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篇小说:回乡之路

回乡之路

1

鱼举人离开家,有许多年了。

鱼举人的名字,是父亲给起的,是渴望他能像古时候一样,考中举人,金榜题名,光宗耀祖,过得好,也能让家里人脸上有光,也能跟着享福。

可是,鱼举人除了童年,和上学的路上,有些美好的记忆外,在走出学校,步入社会那一刻,命运就注定了坎坷。

鱼举人在求学的路上,很是刻苦努力,父亲也咬了牙,供他读书,一直供到镇子里,希望他在这时,能用尽全力,考上市里任何用所学校,将来出来,有个工作,不像他一样,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风里来,雨里去,就是行了。

鱼举人听了父亲的话,一直也很是努力的读书。可是,到了镇子上读结束了书,考了那场决定他命运的试之后,成绩下来了,尽管他用尽了全力,还是没有考上,就带着痛苦和遗憾,回到了家里。

父亲这时,已经得病了,知道了消息后,顾不得为他失望遗憾。母亲也一样,在为了父亲的病,奔忙这。全家人的日子,都陷入到了因为父亲生病,而带来的艰难和晦暗中。鱼举人也来不及失望遗憾,跟着家人一块,为父亲的病,奔忙了。

村庄里的人,以前听着父亲时常在他们面前说过的话,说鱼举人的学习很好,将来一定能考上学,吃轻松饭。就很是羡慕,也鼓励自己的儿女,好好读书。现在,知道了鱼举人没有考上学,在和鱼举人一样失望的同时,就嘲笑,奚落鱼举人,说他父亲给他起那样大也个名字,是白起了。回到了家里,就和村庄里的人一样,是扛着锄头,修地球的人,还什么举人。再想着鱼举人的父亲,有了病,在村里,乡里都没有看好,就想着,鱼举人不但当不了什么举人,吃轻松的饭,家里的日子,在他父亲去世后,怕就艰难了。

鱼举人跟着母亲,一块着急,想着给父亲治病的事情。

在村里,乡里都没有看好,母亲家想着,去城里给父亲治病。可是,家里没有钱。嫁出去的姐姐,都刚成家,都没有钱。母亲在村庄里,也没有借到钱,心里又是失望,又是痛苦。

父亲在村里,当过文书,最后还是村里,看到父亲病成了那样,把村里的钱,借给了父亲。

最初,母亲让鱼举人领着父亲,去城市里看病。说鱼举人读过书,认识字。鱼举人就领着父亲,出了家乡山沟儿,翻了山梁,在山里下柏油路旁,等了班车,和父亲一块,坐上班车,翻越重重山梁,到了大城市里,去给父亲看病。

鱼举人的心里,祈祷着能给父亲把病插出来,能给父亲把病看好,然后在一块,又开始好好生活。父亲的兴致也很高,没有提说鱼举人没有考上学的事情来,而是说着,病好了,将来和鱼举人一块,用双手开创家里美好的生活。父亲的脸上,有了微笑,眼睛里的目光,变得明亮。

只是,鱼举人带着父亲,去医院并没有检查出实质的病情来,买了些药,就回去了。

父亲也感到,自己没有什么大病,回去的时候,兴致很高,给鱼举人说着,等病好了,好做什么,什么,让鱼举人跟着他一块干,将来家里的日子,是越来越好。

鱼举人听着,答应着,脑子里展开的,是新的美好的生活,让他忘却了没考上学的失望,痛苦。

回到家里,父亲吃着药,不知道是药物的作用,还是心理作用,最初的时候,这些药还管用,父亲能吃饭了,脸上蜡黄也褪了一些,人显得精神,目光明亮。

可是,没过多久,父亲依旧吃不了饭,吃了饭,拉不下来,肚子胀得疼。脸上又黄的厉害了。脸上的笑容,眼睛里明亮的目光,就暗淡了下去。

跟着高兴的母亲,又开始了唠叨,说,许是病没有查出来,这药治治了表面的病,起一会儿作用,实质的病,还在身体里边。

借的钱,还有一些,母亲家亲自领着父亲,去城里的大医院检查病了。

没有多久,父亲的病,就检查出来了,父亲得了癌症,已经到了晚期,没有多少的时间了。

母亲听到这消息后,瞬间感到天都塌了,她不敢相信这个事实,也不敢去想,没了父亲,她将来的生活。

母亲对父亲,隐瞒着病情,只告诉他,没有多大的病,吃些药,就能好起来。

父亲的兴致,一就来了,一脸微笑,目光明亮,对母亲说,我就说嘛!我心地善良,能得什么大病。

父亲就憧憬着,等病好了,要和鱼举人一块做什么,让家里的日子,将来过得更好。

母亲听着,微笑着,背地里,却偷偷的抹眼泪。

因为没有多少钱,在医院待不下去。也因为医生说,父亲的病,在医院不管待多久,都是枉然,无法手术,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只能减缓他的痛苦。病人些吃啥,吃啥,想玩啥,就玩,没有多少时间了。

母亲听了这话,就给父亲买了些药,领着父亲,回到了家乡村庄。

父亲依旧做着,病好了,还想干什么的打算。

母亲却在偷偷的,给父亲准备后事,边流着泪。

鱼举人知道了这一现实,面对父亲,微笑着,应和着父亲的话语,背地里,也一样的流泪。他也不敢想象,家里没有父亲的日子。

过了没有多久,父亲吃什么药,都不起任何作用。他也不吃药了。病情越发严重,不要说吃饭,水都难以喝下去,肚子胀得像鼓。脸上越发的黄,像染过一样,人更加的枯瘦,眼睛能放下鸡蛋,手像枯枝。

父亲这时,也就明白了,他得了不好的病,没有多少的日子了,母亲隐瞒着他的病情。

面对这样的现实,父亲没有抱怨,也没有发怒,而是对母亲说着,他这辈子,没有什么遗憾的,该吃的吃了,该玩的玩了,唯一遗憾的,是没有把鱼举人安顿好,他还有找到媳妇,没有成家。

几天后,父亲对鱼举人说了最后一句话:人心自测。然后,渐渐的停止了呼吸。鱼举人拉着父亲的手,看着父亲,感到父亲仿佛不是去世了,而是太累了,睡着了。父亲的手,慢慢冰凉,他却感到这手,曾经是多么温暖。

