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见字如面|纸上的手记,见证了革命先辈的足迹

见字如面|纸上的手记,见证了革命先辈的足迹

方继孝老师,是我采访报道的第一位收藏家。当我在他的书房里,看到他的那些藏品时,一种对历史的亲近感扑面而来,这跟在博物馆里看文物有很大的不同。我亲手拿起保存完好的一封作家柯岩的亲笔信,仔细端详上面的笔记,脑海中浮现出柯岩老师拿着笔伏案书写的情景。见字如面,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

见字如面|纸上的手记,见证了革命先辈的足迹

上世纪80年代的一天,方继孝在逛月坛公园里的一个集邮市场时,偶然发现了一批作家亲笔填写的个人履历和创作经历的登记表信件,这让他兴奋不已。这批作家里不仅有冰心、巴金、臧克家、艾青、丁玲等20世纪80年代初仍健在的文学界泰斗级人物,还有《上海的早晨》的作者周而复、《苦菜花》的作者冯德英、《铁道游击队》的作者刘知侠、《红旗谱》的作者梁斌、《林海雪原》的作者曲波。这些都是他敬仰的人物。从那时候起,他的手迹收藏就一发不可收拾,目前已经收藏了上万件。

见字如面|纸上的手记,见证了革命先辈的足迹

有人说,包含了手稿和信件的名人手迹,是最具有人文情怀的一种藏品,因为从它们折射出的时代影子里往往能还原出一段有体温的历史,而且它们都是独一无二的。

上世纪20年代末,邵飘萍的夫人汤修慧写了一封信给当时的中国银行总裁冯耿光,大意是要抵押家里的股票,以维系《京报》。方继孝老师在一些股票当中发现了这封信,并推断出,这是在邵飘萍被害后发生的事情。汤修慧继承夫志,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要把《京报》办下去。这让方老师很是感动,他专门跑到京报馆旧址前,缅怀这位当时的“女强人”。

见字如面|纸上的手记,见证了革命先辈的足迹

当他拿着田汉《扬子江的暴风雨》的手稿时,他就会想到,当时田汉和聂耳在上海的黄浦江,看到工人们搬送日军货物时悲愤的心情。拍摄的时候,方老师激动的朗读着:“弟兄们,大家一条心,拒绝军火的搬运,我们并不怕死,别拿死来吓唬我们,我们不做亡国奴,我们不做亡国奴,我们要做中国的主人,让我们结成一座铁的长城,把强盗们都赶尽,让我们结成一座铁的长城,向着自由的路前进。”

见字如面|纸上的手记,见证了革命先辈的足迹

书信里的故事深深吸引着方继孝老师,依托自己的收藏,他开始把这些故事一一写下来。他先后出版了随笔集《旧墨记——世纪学人的墨迹与往事》《旧墨二记——世纪学人的墨迹与往事》等,辑校《陈独秀先生遗稿》,与人合著学术论文集《字字珍藏——名人信札的收藏与鉴赏》,《陈独秀遗稿的下落》《徐志摩和中国的康桥》等等。

见字如面|纸上的手记,见证了革命先辈的足迹

方老师身上有一种文人的雅气,也有一种江湖的义气。旧货市场里与他熟悉的那些摊主,大多是从外地来北京,方老师在能力允许的情况下,经常帮助他们度过一些难关。很多人跟方老师成了多年的朋友。

方老师现在仍在收藏,在研究,最近的新书《陈梦家往事》,讲述了更动人的故事。我第一时间买了这本书。方老师给每位买他书的朋友提笔签了名。

向我们提供故事线索,

与我们共度每一个365,

共我们在平凡岁月里收获每一段不凡。

您可通过后台留言的方式联络我们,

共享故事,共尝甜酸。

——En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