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季度工业运行“稳”字当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起中国城市

4月19日,工信部发布了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的相关数据,“稳”字成为关键词。

一季度工业运行“稳”字当头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高于去年四季度2.6个百分点,呈现逐季回升的良好态势。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 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 罗俊杰:一是工业生产保持平稳,二是制造业占比进一步提升,一季度为28.9%,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达到2016年以来最高值。

一季度工业运行“稳”字当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起中国城市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2%、8.1%,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7.7、1.6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140.8%、24.3%、10.2%。

迎难而上 夯实工业之基

今年一季度工业数据整体平稳,但有一点值得关注,三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5%,降到临界点之下,比二月份下降0.7个百分点,这也意味着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有所放缓。

受疫情、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当前工业经济运行面临诸多困难。特别是三月份以来,受疫情影响,多个省份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面临挑战。那么各地是如何在压力之下,保证工业经济稳定运行的?我们选择了宁波、成都、合肥、佛山四地进行调研。

选择这四座城市的原因,一是他们的工业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占比大、水平高,其次,今年一季度,这四座城市的工业经济在困境下都实现了稳定增长。

从今天(20日)开始的四天时间里,我们将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制造业人才培养等维度带您去看看这四座城市是如何迎难而上,稳中求进的。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起中国城市

在对宁波、成都、佛山、合肥近五年的产业发展数据进行梳理的时候,我们发现新能源汽车产业,是这四座城市共同的发力点。从上游的原材料,到中游的零部件,再到下游的整车,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起了这四座城市。

一季度工业运行“稳”字当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起中国城市

从企业的增量上看,过去5年,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增速最大的是宁波和佛山,增幅分别是58%和140%。展开来看,目前,宁波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中,有五分之一的规上企业是集中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新赛道——电池、电控、电机领域;再来看佛山,作为首批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用广东城市群的牵头城市,5年间已经聚集了100多家氢能企业和机构,氢能产业项目计划投资总额超过400亿元。

一季度工业运行“稳”字当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起中国城市

四座城市中,合肥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相对较小,但是在整车制造领域却有着雄厚基础,整车制造企业数量在5年前就已超过其他三座城市。近几年合肥在机动车充电销售(电动车充电站建设)、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和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上增速明显。

对比四座城市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数量,成都一直居于榜首,5年间基本维持在2.7万家左右。

新能源汽车产业“突围”断链困境

一条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把四座相隔甚远的城市串在了一起,而这条产业链也是大陆制造业众多产业链当中,链条最长、拉动产业最多的产业链之一。

但是自3月份以来,因为疫情、原材料等诸多原因,不仅是这四座城市,在全国范围内,多家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和零部件企业都面临着供应链断链的局面。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是宁波市两大重点打造的万亿级产业集群之一。在宁波北仑灵峰工业社区,聚集着大批新能源汽车配件企业。宁波鑫达模具是一家为新能源汽车结构件压铸模具的汽配企业,由于企业的一部分配件涂层项目外包给了江苏的一家企业,因为疫情,江苏这家企业无法将完成涂层加工的配件发回宁波,导致后续的再加工无法进展。

宁波北仑大碶街道灵峰工业社区“锋领企服”工作人员 刘桦林:我们最近走访企业,有一个企业就是专门做涂层的,园区这边先跟他们去沟通下,因为你这个货要得急,看看他们能不能把这批货先插进去先做。

一季度工业运行“稳”字当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起中国城市

宁波鑫达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 金可妤:因为零配件跟不上,导致我们订单的交付时间可能会有影响,目前社区这边已经帮我联系了好几家供应商,我们后续会跟他们进行技术对接,并且完成零部件的生产。

为了在最快的时间解决供应链、人工、物流、资金等一系列问题,灵峰工业社区党委牵头,组建复工联盟,打造防疫同标、员工同用、资源同享的抱团复产模式。

一季度工业运行“稳”字当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起中国城市

在合肥,由于新能源汽车的整车企业较为集中,受疫情影响较大,当地政府正在通过产供协同发展,进一步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强链补链。