父亲去世了,嫁在外边的两个姐姐回来了。弟妹都在家里,和母亲一块,给父亲办了丧事。

父亲的丧事办过之后,姐姐回各自家里去了。家里只有悲疼的母亲,鱼举人,弟弟,妹妹。家里被凄凉笼罩了,一下显得那样的空荡。

2

父亲去世后,没有多久的日子,鱼举人就离开了家。

母亲本来嘴巴就唠叨。父亲去世后,许是受了打击,唠叨的更厉害。唠叨鱼举人,也唠叨鱼举人的弟妹。和村庄里,左邻右舍的关系,也处理的很僵,因为她的唠叨,时常和人发生矛盾。

鱼举人没有考上学,本来就失望,痛苦。父亲的去世,一样带给他深重的痛苦。加上母亲的唠叨,让鱼举人越发感受不到生活的希望。感到待在家里,不管使出双手,怎样辛苦劳动,所能获得的,就是夜里有栖身的地方,白天有饭吃。随着年龄一天天的增大,面对家里的残破,母亲的唠叨,感到不要说梦想的爱情,就是连成个家,怕都是奢侈的了。

一次,在母亲的唠叨中,鱼举人发了火,顶撞了母亲之后,背着一个包儿,待了衣物,离开了家。

离开时,鱼举人冲母亲说,我再也不回来了。

母亲说,不回来就好。有本事一辈子不要回来。

鱼举人说,不回来,就不回来。鱼举人背着包儿,头也没有回的离开了家,穿过了村庄,往家乡山沟儿外走去。

鱼举人这一走,就是近二十年。

近二十年里,鱼举人走了许多地方,见识了许多人,经历了许多事情,有些复杂。不过,简化起来说,也简单。最初的时候,到处漂泊,哪能容他栖身,吃饭的地方,就在哪落脚。每每在艰难的时候,也想到过家,想回去。可是,想着父亲去世,家的残破;母亲的唠叨,离开时,说的恨话,感到回去,也一样没有希望。就又咬牙,坚持着,漂泊着。

后来,一样感到,四处漂泊,能落个栖身,吃饭,却一样让人感受不到前途。就到了一个都市里。

在都市里,租住在城中村,找最苦,最累的活儿干,在这都市里,也能落下了脚来。

随着对这都市的渐渐熟悉,鱼举人有一些文化,就渐渐的脱离了这最苦最累最脏的活儿,找到了一些轻松,还比较体面的活儿干。在各个行业,鱼举人都干过。后来,熟悉了许多的行业,也有了一些关系网络,鱼举人的手里,也有了些钱,就开始自己开店,单干起来。没有几年,也挣了些钱。就在这时,鱼举人认识了一个女孩子,后来,这女孩子家成为了他的女人。

在生意最兴隆,鱼举人过得荣耀时,女人死心塌地陪着他,跟着他过着日子,让鱼举人体味到了甜蜜、幸福。

鱼举人和女人,还梦想着,将来在城市里,买了房子,车子,过安稳幸福的生活。女人也陶醉着,对鱼举人说,那时,我给你生个胖小子。

鱼举人没有想到,商场与战场,就在他最得意,生意最兴隆的时候,因为轻信了人,赔光了所有的钱,还欠了一屁股的胀,立刻栖身,吃饭都困难了。而在这时,鱼举人也感到,身体也不怎样好了,女人能与他共甘,却不能共苦,跟着人跑了。

鱼举人在都市里,立刻一无所有,栖身,吃饭都没有着落,就那样飘荡在都市里。以前有钱时,感到这繁华、热闹、精彩的都市,是他的,此时才发现,都市与他没有了任何的关系,他就像最初来的时候一样,一穷二白。不同的是,时光的流淌中,他的青春已经失去,人不年轻了,身体里,还有了难以言说的病疼。

以前有钱时,在都市里,喝酒时,拍着胸脯,很是要好的人,此时电话都打不通了,遇到了也装作不认识。

鱼举人的心里,感到特别的凄凉。心里,就特别特别的想死去的爷爷、奶奶、父亲。也想母亲,兄弟姐妹。想家乡的村庄,那方山水,村庄里的老屋,和那些乡亲。

鱼举人感到,此时一无所有,落魄的飘荡在这冷漠都市里的他,家乡村庄,也许是唯一的依靠,和归宿了。

鱼举人就带着一心的疲惫、伤痕,带着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带着最后的温暖的希望,踏上了回乡之路。

3

从都市,回到家乡的路,其实并不遥远。翻越一座山梁,就到了镇子,从镇子翻越一座小山梁,进入一条沟儿,有一条坑洼的泥土路,走一二十里路,就到了一个村庄,鱼举人的家,就在这个村庄里。

路虽然不远,鱼举人没有想到,他这一离开,就是近二十年,没有回到家乡村庄了,他也有当初一个一脸稚气,充满朝气的年轻人,变成了一个经历了世事,遭遇坎坷,渐渐进入中年的人。

鱼举人想着,当初离开家时,是空荡荡走的,现在依旧空荡荡的回去,把人生走成了一个圆。

此时回去,与走时,不同的是,人不再充满青春、朝气,身上的朝气,脑子里的梦想,早就被现实坚硬,残酷的生活,所磨灭、摧毁了。留在身上的,是岁月和生活留下的痕迹。留在心里的,是经历了许多的事情,见识了许多的让,体味了生活之后的艰难、枯涩。

在离开家乡着多年,鱼举人体味了最初的漂泊、艰辛。经历了艰难、坎坷,最后从低谷,走入了辉煌,眼看着梦想的幸福的生活,就要来临,可是,顷刻间,又化为乌有,从梦想的巅峰,跌入谷底。他又变成一个一名不文,白天不知道在哪吃饭,夜里不知道在哪栖身,居无定所的人了。在这繁华的都市,举目无亲,也没有可以依靠的人,人渐进中年,遭遇这样的变故,心里从豪迈,瞬间感到那样的绝望。再像多年前一样,从头来,在绝望的感觉里,已经不可能。他没有那样的经济实力,也没有那样的心情了。

