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夜读|听爷爷讲那过去的故事

听爷爷讲那过去的故事

文/岳颖文

爷爷叫岳清海。

爷爷从小是个苦命的孩子。在家里排行第六,9岁时因为家里的饭不够吃被送到山里一户亲戚家放牛。他长期睡在牛棚里的草堆上,地面潮湿阴冷,再加上营养不良,小腹长期浮肿。

夜读|听爷爷讲那过去的故事

爷爷奶奶在家里第一台电视机前合影 作者提供

后来因为经常受家里几个兄弟欺侮,他21岁自己报名参了军。爷爷讲起参军这段故事来津津乐道,说在部队可享了福,不仅肚子不肿了,苏联医生把他的“鬼剃头”也治好了。

爷爷一生有着令我羡慕的经历。

年轻时参军到汕头,做过侦察兵,去过海南岛,坐过军用飞机。在爷爷的影响下,爸爸、叔叔在成年后也都相继报名参军。

爷爷一生乐观豁达、性格坚韧。

部队的经历磨炼了他的品格。

因为文化水平低,爷爷转业后辗转过多个单位。可他身上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儿,每到一处都努力学习,积极发挥光和热。在卫生院管理后勤,他给大夫们争取最好的福利;在机械厂他带领工人学习本领,实现吴城人民公社全县第一个机关、学校、医院全面通电;在农业机械公司他不辞劳苦跑业务,完成采购任务从不掉链子。

夜读|听爷爷讲那过去的故事

爷爷与他最爱的兰花 作者提供

热爱工作的爷爷忙碌之余还喜欢养花,这个爱好一直保持到现在。

他最爱养兰花。

他养的花生机勃勃、惹人喜爱。

从我记事起,我就跟着已经退休的爷爷读小学。冬天的夜里,炉子的火生起来了,映得人脸上红红的。爷爷就眯起眼,微笑起来,把这些故事一件件讲给我听。

爷爷在外打拼的同时,奶奶在乡下老家担负起了养育5个孩子和种植7亩地的重担。她从来没有抱怨,总是默默扶持。他们平日里善待四邻,热情好客,不管是亲戚、乡邻,有困难总是热心帮助,从没有见他们对任何人恶语相加。

爷爷奶奶一生勤劳质朴。

结婚时一无所有,一块砖头一铲土垒起一栋小院,撑起一个小家,给我、爸爸、叔叔和姑姑们一个温馨的港湾。相濡以沫几十年,如今他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日子却依然如一潭清水般平静。

有一次我回家惊讶于墙上的钟表竟然已经停走多时了。

爷爷不会讲什么大道理。

爷爷没有上过学,只在当兵期间通过和读过私塾的大侄子通信,学会了几个常用的汉字。

他把我高中时候买的《李太白诗集》《杜甫诗选》用来垫桌角、夹零钱。

他会时常叮嘱我“别人的东西不能拿,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不要老盯着别人的问题,要常常想想自己的缺点”,这些话简单而纯粹,却让我在困顿与迷茫中时刻保持警醒。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爷爷奶奶一生勤俭持家、乐善好施,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如今得以安享晚年。他们身上很好地体现了中华民族乡土农村几千年来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与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再过几日就是爷爷89岁的生日,儿子说到爷爷100岁的时候要送给老太儿一根拐杖。

我想爷爷的品德就是儿孙们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

踏实做人、本分做事,爷爷的嘱托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作者单位: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纪委监委)

来源:学习强国河南学习平台

编辑:杨淑芳

往期夜读推荐

喜欢就戳一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