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坦克300中保研全优,是怎么做到的?丨寅哥么么答

坦克300中保研全优,是怎么做到的?丨寅哥么么答

各位同学大家好!

现在开始回答5个来自

往期「寅哥么么答」留言中的问题

Q1 :坦克300中保研拿了G,硬派越野车应对碰撞测试,都会做哪些努力?| 00:55-03:28

Q2 :为什么不少车的副驾驶不能调节高低,还默认把座椅座垫放到很高的位置?既然不能调节高低,不应该低一些空间更大吗?| 03:29-04:40

Q3 :同样30多万增程,岚图Free和理想ONE寅哥觉得谁的产品力更强?| 04:41-06:44

Q4 :比亚迪停产燃油车,对企业有什么影响?| 06:45-07:35

Q5 :豪华品牌插电混动SUV,沃尔沃、奔驰、路虎,选哪一个比较好?| 07:36-12:38

Q1:坦克300中保研拿了G,硬派越野车应对碰撞测试,都会做哪些努力?

坦克300中保研全优,是怎么做到的?丨寅哥么么答

其实大体上硬派越野应对碰撞和普通车思路也差不多,比如25%小面积正面碰撞的强化,A柱强化等等,不过坦克300会特别考虑防滚翻时车顶的承受能力。这就是新一代车型相比老一代越野车型最典型的进步(其他还包括ESC系统、辅助系统)。虽然如此,坦克300这类车型还是容易因为重心高、离地高,高速失控撞向花坛、马路牙子还是容易被铲翻;而相对的在大多数车撞车的情况下,因为有大梁结构、而且碰撞点比较高,就有额外的优势了。

Q2:为什么不少车的副驾驶不能调节高低,还默认把座椅座垫放到很高的位置?既然不能调节高低,不应该低一些空间更大吗?

坦克300中保研全优,是怎么做到的?丨寅哥么么答

副驾驶不能调高低最主要的核心思路当然是省成本,而且毕竟副驾驶不用开车、所以坐姿调整的要求也确实没那么高。不过我接触过大多数副驾驶座椅高度固定的,实际上位置还好,没有特别高,这玩意一般都是取居中的,太低的话很多人坐着可能也不舒服,个子娇小的甚至车窗视野可能都没了……

Q3:同样30多万增程,岚图Free和理想ONE寅哥觉得谁的产品力更强?

坦克300中保研全优,是怎么做到的?丨寅哥么么答

这两台车只是动力系统都是增程,实际上定位取向完全不一样。岚图的底盘整体感受更好,弯道山路驾驶也比较有乐趣,其实更接近V90CC、或者A7这类轿跑车的定位,国产空悬表现真心不错。但空间、第二排座椅舒适性、人机系统为家庭成员的考虑等等方面,岚图就被理想ONE完全碾压了,也没有第三排来应急。隔音半斤八两吧,都是只能算合格而不能算特别优秀的,主要是现在很多自主品牌卖十几二十万的隔音表现都很好……

动力上岚图FREE更好,不过说实话虽然功率看着非常高,实际上中后段表现和大排量汽油车还是没法比,在这点上我倒是不觉得比理想ONE有巨大的优势,只能说强一些而已,01加速理想ONE已经算是好用那类了。油耗尤其是高速巡航,这俩表现都不好,还是有充电条件尽量多利用。

Q4:比亚迪停产燃油车,对企业有什么影响?

坦克300中保研全优,是怎么做到的?丨寅哥么么答

没啥影响,插电混动它不算成燃油车嘛。主要还是“全球第一家停产燃油车的传统车企”这个名号可以宣传宣传。就好像欧洲车企如果全面普及48V轻混,也可以说自己停产纯燃油车一样。比亚迪纯燃油车本来就没什么竞争力,无论是发动机、变速箱调校,还是一些特色亮点基本都没有。F3算是之前比亚迪燃油的销量支柱,最大特色也就是廉价,近年卖不太动了,没啥利润还占着产能,放弃了也不可惜。

Q5:来自法国巴黎朋友的问题,豪华品牌插电混动SUV,沃尔沃、奔驰、路虎,选哪一个比较好?

坦克300中保研全优,是怎么做到的?丨寅哥么么答

这是几年前出差巴黎活动认识的朋友询问的,主要这个问题能看出来,在插电混动上,欧洲现在很尴尬的推广现状。XC40插电混动、极光P300e、GLC300e,我觉得特别值得购买的好像一个都没有。试驾相应厂商的系统体验还都来自于几年前,总体来说宝马的530Le是最好的,起码有一个明显优于汽油版、甚至是超越6缸的驾驶体验,不过问题是都不太省心,无论哪一家欧企的插混都多多少少曝出过电气系统或者电池的大范围故障。而且这些插混的纯电里程都非常短,大多数都在WLTP 50公里以内,这就挺尴尬的,就算有自己私家桩,只为了几十公里的续航每天充电感觉也好麻烦,而且电池使用循环和寿命又会承受很大的压力。

我也询问为何非要买插电混动,得到的答案是:汽油和柴油车,现在法国每年要缴纳很高昂的排放税,而2024巴黎奥运会开始以后甚至会禁止汽油、柴油车开到市区(不确认是否成为长期政策),所以现在买车插混或者纯电是不得不考虑的……说真的我觉得这招比国内之前的政策还要狠。十几年前开始推进的柴油路线算是完全被废弃了,现在之所以下大力气硬推插混和纯电,还是惧怕中美电动玩起来以后,彻底失去技术优势。

所以在推广和发展电动化汽车这点上,目前看来当初中国的路线确实是研判对了。我甚至觉得WEY的摩卡插混(并非国内DHT,而是2.0T+9HDCT的P2+P4)这类车型,也许真的能在欧洲获得成功也说不定,从产品力上强太多了……倒是DHT和DM-i这类小发动机+双电机混联式,在德国、意大利这种特别需要150km/h以上持续巡航能力的市场,也许会有些水土不服,当然也不排除因为油价暴涨所以欧洲用户也开始接受,这样的话对于中国厂商也是个好机会。

好,本期的寅哥么么答到此结束,欢迎大家继续在微信评论区踊跃提问!我们下期再见,拜拜!

点击光顾萝卜合作社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