有钱时,感到都市是自己的,没有钱,落魄时,才感到自己不是都市的。

鱼举人的心里,此时唯一想念,牵系的,是家里的亲人,也想念家乡的山水。想家乡的亲人,一定能够容留他,家乡的山水,一定能够接纳他。

鱼举人坐在班车上,班车依着飘带一样,缠绕在山间的路,喘息着,爬行着,鱼举人的脑子里,那样清晰的浮现家乡村庄的山水,自己的亲人。

头上的天,碧蓝,天底下,是连绵的群山,山并不高,长满了各种树木,随着季节的变迁,改变着颜色。群山开阔,像个环儿,拥抱着一个坪坝。

坪坝上边,有两条沟儿,从两条沟儿里,流出两条小河,在坪坝里交汇后,有缓缓流淌而去。河边长满了野柳,芦苇,乔木,水草,小河在幽静中流淌。

村庄,就在两条河交汇前,一条较大的河流两边。

人家的房屋,多是土墙黑瓦的房屋,门前有场院,房屋周围,有各种果树。家家养猪,养鸡;也养狗,养猫,在鸡鸣狗叫中,有田园般的生活。

村庄外,小河两边,依着山脚的,是田地,田地外砌着石坎,把田地围成不规则的形状,凑在一块,成为了绝美的风景。

虽然是沙石地,却长玉米、黄豆、洋芋、小麦,滋养着村庄里的人家。

鱼举人的家,就在一边村庄中间。也是土墙黑瓦的房屋。房屋背后是山坡,山上长满了松树。门前是一个很大的场院,还有一块菜地。

鱼举人睁开眼睛,能看清身外的事物时,就逐渐的记住了家中的亲人。有父亲,母亲;两个姐姐,一个妹妹,一个弟弟。还有爷爷和奶奶,住在家隔壁一间小屋子里,没有和他们过。

鱼举人读书的时候,爷爷奶奶先后去世了。

记忆里,父亲和母亲,除了刮风,下雨,下雪的时候,一般都去干活。就是刮风下雨的天气,也在家里,做一些活儿。

大姐在读书,二姐读了几天书,读不进,就回来了,帮着做家务。弟妹还小,懵懂、稚气,快乐成长。

爷爷奶奶,在隔壁小屋里,过着日子,奶奶做家务,爷爷去田地里,干一些活儿。冬天的时候,家里火炉里的火,烧得旺旺的,特别的暖和。

家里的日子,虽然过得艰难、贫穷。穿的是补丁衣服,吃的是酸菜糊汤,夜里住在土墙黑瓦的屋子里。可是,回忆起来,鱼举人却感到那样的温馨。尤其一家人,在一块吃着饭的时候,一家人住在土墙黑瓦的房屋里的时候,冬天的夜里,不管外边的风,刮得多么的大,屋子里都那样的暖和。

家里人口多,日子贫穷,虽然有时会有争吵,也有姊妹中有人因此挨打,可是,给人回忆的感觉,却是温暖、幸福的。

鱼举人的心里,此时就特别的渴望此时的温暖、幸福。渴望岁月能够倒流,回到那样的岁月里去。

鱼举人也想着再大些的时候,就不再满足家这样大的地方,就在村庄里到处跑着玩。知道村庄里,有许多的老爷爷、老奶奶。那样的和蔼、慈祥。也知道村庄里,还有许多的叔叔、阿姨。也有大哥哥、大姐姐。让鱼举人记忆最深刻的,还是自己的同龄人,那些能够玩到一块的伙伴。春天里,去折花,沿着小河掐刺杆。夏天里,跳进村庄外边小河的水潭里,玩狗刨。秋天里,满山遍野的找野果子吃。冬天里,在雪地上奔跑,堆雪人,打雪仗。

在村庄外的核桃树上,绑了秋千,荡秋千。夏天的夜里,在村庄场院里,玩游戏。

想着,鱼举人最了,也多么盼望时光能够倒流,倒流到那个岁月,能和伙伴,无忧无虑的在一块玩耍。

鱼举人回忆着,就想着赶快感到老家,看看那方山水,看看家中的亲人,一块长大的伙伴,渴望在他们那里,能够找到慰藉,融他栖身,抚慰内心的创伤和痛苦。

4

鱼举人在镇子上,下了班车。鱼举人知道,班车只经过镇子,要回家乡村庄,需要从镇子想办法回去。

镇子四周的群山,与走的时候一样,镇子大体的样子,也与走的时候一样,以一条穿过的公路为街道,街道两旁,修着许多房屋,开着各种店铺。

不过,镇子上的街道,依着街道两边,延长了,在河对面的坪坝里,也修了房屋。镇子上许多的房屋,拆了,修高了,外表装修的漂亮了。镇子变得比多年前,大了许多。

镇子上,人来车往,很热闹。

鱼举人在镇子上,没有做过多停留,就找了车,往家乡村庄去。

沿途的路,是熟悉的,依旧是乌黑的柏油路。沿途的山,河流,景色,也是熟悉的,让鱼举人感到那样的亲切。

车行驶到回家乡那山沟儿的山梁下,鱼举人看到,回家乡那坑洼的泥土路,已经变成了灰白色的水泥路。虽然依旧狭窄,弯道急,路线也是记忆里的路线,可是变得平整了。

也看到,山坡上,有了水泥电线杆,电线杆之间,有电线,鱼举人也知道,家乡已经通了电了。

还看到,和电线杆相依着的,还有其他的水泥杆子,杆子上,是黑色包皮的线,鱼举人知道,家乡已经通了手机信号了。

离开这么多年,家乡已经发生着变化。鱼举人知道,家乡头上的天空,依旧是记忆里的样子,没有改变。天空下,连绵的群山,也没有改变。流淌的河流,也没有改变吧!只是,他不知道,村庄里的面貌,有什么改变,村庄里的人,有什么改变?

