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90年代就崭露头角的当代艺术家,现在都怎么样了?

作者:玩转绘画

我们都知道艺术家

想要功成名就

就必须经历时间的考验

今天小志带大家回顾一下

那些90年代小有名气的艺术家

如今过得怎么样了?

1

陈丹青

90年代就崭露头角的当代艺术家,现在都怎么样了?

陈丹青-1995年10月成都

1953年陈丹青出生在上海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在当时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第一次让陈丹青出名的作品则是《西藏组图》,《西藏组画》总共分为7幅画,完成于拉萨。

90年代就崭露头角的当代艺术家,现在都怎么样了?

《西藏组画·牧羊人》草图 1980

2023年,陈丹青的代表作《西藏组画·牧羊人》,以RMB1.61亿天价易手。如今,他不仅是一位画家,更是一位文化评论家、教育家。他的艺术作品风格独特,笔触之间充满了对时代、对社会的深刻洞察。他的画作不仅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思想的启迪。

90年代就崭露头角的当代艺术家,现在都怎么样了?

《西藏组画·牧羊人》 78.6×52.3cm 板上油画 1980

2

毛焰

90年代就崭露头角的当代艺术家,现在都怎么样了?

毛焰-1993年2月南京

毛焰,1968年生于湖南湘潭,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居南京,任教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任中国油画学会理事。

90年代就崭露头角的当代艺术家,现在都怎么样了?

《自画像》 49.5×44cm 布面油彩 1989

2020年6月4日,毛焰以2019年度公开拍卖市场作品总成交额506万元人民币名列《2020胡润中国艺术榜》第72位。

毛焰专注于创作与当代有些疏离的肖像画,甚至把一个人物前前后后画了近20年。他的天才,即纯粹,“纯粹到极致,就有意义。”

90年代就崭露头角的当代艺术家,现在都怎么样了?

毛焰一直以他的观念性肖像绘画受到世人瞩目。作品中极端的技巧主义倾向来源于作者繁锐的感受力,这种天赋是画家传神写照的根本。

细致如神经末梢的刻画显示了形、神相融的境界,这是肖像艺术中趋于完美的体现。毛焰这种融贯通的成熟的观念和风格出现于九十年代中期,代表着中国写实绘画的新高度。

90年代就崭露头角的当代艺术家,现在都怎么样了?

《圆屏和风衣男》150×100cm,布面油画,2023

3

方立钧

90年代就崭露头角的当代艺术家,现在都怎么样了?

方力钧-1993年9月北京

方力钧,1963年生于河北邯郸,1983年毕业于河北轻工业学校陶瓷美术专业,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

90年代就崭露头角的当代艺术家,现在都怎么样了?

2020年6月4日,方力钧以2019年度公开拍卖市场作品总成交额2,718万元人民币名列《2020胡润中国艺术榜》第26位。

2022年6月28日19时,中国嘉德开启了今年内地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首个夜场。方力钧的《系列二(之四)》以6382.5万元成交,创下艺术家个人最高拍卖纪录。

90年代就崭露头角的当代艺术家,现在都怎么样了?

《系列二(之四)》1992年 布面 油画 200×200cm

然而,关于方力钧的最新消息,则是一副颇有争议的作品,2022年9月,在西安美术馆,,为了纪念袁老诞辰而进行了小型绘画展览,不少人在展览中发现了这样一幅作品,这幅看似致敬的作品,却显得非常的怪诞离奇,不仅将袁老的头发改为光头,脸上多了几个小孔,头部后方还多了一笔不明何意的“小辫子”。

这样的“过度发挥”,立刻就引起了网友们的全面不满,大多数网友认为,对于伟人来说,作画要符合基本的尊重,可以适度发挥,但是不能荒诞描绘和歪曲,更不能丑化。

90年代就崭露头角的当代艺术家,现在都怎么样了?

由此可见,方力钧的作品在价格上已经获得了成功,但仍有不少人难以接受他的画风。

“如果不按照这个唯一的标准去做事的话,我能得到什么?结果发现如果我不要这个标准的话,我就得到全世界了。”—— 方力钧

90年代就崭露头角的当代艺术家,现在都怎么样了?

1993年《纽约时报周刊》封面

4

刘晓东和俞红

90年代就崭露头角的当代艺术家,现在都怎么样了?

