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狼性长安,不再犹豫

2021年,车云菌在上海的一位朋友购入了家庭第一台车用于日常通勤。这台车既不是燃油车,也不目前大热的纯电车,而是去年还比较冷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当我问及原因时,朋友回复我说在上海购买新能源汽车免费发放绿牌的政策到2023年底就结束了,但针对插电式车的政策有传言说会提前终止。为了消除不确定性,他选择提前购入。

朋友是一位在沪打拼不到5年的外乡人,上海针对新能源车的免费牌照政策让他提前实现了拥有人生第一台车的愿望。有了这台车后,他免去了每天上下班挤地铁的烦恼,还多了周末开车去自驾游的快乐。更重要的是,这台插混车还满足了他每年几次超1000公里回家之旅的刚需。“纯电车的续航焦虑和充电焦虑,让我不敢将它开上漫漫回家路。”他告诉我。

朋友选择的是一辆纯电续航为120公里的插电车,他告诉我平时通勤可以全程采用纯电驱动,只有跑长途才会开启混动模式,就算电耗尽了,这台车的亏电油耗也比纯油车低很多。而且,这台插混车也只比同级油车贵2~3万。综合算下来,插混车其实比油车更经济实用。

朋友还告诉我,他周围有很多同事和同学都选择了插混车作为人生第一台车,他选择插混车也是受了这些人的影响。事实上,插混车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刚需一族的首选。

上险数显示,包括增程电动车在内,插混车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占比已经从1年前的15%提升至最新的24%,今年2月的销量增长了416%,是纯电车234%的增长幅度的近乎2倍。

从去年开始,很多自主品牌开始纷纷推出长纯电续航的混动车型,比亚迪的DM-i家族,吉利的雷神Hi·X车型,魏牌的智能DHT-PHEV家族,以及最新加入的长安iDD插混车型。

这些新推出的插混车型颠覆了人们以往对该类型车“有电一条龙,没电一条虫”的固有印象,因为它们在继承了混动车惯有的节油优势外,普遍将纯电续航做到了100公里以上。这给了消费者选择它们的理由,插混车的市场顿时变得热闹起来。

狼性长安,不再犹豫

“我一直认为混动车至少在最近几年应该和纯电车并驾齐驱。”长安汽车副总裁杨大勇最近在采访中这样告诉车云。他还表示未来几年混动车会和纯电车一起平分天下。

长安UNI-K iDD插混车前不久刚宣布了官方指导价,该车起售价17.69~19.29万元,纯电续航为130公里。UNI-K iDD是长安汽车高端序列UNI家族正式跨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标志,也被认为是长安汽车吹响了进攻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号角。

作为根正苗红的国有企业,长安汽车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因此它们行事比较谨慎,对风险意识的判断比别人更多。但是杨大勇坚定地说这次长安汽车想明白了,也准备好了。“应该说从今天开始,长安汽车正式吹响了在新能源领域发展的号角。”杨大勇说。

那么,长安汽车真的准备好了吗,杨大勇所说的“长安汽车吹响了进攻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号角”该如何理解?

混动车应该和纯电车并驾齐驱

事实上,长安汽车是国内最早开始新能源汽车研发的车企之一,早在2001年便成立了新能源研究院,在一年之后就开发出了第一辆混合动力样车,甚至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还有20辆长安混动车被选为示范运行指定用车。

在技术积累方面,长安汽车目前在新能源领域掌握400余项核心技术,比如有深度集成“电机、减速器、电机控制器”等功能的“七合一”电驱系统,还有可OTA的“七合一”智能整车域控制器等等。“到今天为止,除了电芯领域外,长安汽车已掌握了新能源系统里面所有的核心技术。”杨大勇说。

然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突飞猛进的这几年,长安汽车的表现并不如人们想象中的那般抢眼。

在市场全面爆发的2021年,长安汽车的新能源车销量超过10万辆,虽然已是不错的成绩,但大部分销量集中在低端小车奔奔E-Star上。显然不符合长安汽车想依靠新能源汽车提升品牌形象的初衷。

对此,杨大勇解释说:“整体来讲,我们对风险意识的判断比较多一点,如果没有想通这个行业的商业模式,我们不会贸然进去。”

狼性长安,不再犹豫

长安汽车原本预计新能源汽车的拐点在2025年到来,但随着2021年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来到15%,长安汽车决定对新能源车市场发起攻势。“我们认为我们想明白了,也准备好了。”杨大勇说。

