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杀回职场的普通妈妈们,不是爽剧大女主,靠的真就是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会面对一大堆生活中的难题,身边的普通人是如何克服困难的,这种真实的经历和经验,是非常有力量的故事。

在树洞和后台的真实分享中,最打动我的一类故事,就是全职妈妈如何杀回职场的。

不仅是因为我当过全职妈妈,更因为这样的故事中,强烈的体现着所有妈妈们的需求——做了母亲以后,我的个人价值还在么?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些来自读者的,真实的重返职场的故事。

它们都不是什么爽文爽剧,没有从天而降的逆风翻盘,只有一个个为了重返职场而扎扎实实努力过的妈妈,她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勇敢地冲破了“不敢、不行”,冲向了“自我”。

01

“全心全意照顾家庭多年,却怎么也写不进简历里?”

@Jenny Hu 若雪 全职3年刚收到了第一份offer的她,写下了这些心得

我是研究生毕业结婚同时怀孕、到孩子三岁都没有工作的妈妈,可谓是一点职场都没入就待家里了。 但我很幸运,开始找工作投的第一份简历就顺利地在几轮面试后,成功收到offer了。

这种内心的雀跃激动,我想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懂。 我能成功拿到现在的offer, 离不开我不上班的这三年的一种坚持,坚持抵抗“无意义”的全职生活。

第一,在育儿中学习。

成为母亲后,激发了我前所未有的学习热情,学习育儿,学习挑绘本,读绘本,学习英语启蒙,学习中文启蒙等等。 每一本书都用心给孩子读,慢慢积累,从中汲取营养。 孩子不到两岁半,英文中文绘本我们就读了上千册,而且有些绘本可能被读了上百遍。

虽然我有留学背景,但是在孩子的绘本中也有很多我不知道的说法,单词等等,所以在这过程中不断地查阅,听别人读,直到自己模仿到听起来有味道。 这份执着和积累,最终让我找到了一份兼职英语口语老师的工作,这份兼职不影响我带孩子,同时让我觉得开心,又能挣些银子。

第二,帮助别人,也是在帮助自己

生完孩子三个月后,我顶着所有家人的压力,周末去一所非营利组织兼职中文老师,无任何费用,我一干就干了一年半。

与其说,当老师这一年帮助了别人,不如说这份经历帮助了我无限靠近将来想做的事。既让我找到了家庭、育儿、家务之外的价值感,也补充了一部分我空白的经验,我在实际的教学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短板,从而改变自己。 更让我不至于离开我的专业太久,在这个过程中我积累了经验,获得了学校家长的认可。虽然没有任何费用,但是千金难买我开心。

第三,不安于现状,也不惧未来。

我不惧怕任何新事物的产生所带来的未知的困难,因为我觉得困难就是用来解决的。

疫情开始后,几乎所有课程都转为了线上的,那就得赶紧转换以前的上课方式,我不得不开始学习新的上课工具,面对新的教学挑战。 我就又开始学习各种上课的apps,以及能在网络上用的各种互动游戏等等。就只差没去学编程自己编游戏了!

以上的这些事情都是我这三年里不间断地做的事情,最终这些经验帮助我拿下这份offer。 对了,我申请的这份工作对中文和英文都有要求,甚至西班牙语,所以我未来可能还会学习西班牙语,但是又有何惧呢!当妈妈这么难的事儿都干过了!

总之,我觉得能够不惧怕新事物和困难,有自己认定的事情要做,并一直努力朝着那个方向一点一点地走,最终都会有所收获。

希望我的分享能帮助到妈妈们。

杀回职场的普通妈妈们,不是爽剧大女主,靠的真就是自己

@Micky妈妈 全职2年 从“她是谁叫来招聘的”一步步走到部门主管

因为孕期身体状况不好离职了,孩子9个月被发现发育迟缓,一直康复至16个月,这期间连轴转,没有社交,没有喘息的时间。 离开职场整整两年,开始找工作,投了很多简历都石沉大海,没办法,只好把要求一降再降。很多次面试都无疾而终。

记忆最深刻的一次面试官面试了两分钟,随意瞥了我几眼,然后冷漠又不失礼貌的让我回家等通知。 在迈出大门的那一刻,我听见面试官在高声责问人事:是谁叫来应聘的!

