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男性不是天然的父亲,没有哪个男人天生就是好父亲

牛津大学人类学家安娜 麦菁的第一个孩子突然提前诞生,产妇大出血,新生儿一出娘胎马上被送到儿科接受治疗,新妈妈昏了过去,血流满地,30名医院工作人员四处奔跑,警报响起......可怜的新爸爸目睹一切,差点昏倒。

麦菁后来得到一系列的医护帮助,但医院没有给惊吓过度的丈夫任何一丁点的安顿。其实,他很需要,一年后他仍无法开口说到这场分娩,一讲就哭。

麦菁说,以这种方式忽视这些当父亲的男人是一种伤害,「让我觉得很不公平。」

因此,在女儿出生后回到工作岗位,这位研究恋人关系、亲子关系的专家,转向研究「新父亲新科学」。

她很惊讶,几乎没有什么相关研究资料,仅有的一点也只是关于「缺席的父亲」对青少年成长的负面影响。

当男人变成父亲,难道一直没有人认可这个身份转变,而只以为是生物现象吗?这不仅是父亲的悲伤,也是家庭和孩子的悲哀,「我们应该更了解这个重要人物,」她说。

麦菁着手纠正,展开十年研究,想要改变社会对父权的消极叙述,呼吁大众将注意力转移到父亲「配备积极的角色」。

她招募3个月内即将成为父亲的男人,直到孩子6个月大,发现其实很容易就找到新手父亲参与做研究。

“爸爸们非常感激,居然有人试图了解他们即将面对临惊人的人生变化。”

男性不是天然的父亲,没有哪个男人天生就是好父亲

身体变化

宝宝诞生后,男性的睾酮下降以参与温柔养育

「父亲新科学」的背景,一部分出自爸爸角色在改变。

现代夫妻大多需要双方有工作,养育儿女变成必须要合作经营。过去,家有新生儿,靠亲戚就近帮忙照顾新手妈妈就可以,但现在的夫妻经常住在远离原生家庭的城镇,爸爸基本上成为「必须抱稳宝宝的人」。

麦菁在影像实验室里请新手父母亲都来观看新生儿影片,同时,也扫描他们的大脑,看到母亲的大脑边缘系统(参与风险评估和哺育行为)最活跃。

父亲则是新皮质层(理解社交情境和解决问题)最亮。

这些变化有可能发生在同一个人的大脑中。比如男男伴侣中,一个扮演主要的照顾角色,他的大脑这两块区域同时在活动。

“更有意思的是,区块之间有一个新的神经联系,可以让两块相互沟通,这样父亲就可以担任父母双重角色,这个现象非常令人着迷。”

麦菁的解释是,原本,男性睾酮是激励男人尽可能拥有很多性关系的,但惊人的是,宝宝出生前男性似乎激素与怀孕伴侣同步,开始像女性般体验到「爱情荷尔蒙」催产素上涨。

「把这对夫妇密切联系起来,」以便他们做好制造baby的准备。

男性不是天然的父亲,没有哪个男人天生就是好父亲

心态转变

社会整体在进步,我们受到的教育理念也在成长,所以父辈们常犯的一些错误比如打孩子这种会得到极大的改观。

但是否能称作更“会当父母”?父辈那一辈有些会全身心投入到孩子的事情上,自己的人生目标大概就是让孩子过好。

虽说这样也不一定对孩子成长有利,但他们至少是给我们提供了自己认为最好的一切。我想我们这一辈这种理念的比例或者说影响应该会小很多了吧,除了孩子,我们还会注意自己的生活质量,职业发展,夫妻生活等等,孩子可能依然是我们生活的重头戏,但再也不会像父辈那样成为唯一。

作为男士,女士的情况不了解。猜测也许经历了怀胎和分娩,会更把孩子视为己出,更快的接受母亲的角色。

孩子来的太突然,当了父亲好久其实都没有进入身份,更有甚者,孩子都五六岁了才突然有了当爹的感觉。

男性心理成长慢这种问题也依然会有。

孩子于男女双方来说都有着特殊的意义,一方面孩子是两人的爱情结晶;另一方面孩子是代表着两个的人生进入到一个新的篇章。于男人来说,当了父亲以后多有以下几种感受:

1、不敢相信。

相较于女人来说,男人没有经历过怀胎十月,所以当孩子生下来以后一些男人会觉得不敢相信眼前的小生命就是自己的宝宝,同时也不敢相信自己真的当爸爸了。

2、激动。

不少男性看着怀里的新生儿都会非常激动,毕竟这是自己和爱人的宝宝,自己和爱人的感情、基因得到了传承,所以内心是非常喜悦的。

3、压力。

一些男人看到自己的宝宝出生以后,身上的压力也重了一些。毕竟多一口人家庭的开销也会增加。特别是对于孩子来说,奶粉钱、尿不湿、教育等费用将是一个家庭最大的开销,所以感觉到压力也是正常的。

