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颜建国:元明散曲歌不尽,书外柔心情谊长——怀念东平四中校友周脉柱

【建国悟语】

喜书,于是偶尔会收集写作所用。作为世间一尘埃过客,日常的吃喝拉撒自然难免,但对书的崇拜,仍是高于物质基础,信奉人不能仅仅靠吃米活着。

翻开一本书,就如同作者对话,知道在时间之外,曾经有过一个丰满立体的人。好多好多书,被我卖给了废品站,因为它对于我,仅仅是本数和充数;也有一些书,看过送朋友,它有益过我,也可以益他人;仅仅是一些经典的和我写作必须的,我把他们放在十几个大大小小的书橱里,它们让我感觉到生而为人的价值与努力惜时的意义之所在。

几年前,参与编辑东平四中校友于保法教授支持、学长段振业、牛之营倡议的《母校情怀》一书,在整理校友事迹中,我又想起一个叫周脉柱的学长来。

颜建国:元明散曲歌不尽,书外柔心情谊长——怀念东平四中校友周脉柱

听在四中任教过的父亲讲,周脉柱学长是四中三级,家在离接山镇十里地的苍丘村。他因为喜欢文学,因此和山师中文毕业的我父亲有过交往。周脉柱毕业当过县广播站通讯员,以后保送上了山大中文系,在那级学生中,父亲虽然由东平八中调来只教他们半年,但是一直记得文采出众的才子周脉柱。

记得大约上世纪八十年代,同样喜欢文学的杨家山兄到四中复读,他曾告诉我为了投稿曾到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找过担任编剧的周脉柱,那时周已是癌症晚期,请家山哥吃了水饺,一边走着和家山兄谈创作,一边流着汗送出家山兄好几里。在寒风中,当家山兄回望的时候,还看到周脉柱瘦弱地站在划过的风里。

颜建国:元明散曲歌不尽,书外柔心情谊长——怀念东平四中校友周脉柱

近几年,致力于元朝“东平学派”研究,恰巧买到山东大学孟广来教授和周脉柱学长一起编著的《元明散曲详注》一书,看看存书章是邹城市城前镇中小小学图书室,可见其时此书为中小学语文老师所喜欢;又见此书为1990年第一版,此时周脉柱学长已经去世数年,可见作为恩师的孟广来教授对这位早逝爱徒的追忆怀念。

后来见到和周脉柱学长同村同名的泰安市政协工作的小周脉柱学长,他曾对我谈起周脉柱学长的好多事。知道周脉柱学长的妻子在丈夫去世后一个人带女儿长大,虽然有亲朋介绍但她一直拒绝再嫁。好多年的清明,她都带着女儿婷婷由济南回家乡祭拜丈夫。曾想见见这位痴情的学嫂,但是一直没有联系上。这几年的清明,因为疫情,她们母女应该没回伤心的苍丘吧?

老家常庄,曾经住过前来山东抗日的老八路。如果不是泰西山脉平缓,阻挡不住日寇的战车大炮,泰西根据地就是影响全国的一大重点区。在搜集115师东进支队和鲁西区委将帅的史料时,我寻到了鲁西区委七大委员之一朱则民写给女儿朱柏玲的签名本。不知道这本书是如何由女儿女婿手中流入孔网的,但朱则民七十六岁认真的楷书毛笔题赠让我看到了这位革命老人对生在沂蒙饱受苦难女儿的那颗心。现在有关东进支队驻守常庄的珍贵照片还有五张,上面戎装的朱则民和夫人杨炯靓装出席赵镈、李岩婚礼的留影,让我看到他们战火之外的青春模样。

