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深度解读|未君:我对花鸟写生的重新认识

深度解读|未君:我对花鸟写生的重新认识

未君 一夜晓春寒 60cm×74cm 绢本设色 2022年

深度解读|未君:我对花鸟写生的重新认识

未君简介

未君,1973年11月生,籍贯湖南益阳

斋号:铁笛吹花(林凡先生取名),羿品堂

九三学社社员,林凡先生入室弟子

先后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硕士研究生班

及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郭怡孮工作室

居北京和长沙,自由职业艺术家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

中国热带雨林艺术研究院理事

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成员

湖南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副监事长

全国新阶层人士服务团自由职业三分团成员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工笔重彩画花鸟画和重彩山水画创作,在学术理论研究方向特别强调坚实的画史画论和美学基础研究,并富有独到的见解和认识。作品数三十余次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笔画学会主办的国内各类美术作品展出并获奖,在国内举办个人画展多次。已出版《欲望的城市》《紫陌醉羽》《沿着花开的声音去等你》文集三部,及《未君花鸟画作品精选》《未君画集》《未君白描花卉》《名家未君工笔花鸟》《未君唯美白描精选》《未君写意花鸟画赏析》《未君山水画技法精解》等个人专著画册二十余部。

我对花鸟写生的重新认识

关键词:能力 | 文脉 | 自信 | 精神境界

当下,写生已成为许多艺术家艺术创作实践中的一种必修课,艺术家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前赴后继地深入到广袤的大自然当中。公园,植物园,山川湖泊,到处留下了写生团队们的身影,成为一道特殊的“景观”,一点一点的影响着身边人或路人的文化观与价值观——让人醒悟,美的东西,完全可以在自然中寻觅与获得。谁都知道,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读万卷书,行千里路”的博览与历练,来源于亲近自然、体悟自然,理解自然“师造化”过程中所获得的心灵感受,对于这种热爱生活的艺术创作实践,是非常值得推崇和赞赏的。中国画写生首先就是一个整合内外兼修的表现过程,写生跟创作已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因为面对自然景物的那一刻开始 ,你已经触景生情了,接下来如何记录自然,提炼自然,经营整个画面,就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学问了。

深度解读|未君:我对花鸟写生的重新认识

未君 线描写生之——扶芳藤下 45cm×65cm 生宣 卡纸 设色 2022年

的确,面对纷繁复杂的自然物象,如何将眼前的景象转变成为纸本绘画艺术,却难倒了一大批热爱写生的艺术爱好者们。有些爱好者拿着笔久久不肯下笔,好像无从下手,不敢下手,更不知从何处着手画。好像有一句这样的话叫“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虽然不一定正确,其实可以这样去理解。我记得几年前,我带学生去云南普洱写生,有个学生来自山东,是一位企业老板,以前从未拿过毛笔,她开始几天只是盯着老师怎样画,后来在我的鼓励与指导下,她终于拿起毛笔直接勾起线条来,虽然勾的线条歪歪斜斜,也没有坚实的造型基础,但她勇气可嘉。由此往复,二十多天写生结束,她居然有好几幅写生作品还能拿得出手,她因此高兴得不行,实属不易。那么,如何写生?如何抒写物象?如何表达自己对于自然的情感与体悟?这里,我根据自己多年的写生实践与经验,略对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深度解读|未君:我对花鸟写生的重新认识

1.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

好像有一首歌词里写道:“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其实,有意义的人生有时会觉得很短,无意义的人生可能会觉得很漫长。人的一生会经历无数磨砺与艰辛,经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也会经历感动和温暖,追求与成功的愉悦。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争之必然,顺其自然,在悲伤时不气馁,在高兴时不得意忘形。所有这些具有哲理之言都是在告诉你,转个身,换个角度,去看这个世界,也许你会发现,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而如何发现美,这就需要一双敏锐的眼睛,光靠眼睛显然不够,因为所有人都有一双眼睛,为什么有的人能发现美,有的人却永远发现不了美?