男性不是天然的父亲,没有哪个男人天生就是好父亲

必经之路

男生可能因为要成父亲,有的也会增强更多的责任感,请你不要惊讶,这些都是每一个男生心理成长的必由之路。由此男生可能滋生出一种甜蜜感,又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

在宝宝出生后,男生可能需要更多的精力去应付新生命,因此,男生的大脑细胞会变得更加活跃,这也使他们的心理、行为,以及主动性、计划性和记忆力等方面得到有效的提升。

有了孩子后,大多数男生会更加有责任心的,男生也会从心底里产生一种自豪感,感觉自己是一个父亲了,肩膀上的担子更重了,会有加倍努力尽到自己的责任,也会变得更有孝心了。

一旦有了孩子,无论是在言谈举止、接人待物、做事、思想上等方面有较大的转变,这些转变包含着心理层面的、也有行为方面。

但自从有了孩子后,即为人父了、多了乐趣、有时也增添不少的烦恼。这时才更懂适当父亲的不容易,也会产生对孩子关爱有加,也会对家庭加倍贡献的想法。

有孩子后,固然存在唧唧哇哇,吵闹不止,有的时辰也会焦躁不安,但孩子会给你带来泛泛没有的欢愉,也会让本身酿成一个有童趣、产生有趣味的人生。

有的男生相对来说容易产生幼稚的心理,这个幼稚指的是心理成熟度。

他们在自己父母心理还未长大呢?

所以在当爸爸应该是很轻松的,不会注重孩子或妻子的感受,仍然沉浸在个人的精神享受中,不能自拔。

容易产生受忽视的感觉,婴儿刚出生的几周内,要占去母亲的每一寸光阴,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事实。

因此,有的父亲经常有受到忽视的感觉,甚至产生嫉妒心理。因为婴儿代替丈夫的位置而成为妻子新的生活中心,这种感觉是正常的。

有的害怕伤害着婴儿,似乎婴儿是脆弱的小东西,因此无从下手,许多男生除了抱着婴儿外,别的什么都不敢做。那些有弟弟妹妹的男生却非如此。

事实上,只要不摔婴儿的头部,一般的摔打都不会伤到婴儿。

有的容易忽略妻子的求助,如果妻子疲惫不堪,心烦意乱,也未引起对妻子的关爱。

许多初为人父的父亲,可能错误地认为妻子无须任何帮助就能应付这一切的。因此当男生发现妻子十分依赖、求助自己时,往往会很惊讶。

因为自己感觉要上班的,所以半夜也不帮助妻子分担给孩子喂奶,不帮助照看婴儿,帮助做家务,长此以往而会感到自己被排斥在外,这是男生无法理解、体谅妻子的苦衷。

人们常说:养儿才方知父母恩,不为人父,男生可能根本没办法体会到的,只有在身为一个父亲时,男生才知道要为孩子操多少心,这样才理解每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到长大,做为父母要付出非常多的心血。

但是生活中也存在一些少数的男生,在心理上还没有成熟或着长大;有的在心理上也不愿意自觉的、主动的承担自己的责任或义务。

也有的真的不知道如何面对和接受一个新的生命体;还可能也有的存在相应的恐惧或焦虑等等心理状态。

这可能还是需要给男生一个心理成长和成熟的过程。

写在最后

王朔曾对自己的女儿说过:

“说实在的,你给我的快乐,早就超出我养你花的这点钱了。”

网友上传了一段与女儿谈论嫁人的话题的视频走红网络。

女儿问老爸:我嫁人的时候你会哭吗?

爸爸先是强装淡定表示“不会哭”。

当女儿问及“不会哭”的原因时

老爸终于忍不住大喊:你为什么要嫁人啊

父亲往往都是家里的顶梁柱,在我们看得到和看不到的地方,也会默默地为家庭为孩子付出一切。

父子关系是种很微妙的关系,小时的我们很依赖父亲,佩服父亲,长大后慢慢有了分歧,产生了叛逆情绪,很多事情不再认同他,顶撞他,甚至渐渐疏远他。

但当有一天有了自己的孩子,自己当上父亲养育孩子的时候,你才会意识到父亲那份无私的爱,原来那么深沉,那么浓烈。

开启这份回忆、感情的钥匙,正是新生命的降生,父亲的责任。

点个「在看」,送给可敬的父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