刘晓东和俞红-1993年2月北京

刘晓东和俞红是行业内公认的“神雕侠侣”。

刘小东,1963年生于辽宁,1988年获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学士学位;1998-1999年在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鲁登塞大学美术学院研读;1994年至今在中央美术学院。

喻红,中央美术学院教师,1966年生。1980年进入中央美院附中,1988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199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读硕士研究生班。现任教于中央美院油画系。

90年代就崭露头角的当代艺术家,现在都怎么样了?

年轻时的喻红与刘小东

八十年代初期,随着国门的打开,一批油画家开始到西方学习。当时由于摄影术的发明,西方的油画正由古典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而第一次接触油画的中国人,像西方学习的,大多是已经被封为经典的古典主义绘画。

1980年,喻红刚上大一,被布置要画一张《大卫》,她花了四个星期创作了《大卫》石膏肖像,被靳尚谊誉为 “央美史上最好的一张《大卫》,并且在1981年登上了全国美术素描教材的封面,可谓央美校花,美貌与才气并存。

90年代就崭露头角的当代艺术家,现在都怎么样了?

喻红《大卫》石膏肖像

在轰轰烈烈的80年代,喻红与刘小东的爱情是中央美院的一段传奇,因为两人差异极大:一个高挑漂亮清雅,生长在北京,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另一个个子不高其貌不扬,出生在锦州,父母都是工人。

两个差异极大的人却因为美术走到了一起,最终,喻红经历了爱情、婚姻、家庭,最终成为一位母亲。

90年代就崭露头角的当代艺术家,现在都怎么样了?

喻红《目击成长系列》

而刘晓东在艺术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2020年6月4日,刘小东以2019年度公开拍卖市场作品总成交额6841万元人民币名列《2020胡润中国艺术榜》第10位。

艾未未(世界著名艺术家,2010世界艺术影响力榜名列第十三位)评价刘小东的作品以极大的力量表现呈现出一个国家的伤口和一个艺术家的无言的立场。

90年代就崭露头角的当代艺术家,现在都怎么样了?

刘晓东 《喻红》 2021

5

何多苓

90年代就崭露头角的当代艺术家,现在都怎么样了?

何多苓-1993年2月成都

何多苓,1948年5月生于成都,中国当代抒情现实主义油画画家的代表,“伤痕美术”代表人物。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班,现居成都,成都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20世纪80年代初,何多苓即以《春风已经苏醒》《青春》等作品轰动一时。

90年代就崭露头角的当代艺术家,现在都怎么样了?

《春风已经苏醒》95×129cm 布面油画 1982

1994年参加美术批评家年度提名展,1996年参加上海美术双年展。作品为中国美术馆、福冈美术馆等海内外艺术机构和收藏家收藏。

2020年6月4日,何多苓以2019年度公开拍卖市场作品总成交额1,329万元人民币名列《2020胡润中国艺术榜》第43位。

90年代就崭露头角的当代艺术家,现在都怎么样了?

《青春》 20世纪80年代初

近年来他频繁地变换创作主题,从动物、无人的风景到很小的人物画,除了静物,各种主题都尝试了一遍。在处理方式上也比原来更自由、更抽象、更虚无缥缈。

一个画家应该把生活中所有的变化体现在画面上,毫无保留地呈现给观众,这是一种真诚。每一次转化都是自然而然的,并且有迹可循。这样的变化与年龄有关。他尊重进化论,人生观和创作思路也总在变化中,但变化和进步无关,它不是一种价值判断。他用越发宽容、本质的眼光观察世界。

90年代就崭露头角的当代艺术家,现在都怎么样了?

《鸟飞绝》

400×450cm 布面油画 2020

90年代就崭露头角的当代艺术家,现在都怎么样了?

《 原上草》No.3 200x150cm 布面油画 2021

6

曾梵志

90年代就崭露头角的当代艺术家,现在都怎么样了?

曾梵志-1991年8月武汉

曾梵志,1964年生,湖北武汉人,中国当代画家,1991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

曾梵志出生于湖北武汉的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父母是一家印刷厂的工人。由于醉心于“乱涂乱画”,曾梵志中学便辍学。17岁时,他与一些热爱美术的朋友到处游历,在北京和上海接触了西方的现代画家的作品,他立志进入艺术的殿堂学习,却因为文化课不好,连续四年高考都名落孙山。直到1987年第五次高考,他才考上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

90年代就崭露头角的当代艺术家,现在都怎么样了?