深度解读|未君:我对花鸟写生的重新认识

未君 线描写生之——荷塘 65cm×45cm 生宣 卡纸 2019年

说起来并不难,估计给你一双慧眼就能做到。我们写生时要做到:第一,要明确自己的观察目的,你想要什么?带着问题去观察,带着感情去观察。第二,培养自己对于物象的兴趣,如果你对自然物象提不起任何兴趣 ,那么好的景致你无动于衷,又怎么会花心思去观察呢。第三,了解并找到物象的本质特征,然后确立你的观察方法,通过细微地去寻找,发现物象不易被人发现的特征。第四,旁征博引,通过眼前物象,在脑海里搜寻你有没有见过其他人画过,无论古人或近现代,还是当代美术家,你都要很快的在你脑海里过一遍。俗话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对物象达到一定熟悉的程度,你才会进一步发现物象最大的特征和物象所显现出来的美,你的这种“敏锐”的程度便能逐渐培养起来。

精致与典雅,均深藏在你的眼睛里。那种无意间的流露,是你长期修炼所侵入到骨子里的独特气息,可以看作是艺术家与众不同的气质与禀赋,你终将要学会识别眼前的,身后的,一切让您心动的东西。

深度解读|未君:我对花鸟写生的重新认识

未君 线描写生之——紫藤 65cm×45cm 生宣 卡纸 设色 2022年

2.要有坚实的造型能力

坚实的造型能力也需要在漫长的绘画过程中培养。我曾见过一些成名的画家在写生时,依然画不好一根线条,拿着橡皮檫,画了又檫,檫了又画,抓不住物象的主要特征,比例也完全失控。连画一朵花,画一片叶子都要画很长时间。有人会问,那么这些成名的画家不会写生,平时的创作为什么会那么精彩?很简单,在画室里一张画可以磨很长时间,无人知晓,而且通过电脑等很多现代技术,完成一张稿子并不难。但面对自然物象,在大庭广众之下,要把物象直接准确地画入纸上,平时养成依靠其他技术解决造型问题的习惯,此时却是一筹莫展了。所以,我们平时的创作起稿也要尽量靠自己的双手去完成。另一个问题是不要完全依赖拷贝台勾稿,长此以往,你本来具有一定的造型能力,也会逐渐消失,当面对写生时,物象造型岂能让你随意挥写?

我的教学方法,就是一开始就让学生拿起毛笔写生。这种强化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造型问题,要求做到胆大心细,严谨有序,在放任自由发挥的同时慢慢寻找物象特征,寻找写生规律与用笔方法。

深度解读|未君:我对花鸟写生的重新认识

未君 线描写生之——白玉兰 65cm×45cm 生宣 卡纸 设色 2022年

3.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

在论及写生实践这一课程,很少有人提及或者忽略了艺术家的精神状态。我们都知道,无论做什么,你精神状态不佳,可能干不成事,或者干不好,甚至把好事干成坏事。写生亦是如此,带着一个不佳的精神状态去写生,你很有可能把一朵非常灵动美丽的花画得无一点生机,把一片坚挺有力的叶子画得软塌塌的,像生了病似的。这样出来的写生作品,显然失去了原有的物象特征,也不会显现出艺术美感。所以,我们写生时,要保持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保持一颗充满激情的心灵去与自然对话,交流,倾听自然最美的声音。看见自然最美的物象,你会有一种无法掩饰你内心喜悦、激动的心情,你想要迫不及待地去表现它,赞美它,抒写它,这样的写生作品,自然是事半功倍的。

许多理论家经常谈及笔墨精神,其实笔墨精神更多地反映在艺术家本人的精神状态中。什么样的状态,什么样的性格,自然画出什么样的画,写出什么样的文章,这是毋庸置疑的。我们说画如其人,文如其人,就是这个道理。艺术作品的高度绝对阐述的是人的“向内”,是在不断对话世界的一种最默契的表达。

深度解读|未君:我对花鸟写生的重新认识

未君 线描写生之——人淡如菊 65cm×45cm 生宣 卡纸 设色 2022年

4.要有超人的理解能力

常有观者感叹,这画上的花比现实中的花还要美,这画上的树比现实中的树还要精神。这是因为画家在写生创作时已经升华、提炼了我们眼前的景致,倾注了画家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主观感受的提炼。所以,我们崇尚自然,敬畏自然,培养自己对自然美的感受,理解自然物象的千变万化这一客观规律是很有必要的。