离开这么多年,一直没与家里人有一点儿联系,与家乡就完全隔绝了,不知道此时家乡的样子。

鱼举人守着回忆,也带着想象,坐在面包车上,依着灰白色的水泥路,平稳的往前行驶。

依着熟悉的路线,很块上了山梁,眼前的天空,是那样熟悉,天空下,是茫苍苍的群山,群山间的沟儿里,就是家乡村庄了。

鱼举人的心里,忽然感到那样的温暖,就像一个游子,找到了归宿。也像受了委屈的孩子,渴望回家,得到抚慰。

下了山梁,就在沟儿里行驶。沿途的山水,没有改变,村庄的确发生着改变,有人家修了楼房,阳光下,格外耀眼。有人家,把房屋翻修了,屋顶平整,墙壁雪白,很是漂亮。场院里,也铺了水泥地面。场院外边,种着花草树木,还有自来水,给人雅致的感觉。

鱼举人就想着,家乡的条件在改变,变得漂亮了。

只是,鱼举人的眼前,出现的人,却在发生改变。当初记忆里,那些和蔼、慈祥的老年人,许多不见了。能见到的,步履蹒跚。当年壮年的人,眼睛明亮,风风火火的奔着日子,用双手创造着生活,此时已经变得苍老,头发蓬乱,脸漆黑,满是皱纹,弯腰驼背,一副凄凉的样子。当初记忆里的年轻人,和自己同龄的人,很难见到他们的身影了。偶尔见到,也一样不再年轻,目光呆涩,脸上满是岁月的痕迹,手上满是老茧,头发蓬乱,穿的衣服上,落满了尘垢,见了人,表情显得木讷。

这让鱼举人的心里,在面对家乡人的生活环境,发生改变涌上心头的温暖,又化为了凄凉。

经过村庄,有时就在无人的山野里行驶,山野里,阳光明媚,河水默默流淌,格外幽静,又让鱼举人的心,依旧在激动和温暖中。

就这样,坐着面包车,穿过一个个村庄,穿过无人的山野,逐渐的临近了家乡的村庄。

一路,鱼举人就像一个孩子一样,睁大了眼睛,好奇的看着窗外的一切,就好像从来没有来过这个地方一样。

快临近家乡村庄时,鱼举人的心,再次激动起来,温暖起来。

他的脑子里,浮现了记忆里,儿时家里的情景,村庄的情景。也浮现了,他从学校,刚回到家里,父亲生病,去世的情景。也想到了面对母亲的唠叨,感到待在家乡村庄里,一样的无望,而毅然离开的情景。没有想到,这一走,就是一二十年的时间,他由一个充满青春、朝气的小伙子,也一样经历了生活,在流淌的岁月里,成了一个渐进中年的人,身体和内心,一样被岁月,和现实的生活,刻画出了太多的印痕。青春和朝气,已经消散在了岁月里。此时,是万念俱灰,没有了其他退路,和生活的希望,才带着唯有的希望,回到家乡,渴望家乡的山水,能接纳他,渴望亲人,家乡村庄的人,能容留他,让他有个栖身的地方,有口饭吃,那么,他就忘记过去的一切,放下过去的一切,就当是做了一个可怕的梦一样,就永远,永远的不离开家乡,与家乡山水相伴,亲人相伴,乡邻相伴,获得慰藉和温暖,一直到老去。

想着,鱼举人的心里,涌上了温暖,眼睛里,不禁流出了泪水。

5

面包车,在转了一个很大的弯儿之后,家乡山水,山水中的村庄,就出现在了眼前。

与沿途经过的村庄一样,山水没有改变,流淌的小河也没有改变,包括那些田地,也没有改变,还是走时,记忆里的样子。村庄的人家房屋,也基本没有改变,也是他走时的朝向。还是那样的大的规模。不过,也有了变化,与沿途村庄一样,有人家修了楼房,格外耀眼。土墙黑瓦的房屋,都返修了,场院铺了水泥路。屋里用上了电,有了手机信号。通了自来水。村庄因此,变得漂亮了,雅致了。

面对变得漂亮的家乡村庄,鱼举人的心里,就激动起来,渴望在家乡村庄,能找到栖身的地方,抚慰内心,就一直待在家乡村庄,到终老。

鱼举人在村头下了车,提了简单的东西,穿过村庄,从小河里的石头上,跳过去,往家里去。

鱼举人忽然感到,村庄里,已经没有记忆里,那么多的人了,空荡荡的,许多人家的门,已经关着,一些开着的人家门前屋檐下,坐着一些老人,无望的看着天空,群山,村庄发呆,目光无神,呆涩,从他们的面容里,鱼举人隐约的能感受到,这是谁,记忆里,他们是那样的健壮,风风火火,目光明亮,梦想着用双手,创造幸福的生活。此时竟然成了这个模样。他不认识鱼举人了,似乎除了自己的生死,对身外的人喝事情,已经没有了好奇,和兴趣,对鱼举人从面前经过,也没有了任何的表情,和举动。

有稀疏的几个懵懂的孩子,有的在场院旁,孤独的玩着泥巴。有的在小河边,玩着石子。看到鱼举人,睁大了乌黑的双眼,显得陌生,而好奇,甚至有些恐惧。他们不认识鱼举人,鱼举人也不认识他们。不过,从他们的面容上,让鱼举人隐约看到了熟悉让的名字。

在过了小河,穿过村庄,往老家走时,这时,遇到了几个人,那是几个与鱼举人年龄大不了多少的人,在他们认出了鱼举人的同时,鱼举人也认出他们。在岁月的流淌,和现实的生活中,虽然彼此的脸上,留下了岁月的沧桑,身体上,留下了生活的痕迹,逐渐的苍老,可是,留在记忆里,那模样,却依旧存在。

人们微笑,热情的问鱼举人,你是鱼举人吧!

鱼举人说,是,我是。

他们就说,一二十年没有见,长变了。

鱼举人就微笑着说,是啊!长变了,老了。

他们就微笑着说,都老了。

寒暄过后,让鱼举人感到温暖,然后,迈开脚步,往老家走去。

房子虽然粉白,返修了,铺了水泥地面,但是,房屋和道路,都没有改变位置,回家的路,是那样的熟悉。

远远的,鱼举人就看到了老屋,与村庄里的人家一样,返修了,屋顶平整,墙壁粉白,场院铺了水泥,变得漂亮了。

到了老屋,门墩上,坐着一个孩子。旁边,坐着一个女人,不认识鱼举人,鱼举人也不认识他。

鱼举人就想,这兴许是兄弟的媳妇,和孩子吧!

鱼举人就冲着孩子微笑,逗孩子,孩子感到害怕,起身躲到女人身后边去了。

鱼举人就冲女人说,我是鱼举人,就是这家的人。妈和鱼幺儿呢?

