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新势力阵营分化加速,领头羊埃安冲刺造车下半场估值达2000亿

4月初,各大汽车品牌纷纷公布交付数据,埃安的销量数据尤为亮眼。数据显示,今年3月,埃安交付量达20317辆,同比增长189%,实现交付新高,2022年一季度,埃安累计交付44874辆,同比增长154.26%。

从2017年成立至今,短短5年时间,埃安在新能源领域的步伐迈得越来越快,到如今已然成为一只新能源汽车独角兽,登顶销量榜单的埃安,更是成为了新势力阵营的领头羊。

值得注意的是,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在今年年报媒体会上表示,埃安的目标是将“蔚小理”变成“埃小蔚”,一时间引发热烈讨论,事实上,埃安拥有和蔚来、小鹏等头部新势力的相同优势基因,同时,埃安也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目前来看,外界不少媒体已经主动打出了“埃小蔚”标签,行业对于埃安在新势力阵营的领头羊地位已是十分认可。

虽然销量持续领跑,但随着IPO阶段的到来,埃安又将如何赋予公司新的故事和想象力,又能否成为资本青睐的下一个幸运儿?

埃安月销破2万,登顶新势力阵营榜单

各大汽车公司3月份交付数据相继出炉,埃安突然出现在了各大媒体造车新势力的销量榜单中。凭借着超2万辆的交付数据,埃安超越小鹏汽车、哪吒汽车、理想汽车、零跑汽车及蔚来汽车,登顶造车新势力榜单。

从统计方式的变化,可以看出外界对埃安认知印象的变化,这家标准的新势力企业频频霸榜背后,也引发了不少行业话题和讨论。

事实上,“埃小蔚”确实有颇多相似之处。与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的定位一致,埃安也瞄准了中高端主流市场,并且致力于打造“高端智能电动品牌”形象,不断提升品牌溢价。三者都对智能科技极度重视,投入大量人力和资金进行科技自主研发。在用户关系上,均强调品牌归属感,产品上最大程度体现用户的需求。

可以说,从高端智能纯电定位、自主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产品与服务等维度来看,埃安已和头部新势力无异。而且,无论是从交付数据还是技术实力上,埃安并不弱于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甚至更具有优势,厚积薄发的埃安已经展现出造车新势力中领头羊的气质。

埃安最强硬的底气来自多年的技术积累。埃安坚持EV+ICV的技术路线,是全球少有能同时在这两个领域实现突破的品牌。

在ICV领域,埃安打造的ADiGO智驾互联生态系统,涵盖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大数据、云平台等核心技术;在EV领域,埃安成功研发出“行业首个三元锂电池整包针刺不起火”的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充电5分钟、续航200km”的超倍速电池技术以及1000km续航海绵硅负极片电池技术。目前,搭载该技术的埃安 AION LX 车型已经实现超过 1000km 的综合续航里程。

新势力阵营分化加速,领头羊埃安冲刺造车下半场估值达2000亿

“埃安的优势是科技,软件很重要,但很多人都忽略了软件是在硬件的基础上运作的,硬件的重要性绝对不在软件之下。” 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表示,“当前被行业忽视的硬件,正是广汽埃安的优势之一。”

并且,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埃安是极具改革精神的企业,对新技术、自动驾驶等领域展现极大的包容度。

2019年4月,广汽埃安发布的第一款车AION S就具备的L2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在主流车型中优势明显。5个月后的第二款量产车型AION LX,是全国第一款自动驾驶水平可达L3级的智能汽车。可以看出,埃安对先进科技应用的激进程度已经超过了一众新造车势力。

其次,从市场布局来看,埃安所在的10万-25万级市场,正是汽车行业最主流、潜力最大的核心主战市场(汽车市场占比超50%)。东兴证券研报指出,10万至25万元是传统汽车市场的主体市场,各车企主力车型集中在该领域。随着汽车全面电动化浪潮的来临,这一市场的未来份额将不断扩大。埃安已在该细分领域深耕多年,长期处于领先位置,目前市场份额在20%以上 。