大自然中,无奇不有,只有你看不到的,没有你想不到的。就是说凡你所想的,大自然中都可以有,这话虽然听上去有些夸张,但事实如此。所以,面对自然物象,你可以夸张,可以提炼,可以概括。这是绘画艺术赋予你在主观感受方面的权力,客观不存在,你的主观感受可以存在。我们不仅要画眼前景象,还要画出你心中景象。只有这样,你才不会像照相机一样去捕捉圈定的镜头,照搬对焦中的自然。所有的艺术作品最终表达的都是艺术家所理解之后的灵魂深处的东西,它必须忠实于自己,首先是能打动自己,然后才能去打动别人。无论写生与创作,中国画的艺术表现终极目的就是体悟自然世界的一种过程,它是通过我们的笔墨表达自己对于自然世界的最真实感受,它是链接自然世界与人文思想精神最为紧密的纽带。

深度解读|未君:我对花鸟写生的重新认识

未君 线描写生之——谦谦君子 65cm×45cm 生宣 卡纸 设色 2022年

深度解读|未君:我对花鸟写生的重新认识

附步骤:线描写生之——人淡如菊

深度解读|未君:我对花鸟写生的重新认识

1.忘掉从前,重拾自信

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我们最大的特点就是要不断转变观念,迎接一个又一个新的挑战。它可以很简单,立意、勾线、造型、设色,营造意境,它也可以很复杂,复杂到你要绞尽脑汁,复杂到要你试图打破自己原有的审美观念而进行当代的语境转换,最后遵循自己的内心,进入诗意的表达,阐释对于生命,对于自然世界的一切从微观的宏观的角度进行全新的整理与布局。

不可否认,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任何自然界的生命都是在不断演化、创新与进步的,许多事物在演化过程中你是看不到的,但它加速了我们这个民族优良传统在文化进程中的良性循环。在艺术实践这个过程中,它依然如此,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自省与自信,不断否定自己与重构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突破自己,做到每一幅作品有新意,有 创意,有与众不同新奇的内涵。

深度解读|未君:我对花鸟写生的重新认识

未君 线描写生之——姜花 65cm×45cm 生宣 卡纸 2019年

我记得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先生有一句经典名言,那就是“千篇一律的美不叫美”,我当时转发这条微信链接时,阅读量就达到一万多,为什么范先生会说出这样深具哲理的话?不难发现,我们有时会看见一些艺术家二十年,三十年依然在反复地重复原有的笔墨结构体系,没有任何改变过。所有作品千篇一律,一本厚厚的画册,看一幅画就不想看下去了,因为每一幅画在图式上基本一致。所以,我提出忘掉从前的辉煌,重拾自信的去架构自己或者从未触碰过的新的笔墨,尤其架构自己所需要的全新的语境观念,只有走出原有固定的模式,哪怕你在图式上做一些新的探索,做一些微妙的改变,你都会获得新生。

深度解读|未君:我对花鸟写生的重新认识

未君 线描写生之——君子之风 65cm×45cm 生宣 卡纸 设色 2022年

深度解读|未君:我对花鸟写生的重新认识

附步骤: 线描写生之——君子之风

2.好读群览,注重文脉

一代文人画大师,海派巨匠陆俨少先生1990年在他的《学画微言》中提出:“十分功夫:四分读书,三分写字,三分画画。”画外功夫占了七分,可见读书的重要性。时代的变迁中,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快速崛起强大,已引发世界关注。在人们尽情享受物质生活所带来的快感的同时,我们的文化却在悄悄遗失,于是,快餐文化已成为当下社会中一种反常的社会现象。而手机文化显然已成为一种潮流,完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打破了我们原有几千年的文化阅读模式。尤其纸本阅读的可悲,近些年,国内许多大牌杂志期刊纷纷倒闭,出版社压缩各种书籍出版,图书馆,书店里寥寥无几的阅读人群,人心浮动,人们聚在一起谈论的都是如何卖画,如何争名夺利,而谈论文化,真正交流文化艺术的人群少之又少了。我甚至还听说,一个带中国画研修班的老师,十分反对学生读书,学生想请教老师看买些什么书读一读,却遭到老师的讽刺。老师不读书,还反对学生读书,这是非常可怕的。

