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张际才:如何理解山水画中的“真”?是不是越“逼真”越好呢?

张际才:如何理解山水画中的“真”?是不是越“逼真”越好呢?

(以下文字由子语整理自张际才中国写意山水画训练营导师教学语录)

一、如何理解山水画中的“真”?是不是越“逼真”越好呢?

大家都知道中国画之美,“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但现在也有很多画家追求质感、肌理的逼真,追求视觉的冲击力,画幅巨大,构图极满,细节极细,其理由或依据一是国画创新的需要,二是引用恽寿平曾说过的:“唯能极似乃称为传神”,说古人画画也写实,也讲究画得逼真,画得“极似”,就是要画得像才能传神。这当然不失为一种有益的艺术实践与新的探索,但如果这种创作思想成为美术界的主流,则细思极恐,因为这与中国画的本质--写意精神已已经背道而驰。

其实,恽寿平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完整的是这样的:“唯能极似乃称为传神,然,多不能似,似亦不能佳”。用大白话来说,就是画画要得像才能传神,但也不得画得太像,画得太像就不是上品了。也就是说,中国画要具备高超的造型能力,但不能画得“太像”,你看宋画的花鸟画是写实的,齐白石的昆虫是写实的,画得极细,然而它与照片意义上的逼真,又完全是两码事,它还是典型的中国画,讲究布局、留白、取舍、概括、气韵等,看似写实,实则写意。

传统花鸟画讲究“妙于生意,能不失真”,山水画讲究“写山真骨”“与山传神”,这个“真”,不是照相般的逼真,刻意追求质感、肌理、奇局,照搬大自然,而是意境的“真”,感情的“真”,韵味的“真”;不是具象的“真”,而是意象的“真”。

“度物象而取其真,取其真而又得其妙”,澄怀观道,这才是中国画的“真”。

张际才:如何理解山水画中的“真”?是不是越“逼真”越好呢?

二、中国画不仅要意境美,还要追求形式美。

中国画表现物象,传统的美学法则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采用的方法是“目识心记,以形写神”。五代画家荆浩,在其《笔法记》中写道:“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指出绘画实则是一种意象的再创造,透过物象的外在形象去揣摩、把握它内在的本质与神韵。荆浩还在《六要》中说:“删拨大要,凝想形物”,说的也是画家的艺术创作过程。

中国画的这种艺术构思,画家一方面要观察、研究具体形象,一方面又要高度概括,表现事物的内在神韵,正如清代画家唐志契在《绘事微言》中说:“山性即我性,水情即我情”,可以说非常准确地表达了中国画家艺术构思与创作的真谛。简单来说,中国画创作不能拘泥于物象的外在形象,而是要寻找物象内在的形式美,通过形式美感来表现它的神韵和意境。

吴冠中老先生曾说过,漂亮不等于美,美与漂亮在造型艺术领域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漂亮一般是缘于渲染得细腻、柔和、光挺,或质地材料的贵重如金银、珠宝、翡翠、象牙等等;而美感之产生多半缘于形象结构或色彩组织的艺术效果。

中国画的形式美不仅表现在构图,同时也表现在造型、透视、笔墨与色彩的运用等方面,历代大家为此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特别是近现代受西方绘画的影响,中国画在形式构成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李可染、陆俨少、白雪石等等,其作品无不充满形式美感。

我在1980年代,受黎雄才、关山月等岭南大家的影响,开始专攻中国山水画,从一开始创作,我就有意识地在构图、笔墨形式、色彩运用等方面,努力追求形式美感,在图式、造型方面进行了很多大胆的实践和探索。

张际才:如何理解山水画中的“真”?是不是越“逼真”越好呢?

三、画山水为什么要染?染时要注意那几个问题?

一般来说,一幅山水画的作画步骤为:勾、皴、擦、点、染五步,染(渲染)是最后一步,也是出画面效果的关键一步,染得好,画面味道出来了,染是不好,前功尽弃,所以一定要重视染。

用什么去染呢?一般是用淡墨、色彩。

为什么要染呢?中国山水画讲究墨气淋漓、气韵生动,特别是画南方山水,要表现出南方山水的葱蔚洇润,渲染是重要的表现手法,通过染,能使画面生出无穷无尽的韵味来。国画山水的染,可以让自然的景象更加真实、温润,比如山石、树木树叶的背阴面,都需要通过染,让明暗更加突出;比如远山和云雾,也需要通过染,以增加画面的层次和纵深感。不染,则显得干、枯,结板。

前人对国画渲染的方法总结了很多,主要有8种:平染法、皴染法、积染法、分染法、刷染法、罩染法、混染法、烘染法。实际运用中,平染法和皴染法比较常见,初学者较容易理解和掌握,其中用得最多的平染法,初学者要注意三个问题:

一是不要用小笔染,要用大笔、斗笔去染。

二是用墨染时,墨色要淡,不能太重,超过原有墨色,否则会把原来的笔触覆盖;第一遍如果感觉不够,可以逐步加重。用色彩染时,要注意画面色调的统一和协调。

三是要在墨稿干了之后再染,或半干不干时染,否则会造成画面的脏、乱、花。

张际才:如何理解山水画中的“真”?是不是越“逼真”越好呢?

