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儿子,婆婆教育儿媳天经地义,你别插手”“你不配当婆婆”

01

家庭和睦最重要的就是夫妻和睦,婆媳关系融洽,而婆媳关系的纽带,就是妻子的丈夫、婆婆的儿子。

多数婆媳矛盾得不到缓解,都是因为丈夫没有做好,或是一味的向着妻子,不顾母亲的感受,或是一味的向着母亲,不分青红皂白的指责妻子。

而婆媳之间的矛盾并不是向着谁就能解决的,如果婆媳双方做不到互相理解,只会让矛盾越来越深。

当然,调解婆媳矛盾也是要用对方法的,否则只会让情况越来越糟糕。

“儿子,婆婆教育儿媳天经地义,你别插手”“你不配当婆婆”

02

刘女士早年丧偶,因为顾及孩子没有再婚,一直和儿子两个人相依为命,因为看过了母亲抚养自己的辛苦,刘女士的儿子从小就很孝顺。

儿子一天天长大,考上重点大学,毕业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刘女士非常开心,在刘女士心里儿子是最优秀的,所以在儿子找女朋友这件事上,刘女士一直把关很严,一定得找个和儿子一样优秀的儿媳妇儿才行。

可儿子陆陆续续带回来好几个女朋友,刘女士都觉得不如意,眼看儿子年纪越来越大了,刘女士只好放宽自己的条件,让儿子娶了个她不太满意的媳妇儿。

俗话说的好,有了媳妇儿忘了娘,刘女士倒不担心儿子不孝顺她,但儿子更关心儿媳妇她可受不了,在儿子心里,她这个当妈的必须得占第一位。

所以在儿媳妇儿第一天进门儿的时候,刘女士就给了儿媳妇儿一个下马威,说自己最近累的不行,没有力气做饭,让儿媳妇儿去做。

儿媳妇儿还算乖巧,并没有反驳刘女士,就自己去做了饭,把屋子也收拾了,晚上儿子还来关心了下她身体怎么样,这一顿操作下来,刘女士觉得自己的地位没有被撼动,心情很好。

“儿子,婆婆教育儿媳天经地义,你别插手”“你不配当婆婆”

当然只是这样还远远不够,毕竟媳妇儿刚来,也许只是装装样子,所以刘女士决定坚持自己的计划,三天两头就找点儿儿媳妇儿的问题,随时敲打她,让她知道谁是家里的女主人。

大多数时候儿媳妇儿都是乖乖的听着,偶尔也会不耐烦,但刘女士吩咐的也都做到了。

有一次刘女士听到儿媳妇儿在屋里和儿子抱怨她这个当婆婆的欺负她,好在儿子明事理,并没有听儿媳妇儿说的,倒是觉得她这个当妈的辛苦了半辈子,享福是应该的。

刘女士满意极了,这就是她想达到的效果。

儿子结婚没多久,儿媳妇儿就怀孕了,这下儿子的重心全放在了自己媳妇儿身上,家务也不让做了,工作也不让做了,就要在家安心养胎。

刘女士可不干了,儿媳妇儿不工作了呆在家里,什么也不能干自己不还得伺候着,这太不划算了。可这次刘女士的反对没有见效,反而被儿子数落了一顿:"她吐的饭都不能吃了,怎么工作?你就不能为她想想妈?"

刘女士感觉很委屈,她也不能理解现在的女孩子怎么就这么精贵,怀个孩子就什么都干不了了,自己怀孕那时候,还要下地干活儿,也没这么多事儿。

“儿子,婆婆教育儿媳天经地义,你别插手”“你不配当婆婆”

为了不伺候儿媳妇儿,刘女士选择了装病。什么头疼脑热,腰酸背痛,四肢无力,头晕目眩,反正就是除了躺着什么也干不了。

她这么一作妖,儿媳妇儿挺着大肚子都要陪她去医院看病,儿子又重回到了以前孝顺的样子,刘女士觉得这一局她又赢了。

终于孩子出生了,本来刘女士是打算帮忙照顾孩子的,可是照顾了没一个月,刘女士就觉得自己不行了。

可能是年纪大了,她感觉精力真的跟不上了,但是和儿子儿媳同在一个屋檐下,不顺手照看一下孩子,确实也说不过去。

不想照顾孩子的刘女士又使出自己的老家本领,装病,反正每次一生病儿子必定向着她,屡试不爽。

果不其然,一听刘女士病了,刘女士的儿子又着急忙慌的带着刘女士到处看病,孩子只能是儿媳妇儿自己带了。

就这么过了几年,每次只要儿子向着儿媳妇儿,刘女士就装可怜,装无辜,装病,把儿子拿捏的死死的。

毕竟儿子要上班,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儿媳妇儿陪自己去医院,不过刘女士从来都不觉得自己亏欠了儿媳妇儿,反而觉得这么折腾人挺有意思。