深度解读|未君:我对花鸟写生的重新认识

未君 线描写生之——禾雀花 65cm×45cm 生宣 卡纸 2019年

古人云:“画是有形诗,诗是无形画。”艺术家首先应该是一个文化人,要有诗人一样浪漫的情怀,要有散文家一样会抒情的眼睛,要有小说剧作家一样的深度与厚度,要有哲学家一样睿智的眼光,还要有高人贤达一样崇高的境界。当然,艺术家不可能人人都能成为诗人,这是不现实的。虽然说做小菜生意的小贩和企业大佬,如有兴趣爱好,都不妨碍你画画,更不会妨碍你读书做学问。作为体制外的艺术家,解决我们的一日三餐固然是最重要的,但然后呢。伟大领袖毛主席曾说:“一天不读书就赶不上刘少奇。”可见,读书对我们从事文化艺术工作者来说尤为显得重要。曾有人问我,学了几年画,也曾到处去写生,但依然不得要领,画不出像样的作品。我问之,你平时读书吗?对方一脸茫然,摇了摇头。画画看似简单,但要成为一名真正的艺术家其实有多难,除了才情、天赋秉性、勤奋努力,有好的老师,还有一点至关重要,就是读书。只有读书,你才能有深刻的感悟。对待什么事情都一知半解,死抠硬磨,画了多少年,构图问题没解决,笔墨问题没解决,色彩问题没解决,且还不读书,又岂能成功?我曾反复跟学生探讨交流这一点,如果打通中国传统文脉,吸收文脉之精华,会使你在艺术上更上一层楼,在几千年博大精深的传统文脉面前,我们永远都只是一个学生,为此,本人也一直在孜孜不倦努力学习中,深感越学越难,越学越不易,越学越觉得自己很渺小。

我们说一个人的进步与伟大,其实是思想的伟大与进步,艺术家在技术技法上的提高,如果没有文化的支撑和后援,你的技法最终是很难进步的,艺术也不会长远的。我们纵观历史,从唐宋元明清以来的所有书画大师,无一不是具有深厚学养的。当然,最后我们要“师造化”,那也是在进入艺术实践阶段后的一种对于自然世界的另一种“阅读”方式。

深度解读|未君:我对花鸟写生的重新认识

未君 线描写生之——三生桃花 65cm×45cm 生宣 卡纸 设色 2022年

3.自然为师,修炼日常

读书的方式有很多种,我们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去一点一点的做,一点一点的积累,但梳理传统文脉,增强自身理论修养,已成为艺术家的一门必修课。之后,我们才开始以自然为师,进入另一处视野空间进行自我修炼,那就是写生。黄宾虹的老师郑珊就曾说过:“不师造化,不得天地之妙,便无画中之巧。”元代黄公望在《写山水诀》里曾写道:“皮袋中置描笔在内,或于好景处,见树有怪异,便当模写记之。”可惜他并无写生作品存世。董其昌曾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又论“画家以古人为师,已自上乘。进此,当以天地为师。”以古人为师,关键是“通古今之变”,进而以天地为师,是“究天人之际”。

五代时荆浩在太行洪谷写生,据说画松数万本,这已经是见到相对早的古代画家写生例子了。正如荆浩所言,写生的过程是“搜妙创真”,“妙”是客观存在的,也是画家的感受,“搜”是需要画家的主观努力所得,“搜得妙”与“画得好”的关系最密切。后来龚贤等画家有一些类似于指导学生写生的课徒稿,但是他们的写生作品很少看到流传,包括弘仁等一些画家,他们的写生几乎就是他们的创作,我们看到的就已经是成品了。但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仔细研究一下,还是可以去窥视其写生中的一些痕迹的。

深度解读|未君:我对花鸟写生的重新认识

未君 线描写生之——棕榈园 65cm×45cm 生宣 卡纸 2019年

国画大师关山月先生认为,写生首先除了要注意代表传统国画中用笔技巧总称的“写”字之外,更要注意那个“生”字。在传统绘画理论中,从最初提到“写真”到“写生”,从“览之若面”到“气韵生动”,无不重视这个“生”字,这是对物象生动的神情、典型的姿态等客观造型上更高的艺术要求,又是作者活生生的个性气质及艺术风格。忽略了这些而只重视形色上的酷似,只能是将生动的对象描绘成呆板的标本,如此写生有何意义呢。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是中国美学史上“师造化”理论的代表性言论,强调和明确了自然对于艺术创作的重要性,从艺术的本质上讲不是再现模仿,而是更重视主体的抒情与表现,是主体与客体、再现与表现的高度统一,是画家内心感悟和自然唯美主义色彩的高度结合。从这一点上讲,我们的工笔花鸟画教学或创作对于写生是多么重要的一个课题。大自然中的花卉、植物以及蔬果、禽鸟等等,的确是每一位花鸟画家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深度解读|未君:我对花鸟写生的重新认识