颜建国:元明散曲歌不尽,书外柔心情谊长——怀念东平四中校友周脉柱

世上真的曾经有过这样的人,他们抛弃了本来富足的生活,为了一种理想而不辞劳苦和百炼成钢。

前几天,在微信圈,发现济南的艺术圈在发照片与短文,纪念因病去世的评论家张荣东。我和荣东并不熟悉,十几年来仅仅见过两次面。好多年前,在老山艺曾找他拿过《水墨境界》这本书。再后来,儿子颜亓新考到山艺读研究生,曾在一个画展上见过他。之后,不曾见面,因为询问一些济南有关宋朝“郓学”、元朝“东平学派”的遗存碑刻,有时会要请教他,于是和他联系多了起来。看他去年冬天经常在龙洞山一带爬山,上面正好有一块关于宋朝齐州知州韩铎的祈雨文碑刻,于是相约今春过过疫情几位好友去看下,考察一下其文化背景与楷笔书法,没想才说好几个月,这个隔三差五爬千佛山的壮人就去了。

颜建国:元明散曲歌不尽,书外柔心情谊长——怀念东平四中校友周脉柱

问孙文韬博士,才知道荣东教授是年后查出的胰腺癌。看看他最后一次爬山是今年2月2日,到今天才刚过去两个月加12天,惜别荣东,才再次疼知谁也无法预知灾难和明天哪个提前到来,有些约定一定不要拖也不要等。

为了进行“郓学”和“东平学派”的纵深研究,应外地朋友相约写一篇宋初三先生之一“徂徕先生”石介的长文。之前购过北大才子陈植锷教授点校的《徂徕石先生文集》,并且和初中校友石奇琪一块研读过,指导她写过《宋朝大儒孙复与石介交游初考》一文,发在去年2月的《长江丛刊》杂志上。这几天发现陈植锷教授还著有《石介事迹著作编年》一书,于是赶紧孔网急购。

颜建国:元明散曲歌不尽,书外柔心情谊长——怀念东平四中校友周脉柱
颜建国:元明散曲歌不尽,书外柔心情谊长——怀念东平四中校友周脉柱

昨天拿到书,匆匆一翻,才知道1947年出生的陈植锷教授早在1994年去世,很多学人撰文感叹壮年而逝的陈植锷是宋史研究的一大损失。书的后记为陈教授的夫人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的周秀荣女士所写,作为曾经一同在温州一中读书的校友,他们有过读书成才的热血时光,虽然是夫妻,周秀荣敬恋地称丈夫为先生,男女结婚形式都一样,但谁和谁结婚真的质量不一样。丈夫病逝后,不懂文学和历史的周秀荣编辑整理其存世文稿,在浙江省社科联和热心师长的帮助下,使得此书在陈教授去世8年后由中华书局编辑出版。看着一字一泪的后记,你能明白什么样的结合算爱情。

颜建国:元明散曲歌不尽,书外柔心情谊长——怀念东平四中校友周脉柱
颜建国:元明散曲歌不尽,书外柔心情谊长——怀念东平四中校友周脉柱
颜建国:元明散曲歌不尽,书外柔心情谊长——怀念东平四中校友周脉柱

2017年在陈植锷70周年诞辰之际,在他北大同窗和后来学生奔走下,杭州师范大学国学院召开了其学术座谈会。看照片,参加座谈的主要是北大校友和受教弟子。如果他的妻子周秀荣女士不因车祸去世能出席纪念活动该有多美满呀,照片中年轻者中好似也没有他们夫妇遗留的孩子,如果出席简报中会按照惯例写上陈植锷教授的子女谁谁参加了纪念活动。希望以后能幸知一点陈、周两位教授后人的情况呀。

颜建国:元明散曲歌不尽,书外柔心情谊长——怀念东平四中校友周脉柱

读书以明志,写作以寄情。很多人的书比写作者存世时间还短,仅仅是那些有普世与救世价值的诗文会走出时间之外,成为后人的爱物与精神食粮。知道这些,我就暗暗叮嘱自己:不要慌,慢慢来。在明暗交替的时光里,做光与火的歌者与播者,漫唱生之歌。

颜建国:元明散曲歌不尽,书外柔心情谊长——怀念东平四中校友周脉柱

(作者,颜建国,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宋元文化研究专家,系中国散文学家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数家报刊专栏作家,著有《元朝东平学派》《苏轼与东平文士考析》《文宗义脉》《春风有约》《家乡的石板坡》等专著。本文由作者独家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