合肥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 曾艳:支持龙头企业构建本地的产业生态链。目前已经完成了16种零部件,23种芯片的本地的验证,也推动了45家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

而在成都,尽管新能源汽车的供应链受到了一定影响,但是依托产业联盟和供需对接平台打造的300公里半径配套圈,已经形成了竞合互补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得益于这一优势,一季度成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同比增长220%。

一季度工业运行“稳”字当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起中国城市

成都市绿色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圈联盟秘书长 邓小亮:积极协调物流主管部门帮助企业缓解国内物流通道受阻问题和海外零部件进口问题。配合政府部门大力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鼓励支持使用国产芯片替代,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一季度工业运行“稳”字当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起中国城市

目前,工信部也在4月11日正式上线“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协调平台”,帮助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企业及时反馈和解决实际困难问题。通过平台可对复工复产、物流运输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进行信息交流,建立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企业问题诉求与反馈机制,以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实际困难问题。

一季度工业运行“稳”字当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起中国城市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 郭守刚:牵头组建汽车半导体推广应用工作组,加强整车、零部件和芯片企业之间的供需对接;实施“容缺受理、先办后补”等便企服务措施,促进替代产品装车应用;会同地方工信主管部门协助解决企业物流运输、复工复产等问题,加强央地协同解决零部件供应断点问题。

探访汽车行业大数据平台

可以看到,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业自身,都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断链”风险。4月中旬开始,一些暂时停工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已经开始陆续恢复生产,产业链企稳,继续发挥稳定工业增长的作用。跟随记者探访汽车行业大数据平台,看看目前大陆汽车产业的生产情况

总台央视记者 宋菀:我现在是在工信部装备中心,我身后这块大屏是汽车行业大数据平台,在我右上方的这块屏幕上显示的是大陆新能源汽车生产趋势柱状图,通过这张图表我们可以看到,从去年4月到12月,大陆新能源汽车的乘用车产量是在稳步提升的,在12月,新能源乘用车月产量达到50万辆,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从今年1月份开始,新能源汽车的产量有所下降,不过从今年3月份开始,这个数据又有了明显的回升,新能源乘用车月产量超过43万辆。

一季度工业运行“稳”字当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起中国城市

同时在这个平台上,还显示了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统计数据,大家能够看到2022年大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的实时监测数据,这里的数据每增加一次,就意味着有若干台新能源汽车生产完成。另外在右侧还有一个环形图,显示的是新能源汽车续驶里程数据,目前在大陆续驶里程大于等于500公里新能源汽车占比超过了47%,这也说明了大陆新能源汽车技术在逐步提升。

一季度工业运行“稳”字当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起中国城市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主任 瞿国春:当前由于疫情、自然灾害以及复杂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影响,出现锂、镍等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车用芯片、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供应紧缺等情况,我们认为这都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这些问题要通过进一步发展,大家的高度重视来进一步解决。

朝闻晨评:相互支撑 共渡难关 共创新局

一季度工业运行“平稳”,但并不“平坦”,在迎难而上中体现着“振作”的状态。一边助企纾困,一边着力培优,在保畅通中促转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是其中一个生动的缩影。疫情点多、面广、频发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但新能源产业在努力让自己的产业链保持连接状态。

相关的努力,不只是短暂的救急,而是立足长远,构建更安全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不只是个别企业自己在努力,而是全产业链上下游之间,一个地区的产业集群之间,大家相互支撑、共渡难关、共创新局。

这努力中,有宏观政策的引导,有政府合理的帮扶,更有市场主体按照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律而展开的积极作为。中国的工业经济,今天不止一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这样攻坚克难。这就是“稳”字背后的支撑力所在。

来源:央视新闻

记者:张勤 梁丽娟 李天雷 朱虹 张伟 罗宏进 宋菀 李琳 刘轩 唐志坚 李子国

安徽台 四川台 佛山台 宁波台

数据支持:人民数据 中译语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