女人就冲他微微一笑,说,他们去干活去了。

鱼举人没有说什么,就进了屋子,把简单的东西放了,出了门,在门前屋檐下,靠着墙放的木棒上,坐了下来。

女人低头玩着手机,孩子躲在女人身后。鱼举人就静静坐着,看头上的天空,看天空下的群山,村庄。一切都是那样的熟悉,心里忽然就像回到母腹中一般,感到那样的温暖,亲切。有了这样的踏实的感觉,鱼举人感到,所经历的一切艰难,坎坷,失望都算不了什么,回到家乡,有熟悉的山水,有亲人,有熟悉的乡邻,在这里,就能生活下去的。

多年的漂泊,最后所受的欺骗,伤害,一无所有的回来。让鱼举人见识了所谓的热闹,精彩,繁华。鱼举人的心里就想着,只要在家乡山水间,有一个栖身的地方,一口饭吃,就永远不离开,那也不去,就在家乡村庄,一直到终老,最后埋葬在家乡山水间。这是生他,养他的地方,从这里来,最后也落叶归根吧!

想着,鱼举人的心里,格外踏实,也感到暖暖的。

没有多久,母亲和兄弟回来了,他们都扛着柴禾。

兄弟长高了,有了胡子,和喉结,头发也修得老长,蓬乱,身上满是灰土。虽然与记忆里的样子不太一样,但是,大体的模样还在,鱼举人一下认出来了,喊了声,鱼幺儿。

鱼幺儿一愣,没有认出来,这是鱼举人。

鱼举人就说,我是鱼举人,是你哥啊!

鱼幺儿这才微笑着,喊了声,哥,回来了。

母亲头发花白,一脸的皱纹和斑点,人显得瘦弱,背有些弯,手上满是老茧。

鱼举人认出母亲的同时,母亲也认出了她。

鱼举人喊着,妈。

母亲喊着,举人,回来了。

母亲变得苍老。在母亲的眼里,鱼举人也一样有着改变,那青春朝气不见了,是一个中年人的模样了。

母亲和兄弟,洗了脸之后,母亲就在灶上忙碌了,兄弟抱着孩子,跟着她媳妇,在一玩着了。孩子在他们的怀里,很是亲热,时不时发出哈哈的笑声,一家人幸福快乐的样子,让鱼举人祝福的同时,也很是羡慕。

暮色里,母亲做了许多好吃的,还做了菜,一家人围坐在桌子边。

屋子里,灯泡明晃晃的,电视里,放着节目。屋子里,买了些电器,和家具,摆放整齐。墙壁雪白,顶子也吊了,屋子里很是温馨,给人舒适温暖的感觉,让鱼举人一下找到了儿时般的感觉。

坐在一块,边吃,边喝。母亲虽然苍老了,能喝几杯酒。鱼幺儿和她媳妇,都能喝的,就陪着鱼举人喝。

随着酒下肚,胃里渐渐热乎起来,脑子也晕乎起来,话也多了起来。

鱼举人听母亲,和兄弟,说着这一二十年,家里发生的事情,太多细节,无法诉说,就说着大体。

妹子嫁在了村庄里。兄弟后来,经历了许多波折,找了媳妇,有了孩子。家里的日子,他们自己奔一些,上边扶持一些,把房子返修了,场院里铺了水泥。家里拉了大电,有了各种电器,把日子在千辛万苦中,才过到这个样子。

鱼举人也说着自己的经历,开始出去的艰难,经历了漂泊,在后来落脚都市,有了气色,也有了家庭,可是,一场骗局之后,一无所有,现在是陷入到绝望中,家乡就是唯一的归宿,想回来寻找内心的安慰,找个栖身的地方,永远,永远就不从出去了。

鱼举人没有觉察到,他说完了他的经历,和此时的处境后,母亲和兄弟眼里,流露出的失望,那份热情,逐渐的就淡了下去。酒席,也就很快的,就结束了,吃过了饭,匆匆收拾了碗筷后,在后边一间空房子里,有张床铺,让鱼举人去睡了。

鱼举人在酒意中,又睡在老屋里,感到那样的温暖,踏实,有一种回到儿时般的感觉,什么都不想。

只是,隐约中,耳朵里老是有嘀咕的声音传来。鱼举人感到,啊似乎是做了一天的车,耳朵里的幻觉,没有细听。

鱼举人感受着老屋的温暖,亲人给予的热情,心里在踏实,和温暖中,做着在家乡村庄,能有一个栖身的地方,一口饭吃,永远,永远就不离开了,在家乡村庄里终老。

6

鱼举人第二天起来的时候,母亲和鱼幺儿早就去干活了,弟媳也领着孩子,在村庄里逛悠去了。鱼举人洗了脸之后,去灶房里看,饭舀起来了,锅里泡着碗,那舀起来的饭,还是温热的,就吃了。

吃了饭之后,老屋里没有人,有些空荡。鱼举人就去村庄里,想着去妹子鱼兰花家看看。

鱼兰花家,在河对面的村庄里,在村庄外边,修了楼房,显得豪奢。

鱼兰花的男人,是开车,跑生意的,家里挣了钱,修了房子,日子在村庄里,过得很是红火。

鱼举人就带着激动的心情,到了妹子鱼兰花家。鱼兰花和男人,孩子正在吃饭,多少年没有见,鱼兰花长的也有了改变,个子高了,头发修长,染了时髦的色彩。穿的衣服,也一样时髦,打扮的妖艳。

鱼举人去了,似乎是母亲和兄弟,早早起来,已经来过了家里,给她说了鱼举人回来了,和鱼举人的事情,此时的处境,所以,面对哥哥鱼举人出现在门前,并没有表现出惊讶,而是显得很平静,也表现的陌生,没有要点儿表情,淡淡的问,回来了。

鱼举人说,回来了。

鱼兰花有问,吃饭了没有,没有吃还有饭。

见鱼兰花对他的表情,鱼举人的心里,忽然感到好凉,说,吃过了。

鱼兰花的男人,催促鱼兰花去给鱼举人舀饭,鱼兰花这才很不情愿的起身,舀了一碗饭,也没有邀鱼举人到屋,就递给鱼举人,鱼举人说了声,吃过了。扭头就走了,不知道为什么,心里忽然冰凉,冰凉的,泪水不知道什么时候,流了出来。