可最后刘女士还是在装病这个老本行上翻了车。

也许是儿媳妇儿看出了她是装病,也许是真的忍不了她了,在刘女士最近一次提出要去医院看病的时候,儿媳妇儿拒绝了。

“儿子,婆婆教育儿媳天经地义,你别插手”“你不配当婆婆”

这次拒绝惹怒了刘女士,这让她觉得自己在家里的地位被撼动了,一直都乖乖听话的儿媳妇儿居然还会反抗了,这样下去怎么得了?

刘女士二话不说就打了儿媳妇儿一巴掌,没想到的时候,儿媳妇儿还还手了,刚好刘女士的儿子下班回来,看到两个人大打出手,赶忙把两个人拉开。

刘女士以为这次儿子还会站在自己这边,没想到他居然帮着儿媳妇儿说话:"妈,这么多年我们也忍够了,你是个好妈妈,但你不配当婆婆!"

这话重重的敲在刘女士的心上,她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可儿子已经不再听她的辩解,直接把她送回了老家。

“儿子,婆婆教育儿媳天经地义,你别插手”“你不配当婆婆”

03

有些心思你不说不代表别人不懂,千万不要把别人的忍耐当成伤害别人的资本!

第一:难解的婆媳关系背后,一定有一个摇摆不定的男人。

婆媳矛盾大多是婆媳双方观念不和,互相不理解造成的,当然也有很多像上文中刘女士这样故意挑事儿的婆婆。

其实刘女士本来有一个孝顺的儿子,也可以有一个孝顺的儿媳妇儿,但就是因为她怕儿子有了媳妇儿忘了她,就事事都想压儿媳妇儿一头,以此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而刘女士的儿子,也是一会儿向着母亲,一会儿向着媳妇儿,完全随心情,没有一点儿原则,儿子的所作所为不仅没让刘女士产生安全感,反而觉得只要自己不作妖,儿子就被儿媳妇儿抢走了。

如果一开始,刘女士的儿子就能看清母亲的本质,并且加以宽慰,刘女士也不会落得那么个惨淡的结局。

所以有一个摇摆不定的儿子或丈夫,更容易引发婆媳矛盾。

说到底,婆媳都是为了一个男人争来争去,如果这个男人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清楚的知道媳妇儿和母亲的诉求,就能有效的阻止矛盾的发生。

可不是所有的男人都有这样的能力,所以大多数情况下,男人就只能看着母亲和媳妇儿发生矛盾,束手无策。

其实婆媳之间无非就那么几个问题,或是婆婆觉得儿媳妇儿霸占了儿子对她的爱,产生嫉妒;或是婆媳两人有代沟互相看不惯;又或两人对孩子的照顾和教育问题上观念不同,无论哪一种矛盾,只要能找到矛盾的根源,就能很好的解决。

作为儿子和丈夫的男人们,还是应该多沟通,简单的向着某一方,并不能解决问题。

“儿子,婆婆教育儿媳天经地义,你别插手”“你不配当婆婆”

第二:婆媳之间没有责任,只有而恩情

很多老人认为,儿子供养她是儿子是义务,儿媳照顾她也是儿媳的责任,毕竟嫁进了她家的门,就该为她养老送终。

这样的想法,难免有些一厢情愿了。

人与人的感情都是相处出来的,如何相处?自然是礼尚往来,婆媳也是一样。

没有人会因为我是你的儿媳妇儿这个名儿就去对你尽孝道,毕竟照顾婆婆的责任应该是丈夫的,没有生养的恩情,哪来的养老送终的责任。

很多婆婆在儿媳妇儿怀孕生子,需要帮忙带孩子的时候没有帮一点儿忙,却要求儿媳妇儿在自己老了以后照顾自己。

一如上文中的刘女士,没有对儿媳妇儿有过任何恩情,反而一有事儿就让儿媳妇来帮忙,任谁都忍受不了。

婆媳之间只有恩情,所以想让儿媳妇儿以后照顾自己,就要有所付出,千万不要想着坐享其成。

文/无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