那一刻,我感触更多的不是丢脸,而是深深的无力。原来,没有社交让我应答时磕磕巴巴。

后来我开始模拟面试场景,把面试可能问到的问题都罗列出来,每天对着镜子重复一遍又一遍,厚脸皮、不厌其烦地找前同事讨教我离开这两年的行业变化,做到每次面试完都会复盘…

就这样我入职了现在的公司,不断学习、调整自己,一步一步做到了主管的位置。

02

“投了100次简历,99次都石沉大海了,我真的还可以吗?”

@CC酱 全职2年

她说:“普通妈妈,更该努力找到自己的热爱和闪光点”

大J你好,看到你发的话题我就马上点进来了,谢谢你密切地关注这个群体。

我是个90后妈妈,我算是同学中要孩子比较早的。我不去上班,更多是拿照顾孩子为借口,逃避职场,我曾有3次失败的职场经历:

我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因为遇到融资问题,全部门被裁员;

第二次工作加入了当时很火的互金公司,和本专业有一定关联度,以为可以大干一场的时候,整个行业遭到团灭;

第三次,我离开了一线城市,回到了我自己的家乡找了一家当地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却意外怀孕了。

上级劝我不要孩子,我没接受,尽管没有耽误当时的工作,上半年的绩效A的我,年底时直接被打了最低绩效C。

生完娃等待我的就已经是最初级的岗位了,然后我辞职了,选择了和老公奔向一线城市,全心全意支持他的事业,开始了我的全职生活。

没了一开始的新鲜,就剩下无边无际的孤独感和焦虑感,最长失眠期有半个月,从100斤瘦到了70斤,当时我知道,以当下的状态已经无法让我继续维持“把孩子、老公当做事业”的决心。

我叫上娃的姥姥来给我带娃,然后开始找工作。

但从下决心到做好简历,1个月的时间过去了。等到简历做好投出去,到第一份面试,半年过去了。

最深刻的一次,在一个没有开空调的小房间里,等了面试官1小时,对方问了我一些之前工作上的数据问题,我很努力回忆,也很紧张地卡壳了。

随后他问:为什么你休息了近2年都没有工作?我诚实地表示:这段时间我在家里照顾孩子了。

这句话,宛如递上了一把可以随意捅我的刀子。

他上下打量了我几分钟,就停止了询问。那一瞬间我什么也顾不上了,对着眼前那张严肃的脸,忍不住大哭了一场。

那场面试,基本消耗了我最后一丝信心。

回家,我抱着妈妈哭了,一遍遍地自我安慰:“大概这辈子和妈妈一样,做个普通的家庭主妇也可以吧”。

日子继续在我假装躺平中过去。

直到有一天,我平时关注的一个公号发布招聘启示——需要一个关注自媒体,对内容创作有热情,善于发现热点问题、协调策划选题的小伙伴——我感兴趣,但第一个想法依旧是:我没干过,我不行。

但隐隐中,还是有一个声音在推着我去试试:就当最后一搏吧。

我又认真地修改了一次简历,因为得失心没那么重了,也第一次认真梳理了几次面试失败、卡壳的地方,及时提交了面试题目。

一周之后,我顺利收到了入职offer,做着一份与热爱双向奔赴的工作。结束了这个2年的空窗期。

很感谢这个经历,它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而是让我找到了重启生活的机会。

对比,我我开启了一次复盘,我可以分享几点心得(如果可以算得上的话)。

1、真正热爱的事情坚持做,做着做着就会有出路

虽然我认为对想回归职场的妈妈来说,“空窗期”越短越好,但我同样相信,空窗期里做的事,藏着一个人骨子里真正的热爱和状态。

我喜欢看文章,各种各样的书、公号自媒体、微博、购物平台上的分享帖,豆瓣小组、影评;广泛看剧,知名的美剧、日剧我都有兴趣拿来看一看,喜欢听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新推出的app我也不拒绝体验。

看完了,我会随手发在微博或朋友圈分享,自己也会写一点放在社交平台、在某个购物平台长期写心得,累计了一点点小粉丝。

这些我自以为不为人道的、没出息的小爱好,没想到能用在工作上,甚至做一些辅助工作很有帮助(之前短暂学过在线电子插画),许许多多的小事,成了如今这份机会的“养料”。

未来我打算给自己补一些心理、社会学上的专业知识,既为了工作,更为了丰富自己人生的厚度。

我相信此时看文章的你,肯定也有那么一件,即使在兵荒马乱的育儿生活中坚持做也不会觉得累的事,我相信,做着做着也会有出路。

2、推进它,推进它,大胆推进它

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特别爱给自己设限,凡事都想着:等我准备好了我能写出更好的文字、我现在应该还不够好吧……