回去,鱼举人就静静的坐在门前屋檐下,太阳暖暖的,天空那样的碧蓝。群山连绵,在枯黄中,冬天来临了,一年马上就要到尾声了。村庄在太阳中,显得格外的安逸。

鱼举人看着家乡的山水,晒着暖暖的太阳,心里忽然回忆起儿时的往事,回忆起当初一家人在一块的情景,也回忆着儿时和村庄里的伙伴,在一块的情景,刚才去妹子鱼兰花家,鱼兰花所表现出来的冷淡,带给他心里的冰凉,又被这份回忆带来的温暖所覆盖。

鱼举人想,他此时混得落魄了,一无所有的回来。鱼兰花的日子,过得好了,瞧不起他了,没有什么。只要母亲和兄弟对他还好,能容他又栖身,吃饭的地方,心里就感到是温暖的。

鱼举人坐了会儿,正陷入在这温暖的回忆里,兄弟媳妇,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了,依旧坐在门墩上,玩手机。孩子开始坐在他旁边,坐了会儿,大概认识了鱼举人,也不惧怕鱼举人了,就凑到了鱼举人旁边来,鱼举人正要伸手抱他,没有想到,孩子打了鱼举人一把掌,吐了口唾沫,骂鱼举人,冲鱼举人喊,这是我的家,滚。

看着孩子乌黑的眼睛,可爱的模样,鱼举人没有把孩子的举动,和所说的话,往心里去,感到这不过是小孩子调皮罢了,不用计较,心里没有被孩子重伤,依旧保存着回到家乡村庄,待在老家,面对家乡山水,涌上心头的温暖。

鱼举人就带着这份温暖,又去村庄里游荡了。像当初在村庄里生活时一样,鱼举人梦想着,在村庄里游荡的时候,能像儿时一样,遇到慈祥的老人,健壮的,用双手创造着生活,对生活充满梦想的壮年人,年轻人。渴望能遇到,能和自己说话,玩到一块的人,找寻到记忆里,那份温暖和快乐。

鱼举人在村庄里,走了一圈,才知道,村庄里,记忆里那些慈祥的老人,已经不见了他们的身影,透过村庄,看着山脚下,他离开后,冒出来的坟堆,有旧坟,有新坟,鱼举人才知道,那些慈祥的老人,已经永远长眠在了家乡的山水间,再不过问尘世间的事情,而不管尘世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生活的艰辛和瞬间的幸福。遇到的,依旧是,那些记忆里健壮,可是此时已经苍老,头发花白,脸上满是皱纹,耳朵背了,眼睛马虎了的老人。他们基本已经认不出鱼举人,就是认出来,也有经历了世事,看透了尘世,此时只有自己生死的漠然,冷淡,置身尘世外,对尘世中的任何人和事情,都不再过问。

这让鱼举人感到有些空落,也有些凄凉。

稀少的几个孩子,或者在沉睡,或者在无忧无虑的玩耍。不管生活的艰辛,悲苦。也不管村庄的空荡,死寂,苍老。也不知道他经历的波折,凄凉,和此时渴望落叶归根的心情。看着孩子,鱼举人就想着自己小的时候,也像他们一样,独自玩耍,那时村庄里,小孩子多,还有很多伙伴,无忧无虑中,玩的那样的快乐。

就在这时,鱼举人遇到了儿时的一个伙伴,虽然也一样,脸上,身上满是岁月和生活的痕迹,人也变得苍老,头发蓬乱,身上满是灰尘,不过,那大体的模样依旧,鱼举人一下就认出来了,心里很激动,凑上去打招呼,却没有想到,那伙伴很是淡然,没有多说话,就说着要做什么活儿,匆匆走了。看着伙伴远去的背影,鱼举人的心里,空荡了半天,难过了半天。知道,儿时的热情,在一块无忧无虑的玩耍的热闹,再也找不回来了。一切都是他的记忆,是空荡荡的梦。

再逛了会儿,遇到了一个,比鱼举人稍微大一些的村庄里的人,叫卫子。

卫子开着小车,脸胖乎乎的,身子也胖,一副中年发福的迹象。脸色红润,目光锐利,一副得意的样子。

鱼举人认出了他,他也认出了鱼举人,冲鱼举人微笑着,打了个招呼,问鱼举人,回来了。

鱼举人说,回来了。

卫子说,我现在在村里上班,在村里一个矿部里,也有事情做。以后有空了,来玩。

鱼举人说,好。

卫子开着车,就远去了。看着卫子远去的车,鱼举人的心里,有说不清的滋味。有面对卫子获得风光的内疚、自卑,也有后悔。还有面对卫子,依旧认识他,对他的热情,尊重的一种温暖。

7

母亲对鱼举人,开始不多说话,也没有表情,仿佛就没有鱼举人的存在一样。

兄弟鱼幺儿和母亲一样,对鱼举人不再说话,也冷漠着脸,无视他的存在。

兄弟媳妇,领着孩子,时常陶醉在手机里,只有那个孩子,显得顽皮、活泼。尽管有时,会成鱼举人静坐的时候,跑到鱼举人身旁来,拍鱼举人一把掌,就匆匆跑开了。然后,望着鱼举人笑,眼睛乌黑,乌黑的,很是可爱。鱼举人不但没有和孩子计较什么,反而感到孩子的可爱,感到孩子还往他跟前凑,对他亲热,让他的心里,升起温暖。

夜里,鱼举人就睡在哪张,只有一张床铺,空荡荡的屋子里。白天,不管锅里留的有饭,还是舀起来的饭,随便吃一点,能填饱肚子,就满足了。

只是,鱼举人感到,时常能见到母亲和兄弟,在一块嘀咕着什么。弟媳保持着沉默,陶醉在手机里。孩子是那样的纯真、无邪。

自从妹子鱼兰花对他那样的冷淡,就像对待乞丐一样,伤了鱼举人的心,和自尊,鱼举人就再没有去过他的家里。不过,鱼兰花时常到窜到娘家来,一样对鱼举人没有表情,不说话,没有感到他的村庄,和母亲,兄弟凑在一块,嘀咕着。

鱼举人在村庄里游荡,村庄里,那样空荡,也没有能说话,对他热情的人,让鱼举人感到有些失落,就也不多去村庄里逛了。

鱼举人,忽然想去姐姐家看看。他当初离开家的时候,两个姐姐已经出嫁,他知道,大姐鱼眉子,嫁在家乡村庄,顺河而下不远的地方。二姐鱼珠儿,嫁在山外边,平原的一样个村庄里。

