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赵一农丨用大墨狂写山水画,方见真性情!

中国山水画一直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其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加上咫尺天涯近在眼前的视觉效果,将山水画的美诠释的淋漓尽致。从山水画中,我们可以集中体味到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

在当代有一位画家,在他的山水画作品我们很容易身临其境,他有着超高的艺术表现力将人带入所绘的山水画之中。因情而思,因性而立,他的山水画建立在山水的“大善”之上而抒意。代表的是至高无上的生命,是无上的信仰,也是高士隐修之处。他是赵一农,一个用大墨狂写山水禅的画家。

赵一农丨用大墨狂写山水画,方见真性情!

赵一农形象照

人物简介

赵一农(原名,赵玉强),1964年生于河北省,现居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画家。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高研班导师。首都博物馆书画院专职画家。北京山水画院院长。北京市基层文化培训讲师。河北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河北经贸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常务理事。《OPIENTAL 艺术焦点》杂志艺术顾问。国际集邮文化中心“中欧艺术交流大使”。中国画坛最具学术与价值潜力推荐画家。

《中国书画家》报副主编孙秀明曾评价他说:“赵一农先生在对山水的体悟中,以篆籀之笔,狂墨大草入画,把胸中的风云气象与傅抱石的粗服乱发的写意精神相结合,又融入吴冠中先生意识流墨彩意象的精华运笔,故而,我们从赵一农的山水画中,感受到燕赵高士的慷慨激昂的雄风,不拘古法的艺术探索精神。在他的笔下,山水画幻化为风雨欲来之前的黑云压城,破禅入妙的笔墨化境,墨彩交晖的瑰丽华章。让人在如行夜色的笔墨与时空营造的山水意境下,寻求心灵的禅趣与顿悟。”

今天我们邀请画家赵一农围绕着“栗”字创作一幅写意山水画《栗树成林》。

在北京秋季节吃栗子是一种享受,手里捧着一袋刚出炉的,热呼呼的糖炒栗子,在寒风色色的秋日,让人倍感温暖幸福。可以说,栗子就是北京的秋味儿。北京怀柔被称为“中国板栗之乡”。目前,怀柔区拥有栗子树近千株,是目前华北地区最大的古栗树森林,可谓京郊独一无二的人文奇观。

要想画《栗树成林》,首先先画一棵栗子树,图中有近景、中景和远景,并且在绘画过程中一直是贯穿着中锋用笔,书法用笔。老师在创作近景的时候,是用小写意的手法表现。老师表示不管是什么画,都是相通的,要有聚散,浓淡干湿。画板栗的叶子时,将板栗树果实的位置留出来。正所谓“意在笔先”,在画画之前,栗子的位置都需要提前想好。

老师用淡墨点出栗子,其中由于栗子的外壳就像蓖麻一样,上面长了许多刺,所以老师便用重墨将它表现出来。由于此作是中国画中的写意手法,需要将画中的“意”尽显。画远景时,地处怀柔,山峦较多,所以画一些山的远景,以虚实相间,表现整幅画面的生动。画叶子的时候用的重墨,颜色较浓,所以旁边需要用枯笔去做对比,相互呼应。远处的树,基本看不到所长得板栗,但是本身是有的,就需要从意趣的角度去考虑,以点、颜色、色彩等手法表现出来。

到这里《栗树成林》的墨稿基本上就完成了,因为板栗是秋季收获的季节,叶子要有秋天的迹象,所以用黄色、赭石或者胭脂红调色,来烘托秋天的气氛。由于是初秋,山上的草木还有一些绿意,但是又不似春季的绿,所以老师用头绿加了一点墨,来体现苍茫的气息。老师在远山上加了一点曙红,更显得有深秋的意味。之后题款盖章即可。

赵一农丨用大墨狂写山水画,方见真性情!

好了,一幅写意山水画《栗树成林》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喜欢!

作品欣赏

赵一农丨用大墨狂写山水画,方见真性情!
赵一农丨用大墨狂写山水画,方见真性情!
赵一农丨用大墨狂写山水画,方见真性情!
赵一农丨用大墨狂写山水画,方见真性情!
赵一农丨用大墨狂写山水画,方见真性情!
赵一农丨用大墨狂写山水画,方见真性情!
赵一农丨用大墨狂写山水画,方见真性情!
赵一农丨用大墨狂写山水画,方见真性情!
赵一农丨用大墨狂写山水画,方见真性情!
赵一农丨用大墨狂写山水画,方见真性情!
赵一农丨用大墨狂写山水画,方见真性情!
赵一农丨用大墨狂写山水画,方见真性情!
赵一农丨用大墨狂写山水画,方见真性情!
赵一农丨用大墨狂写山水画,方见真性情!
赵一农丨用大墨狂写山水画,方见真性情!
赵一农丨用大墨狂写山水画,方见真性情!
赵一农丨用大墨狂写山水画,方见真性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