《忧郁的人》布面油画 1990年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曾梵志才慢慢进入大众视线,曾梵志的创作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敏锐的社会批判,受到评论界广泛的赞誉。

他的作品严谨而独特,“假面具”的符号,在单纯而平静的背景衬托下,表现出人们的精神状态,带着烦躁不安,虽有调侃的意味,却让人观之有沉重感,象征的表现主义手法给人们留下了鲜明的印象,也得到社会民众的持续关注。

90年代就崭露头角的当代艺术家,现在都怎么样了?

《 面具系列11号》布面油画 1994

2001年,《最后的晚餐》完成后,立刻被比利时富商、收藏家尤伦斯夫妇直接收藏。12年后的2013年,作品出现在“香港苏富比四十周年晚间拍卖”中,以7000万港元起拍,经过十几轮的叫价,最终以1.81亿港元的天价成交,远远超过拍卖前预计的8000万港元。

这一成交价让曾梵志成为亚洲最贵艺术家,也让全世界为之瞠目结舌——这是第一件过亿成交的亚洲当代艺术作品,也刷新了亚洲当代艺术的拍卖最高纪录。

90年代就崭露头角的当代艺术家,现在都怎么样了?

《最后的晚餐》布面油画 2001

90年代就崭露头角的当代艺术家,现在都怎么样了?

《无题》布面油画 2022

曾梵志已经连续十五年入围胡润中国艺术榜,胡润常青树中国艺术家榜,2014年位列榜首。

胡润表示:“我们艺术榜创立十五年来,曾梵志是唯一一位从未离开过榜单前十的艺术家,这也说明了收藏家对他作品价值的认可。”2022年曾梵志成交额增长26%达到3.4亿元,蝉联第二。

90年代就崭露头角的当代艺术家,现在都怎么样了?

《闪烁绘画-光III》2019-2023年 布面油画 480 x 400 厘米

7

罗中立

90年代就崭露头角的当代艺术家,现在都怎么样了?

罗中立-1994年6月重庆

罗中立,1948年出生于重庆郊区,1968年从四川美院附中毕业后主动到大巴山农村生活10年。17岁时顺利考入四川美术学院附中。1978年3月,罗中立成为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大一新生。

1980年创作油画《父亲》,这幅作品破天荒地展现一个农民形象的作品,以其创造性的思维和深刻的内涵不仅震动了美术界,也波及于社会,并引起了一场关于形象的真实性和典型性、形式与审美的讨论。

90年代就崭露头角的当代艺术家,现在都怎么样了?

《父亲》1980年 画布油彩 215×150cm

在创作完《父亲》之后,没过多久,罗中立在姊妹篇《春蚕》中用同样的手法刻画了一位养蚕的“母亲”,不同的是,后者隐去了对人物面部的刻画,通过银白的发丝和骨节分明的双手,以“春蚕到死丝方尽”隐喻农村女性为了生计而操劳的岁月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6月,创作于1982年的《春蚕》以4945万元成交于中国嘉德春拍,成为罗中立二级市场上的最贵作品。

90年代就崭露头角的当代艺术家,现在都怎么样了?

《春蚕》布面油画 1982

近些年,罗中立的画风变化很大,有人说这是艺术家的必经之路,也有人说是技术的退步,不管怎么样,罗中立的作品都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的名字。

其实他画作的内容没变,依然是他的“大巴山宇宙”中农民的劳作、生活和爱情,使用的却是极度灿烂的颜色和随性大胆的线条,以及从中国民间艺术中吸取的石雕、木雕、染色等手法。他也用这种自创的绘画语言重绘了艺术史上许多名作,包括塞尚、凡·高、库尔贝的作品。

90年代就崭露头角的当代艺术家,现在都怎么样了?

《雷阵雨》布面油画 2001

90年代就崭露头角的当代艺术家,现在都怎么样了?

《父亲变形之二》纸本油画 2003

90年代就崭露头角的当代艺术家,现在都怎么样了?

《重读美术史-库尔贝·双人体》布面油画 2015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