去二姐家,比较远,鱼举人就想,去大姐鱼眉子家去玩玩。

还有走,母亲就对鱼举人说,你不用去人家家,人家家,这几年事情出的多,母亲死了,儿子出车祸没有了,家里还有老人要照料,你去不是给人家添麻烦嘛!老二家,你也不要去了,这么多年,你们都没有去人家门上看一下,有脸去没有。人家家事情也多,修房子,嫁女子,身体也都不好了,去了人家咋伺候你。

母亲的话,虽然刺疼了鱼举人,让他感到,自己就像一个丧家的犬一样落魄,被人驱赶,没有地方立足。

可是,当知道大姐发生了那样的不幸的事情,心里深深刺疼。知道二姐身体不好,也一样着急。可是,他此时一无所有,自己都难以自保,更帮不了他们,只有空空的着急。见母亲这样说,也就打消了,去大姐家,看看的念头。

没有地方可以去,鱼举人只待坐在门前屋檐下,被人无视存在,看着头上的蓝天,蓝天下的群山,群山中的才村庄,在回忆中,寻找那份温暖、慰藉。也任凭母亲他们嘀咕去,既然没有喊他去说话,不管他们说什么,由他们去说吧!

就这样,在他们的嘀咕,和无视中,过了几天,大姐鱼眉子意外的来家里了。母亲是那样的热情,一脸的笑,问走累了没有,想吃什么了,就忙着去给做。就像他当时回来一样。

鱼眉子到了家里,放了东西,见了鱼举人,没有表情,只是淡淡的冲鱼举人问,回来了。然后,就去和他们说话去了。

说了会儿话,鱼眉子就跟着母亲,去了灶房里做饭了,母亲把好吃的,都拿了出来,让做。鱼幺儿和女人,还有孩子,凑在一块,玩得很是热闹,那份甜蜜、幸福的情景,让鱼举人羡慕。

没有一会儿,鱼兰花和男人,也过来了,鱼兰花没有和鱼举人说话,无视他的村庄,男人和他微笑着,打了个招呼,就跟着一块,去了灶房里,忙碌着了。没有一会儿,灶房里,就飘散出了香味。

尽管没有人搭理鱼举人,让他做什么,但是,看着他们如此的亲密、热闹,鱼举人的心里,就找到了老屋里的记忆,曾经一家人,都完整的在一块时,每到过年,过节的时候,不就是如此的热闹吗?鱼举人的心里,感到暖暖的。就静静的坐在屋檐下,感受着屋里的热闹,看天,看山,看村庄,回忆着老屋里曾经的生活,晒着冬天里暖暖的太阳,感受着村庄的寂静,心里那样的踏实,感到那样的温暖、幸福。

暮色里,他们终于做好了饭菜,母亲喊鱼幺儿搬桌子,鱼幺儿很快,就在屋子里,摆放好了桌子、凳子。他们把菜,很快就端上了桌子,摆放好了筷子、杯子、碗。鱼幺儿就喊着他们坐,他们都落座了,这才来喊鱼举人,吃饭了。

虽然没有表情,口气生硬,有些淡,但是,鱼举人还是起身去了。感到都回来了,老屋里就热闹了,他也不能破坏这热闹的气氛。毕竟,他现在还住在老屋里,和他们在一个锅里吃饭。

鱼举人起身,到了屋子里,见桌子旁,有个空位子,就坐下了。

鱼幺儿去拿了酒喝饮料出来。

坐下后,他们就都吃菜,不停的喊母亲吃菜,没有人招呼鱼举人,依旧仿佛没有他的存在。鱼举人就默默的做着,拿起筷子,想吃什么了,吃点儿。

鱼眉子,鱼兰花,鱼幺儿女人,孩子不喝酒,就喝饮料。母亲能喝点儿,鱼幺儿和鱼举人,都能喝酒。鱼幺儿就把饮料,给了大姐,让他们倒了喝,鱼幺儿就和母亲,鱼举人一块喝酒。

几杯酒下肚,肚子里热乎起来,脑子里晕乎起来,让鱼举人忘却了亲人对他的淡然,漠视,看着亲人都围坐在桌子边,看着老屋,回忆着曾经的日子,心里反而感到暖暖的。这份温暖,让他忘却了,在都市里,落到一无所有之后的落魄,反而在心里,依旧渴望着,能落叶归根,在家乡村庄里,能有个栖身的地方,有口饭吃,然后,就永远永远待在村庄,哪也不去。

母亲喝了几杯,就不喝了,就鱼眉子,鱼兰花,鱼幺儿媳妇,孩子喝饮料,在一块,随意的,亲热的说话。孩子边吃,边喝,眼睛乌黑,一脸幸福,很是高兴的样子。

鱼幺儿就和鱼举人喝。

鱼幺儿的酒量,似乎特别的大,和鱼举人越喝越猛。开始对着喝四杯,后来再对六杯,六杯之后,再对了十二杯,感到还不过瘾,就拿了酒壶盖喝了起来。

鱼幺儿和鱼举人,喝着喝着,就兴奋了起来,话就多了起来。

鱼幺儿就给鱼举人说他离开后,家里的生活。

鱼幺儿给鱼举人说,他离开后,家里的日子,是多么的艰难,就是他们用双手,一点点创造出来的。也说着,鱼举人离开后的一些政策,山林和土地,都是根据人口划分的。鱼举人多年没有回来,没有音讯,户口村里已经注销了,就没有他的土地,和山林了。老屋呢!也是他们用双手,辛勤返修,才有了今天这个样子,家里的一点一滴,都是他们通过双手,劳动得来的。

鱼举人还想说,他在外边的情况,鱼幺儿就说,不要说了,不管咋样,你现在落到这个田地,一无所有的回来,这屋子,住一时半会儿行,想要长期住下去,是不行的。房子是他的,山林和田地,也是他的,就没有鱼举人的份。

鱼举人就说,我在外边混得很累,现在的确是落魄了,一无所有,没有地方可以去,唯一只能是回来,回来就是想有个栖身,吃饭的地方,永远永远不离开了,就在家乡村庄终老。

鱼幺儿说,可是,你现在在外边一无所有,回来什么也不是你的。

鱼举人就说,我明天去找卫子去,找他们评理,要回我的户口,要回我的山林,土地,房子。

鱼举人不知道为什么,他的话语,一下就激怒了鱼幺儿,鱼幺儿一杯酒泼在他的脸上,接着就对他拳打脚踢,骂他,日你妈,多年不见人人影,以为你死了,你在外边混的好的时候,不见着我们,现在落魄了,一无所有了,倒想着靠我们,还要分割我的,门都没有。

