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这稀罕物,是单给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人都有?

“林黛玉文学”火了。

林妹妹应该也没有想到,200多年后,自己会登上微博热搜。

当然,她应该也不太清楚,微博为何物。

曾经端庄典雅、多愁善感的林妹妹,在200年后的今天,化身“林怼怼”,她怼人的电视剧片段被二次创作,满屏的弹幕直呼“过瘾”。“真真这个颦丫头的一张嘴,叫人恨又不是,喜欢又不是。”

这稀罕物,是单给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人都有?

▲黛玉 原画作者:(清)改琦

林妹妹的“怼言怼语”,被大家活学活用到各种场合:

“周一综合征”发作时——

“我大抵是熬不到周末了,单单周一就让我心烦。”

男朋友不回消息——

“等你回个消息,难为你费心了,哪里就等死我了呢。”

老板大半夜钉钉你——

“横竖就拿那么一点工资,还要24小时使唤人了”

淘宝卖家迟迟不发货——

“我知道我配不上发货,大家都发货了,不像我,连催的时候都小心翼翼……”

但偶尔也有意外情况,比如催发货的时候遇上比自己还戏精的客服。

这稀罕物,是单给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人都有?

▲图源网络

这波突如其来的热度,就像林妹妹说来就来的眼泪一般,不讲道理。而也正是借由此,《红楼梦》经典文学形象林黛玉穿越几百年,渗透到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成为一个令人津津乐道的网络文化现象。

对于红学界的专业人士而言,“林黛玉文学”的出现并未让他们惊讶。长期研究网络语境下红学传播文化的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夏晓宁曾表示,这种方式没有什么不好。至于网友为何会选择林黛玉,夏晓宁认为,这个人物更能引起现代读者的兴趣,她自我、真性情、有才情。“大部分网友都还是出于喜欢她的这种语言体方式,觉得可爱、有趣、真实、过瘾,符合当下年轻人想怼人还想怼得特别、怼得有才情有文化的心理。”

这稀罕物,是单给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人都有?

▲雅结海棠社 设计者:萧玉田

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编审陶玮也认为:“《红楼梦》是一部内涵丰富的经典,每个时代的读者对《红楼梦》都会产生具有时代特征的独特理解,甚至对于每一个人而言,不同年龄阶段读《红楼梦》又都会有不一样的注重面和不一样的体会。”

这稀罕物,是单给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人都有?

▲归省庆元宵 设计者:萧玉田

“林黛玉文学”的兴起,也是当今网络化舆论环境让名著活起来的一种特殊方式。名著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而是每个人都乐得去模仿的流行符号。

除了模仿林妹妹的“黛言黛语”,其实,我们还可以更深度地感受她的深闺生活。这不——

那一日正当四月二十三,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稀罕物,正细细把玩,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作什么?”宝玉一回头,却是黛玉妹妹来了,宝玉道:“好妹妹,我正得了一套精巧物件儿,想着要送与你,可巧你便来了。”一面说,一面递了过去。

这套稀罕物是什么呢?原是一套邮票、手账本、香膏和金属书签。

黛玉仔细一看,邮票上画的正是那日自己初进贾府的情景,还有湘云眠芍、晴雯撕扇、元春省亲……足足有25张,便道:“莫不是惜春那丫头,把园子里的景都画下来了,也真真是难为她了。”

这稀罕物,是单给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人都有?
这稀罕物,是单给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人都有?
这稀罕物,是单给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人都有?

而那本手账,更是精奇,将折拉页展开,竟是画着自己与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十二人的画像,黛玉笑道:“有了这手账,以后想对个诗,不愁找不到人了。”

这稀罕物,是单给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人都有?
这稀罕物,是单给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人都有?
这稀罕物,是单给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人都有?
这稀罕物,是单给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人都有?
这稀罕物,是单给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人都有?

宝玉道:“好妹妹,还有更妙的呢。”这手账在荧光灯下一照,空白处竟显现出字来,“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这稀罕物,是单给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人都有?

那枚金色书签也甚为精巧,上面镌刻“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放入手账本中极为雅致。

这稀罕物,是单给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人都有?
这稀罕物,是单给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人都有?
这稀罕物,是单给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人都有?

此时,黛玉拿起那罐红色的香膏细细琢磨,只见香膏名为“群芳髓”,外封画着一株绛珠仙草,“怎么这仙草如此熟悉,好像在哪儿见过。还有这香味儿也似曾相识,甚是好闻。”

这稀罕物,是单给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人都有?
这稀罕物,是单给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人都有?
这稀罕物,是单给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人都有?
这稀罕物,是单给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人都有?

黛玉越看越喜欢,嘴上却道:“这稀罕物,是单给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姑娘都有?”

扫码get同款

值班编辑 康嘻嘻 校对 李立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