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住女儿家,才明白养儿子和女儿的区别”,老人的3点感受引共鸣

中国有一句古话:“养儿防老”,很多家庭也是这样做的,虽然女儿也是孩子,但是女儿迟早会嫁出去成为别人家的人,这就让很多父母心中的天平偏了,对儿子比对女儿更加上心。

我妈的好朋友胡阿姨家里有一儿一女,胡阿姨的思想比较保守,在她眼里只有儿子可以为她养老,她对儿子非常上心,儿子结婚之前,她和老伴拿出了一辈子的积蓄给儿子买了一套房,女儿结婚的时候,她就给了两万块钱的嫁妆,胡阿姨觉得自己把女儿供上了大学就很不错了。

“住女儿家,才明白养儿子和女儿的区别”,老人的3点感受引共鸣

孙女出生以后,胡阿姨就开开心心地去了儿子儿媳家里看孩子,没想到去了两个月,我再次见到胡阿姨的时候完全认不出来她了,她整个人瘦了一圈,以前最喜欢的小卷毛也剪了,感觉人一下子老了好几岁,胡阿姨跟我妈吐槽,她儿媳妇特别懒,孩子的尿不湿都不给孩子换,每次大半夜孩子哭都是她起床给孩子换然后哄孩子睡觉,折腾到大半夜才能睡。

“住女儿家,才明白养儿子和女儿的区别”,老人的3点感受引共鸣

早上六点胡阿姨就要起床买菜,买菜回来给儿子儿媳做早餐,给孩子穿衣服,打扫家里的卫生,给一家人洗衣服,好不容易要休息了又要做中午饭,胡阿姨觉得自己就是个机器人,一刻都不能休息,胡阿姨这么辛苦儿媳妇也不领情,她觉得胡阿姨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胡阿姨抱怨了几句,儿媳妇直接怼她:“这不是你们家的孩子吗?你不做拉倒,我请个保姆来比你做得好。”

“住女儿家,才明白养儿子和女儿的区别”,老人的3点感受引共鸣

听了儿媳妇的话,胡阿姨心里凉透了,原来儿媳妇一直把她当作保姆,第二天胡阿姨跟儿子打了一声招呼便回了老家,儿子也没多问,回老家之后,胡阿姨便生病了,一直没能痊愈,她家女儿便把她接去了自己家里养病。

住儿子家和住女儿家有什么不同?胡阿姨分享了3点她自己的感受

一、在儿子家是吃苦,在女儿家是享福

胡阿姨在女儿家里本想着帮女儿做一些家务活,带带孩子啥的,女儿心疼自己妈妈,什么都不让她做,女儿让胡阿姨每天出去公园转转就可以了,女婿还带着胡阿姨到处玩,问胡阿姨喜欢什么给她买。

回到家里女儿就做好了饭,都是胡阿姨爱吃的饭菜,外孙女知道外婆生病了也很懂事,外婆睡着的时候也不会打扰外婆。

比起在儿子家里不休不眠地干活还讨不到好,在女儿家里完完全全就是享福,也不用看人脸色。

“住女儿家,才明白养儿子和女儿的区别”,老人的3点感受引共鸣

二、女儿可以和妈妈说贴心话

儿媳妇和胡阿姨关系并不好,两人很少沟通交流,而女儿知道妈妈孤独,没事就和妈妈聊天说话,让胡阿姨不再孤独,为了让胡阿姨不无聊,女儿还接来了自己的婆婆,两位老人家没事可以说说话,聊聊天。

“住女儿家,才明白养儿子和女儿的区别”,老人的3点感受引共鸣

三、女儿可以理解妈妈

胡阿姨有一次带着外孙女出去玩,孩子摔了一跤,手上磨破了皮,回到家里女儿并没有责怪胡阿姨,以前胡阿姨给儿媳妇带孩子的时候,孩子要是哭了儿媳妇都会指责半天,觉得胡阿姨做的不对,女儿跟胡阿姨说:“妈,你别多想,小孩子磕碰正常,你老了看不住孩子也能理解”,在女儿家里磕到孩子胡阿姨获得的是安慰,在儿子家里的获得的是指责,女儿会理解妈妈,而儿媳妇不会。

在女儿家里待了两个月的胡阿姨容光焕发,脸上肉也多了起来,跟在儿子家里完全是两个人。

“住女儿家,才明白养儿子和女儿的区别”,老人的3点感受引共鸣

胡阿姨把这几点感受分享发在了群里,没想到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纷纷表示现在就是这样的。

桃子妈:是的,我们家也是这样,我妈现在就在我家,以前在我哥家里,整天被嫂子当保姆使唤

陶陶妈:我家也是,我弟媳妇不待见我妈,我就把我妈和婆婆都接到了我们家里,两位老人也没什么矛盾,特别好

樱桃妈:我妈给我弟看了三年孩子弟媳妇都不喜欢她,把她当保姆看

时代在进步,现在不仅仅是养儿防老,养女儿也可以防老,但无论如何,作为孩子,一定要孝顺父母,作为儿媳妇也要多理解一些婆婆,感恩婆婆的付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