虽然长安汽车此前对新能源车市场发展的预测略显保守,但是对此的战略部署和资金准备,以及人才储备等方面早已提前开始布局,目前已布局完成多条腿走路的发展路径。

在高端化方面,长安汽车去年推出了阿维塔品牌,并亮相了首款高端智能电动车阿维塔11。该车综合续航超过700公里,并拥有小于4秒的零百加速能力,以及200kW高压超级快充和400Tops算力的先进技术。阿维塔品牌将是长安汽车树立高端品牌形象的先锋官。

在大众化市场,已经独立的长安新能源是长安汽车电动化转型的主力军。今年1月,长安新能源B轮融资共募得资金近50亿元,超计划融资近20亿元,投资方中首次出现了社会资本。这说明资本对长安新能源的产品和技术抱有极好的预期。

即将发布的长安新能源C385基于纯电平台打造,该车将会改变人们此前对长安电动汽车的印象。杨大勇透露,C385的市场反馈良好,预售仅4天订单就突破了50000辆。

而在应对更广泛的燃油车电动化转型方面,长安汽车采取了类似于吉利和长城的做法,先将部分燃油车转化为混动车型。前不久上市的UNI-K iDD的目标群体是更广泛的油车用户。“PHEV转化的是油车,并不会转化太多的电车。”杨大勇说。

狼性长安,不再犹豫

“长安汽车的燃油车占比多,我们正在向纯电方向转型,所以长安新能源在以EV来拉动发展的同时,长安汽车也在通过PHEV的方式向前发展。”这是杨大勇所说的“长安汽车吹响了进攻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号角”的内部逻辑。

到2025年,长安汽车的新能源车销量目标105万辆,占比达到35%;2030年新能源车销量目标270万辆,占比达到60%。这其中的部分销量将由插混车来完成。

“我一直认为混动车至少在最近几年应该和EV并驾齐驱。”杨大勇认为UNI-K iDD在市场上将充分展现出竞争力。

朝着新能源领域全面发力的元年

杨大勇说,目前中国的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台车。只有一台车的家庭选择纯电车,杨大勇认为在当下基础设施还不太完善的条件下需要勇气。

因此,他认为想要靠纯电车完全打开中端市场是需要时间的。“纯电车一定是未来方向,但现在来看,可能还需要有一个过渡期。”杨大勇表示需要有一个创新的产品来解决过渡期的问题。

因此,杨大勇说在未来10年,PHEV和REEV混合动力乘用车仍然是市场上的重要参与者。

UNI-K iDD就是重要参与者之一。

杨大勇表示,UNI-K iDD的核心价值体现在“全域”二字,即全速域、全场域、全温域、全时域。

其中,“全速域”是指是无论低速起步,还是高速超车,UNI-K iDD都有不错的表现。尽管它是一台重达2吨的中大型SUV,但百公里加速时间仅需8.1s,最高车速更是可以突破200km/h。

狼性长安,不再犹豫

“全场域”则主要体现为3个特征。首先是全场景下的长续航和低能耗——NEDC工况纯电续航130km,可以保证EV模式就能满足用户日常通勤需求;满油满电综合续航里程可达1100km,可满足长途出行;即使在日常匮电状态下,UNI-K iDD匮电油耗(NEDC)仅5L/100km,较同级别燃油车节油达40%。

其次,在低电量、连续长上坡等场景下,UNI-K iDD的动力也不会出现明显衰减。

此外,UNI-K iDD全系标配6.6kW交流快充和直流快充,并支持220V家用充电功能,同时配备3.3kW对外放电枪,让UNI-K iDD随时随地化身为“移动发电站”,能满足用户在出行途中照明、烹饪、反向充电等多样化生活需求。

全温域方面,得益于出色的电池组管理策略,UNI-K iDD在零下35℃至55℃的环境温度区间,都可以确保车辆性能的稳定。

“全时域”是指,可以实现24小时全天候电池安全监控。

可以说,UNI-K iDD的上市,正式掀开了UNI序列进军新能源车市场的序幕。“2022年下半年UNI-V iDD将会与大家见面。”杨大勇表示今年是长安汽车向着新能源领域全面发力的元年,也是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领域投放全新产品的大年。“我们将会发布不少于5款的新能源产品,包含BEV、PHEV、REEV和FCV等全技术路线,非常值得期待。”杨大勇说。

改变面对客户的形象

长安汽车转型的终极目标是成为一家真正的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而实现该目标的举措不仅体现在产品端的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还要改变面对客户的形象。

