有利于创新的知识产权价值观和土壤。

专利收费不能为了收费而收费;也不能要得太低,要得低了,就遏制了整个社会的创新,没人愿意再投入研发了,会形成我们的事实垄断,也不符合法律要求的公平合理无歧视原则。投入研发的人,都期望收入比投入要多一点,投入研发必然有很多失败,失败的费用也要包含在成本里,这样大家才会愿意持续投入深度研发,形成正循环。同时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不求速胜,也不怕败,收多收少都是成功的。但收费不是最终目的,最主要的是我们通过沟通和谈判,理清双方的关系。在谈判过程中,逐渐锻造出一支善于沟通和谈判的队伍。当有一天我们走到世界领先的位置时,就可以来合理分配价值链了,那个时候你们这些“高僧”的价值就体现了。

二、“向导指路” “高僧开光”,分享读专利的心得体会,启迪年青人快速突破。

要多读专利、公开心得,引领我们的研发人员,从中找到窍门。我们不是要侵犯别人的专利,而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理论在世界上是开放的,技术创新是基于开放共享,互相学习、互相尊重(交易)的基础上才能发展起来。我们要基于可获得的许可及基于专利规则来做出世界上最好的产品来,不要不理解人家已有的创新而埋头苦干,也不要绕路产生更多的消耗。

我们的年青人很聪明,但对整体的路标还不是特别清晰;而你们已经“面壁十年”,读了很多别人的专利,还有我们自己的专利,肯定会有一些感悟。可以在“黄大年茶思屋”平台、心声社区上通过小视频、直播等方式发表你们的感悟,给年轻人指出一个路标,这不就是“高僧开光”了嘛!他们往上一冲,就踩在巨人的肩膀上了。你们更重要的是要把“巨人肩膀”在哪里,是什么样子,告诉年青人,让他们早一点突破。一些讲解得好、点击率高的视频和直播,也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比如发个奖牌。奖牌的多少是否可以作为你们“高僧”评级的参考标准之一,可以进一步探讨。

三、要与时俱进的制定知识产权策略,服务公司的商业成功;积极探索技术秘密许可模式和产业推广机制。

我们是以产品营收为主的公司,在知识产权策略上与业界很多产品公司是有共同点的;大家有相互专利交叉许可的基础,使用彼此的专利技术,能为市场提供更好的产品,最终受益的是消费者和客户,从而繁荣了整个产业链。在这个过程中,也积累了专利许可、诉讼和交易的经验。以前我们讲知识产权,主要是指专利,并且是以标准相关的专利为主。现在,有些研究创新成果并不适合通过专利公开,更适合采用技术秘密的形式进行保护,如材料配方、内部核心算法、制程工艺等。我们要与时俱进的制定知识产权保护策略,探索和思考技术秘密的许可模式和推广机制。特别是有些技术秘密成果,我们自己不生产和销售相关的产品,可能会被“束之高阁”,造成浪费,也不利于产业链的繁荣,最终影响我们自身的发展。我们要探索通过合适的许可模式和推广机制,授权给外部生产制造方,解决产业竞争力的问题,发挥其商业价值。

四、敢于突破、坚定走事实标准的道路;知识产权体系要有战略思维,系统性的保护好我们的研究创新成果。

我们走得快了,大家跟不上了,但也必须有一个规律互联和相通,这就是事实标准。我们正在走自己的道路,事实标准对于我们公司未来的发展有巨大的意义;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有很多战略突破,这些突破产生的研究创新成果以后是不是所有都要申请专利,或是采取技术秘密保护,知识产权专家要去想清楚,要去纵观整个世界,审时度势,那你不就是战略家了嘛?知识产权体系要有战略思维,根据业务特点,综合运用好专利保护、技术秘密等知识产权保护与授权机制,系统保护好我们构建公共标准、事实标准、开源和开放生态的研究创新成果。

采写:党博文

编辑:亮亮

指导:新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