未君 线描写生之——荷塘 65cm×45cm 生宣 卡纸 2019年

4.自由严谨,不偏不倚

英国艺术史大师贡布里希的艺术主张“图式——修正”理论体系为艺术史建立了明确的发展脉络。“图式——修正”不但是艺术史的发展路线的总结,也包含了艺术家的创作实践理论。艺术家首先要遵循传统图式,“图式”决定艺术家画什么,怎么画。其次,艺术家在遵循“图式”的基础上,还要修正“图式”。艺术家发挥自己的天才,运用自己的创新之法,实现对传统图式的突破,从而寻求自己的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当下,写生已成了中国画学习和创作的重要途径和实践活动,我们只有通过对自然的写生,才能打破积年的陈规,使艺术家在自然中寻求物象的变化和理法,扩大中国画的表现领域;只有通过写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传统绘画中的各种技法和图式、程式,并在写生实践中去追寻它们与现实生活的源流关系,最后把传统的技法和描绘的经验真正变成自己的囊中之物,才能在掌握和使用它们的基础上将其进一步上升成为理性的认识。

深度解读|未君:我对花鸟写生的重新认识

未君 线描写生之——棕榈园 65cm×45cm 生宣 卡纸 2019年

我认为这种对于自然的理解可以自由的发挥,如果受到太多条条框框的限制,就束缚了我们对于“图式”的认知。我们所有前面所学到的知识,技法上的,理论上的,传统的,融合中西的,等等,都要揉碎了再整合。清代石涛有着一种美学观点,就是"'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意思是艺术家不要为传统技法所束缚,但要合乎艺术规律地进行创作,则其艺术活动便进入身心自由的状态,从而达到审美活动的至高境界。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也有句座右铭:“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讲的都是不要过于沉溺于传统技法。古代画论里有:先需得法,中需有法,后需变法,无法之法乃为至法,大师无技巧。所谓大道无术、大道至简等,说的都是“大师无技巧”的高度和境界。

深度解读|未君:我对花鸟写生的重新认识

未君 线描写生之——棕榈园 65cm×45cm 生宣 卡纸 2019年

所以,我们有时又讲“不偏不倚乃为大道”。老子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造化自然”被誉为中国绘画美学的最高境界,这也是中国老庄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核心思想。哲学方式决定了中国人对于自然的定义,宗教则为哲学方式增添了生命和精神。我们写生,画的是物象,传达出的是神韵,所谓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在“似与不似之间”,“以形写神”的最终目的是“达意”和“传神”,最终使物象和艺术家的情感,精神风貌,内在修为融为一体而至最高艺术境界。

深度解读|未君:我对花鸟写生的重新认识

未君 线描写生之——芭蕉园 65cm×45cm 生宣 卡纸 2019年

结尾:

意境的营造,形象的塑造,构图布局的安排,笔墨及色彩的处理,笔墨的力度美,都是艺术家“内在”修为的体现。画家的生活阅历、思想感情、审美水平,都会从作品中清晰见到。 没有文化根基和底蕴的艺术是轻浮的,是缺乏强有力的生命力的,也是经不起历史考验的。人格的塑造与完善,必将成为中国文化在中国历史文明进程中不断提炼、传承和完善的文化体系的一种重要架构。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它充分反映中国人思维模式和审美理念,也代表着中国人的集体人格和智慧。中国画中蕴含着深厚的中国哲学、思想与文化内涵,对于现代社会的艺术建构具有重要的资源性能量。那种只看头衔,名气,市场润格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艺术实践证明,只有遵循中国文化传统,吸收时代养分,注重人格的修炼,才有可能推动中国画的健康有序发展。而建立豁达襟怀的人格和对大自然的深切体悟,增强文化自信,自律才是中国画立足于世界绘画艺术之林的最高核心,也是当代中国画的存在价值和意义。

这个春天,几乎被“疫情”笼罩,我在想,广袤的田野里一定开满了金灿灿的油菜花,山川河流开始涌动一茬又一茬春雨春汛。我流连在住宅小区附近,也很想撒开腿去奔跑,或长途跋涉于山川深处,却无奈只能寄情于笔墨,在紫藤花架下,留下一帘长长幽梦。

数月未曾动笔行文,一念之间,鼓捣出以上文字,纯属闲聊或个人一家之言,还有许多要谈的具体话题留待下篇纠正和补充,这里仅作抛砖引玉吧,请各位方家指正,也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在下方留言讨论,在此一并致谢。

未君于2022年4月20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