对此,长安汽车正式提出了“从服务客户向经营客户”的转型举措,将“经营客户”作为企业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型的关键战略支点。作为向“经营客户”转变的体现,长安汽车宣布推出“UNI Service”体验式服务,作为新服务的新体验。

“UNI Service”,是通过线上和线下无缝连接的全新服务业态,目标是为长安汽车2000万用户带来有温度、个性化、超预期的极致服务体验。

在线上体验方面,UNI Service整合车机端、客户端、顾问端、厂端,打通全链路、全服务场景,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体验。一方面,UNI Service实现对用户服务的快速响应,通过APP即可完成预约停车、预约洗车美容、预约快修快保等预约服务,极大缩短等待时间。另一方面,UNI Service还基于智慧云诊技术,上线车窗、天窗、车灯未关等6项用车异常提醒和7项用车故障提醒服务,将被动服务升级为智慧主动式服务。

狼性长安,不再犹豫

在线下体验方面,UNI Service新增品牌体验空间、工坊、自造空间三种全新服务业态。品牌体验空间位于城市核心生活商圈,可为用户和粉丝提供多元化周边服务。例如在店内给孩子举办一场与众人分享快乐的生日Party,或是逛街之余喝一杯UNI 咖啡稍作休息,成为客户逛街休闲的“根据地”。区别于其他体验店,UNI Service还依托品牌体验空间布局工坊,为车主提供便捷高效的用车服务。让用户在逛街同时,就能进行洗车、美容以及基本养护服务,极大降低时间成本。自造空间则定位为车辆改装中心,用户可直接与改装大咖沟通,甚至脑洞大开亲自为爱车勾画蓝图,由工程师将创意变为现实。

而在场景打造方面,UNI Service提供智慧主动、高效便捷、公开透明、共创共享的高体验服务场景。智慧主动,即基于智慧云诊技术,将推出各项主动服务,做到服务无大小、提醒无遗漏,用车无烦恼。高效便捷,即以客户为C位,打通APP、车机、顾问、厂家四个端口提供管家式服务。公开透明,即将各项业务和支付在线化,实现选车买车、卖车估值、改装直选、维保项目和内容自选等流程在线化、透明化,确保消费无忧。共创共享,即坚持与客户共同成长,相互成就,始终将客户视为品牌合伙人,一起拓展生态圈,提供不止于车的贴心服务。

长安汽车还表示,到2022年,“UNI Service”智慧服务的标签会在长安汽车的服务内容中更加凸显。届时,一系列全新服务内容将陆续上线,智慧云服、智能维保、安全守护、旅途关怀等智能服务,为客户带来更高效的便捷体验。

“未来科技感的认知以及品牌带给客户可玩性和定制的感受,UNI品牌未来是走的这个方向。”杨大勇说。

狼性长安,不再犹豫

车云小结:

狼性文化一直是长安汽车所倡导的企业文化,也是它有别于其他国有企业的显著标志。这是因为长安汽车总是将自己看作是一个创业者,只有如此才能抓住每一次重大的历史变革机遇。

1984年,长安汽车开启了第一次创新创业,这让它抓住了中国汽车的初次改革浪潮,得以顺利进入整车制造业。

21世纪初,当面对轿车也能进入普通家庭的中国汽车历史性转折点时,长安汽车启动了第二次创新创业,这次的目标是进军乘用车领域。得益于第一次的创业经验,长安汽车成功在乘用车领域站稳脚跟,并一度成为中国汽车品牌的领头羊。

而在面对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无人驾驶等为特征的技术革命席卷汽车行业时,长安汽车果断启动了第三次创新创业计划,并将成为一家真正的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的目标为己任。

这是一个剧变的时代,技术更迭、消费需求的变化速度,远比想象的快与复杂,新的格局正在形成。

狼性长安总是能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变化,它用过去30多年的创业经历证明了一个道理——唯有改革才有出路,唯有奋斗才能成功。这是狼性文化的历史定义。

“我们必须付出更为艰巨、更为坚韧的努力,将变革的勇气汇聚成主动性、进取性、创新性的狼性特征,汇聚成嗅觉敏锐、目标坚定、主动担当、团结协作、极致效率的自我成长,顺应人们对美好出行的向往,从客户的需求和体验出发,提供高品质的出行生活。”

这是长安汽车对狼性文化的释义。

狼性长安,此刻不再犹豫。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