孩子吓哭了,鱼幺儿的女人,就抱着孩子,回到了屋子里。

母亲就哭着,说,我命咋这样苦啊!好不容易靠双手,弄了这么点家产,还要人家来分。

鱼眉子,和鱼兰花,就这个给鱼举人一巴掌,那个给要拳头,指着鱼举人的眼睛骂,你享福的时候,没有想到我们,落魄了,一无所有了,还想回来分割家产,门都没有。

鱼兰花的男人,沉默着,不言语,佯装去拉鱼举人,却暗地里,给了鱼举人几个拳头,打得鱼举人眼冒金星。

最后,怎样收场的,鱼举人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醉酒后,脑子里有片糊涂,头重脚轻,眼前满是他们的哭声,叫骂声,对他拳打脚踢的。

8

鱼举人是被卫子来,喊醒的。

此时,天已经大亮,鱼举人躺在门前屋檐下的木棒上,吐得一塌糊涂。脑子里有片空白,只感到身上到处都疼,眼睛也睁不开,好不容易睁开,才知道眼睛已经肿得眯缝了。脸是也尽是血痂,身上到处都是伤痕。

再看堂屋里,桌子翻了,地上到处都是盘子,散落的筷子、杯子,和残留的各种菜。

卫子冲鱼举人说,你看,你喝醉了酒,又是打人,骂人,把家里弄成了什么样子了。你喝酒后,不是说,要找我,给你分房子,土地和山林吗?我现在来了,就是处理这事情的。

鱼举人脑子里,一片空白,酒后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他什么都想不起来了。只感到浑身疼,胃里火一样的烧,头也炸裂了一样的疼。他也不知道怎样说,说什么,就那样懵了,静静的坐着,一动不动,一言不发。

母亲在哭着,鱼幺儿说,昨天夜里,喝酒了之后,你那样的厉害,这阵怎么哑巴了,不说了。

鱼眉子也说,就是呀!昨天夜里那样厉害,又是打人,骂人,这阵怎么不说了。

鱼兰花狠狠的说,你看,把母亲气成了什么样子,你要说好,说不好,这家你是住不成了。

旁边也围了一圈村子里,来看热闹的人,都纷纷说,也是的,你回来,让你吃,让你住,给你弄酒喝,你却能成了这个样子,要不得。

卫子手里抱着个茶杯子,一只手里,夹着一根烟,喝了一口茶,抽了一口烟,冲鱼举人说,那天回来,看你刚回来,对你热情,却没有想,你成了这样一个样子。你不说好,不处理好,胡弄,我就给镇里派出所打电话,来把你弄走。

鱼举人说,我没有什么说的,我也没有想什么,只是在外边,混得落魄了,一无所有了,就想着回来,有个住的地方,有口饭吃,能落叶归根,就永远待在家乡不走了。

卫子冷笑了声说,明确告诉你,你多年没有回来,也没有音讯,还以为你死了,你的户口村里早就给你注销了。在多次政策里,土地和山林,都是按照户口分的,在村子里,你没有土地,山林。房子你兄弟返修了,也没有你的份了。

鱼幺儿,鱼眉子,鱼兰花也就纷纷说着,家里的一切,都是鱼幺儿和母亲辛苦创造下来的,没有鱼举人的份,不能到现在,还让他回来白白的分。

鱼珠儿也打回来了电话,鱼幺儿开了免提,她在电话里骂鱼举人,当成供你读书,花了那么多钱,家里许多人都没有念书,你一走二十年,现在还想回来分家产,真不要脸。

母亲在一旁,哭声更大了,说命苦,辛苦了一辈子,到老了,还不能安宁。

鱼举人对卫子说,能不能,在村里给我弄个地方,我想了办法,用木棒搭个棚儿,弄一小块田地,种种菜和庄稼,给有点儿山林,好烧柴禾,让我在家乡能生存下去,现在除了家乡,我也没有地方可以去了。

卫子冷笑了声,说,现在都让往镇子里去,城里去,哪个敢给你弄土地,山林。这都是私人的了,谁愿意弄给你。

鱼举人说,那我在村里,就没有活路了,想回村庄里,就不可能了。我可是在这出生,长大,是这个村庄里的人,这是我走投无路,唯一能回来的地方。

卫子喝了口水,抽了口烟,说,万一想回来,唯一的办法,就是放勤快些,每天跟着你兄弟一块钱干活,不能尽吃白拿。不想跟着兄弟过了,就在村庄里,看别让有房子没有,掏钱租。还有个办法,就是去我那矿里,去干活,关键看那活儿,你能做得了做不了。

鱼举人想着,卫子说的办法,也许是唯一的办法,不过,这样的办法,永远都是寄人篱下,没有自己独立的生活空间,独立的生活方式。能动的时候,还有地方栖身,吃饭,一旦动不了,随时就能被赶了。想了好一会儿,鱼举人叹了口气,流泪了,说,我啥也不要,啥也不做,我走。我没有想到,人混到落魄了,想回到家乡,寻找归宿,就这样的难。

说毕,鱼举人起身,去了屋子里,把那简单的东西拿了,回头看了老屋一眼,低头没有看围观他的众人,走了。

没有走多远,背后母亲哭着赶来了,给鱼举人的兜儿里,塞了一沓钱,冲鱼举人说,不是我赶你,家里的确没有你待的地方,带上这钱,路上买点儿吃的,坐车用。将来,就不要回来了,我死了,也不用回来,就忘了这个地方吧!在哪跌倒,就在哪爬起来。出去踏踏实实找个能栖身的地方,找个能混口饭吃的事情做,把日子过下去就行。母亲没有本事,照顾不了你。

说毕,母亲哭着回去了。

鱼举人的泪水,雨一样的落。看了一眼村庄,朝父亲,爷爷奶奶坟的方向,跪下了,磕了头,然后,就像多年前,离开家乡时一样,迈开脚步,坚定的离开了。心里想着,这辈子,也许永远都不会回家乡了,如果回来,那一定是他重新混得风光,兜儿里有大沓钱的时候。

2018、12、18日草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