这次经历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当你不自己亲自推进一个问题的时候,甚至都不知道困难将会出现在哪里。

刚看到招聘信息的时候,我纠结过“现在还不是最好的状态”、“我肯定会再次丢脸的”,但后来幸运的是,我按了那个发送键。

今天是周六,孩子有爸爸接手,在自己的房间,插上耳机,打开电脑敲下这串字的我,已经回职场1年了,也许只有妈妈才能体会到,能专注、完整地做一点自己的事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儿。

说得有点多,祝福每个妈妈都有重新开始的勇气。愿我们都能一如既往地冲刺在自己人生的跑道上!

感谢帮我带娃子的妈妈,我们总怕让爸妈失望,而他们却更怕我们不能快乐和自信

杀回职场的普通妈妈们,不是爽剧大女主,靠的真就是自己

03 “我相信自己,离开多少次,就能回来多少次!”

@super W 全职4年她说:“属于我的时间也还多,只不过比别人晚一些而已”

我三年抱俩,4年没有工作。从自己开店倒闭到重回学校做幼师,还经历过失业婚姻告急的我来说说我的经历吧。

老二未满周岁的时候说服老公在未来的房子附近盘了一个店,期待一边带娃,一边开店,再稳定半年后可以尽快装修住进新房。

结果缺乏经验,开店操劳程度超乎想象,很快认清现实结束这段错误经历。

重新回去职场的时候选择了去老大幼儿园做幼师,工资还没有我毕业时实习工资高,但那时候是人生地不熟又要顾娃的我所能感受到安定的一份工作,给了自己久违的信心和安稳。

夫妻吵架、两地分居、爸爸带老二半年、还有不小心怀三胎等等,一直熬到老二也上幼儿园了,终于说服爷爷出来帮忙重回厦门上班。

终日往返家和住宅,通勤快三小时,但我不后悔,因为每天能回来看见孩子,早上能亲自送两个孩子上学。

这次出走,终于重新爬回了中层位置。

但再后来,厦门疫情和行业原因,我失业了,那时候婚姻告急,我做好了离婚独立带两个娃的准备,没顾得上伤感,在家无缝衔接创业,办小饭桌维生。

半年下来又带娃又煮饭上课,发现不赚钱还很累,于是还是决定去上班。托了所有可能帮忙的朋友介绍,我本来不挑的,没曾想在家附近找到了一份薪水不错的工作,孩子交给托管,我终于能再次开始在职场打拼了。

我是名校毕业,生娃之前也算履历光鲜,结果因为放不下孩子,职业生涯经历了多次断档、改行,同学们都做出了一番成绩,而我还在苦苦打拼,我的心里有时候也难以平静。

别人有父母有亲朋或者有猪队友,而我,几乎是靠着一己之力撑了这么些年,甚至我也算是我猪队友的主心骨。

说不委屈是骗人的。我尽量避免去想负面的回忆,大多时候是在考虑如何走下一步,如何解决眼前的困难。

唯一的安慰,大概是眼前有两个可爱健康的孩子,我的努力被看到了,和老公终于重新互相理解牵手向前,娃爹周末放假也都赶回家来带娃。

现在的我已经没了昂扬的斗志,只希望能有一份顾家的工作。经历多重职场,我相信自己算是有相当能力的职工。

比如:我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很强,我信念够坚定,我相信走到哪一步都不会没有工作的,只看我愿不愿意放下身段而已。

我喜欢看人物传记,许多做出一番事业的人35岁之前也是普通人,只不过比别人更努力更坚持学习。我今年35岁了,心里自嘲说属于我的时间也还多,只不过比别人晚一些而已。

总之,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加油!

杀回职场的普通妈妈们,不是爽剧大女主,靠的真就是自己

04 尾声

这些年,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关于“全职家庭主妇焦虑”、“职场35+”,就连我自己,也曾经就是那个迫切想要上班的人。

职场的困境,妈妈们在事业和家庭上几头烧的难,人到中年对“我到底还能有什么价值”的怀疑,这些不仅是全职妈妈有,而是任何一个妈妈,甚至没有生过娃的女性,也要面对。

除了等待大环境对女性更友善,我们完全可以主动发起冲击,只要愿意,是可以规划的;只要开始了,就有可能一步一步向前——冲破一切绑在身上的枷锁!

最后也欢迎有同样经历的妈妈在留言区分享你的经历,我相信真实的故事能帮助到更多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