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干三个月实现量产 恒大距离造车梦还有多远

大干三个月实现量产 恒大距离造车梦还有多远

量产,是新兴造车企业最难跨过的一道门槛,尤其是对于近两年“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恒大而言,更是如此。

3月22日晚,恒大相继召开了两场会议,一场是关于恒大近期经营进展及债务重组问题说明的全球投资者电话会议,另一场是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召开“恒驰5”量产动员大会。

轮传注意到,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没有参加全球投资者电话会议,反而参加了“恒驰5”量产动员大会。

在动员会上,许家印表示,汽车集团要日夜奋战,努力拼搏,大干三个月。6月22日,一定要实现恒驰5的量产,为恒大汽车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无独有偶,近期微信上也推送了恒驰5预售的广告,种种迹象表明恒驰5即将正式与消费者见面。

大干三个月实现量产 恒大距离造车梦还有多远

事实上,关于恒驰5能否量产销售,一直是业界人士关注的话题。2月中旬,恒驰5出现在工信部最新公布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 353 批)名单。

而在一个月后正式出现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以及《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中,这表明恒驰5拿到了上市销售的资格。

尽管许家印和恒大的动作频频,但是自恒大危机爆发以来,恒大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许家印一直在自掏腰包向恒大输血续命。

从去年7月起,许家印就已透过变卖个人资产或质押股权等方式筹集资金,累计已向集团注入超70亿的现金,来维持恒大的基本运营。

恒大的暴雷余波,自然也波及到了造车领域。3月28日,广州珠江新城恒大汽车体验中心开业,由于体验中心还处于试营业状态,尚未完全对外开放。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恒驰体验店开业当天,一群恒大债务人前来维权。随后,店内外便设置了多重安防,并有不少警力到场。

3月29日晚,恒大汽车又发布公告称,134亿元质押保证金被强制执行事件主要涉及恒大物业,因此已向联交所申请于3月30日上午9时起复牌交易。

然而,在复牌首日,恒大汽车一度大跌14%,截至收盘,每股下降0.38港元,下滑10.80%,资本市场依旧表现惨淡,不被看好。

由于无法于3月31日前刊发截至去年的审核业绩,恒大汽车公告同时称,据上市规则要求,于2022年4月1日上午9时起停止交易。

但恒大依然不肯放弃新能源“造车梦”。尽管仍呈亏损状况,恒大汽车研发投入却高达249亿元,并在中国及国外总共申请专利3012件,其中已获得授权专利1355件,倾其资源保证恒驰5的量产交付。

日前,恒驰发布了100多个岗位招聘信息,包括冲压、涂装、总装等,希望为恒驰汽车加入新鲜血液。这也意味着,恒大汽车逐渐开始“满血复活”,向新能源汽车领域发起新一轮进攻。

在轮传看来,如果恒驰5量产成功,恒大汽车能吸引外部资本进入,或许能为恒大在危机间隙留下一丝喘息的余地。不过,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恒大汽车究竟能不能让恒驰5走进更多家庭,还需历经市场考验。

大干三个月实现量产 恒大距离造车梦还有多远

更重要的是,就算是现在恒大汽车能够解决量产的问题,但是新车的售后保养、维修等该如何解决和布局,这些还都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在轮传看来,或许对于恒大汽车来说,摒弃地产思维,谦虚而踏实地造车,才有实现突破的可能性。

客观来讲,面对巨额债务,恒驰5的量产开售,或许是杯水车薪,但对市场来说无疑是针强心剂。

据了解,恒驰5定位于紧凑型纯电SUV,售价20万元之下,对标奥迪Q3、宝马X1等车型。大干三个月后,恒驰5能否如许家印期待按既定时间实现量产?面对已经在汽车市场叱咤数十年的大佬们,恒驰5又能否在市场上成功分得一杯羹呢?只能问题,恐怕只能交给时间去回答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