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代际育儿过程,奶奶是“旁观者”,妈妈是决策人,妈妈焦虑了

生活水平提高,育儿知识越来越容易,但妈妈们的育儿焦虑却越重,这究竟是为什么?

现在同事朋友聚一起,话题从周末去哪里玩,哪里新开的网红店不错,变成了你家孩子周末都学什么?我家孩子的学习太不让我省心了,怎么办?

工作稳定,收入增加了,孩子奶奶、外婆帮忙带孩子,育儿书籍唾手可得,妈妈们为何还越来越焦虑无助了?

代际育儿过程,奶奶是“旁观者”,妈妈是决策人,妈妈焦虑了

一、3口小家庭结构,没机会耳濡目染邻家阿姨带娃

现在年轻妈妈自己从小的生长环境,都是3口之家,且住在社交相对封闭的单元房。

缺少原来开放的家属院,或者农村的熟人社会。从小照顾弟弟妹妹,或者耳濡目染领居家孩子成长的过程。

自己生孩子可能是第1次见证生命的诞生,新生儿对妈妈们来说是完成陌生的,对如何照顾宝宝产生无助感,从而有焦虑的情绪。

代际育儿过程,奶奶是“旁观者”,妈妈是决策人,妈妈焦虑了

之前我们隔壁床的,新手爸爸围着自己刚出生的宝宝非常兴奋,但看到粉嫩的新生儿,愣是不敢动手抱下自己的孩子,说是从来没过抱过孩子,怕抱不好伤到宝宝。

新手妈妈生产前就会加入各类育儿社区中聊天、团购。更多的是希望自己,能够融入妈妈这个群体中,在社群中寻求归属感,来减轻自己焦虑无助的情绪。

手机获取信息的方便,反而加剧了新手妈妈的焦虑。通过手机妈妈们在社群或者互联网上,在获得育儿知识的同时,也萌生出原来我有这么多育儿知识不懂的感觉。通过手机学习的过程,反而发现自己越来越多地不懂,从而更加惊慌失措。

代际育儿过程,奶奶是“旁观者”,妈妈是决策人,妈妈焦虑了

二、家庭权力结构的改变

1、年轻妈妈是育儿方式的决策人

新生儿诞生后,通常都会有长辈帮忙带孩子。原先在传统的家庭中,且信息欠发达的时候,新生儿妈妈的育儿知识,都是从长辈那里获取的。

这种传统模式下,新生儿的妈妈作为一个学习者的心态,长辈就是自己育儿的老师。这种传统模式下,新生儿妈妈因为有长辈育儿知识的支持,容易获得安全感,此时新生儿的妈妈会认为,遇到自己难以抉择的问题,会有长辈为自己拿主意。

代际育儿过程,奶奶是“旁观者”,妈妈是决策人,妈妈焦虑了

然而讯息发展的现代社会。新生儿妈妈会认为,老一辈的育儿方式是落后的。更多的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书籍。

所以碰到育儿过程中的疑问,习惯性或者更相信求助手机以及书籍。对长辈的育儿建议持怀疑的态度。因此遇到事情,决策人往往是新生儿的妈妈。此时的新生儿妈妈,由于经验不足又要做孩子的抉择,因此会感到无助与不安全感。

代际育儿过程,奶奶是“旁观者”,妈妈是决策人,妈妈焦虑了

2、长辈以帮忙者心态照顾孩子

年长的奶奶或者外婆,感受到家庭关系的和谐。以及相信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受过高等教育的一代人,对科学的育儿方式有更多的判断。

因此更多的外婆、奶奶,不插手育儿方式选择的决策,以帮忙者的角色,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主要负责家庭的吃穿方面。现在长辈的思想也更加开放,不再主导育儿的话语权。一切行动听指挥,给育儿过程提供后勤保障,免去婆媳矛盾。

妈妈成为育儿过程的主要决策人,承担更多的压力,使得妈妈对育儿过程,有更低的容错空间。当孩子生病哭闹的时候,会认为孩子的生病是自己的过错没有孩子照顾好,因为妈妈会更加无助焦虑。

代际育儿过程,奶奶是“旁观者”,妈妈是决策人,妈妈焦虑了

三、孩子的成就成为家庭成功与否的标准

传统的家庭关系结构中,婆媳关系,三个代际之间是以婆婆为主的,婆婆掌控着家里的话语权。然后现在一切是以孩子为中心,一切的资源以及时间都围绕着新生儿。

也就是说孩子承担整个家庭的希望,孩子必须成功。在每位父母的眼里,自己的孩子必须是班里的第一名。

每个孩子都倾注了家庭太多的金钱和精力,孩子的主要照料者,通常是妈妈,也就承担极大的压力,当孩子不够优秀时,比如成绩不能名列前茅,可能就会被家人甚至机子怪罪。使得照顾孩子的容错率非常低。

代际育儿过程,奶奶是“旁观者”,妈妈是决策人,妈妈焦虑了

父母现在如此焦虑,可能是我们把育儿看出了一次投资,父母对孩子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希望孩子能产出很高的投资回报,如有优异的成绩。

但当孩子成绩不好的时候,父母就会认为,这次育儿投资是“赔本买卖”,家庭成绩之间就开始相互埋怨、争吵,责备妈妈教育方式不对,怪罪孩子不努力。

也许我们应该把育儿过程,看成是父母、亲子之间的多边合作。父母给孩子提供长期稳定的成长空间,做60分父母,父母与孩子合作前行,给彼此更多的空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