四、什么是中国山水画中的“点”?如何正确理解“点”?

“苔点”是山水画重要的构成要素,用得好,画龙点睛,用得不好,则是画蛇添足,破坏画面效果,所以要正确理解和运用“点”。

1、“点” 实则是“皴”。传统山水画以“线”造型,后来发展演变出了“皴”,“皴”是由“线”变化而来的,再后来发展演变出了“苔点”,所以“点”实则是一种皴法,苔点技法是皴法的一个演进,它的主要作用是为造型服务的,是造型技法一种。比如钉头皴、雨点皴、芝麻皴、豆瓣皴、米点皴等,既是皴法,也是苔点法,目的是为了表现不同的自然景观。

2、“点”是一种写意表达。在山水画创作中,“点”的作用除了造型摹物,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营造意境,增添画面情趣,表达情怀。意境是指画面整体呈现出来的境界、情调、诗意。像五代董源的《潇湘图》,为了表现潇湘二水交汇处茂盛秀丽的景色,就运用了大量的雨点皴,既是点,也是皴,使画面充满江南诗意。清代石涛的山水画皴法繁密,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苔点运用丰富,别具一格,不拘成法,画面非常有意境。

3、“点”是空间塑造的需要。山水画创作非常重视画面空间感的营造,构图、布局、比例等都会影响空间感,其中苔点的大小、浓淡、虚实变化,也是影响空间感塑造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近处的点大,浓而实,远处的点小,淡而虚。同时“点”在空间中还具有确定位置、隐虚显实的作用,比如需要在画面上突出某一部分,可用较浓重的点使之凸显,以强化视觉效果。反之,如果要将某一个部分拉远拉虚,则要用较淡的点。

4、“点”是一种调节与平衡。在山水画创作的最后调整阶段,画面的呼应、聚散、平衡,有时要靠苔点来调节,以使整个画面布局、气韵贯通。比如当画面布局感觉有点松散、不聚焦,只“开”不“合”时,或者笔墨关系不统一时,则可用“ 点” 聚而合之,使画面疏而不空、“开”中有“合”、气脉相连。

正如清代华琳所说:“至若有脱节,苔可以接也;皴有遗漏,苔可以补也;合者欲其分,苔可以分也;连者欲其断。苔可以断也。”

张际才:如何理解山水画中的“真”?是不是越“逼真”越好呢?

五、不求宏篇巨制,只求笔到意深:如何欣赏国画小品?

如果说大件国画是中长篇小说,那么国画小品则是精美散文、小诗。一般来说,四尺对开斗方以上为大件作品,以下为小品,在装裱形式上,还包括册页、扇面等。大件作品一般形象较多,结构复杂,设色丰富;小品则从形象到笔墨,都非常简练概括,讲求意趣神韵的审美效果。

大件作品创作难在造型与造势,小件作品难在高度概括,笔简意深。尤其是写意国画小品,要在看似廖廖几笔的勾勒渲染中,营造出优美的意境,对画家的概括能力、笔墨功夫、造型能力,是一个巨大的考验,特别是像在册页、扇面等这些特定的体载上创作,必须一次性完成,要画好是非常难的。

形象简练概括是国画小品艺术特征之一,画面形象配合非常讲究相得益彰,以小见大,以少胜多,技法上笔墨着力不多,但笔笔要能灵动怡人,松脱飘逸,不多不少,恰到好处。小品画的笔墨往往比较单纯活泼,单纯不是没有变化,而是在单纯中去求变化,不像大件作品那样,要求在变化丰富的笔墨关系中去求统一。

画好小品,决不是一挥而就、“逸笔草草”这么简单,而是来源于画家深厚的生活积累,高度的艺术概括能力、高超的笔墨技巧和与时俱进的审美理念。

张际才,江西赣南人,1940生,中国写意山水画家、美术教育家。长期从事美术教育与创作,2020年在广东肇庆创办中国写意山水画训练营,受到全国各地国画爱好者和教育界关注。

图片选自张际才《怎样画写意山水》(岭南美术出版社 2017版)、《张际才山水画册》(2020版) 以及近作等。

文字整理/子语

编辑:小马

继续阅读