此外,埃安还在生态战略上形成“可持续利用能源+智能出行+商业模式”三大生态闭环。今年3月,埃安联手广汽集团投资49.6亿元成立广汽能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进一步推进“车-站-网”协同互动的智慧充换电服务技术及产品的开发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探索能源生态和智能出行等商业模式的落地,全生态链的塑造相信将会给埃安超越汽车企业带来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在体制机制上,埃安面向新能源产业变革之际,在承继国资体制优势的同时,与集团形成既共享又独立的协同,打造了独一无二的“埃安模式”混改,构建了最具竞争力的先进体制。拥有广汽集团深厚技术积淀背景和更为广泛的资源禀赋,有助于埃安在消费市场和资本市场快速站稳脚跟,并持续提供资金支持。

相比之下,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等新势力车企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需要依靠不断地融资“续命”。行业分析人士向界面新闻表示,“一旦融资出现问题,小鹏汽车、蔚来汽车等将出现资金链断链的危机,而这方面埃安的安全感显然更足。”

销量领跑,新势力阵营领头羊的资本想象空间如何?

在众多新成立的汽车品牌中,“蔚小理”等新品牌能被称作造车新势力在于他们依靠不断融资的商业模式、行业领先的科技实力、用户经营思维的营销方式以及和传统车企完全不同的估值方式。

过去几年,新势力公司在某种程度上处于竞争真空期,相继推出具有炫酷功能的智能汽车,吸引了一批年轻前卫的消费者。尽管在销量上这些公司都还没能产生充分的规模效应,离实现财务平衡也有不小距离,但他们在品牌传播和资本市场上却获得了充分的溢价,让他们有充分的现金流投入到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中。

从特斯拉到“蔚小理”,这些出行科技公司均在登陆美股后市值一路走高。目前,特斯拉的市值已经超过万亿美元,蔚来和小鹏最高时候也突破500亿美元。

新势力阵营分化加速,领头羊埃安冲刺造车下半场估值达2000亿

(特斯拉市值超过万亿美元,新能源市场前景向好)

如今,埃安的出现又将成为新能源资本竞相追逐的新宠。新势力市占率第一、拥有国资背景、独一无二的埃安模式,这些都是埃安和蔚来、小鹏等不同的地方,也是埃安带给资本市场的想象空间。

在现阶段,埃安就已被多家机构看好。按照4月初广汽集团公布的目标,埃安计划在今年开始A轮融资,释放出30%股权融资500亿元。按此目标计算,埃安A轮融资后的估值在1660亿元以上。此前就有机构预测,给予埃安约16倍PE,整体估值达到2000亿元 。

需要注意的是,埃安当前所处的新能源市场环境已经和“蔚小理”时代不同。随着进入网联化、智能化深度竞争的阶段,企业在科技制造、品牌营销、用户体验之外,比拼的是供应链布局的广度、持续输血的能力和更具价值投资的“市盈率”。

得益于独特的埃安模式,埃安既可以依托广汽集团,共享资源积累的优势,提供稳定的供应链管理和产能保证,又能保持了独立、快速、灵活的运作,持续推出创新型产品。

由于缺芯片、高端电池供应不足等问题,车企普遍在过去两年经历了停产、减产的痛苦,过去一年多,新能源市场上最核心的竞争除了技术和产品、就是保障零部件供应和交付。一旦交付延期,即使有再多的订单也会流失。

埃安并没有这方面的顾虑,良好的交付情况是其销量攀升至新势力第一的坚实基础。

在业绩说明会上,冯兴亚还透露,2022年2月,埃安完成了10万辆/年产能扩建,目前已具备20万辆/年的产能,规模效应将进一步放大。另外,埃安第二工厂将在2022年12月建成,届时埃安产能将达到40万辆/年。

新势力阵营分化加速,领头羊埃安冲刺造车下半场估值达2000亿

在小鹏汽车、蔚来汽车还陷于1万辆交付量的困境,埃安已经开始制定更高的销量目标,通过丰富产品矩阵,提升品牌价值,形成规模效应。据悉,埃安今年或将达到年销30万辆的里程碑式节点,这也是行业公认的盈利线,对于埃安而言,也是一次新的估值想象空间。

“埃安将通过现有产品的不断迭代,以及后续车型的发布,持续推动产品形象的高价值感,比如即将推出高性能超跑AS9、下一代产品A02等。”冯兴亚表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